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道德觀

2013/09/11 09:27:58 網誌分類: 宗教佛學
11 Sep
星雲大師講演集
佛教的道德觀

時間:西元一九八一年十一月

地點:國父紀念館

聽眾:法師、信徒(弟子普筠記)

第一、究竟不究竟的一般道德

一、偽裝的道德 二、對待的道德

三、不淨的道德 四、問號的道德

第二、世出世間的佛教道德

一、眷屬之間的人倫道德 二、知足感恩的經濟道德

三、誠實無欺的社會道德 四、自由民主的政治道德

五、歸敬三寶的宗教道德 六、大乘行願的菩薩道德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們:

我們昨天講過佛教的財富觀,僅有財富還不算是一個很富有的人。今天跟各位講道德觀,有了財富,再有道德才是真正富有的人。一個人偉大不偉大,不在於錢財的多少,主要在於人格和道德的有無。古代像紂王、幽王、夏桀等等,雖貴為一國之王,如果今天拿他們來與您相比,說您像紂王、幽王一樣,您一定很不高興。在商周時代,有伯夷、叔齊餓死在首陽山,假如今天拿他們來與您相比,說您像伯夷、叔齊一樣,您一定非常喜歡。這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紂王和幽王沒有人格和道德。沒有人格道德,雖貴為人君,誰也不喜歡與他相比;伯夷、叔齊雖是一個餓夫,但他有人格和道德,拿他與您比,您就會非常高興。

壹、究竟不究竟的一般道德

我們今天講道德觀,第一點先講:「究竟不究竟的一般道德」道德有究竟道德,不究竟道德,有真的道德,也有假的道德。在這一段裡,我分四個問題向各位報告。

一、偽裝的道德

說起道德,它跟學問知識不一樣,學問能力,四兩就是四兩,半斤就是半斤,道德是可偽裝的。四兩的道德可裝成半斤道德。有一些大奸巨惡的人,裝成偽善的面孔,行假仁假義,那是偽裝的道德。我記得年輕的時候,我頸上這個念珠不是掛在頸上,我是拿在手上念佛的。有一次搭火車,忽然來了一個人,朝我身邊一坐,匆匆忙忙從我手上搶過念珠說:「借我用一用。」說後便開始眼觀鼻,鼻觀心的念念有詞,隨後有幾個員警跟著而來,朝他看看,其中一個員警說:「不會是他吧?他是念佛的人。」等員警走過之後,他就把念珠還我,一句話不說就走了,我才知道他原來是個小偷,員警在追他,他就趕快拿住念珠,矇騙了員警。所以,偽裝的道德,可以騙人。這世間上不是很多人偽裝著道德在騙人嗎?

二、對待的道德

在中國的道德,都是在上位的人要求在下位的人的道德。就以一般所謂君臣的關係來說,君待臣以禮,臣待君以忠,假如君待臣無義,沒有人怪君,臣待君不忠,是大逆不道。我們父子之間,父待子以慈,子待父以孝,假如父待子不慈,例如那些賣女為娼的父母,少有人怪罪,子待父不孝這就要受人責備。夫妻間的關係,丈夫待妻子以愛,妻子待丈夫以貞節,假如丈夫待妻子不太愛護,在我們社會裡,虐待妻子的例子很多,三妻四妾重婚的也很多,社會認為這些都很平常,妻子待丈夫沒有貞節,就是罪大惡極。在主僕之間,主待僕應好好用他,僕人對主人要講忠義。假如主人對僕傭不好好用他,沒有人會怪罪,僕人若對主人不義,這社會就會怪他。所以中國社會的道德,是上對下的道德,這是不公平的,《智度論》說:「世間如車輛,時間如轉輪,人間如車輪或上又或下。」所以對待的道德,是不尊重人格,不拿現代人權至上的原則,也是不究竟的道德。

三、不淨的道德

我們社會上,還有一種不淨的道德,像現在有所謂試管嬰兒。要生小孩先在試管裡受胎成孕。這樣的嬰兒,難道將來對他的父母究竟是誰,不會懷疑嗎?這樣破壞人倫道德的完整,所以說他是非淨的道德。

像有一種人讚美弱小,說:「那個人很好,您罵他,他不還口;你打他,他也不還手,他甘心情願被人欺侮。」您認為這就是道德嗎??裰渚贅揮校梦退擔骸昂擼∷𣝦裁炊叶鰨婣餉從星懓𦶦揖褪強床黃鶿糵!彼耨暈杄鶉擻星懓梦透彌渚祝婣庋畊械賴侶穡?p class=mtext> 像歌頌貧窮,像摒棄歡樂,甚至呵斥正當的家庭倫理和感情,還有的放棄人間的責任,不發心服務社會大眾,以自我個人逃避眾生為清高,像這樣就是有道德嗎?

本來應該吃的東西不吃,應當穿的衣服不穿,故意吃得很壞,穿得很破爛,難道一定要表示貧窮、下賤、可憐,才是道德嗎?

