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基金,重蹈火上加油之災

2007/08/26 01:53:13 網誌分類: 政治
26 Aug

  紮鐵工人罷工事件持續至今已差不多二十天時間,雖然曾發生工人堵塞中環商業區,以及襲擊復工工人的不愉快事件,但在輿論及市民一致的聲討聲下,不論是紮鐵工人,還是背後「出謀獻策」者,均有所收歛,以免引火焚身,未能討得個人和政治利益之餘,更惹來全民唾罵,得不償失。

 

  可是,現有的「火頭」,往往是不少所謂「政客」的彈藥,若能引風吹向政府或敵對政黨,豈能不撿現成的「便宜」。因此,各大「政客」便以親舉「鋼鐵」,在鎂光燈下大聲疾呼,鎂光燈後「氣喘如牛」地做了一場政治表演為首要工作,當然不會考慮到要救火或自行撲息,使「話題」不再。

 

  古語有云:「亂世出英雄」,真英雄當救萬民於水火,構建安居樂業的社會。可是,現時社會上的不少政客是否真英雄呢,相信在民意調查中已有確實的反映。我們相信,對偽君子來說,和諧社會乃其出位行為的大忌,只有分化市民、挑撥勞資、煽動對錯,甚至乎呼籲市民違法等行為,正好促使亂局之象重現,這才能滿足個人混水摸魚的私心。

 

  因此,在紮鐵工人罷工事件中,若亂局之象在政府及工聯會的協調下得以平息,私心者又豈能甘心。因此,自言救世者在多名無名人士的捐助下,設立支援基金,隨即以「利誘」之法,用金錢為柴來延續「亂火」的燃燒。當然的是,凡這「損人利己」,甚至乎是「損人不利己」的行為實不能明告於天下,因此必須冠以道貌岸然的名稱,如「支持基層工人爭取合理工資及工時,爭取有尊嚴的工作條件」等。若然在香港自由市場經濟,即供求定律下,八百五十元的紮鐵工資當然會隨有工無人做時而提升,這在我們的認知裏並不能構成不合理工資的理據;至於工時方面,尤記得地盤工人在黃金時期以兩個多小時作半工計算的情況,為何當時沒有人落實三個半小時的半工時間呢,而原因亦只是供求情況而已。若爭取有尊嚴的工作條件是基於這兩個理由,豈不是金庸筆下的「岳不群」堅持推動正派之士衛道的現實版。

 

  另一方面,八九年在北京發生的六四事件,據聞廣場參與的學生經多日來的活動,不論是體力或精神,均有透支和思家的情緒,其後得到趙紫陽的親臨廣場勸喻,大部分學生已有回校或回家的打算。可惜的是,當時香港社會一群熱心人,看到廣場學生的慘況,紛紛發起籌款活動,合共籌得數以千萬元計的資助款額這信息迅即傳至學生耳朵中。對於當時落實經濟開放才十二年的國家來說,市面物資匱乏,學生的生活尤其艱辛。因此,數千萬元的金額實在是一個天文數字,縱使未能分得一份,也希望看看這些花花綠綠的鈔票,因而導致不少廣場學生打消離開的想法。

 

  現時在「支聯會」的網頁上,仍有以下的一段句字:「赴京代表團將香港市民的捐款帶到北京,支援北京學運。「六四」後,北京形勢惡劣,代表團團長李卓人曾被扣留3天,寫了悔過書後獲釋回港,但尚有130萬元款項被公安當局沒收,至今仍未能追討回來。」

 

  我們不知道,若沒有這些熱血金錢,歷史會否改寫。但由此可見,金錢可幫助別人,但亦是「糖衣毒藥」。不論是數以千萬元的籌款最終只能明確肯定其中的130萬元去向,或是只有近40萬元的捐款基金,並由警察護送李卓人攜至罷工場地分派給已登記的紮鐵工人,這種情景總是讓人休心戚戚,感到這做法無疑是火上加油而已。

 

  當年「好心做壞事」,全港市民都不願意看到有再發生的一天,亦相信「有心人」是出於一片至誠。但由於結局令人心酸,市民大多不再跟進其後的一連串神秘行動。惟今天紮鐵工人的罷工事件,眼睛雪亮的市民已看清是非之別,亦會繼續監察「有心人」的一舉一動,其中包括由於第三者的介入,並迅即將事件提升至鬥爭層面,以及在紮鐵工人仍未明險況之時,親手將溝通之間關上,使事件陷入膠著狀態,進而尋求一己之利。幸而,採用多年的行業工會與商會兩者洽商進行方法未有顯著成效,但仍有溝通之門,謹希望這方面最後能取得良好結果。

 

  在日常生活的糾紛事件中,涉事雙方永遠都指責對方的不是。警方到場後,必定以中立者的角色,為雙方作出調解,甚至乎如調查案作般,仔細地分析事件的起因和過程。待雙方冷靜過後,再解釋事件若不協商而可能出現的結果。一般而言,涉事雙方在明白非一己全對,也非對方全錯的情況下,總能各退一步而將事件平息。

 

  上述情況套用在今次紮鐵工人罷工事件上,政府,或是勞工局的角色與警察的角色一樣,只能協調雙方,分析其中的利害,以及解釋法例的要求,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雙方能繼續溝通,才有望達成和解之局。

 

  溝通,永遠是雙方面的。正如工聯會會長鄭耀棠表示,任何工潮都不能「死牛一面頸」,而「有進有退先係策略」,只希望紥鐵工人不要再受「拍拍屁股便可一走了之」的人的鼓動,必須自已細心靜下來想想,究竟現時所得,與繼續工潮所失比較,何者對自己更為有利或不利,不要再被利用為「火上加油」的棋子。

 

 

寫於二零零七年八月二十五日

回應 (1)
我要發表
2007/08/26 11:28:13 回覆
言之有理..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