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頭工潮未解決

2013/04/03 07:41:24 網誌分類: 時事
03 Apr

持續多日的貨櫃碼頭工潮,未有絲毫平息的跡象,隨著碼頭公司成功申請了法庭禁制令,禁止工人及其他支援團體逗留碼頭,近千名工人轉移到場外繼續抗爭;資方態度越趨強硬,不肯讓步,而四間外判公司要求工人立刻復工,否則列入黑名單,永不錄用,勞資雙方陷入膠着狀態,逐步走向長期抗爭的消耗戰!

 

 

這次工潮的發生,緣於碼頭工人不滿意,早前工聯會與資方達成的,今年加薪百分之五的初步協議,職工盟認為加幅過低,決定訴諸工業行動,爭取回復到九七時的薪金,現時工人每天的工資,由九七年的1,500元,下滑至現時的1,200元,他們要求加薪的幅度,是百分之廿十五,背後涉及兩個工會組織的政治角力。

 

薪金的下滑,有它現實的因素,除了因為深圳鹽田港的激烈競爭,本港貨櫃碼頭的地位,已今非昔比,逐步式微,造成薪水停滯不前;另外,是因為政府帶頭外判工種,私人公司爭相倣效,結果出現了判上判,層層剝削,中間人食水深,工人的荷包自然縮水,薪金福利都不斷削減,職工盟所指控的,是外判公司的剝削,和工聯會站在資方那一面,助紂為虐。

 

 

國際貨櫃碼頭公司,只著眼於如何降低成本,增加利潤,不斷判上判,價低者得,犧牲的自然是工人的權益;而政府又袖手旁觀,採取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策略,拒絕立法監管分判制度,又不重視工會組織,保障工人合理的權益,否決了集體談判權,形成工人的訴求,無處伸訴,今次罷工一開始時,政府只是派了一個小小的官員落區了解和調停,其重視的程度可見一斑!

 

罷工行動,一直是每一個工潮的慣常手法,和用來談判的政治籌碼!

 

 

每年國泰航空服務員,都會因為不滿加薪幅度,不時發起工業行動,威脅罷工,影響航班服務,造成市民的不便,但因為國泰工會運作成熟,資方也極重視和工會溝通,每次發生工潮,都會選擇在談判桌上解決事情,經過一輪的討價還價後,很多時都會在最後關頭,各自讓步,和氣收場,絕少會對薄公堂,更不會出現有工會組織、社運人士、聲援罷工的學生等進駐機場,癱瘓機場的正常運作!

 

但工業行動至今,政府的勞工署並沒有介入,安排勞資雙方談判;今次碼頭工人的談判對象,應該是作為他們的僱主的有關外判商,但因為有工會和其他社運人士介入,事件變得複雜,至今仍未見有外判商肯安排談判,只看到聲援人士在外圍叫囂!

 

他們抗議的是老闆無良剝削,從中落格,要求他們給回合理的工資,但現在他們舉行工業行動,卻是針對原則上中立的貨櫃碼頭公司,癱瘓貨櫃碼頭的正常運作,目的是想給予壓力貨櫃碼頭公司,及他背後的大老闆香港首富李嘉誠,間接給予壓力那些外判商,迫他們肯坐在談判桌上,成效存疑。

 

 

勞資糾紛最終能否解決,不是單靠暴力抗爭,或聲援人士的人數眾多,如何聲嘶力歇地喊破喉嚨,而是要透過背後雙方願否坐低談判,而今次要做到的,是要逼那些外判商,肯坐在談判桌上,和工人直接對話,勞工署是否責無旁貸?

 

今次工潮最困難和吊詭的地方是,貨櫃碼頭公司的角色,在法律上和原則上,是可以置身事外,可以不用坐在談判桌上,但因為它是和外判商直接簽訂合約,可以有權中止和外判商的合作,具有關鍵性的影響角色!

 

若果它對工潮無動於衷,一於好少理,只是根據法理,在有需要時,召喚警察和保安清場,而外判商也不肯談判,一於企硬,威脅不肯復工的工人,即時炒魷魚,換過另一批的工人,罷工的工人的飯碗,隨時被打碎。

 

 

外判商在工潮上會否讓步,會否良心發現,會否妥協,會否同意增加工資,是今次事件的關鍵,但箇中問題複雜,因為牽涉了判上判,關乎各種利益關係,千絲萬縷,若果沒有政府的積極調停和介入,問題似乎難以短時間內解決。 

 

最壞的情況是,工潮持續,除了造成工人失業,貨櫃碼頭公司損失,貨櫃車司機收入大減,長遠而言,貨櫃碼頭的業務,會拱手讓給了收費平宜一半的深圳鹽田,而碼頭方面,也會加速發展全自動化的投資,以機械來代替人力,工人頓時變成可有可無的夕陽行業,薪酬待遇更難獲得改善。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