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融合在荃灣

2013/08/20 02:34:21 網誌分類: 遊走香港十八區
20 Aug

荃灣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從前這裡的海灣水淺,取名做淺灣,後來演變成荃灣。一八九八年,荃灣鄉村及舊墟人口只有約3,000人,踏入五十年代,隨著柴灣角一帶的工業廠房和紗廠陸續開設,荃灣才踏入重要的發展階段。

 

 

荃灣位於新界西,面積約有6,000公頃。荃灣東面以和宜合道及德士古道為界,西端伸展至青龍頭,北部則包括大帽山的山嶺,南面以海岸線為界,而馬灣和大嶼山東北部也屬荃灣區的範圍。

 

 

 

荃灣有別於其他新市鎮,新舊建築物融合成一體,除了見到現代的摩天大廈,好像高六十多層的如心廣場,就矗立於楊屋道稠密的舊式唐樓中。

 

 

在荃灣這個繁忙的新市鎮,四處都被高樓大廈包圍,沿著荃錦公路而上,半山上可發現一個與新時代截然不同的小村落川龍,這裡的村民,仍然保留著傳統的生活,一代傳一代,過着輕鬆愉快的生活,然而,這種農村的生活,日漸被都市化蠶食,僅存的城市農夫,又能在川龍留存多久?

 

 

 

走在舊區內,你仍然可以找到「補鞋佬」這種夕陽行業,收入少,也沒有新人肯入行,因為買雙新鞋,比補鞋方便得多。但三十年風雨無間,他用雙手替街坊的鞋履修修補補,也扛起了一頭家,捱到仔女都出晒身,現在自己搵自己洗,樂得自由自在。

 

根記一邊說著,一邊嫻熟地往膠皮剪下去,這門破履小補的手藝,讓街坊每一步都走得踏實。

 

 

楊屋道街市是區內的平民街市,這裡的餸菜價錢特別便宜,除了本區的人來消費外,也吸引了很多別區的市民來購物,十分熱鬧。

 

臨近天黑,菜檔小販都紛紛割價傾銷,務求把即日的蔬菜售出,想執平貨,就要在這個時間出動。

 

 

走得累了,可以到城門谷公園坐坐,觀賞荷花,夏天是荷花開得最美的季節,雨後陽光,照射在花瓣上未被蒸發的小水珠上,絲絲陽光從葉子的縫隙中透出,雨後水芙蓉,給人清新脫俗的感覺。

 

相片取材自【18x24 全城起動齊齊拍】社區攝影計劃

http://lumenvisum18x24.org/pages/about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