這以上一切,仔細想想,像是道德,其實並不合乎真正道德的標準,這就是非淨的道德。

四、問號的道德

在我們人間,有很多大好大壞的問號道德,比方我們為了人類的幸福,用很多動物來試驗,讓他們傷生害命,我們求得將來健康長壽,這算做道德呢?還是非道德呢?還有,蟑螂要消滅,老鼠要打死,在人類本位來講是不錯的,但是在整個生命來講,一定要把他們消滅,讓我們生存,這不就是問號的道德嗎?

另外,還有一些人,為了逃避責任,感情的糾紛,金錢的負債,他自殺了,他以為一死可以了之,這自殺算是道德嗎?你說自殺不道德,還有許多聖賢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為國家,為人類的利益,而自我犧牲,您說這不算偉大的道德嗎?

如果把一個人害死,是很不道德,法官判人死罪,這究竟合乎道德不合乎道德?法官判處罪犯死刑,他也很痛苦難過,他為了社會、秩序、道德,逼得要這樣作。雖判決死刑殺人,您說這不道德嗎?

甚至現在有人提倡安樂死,在人病重的時候,與其讓他痛苦的活著,不如幫忙他打一針,來結束生命。這安樂死,站在不忍其痛苦,要希望解除其痛苦,您說這是不道德嗎?

我們現在要反共複國,戰爭就要殺人,佛教是不殺生的,殺敵是犯戒的,反共複國、戰爭殺敵,合乎道德嗎?因為我們反共複國,是為了解救我們的同胞,使同胞早日離開水深火熱之中。如果用瞋恨心去殺人,這是不道德的;如果用慈悲心去殺人救人,這是大乘菩薩的道德。像現在醫生,為了醫學實驗,解剖人體,有時候把這人器官移植到他人身體,像這樣是基於慈悲,是合乎道德呢?還是不道德呢?

現代文明的國家,凡是重婚都被認為不道德的,但天主教有一位主教在非洲傳教時,娶了八百多位妻子,因為當地法律,女人必須結婚方得出境,這位慈悲的老主教,為了想把當地如奴隸般的婦女,帶到他處過幸福美滿的日子,不得不今日跟這個女人結婚,明日又跟那?讎𤨨私嶧椋姹曰橐齬叵檔拿耨灝訝舜鍢擼𡟜顧駡峭牙肟嗑常婣饈塹賴履兀炕故遣壞賴履兀咳氈痙鸞陶嫜宰詰那尊繳先耍姙𣝦且晃懷黽胰耍𦲁⒘巳覧俁轡黃拮櫻𠵎尊繳先瞬皇且晃緩蒙𦭓𣁾劍姙𣝦強閃欝切┙撞愕呐𤨨耍𦶦𠍾頌岣咚駡塹牡匚唬婣饈塹賴履兀炕故遣壞賴履兀科匠5牡烈嚶械潰𦴪踔涼䥓⒙穸𤇢鏓褂心譴笠迕鵯祝婣饈塹賴履兀炕故遣壞賴履兀克畍緣賴虜壞賴碌謀曜跡𡟜譴幽椂男睦鋶齜⒌憧儎跡𦹅諶擻幸嫻氖塹賴攏𦹅諶宋摶嬗瀉Φ氖遣壞賴隆N屎諾牡賴攏㛃梢運凳譴蠛麼蠡檔牡賴隆?p class=mtext> 我在這裡為道德下個批註,就是出發點是慈悲的便是究竟的道德,相反地出發點不是基於慈悲的,雖是好事,仍然算是不究竟的道德。道德的標準要完全從內心出發點而決定是道德和不是道德。

貳、世出世間的佛教道德

佛教有世間和出世間兩種道德,佛教道德有共世間道德,有不共世間的道德,為節省時間起見,有需要的地方,我會加以說明,不需要的我就簡略帶過。

一、眷屬之間的人倫道德

講到道德,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問題,人與人之間最親的就是自己的親屬,所以現在講到眷屬和諧互敬之道,現在先講親子關係的道德。子女對父母的行為怎樣才合乎道德的標準呢?父母對待子女的態度怎樣才合乎道德標準呢?下面我舉出佛經的記載向大家報告:

(一)子女對父母的五種道德

1.維護家業:不肖的子孫,容易把祖傳產業,一夜之間傾家蕩產;維護祖傳的產業是應有的道德。

2.祭祀祖先:子女對父母祖先要有祭祀,要有溯宗思源的觀念。

3.光宗耀祖:所行所為要能光宗耀祖。

4.傳宗接代:作子女的要能為父母傳祖接代。

5.四事奉養:對年老父母,不管在任何情況下,要無任何條件決定奉養,供養飲食、衣服、用物、湯藥。

(二)父母對子女的五種道德

1.養育成長:對子女要有養育成長的責任。

2.教導學業:要使子女接受最完善的教育。

3.完成婚姻:給予美滿婚姻。

4.導歸善路:引導子女走上正路。

5.傳承家業:要有美好的家聲傳統,讓子女來傳承。

(三)丈夫對妻子的四種道德

1.潔身自愛:