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西遊口水戰:文學、藝術、電影是甚麼?

2013/03/01 14:06:18 網誌分類: 藝術
01 Mar

   早前,周星馳《西遊》上畫,素來命犯天煞孤星的他,自不然惹火,引來王晶和李力持評論。

{#82173322.jpg}

周星馳西遊

    王晶指周愛錢多過愛電影,他自己愛電影多過愛錢。愛是內心情操,難以測計,但觀乎周星馳對電影製作上的嚴謹和執著,我傾向不認同王晶的批評。

    至於李力持,則指周《西遊》似徐克《龍門飛甲》。根據娛記覆述,他又如此說:「舒淇個角色熟口熟面,黄渤又話係孫悟空,但隻馬騮唔同樣又醜!最後結尾同《功夫》有咩分別?又係大手掌?今次多隻大腳!」

    當時我讀到李力持的觀點,忍不住立即登入Yahoo留言:「有本事自己抄下人橋拍出一套戲收返星爺一半票房丫笨。評電影只識評橋段佈局,即係唔識電影。如果只講橋段,睇小說就得啦,駛乜睇電影?」

    就是如此,我無意地論及了電影與小說最大的不同之處,這個相異之處,我先前只是隱隱知道,但卻沒有清楚意會到,直到為周抱不平寫出來,自己也恍然大悟。這不同處是甚麼?先賣個關子,先談過文學是甚麼再說。

    周四,四位設計系學生為做Project訪問我,題目關於胡適,談到興起之處,同學問我甚麼是文學。

    我當時大概是如此答:「人活著有很多經驗、情感,這些情感不寫出來,就只能留在那人心裡,不能與他人分享和溝通。文學,正是人借用文字,把原先不能溝通的經驗,以文字表現出來,令寶貴經驗變成可分享的內容。藝術作為符號也跟文學一樣,靠著藝術,人可以把內心本來不能說言說之經驗感情與他人分享。」

    我又說:「不過,歷史上太多人研究文學,形成了很多規範,漸漸專家學者們被技巧和規範吸引,結果他們把文學變成一堆堆的技巧和規範,忘記了文學的本來作用和面貌,結果很多值得稱為文學的文字故事,都被排除於文學範疇之外。但無奈,專家學者擁有話語權,他們說文學是甚麼,文學就是甚麼……」

    文學就是如此遭專家們扭曲的一種好人好事。其實,凡是能承載人類寶貴內心經驗、情感和意志的文字,都應該是文學,因為他們本來就是文學。

    講完文學,輪到藝術和電影?

    基本上,各種藝術,包括電影,都是人類表現本來無法言說之經驗、情感和意志之手段。但在媒體特質上,非語言文字類型的視聽或立體藝術,卻又與文學有一基本差別。這差別即媒體學大師麥魯恆所說的冷熱媒之差別。

    根據麥魯恆的說法,文學為冷,電影為熱。冷媒體信息量有限,熱媒體則提供大量具體信息,結果冷媒需要觀眾讀者高度運用自身的想像力,才能重構故事中世界,但熱媒則不然,一個角色人物形像如何,毋須觀眾想像,熱媒就已給觀眾塑造好了。

{#82173322.jpg}

陳玉蓮小龍女形象

    試以《神鵰俠侶》小龍女為例,金庸如此寫她:

楊過抬起頭來,只見一只白玉般的纖手掀開帷幕,走進一個少女來。那少女披著一襲輕紗般的白衣,猶似身在烟中霧裏,看來約莫十六七歲年紀,除了一頭黑髮之外,全身雪白,面容秀美絕俗,只是肌膚間少了一層血色,顯得蒼白異常。楊過臉上一紅,立時收聲止哭…

    讀者閱讀,面對是一堆堆抽象詞語,例如白玉般的纖手,沒有指定形象,一百位讀者可想像出一百種白玉般的纖手,各自不同,但只要各人的想像符合纖手的要求,又符合白玉的形式,就算成功的溝通了小龍女雙手的形象。

    可以這麼說,文字就是一堆又一堆的理性規定,即語言遊戲,它規定了讀者想像的方向,要求讀者自己想像構成,但讀者的想像空間仍大,因為文字詞義上本質上就具有很大的概括性,例如我們說蘋果一詞,其實概括了紅蘋果、青蘋果、蛇果、小蘋果、日本青森巨型蘋果以及我手中剛吃了一口冒出半條蟲的恐怖蘋果。這麼多種具體現實中的蘋果,我們一般不會意會,都概括在一個指定性其實很低的詞語「蘋果」當中。

