一碗滋味的雞粥

2013/01/14 10:21:21 網誌分類: 行山手記
14 Jan

吃到一碗滋味的雞粥,對很多香港人來說,不算一件怎樣特別的事。

 

但若果要吃這口雞粥,需要你攀山越嶺、山長水遠、汗流浹背,步行至少三四小時,還不一定吃得到的,這碗雞粥,就一點不簡單了!

 

這碗滋味的雞粥,在那裡吃得到?

 

 

答案是在香港最北端的沙頭角,印洲塘內的荔枝窩才吃得到!

 

這天早上,約了我的行山好友,在粉嶺火車站外,搭乘前往鹿頸的專線小巴,候車期間,看到附近的粉嶺遊樂場,正在舉行花鳥蟲魚展,免費入場參觀。

 

這裡展出新界農民所種的各種農產品,今年聽說還有難得一見的水晶蝦、沒有鱗片的變種蛇、全身白色的龜,及在本港首次成功繁殖的瀕危生物冠冕鶴,有時間的話,值得前往參觀。

 

 

 

因為是假日,小巴站早已排著長長的人龍,少說也有數十人,可幸小巴開得很頻密,不消幾班車,已經能把人龍疏散。小巴沿著沙頭角公路前行,路上車輛稀少,窗外看到很多綠色,感覺很舒服!

 

聽說政府將會開發這裡的土地,於2017年開始動工,將坪輋、打鼓嶺、紅花嶺,打造成東北新發展區,作為公共屋邨和商業發展用途,若果按計劃上馬,這裡的村落和農地將會消失,換來很多高樓大廈,這裡的景觀將會有翻天覆地的改變!

 

小巴很快就到了鹿頸,在寧靜的南涌紅樹林濕地,成群的小白鷺,正在忙碌地啄食,享用牠們豐富的早點!

 

在前往鳳坑的村口,今天不知何故,停泊了十數架改裝過的跑車,汽車開著震耳欲聾的引擎,有保時捷、法拉利等名車,新娘潭路,向來是非法賽車的熱門地點,想必他們昨晚已在這裡進行了多場亡命飛車,現在齊集在這裡稍事休息,熱烈討論著昨晚的賽事。

 

 

從鳳坑出發,經過谷埔、榕樹凹鎖羅盆等荒廢了的村落,很多村屋,早已人去樓空,一片頹垣敗瓦,農地上也長滿了雜草,棄耕後放生的牛隻,也早已成為了露宿野外的野牛;在榕樹凹的一堆破屋,原來是昔日協助守衛邊境的啹𠺢兵軍營,現在全部村民都已遷走,入夜後陰風陣陣,彷彿成了一處恐怖的鬼域。

 

相反,在對岸的深圳福田區和鹽田港,展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和香港這裡的荒涼,形成了很大的對比。

 

 

大陸的經濟發展,一日千里,早已遠遠拋離香港,那裡的高樓大廈林立,有密密麻麻的屋苑,山上有高高的深圳電視臺發射塔,海上有作為軍事主題公園的明斯克號航空母艦,鹽田港泊滿了等待裝卸貨物的貨櫃船,北望神州,經濟繁榮,內心不勝唏噓!

 

風水輪流轉,早年香港人還自命不凡,看不起內地的貧窮,如今人民幣升值,很多內地城市的生產總值和物價指數,隨時高過香港,香港再不迎頭趕上,只沉溺於很多無謂的政治爭駁,香港隨時墮馬,以往擁有的優勢不再 !

 

 

行行重行行,幾經辛苦,終於到了荔枝窩大休。在小瀛學校門前的大榕樹下,今天整齊地擺放著幾張圓桌,原來是村民趁著假日,遊客較多時開檔,售賣各種有特色的客家食物,包括有馳名的鹽焗走地雞、客家茶粿、盆菜豬肉、白灼清菜、豆腐花、蕃薯糖水等。

 

我們叫來了兩碗雞粥和一碟炒麵,在寒冷的天氣下,在優美的協天宮廣場外,望著前方美麗的田園景色,後方是古老的城樓圍牆,吃著那碗冒著氣、熱騰騰、很有雞味的熱粥;那種窩心的享受,絕對很難用筆墨去形容!

 

荔枝窩村新開了一間地質教育中心,介紹荔枝窩村的歷史與文化、昔日客家圍村的風貌、及印洲塘秀麗的景色,對於第一次到這裡的遊人,對這裡的多樣化的地貌和保育的常識,可以有一個概括的了解。

 

 

荔枝窩的後山,有一顆著名的空心樹,這棵樹齡超過一百歲的秋楓樹,直徑有三米粗,身上竟有超過十個空心大洞,但依然生機勃勃,沒有倒塌的跡象。

 

大洞的來源,眾說紛紜,就連村民也搞不清楚,傳聞這棵樹有一個蜜蜂巢,村民用火燒這個蜂巢時,連帶這棵樹也一併起火,最後在樹幹中央,燒通了一個約一呎長的洞;但也有人說是被白蟻蛀的,但這棵樹的生命力非常頑強,今天仍然不斷生長。

 

 

荔枝窩也有一棵五指樟樹,因為這樟樹有五枝樹幹,長得好像手指,但我們現在只可看到四隻手指,因為其中一隻手指,被佔領香港的日軍,大量伐木作燃料時砍掉,日本人做過的「好事」,這裡成了一個歷史的明確罪證。

 

荔枝窩的原居民,是明末清初,從中國內地避難逃到這裡隱居的,起初以務農耕地為生,六十年代,村民為了尋求更好的生活,紛紛離開這片交通不便的祖居地,遠渡英國、荷蘭和歐洲各地打工,最後落藉移民外國。

 

空置的村屋沒人打理,任由風吹雨打,坍陷凋零,一片頹垣敗瓦的景像,但近年旅居外國的村民,陸續回流,並且籌集資金,重修圍牆及村前廣場,讓這條古老的客家村落面貌,得以完整的保持下來。

 

 

假日時候,這裡人山人海,不同的旅遊公司,舉辦一天遊旅行團,將一船又一船的遊客載來,可惜遊人太多,造成環境極大的破壞,好像這裡著名的白花魚藤,要上千年才能生長得這麼粗壯,短短數年,就被這些缺乏公德心和保育常識的遊人,攀爬上去取景拍照,又或當作公園盪鞦韆的設施,橫加破壞,令人氣憤,現在魚藤大多折曲乾枯,自然步道也已經永久封閉,重開無期!

 

  

踏上歸途時,沿途經過三椏村、上苗田、下苗田、九擔租、烏蛟騰、新娘潭、涌尾、終點在大尾督,離開前順道去了龍尾灘,遲些這裡打算建造成一個人造沙灘,成為又一個保育人士和想開發的村民、政府力爭的戰場!

 

懷著依依不捨的心情,一天豐富緊湊的行程,就在愉快的笑聲中結束了!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