{#82173322.jpg}

現實中具體的青森蘋果可理解為自然藝術品

    換言之,文字呼喚讀者把自己經驗中最真實之物填在文字故事之中,例如把自己印象最深的「纖手」構成小龍女的纖手,那只印象最深的纖手可能是母親的,或是女朋友的,或是太太的,或是夢中情人的。

    相反,視藝和電影則不同,它們是熱媒,故事人物早被藝術家賦上了形象。例如陳玉蓮演活的小龍女,就是演員、導演、化妝師、攝影師和服裝師共同構成的活藝術品。熱媒不要求讀者想像,而讓藝術家代讀者完成想像,這有何好處?

    文學的優點亦是其潛在弱點,它要求讀者想像,如纖手,假設讀者自出娘胎以來從未見過纖手,只見過粗手粗腳,那便如何?現實是,並非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擁有像藝術家們那樣的豐富的人生經驗或想像能力,當文字要求他們想像他們未經歷過之物的時候,問題就大了。

    幸而,人類媒體發展擴展了藝術的形式,藝術家肩負起代替讀者想像的責任,把讀者未能想像的各種事物,用工藝將之形象化,帶給讀者觀眾,完成補充文字不足之重任。

    在動畫工業中,有兩個重要職位,一為Visualizer,二為Animator。Visualizer負責把概念化為可捕捉的靜態視覺形象,Animator負責把概念化為可捕捉的動態形象。用自己的心思填滿讀者在文字隙縫中找不到的世界,正是藝術。

    這就解明了我為何指李力持憑橋段評周星馳電影,是為不懂電影,因為橋段屬於文字形式的藝術內容,而周星馳電影之所以具有無窮威力,不是因為橋段,而是他在塑造藝術形象方面的工夫做到登峰造詣的境界。我其實只看了《西遊》預告片中的一幕,但已記憶猶深,那一幕是一個圓球形的古裝貴婦婆子從高空下墮,然後在木板上彈起,這種塑形成像的想像力,誰與爭鋒?

    這是為何周星馳是周星馳,而李力持只能是李力持的原因。

 

回應 (4)
我要發表
2013/03/03 19:07:27 回覆

哩一套,劇情好簡單直接,易明,好過以前那套月光寶盒,這就是功力!

無錯,有得笑餐飽就夠啦,星爺做到了

佢仲可以拍出同舒淇果段情,我都被佢感動到 {#icono_58}

星爺,好野!

 

彭彭
彭彭 2013/03/02 12:36:58 回覆

Wongi姐:

觀眾當然可以不理會藝術理論啦,你是對的,觀眾笑餐飽就得啦。

不過,我係講緊李力持,佢唔係觀眾,係所謂導演,搞電影果個人,他不懂電影卻拍電影,會浪費老闆錢錢,又浪費成隊攝製隊的努力,更讓香港電影抬不起頭來。

另外,他不懂電影卻講電影,評周星馳,用片面的電影知識給與星爺作品作出劣質評價,我忍唔住插嘴評理囉。

indy

wongi
wongi 2013/03/02 12:16:05 回覆

 

送上星星!

哈哈!入电影院,如果是为了娱乐,就以笑得口不停为首呢!管不了甚麽艺术理论和电影手法呢!

哈哈!当然与认真分析电影的角度,完全不同的取向呢!

立 冬
立 冬 2013/03/01 17:31:46 回覆

無論佢地點講,我都會支持周星馳的電影。入到戲院開開心心笑一餐,咁就係娛樂啦!呢套戲好有周星馳的影子。+1

user

最新回應

我們是否需要用謊言去打擊說謊嘅敵人,難道

現時香港情況,正是全面學習中國文革時期的惡行,口口聲聲要民主,其實係自我民主,不需守法,大話連篇,候德健說得不錯:我們是否需要用謊言去打擊說謊嘅敵人,難道事實是不足夠?

泛民也不是好東西,它是常用謊言手段的傢伙!

萬大有商量
萬大有商量 2019/06/20

年青真是好 充滿活力

彭彭
彭彭 2019/06/19
@我係你舊生...

感謝同學... 等候下一個風和日麗的自由寫作時代來臨吧(完全不知何時)... 現在是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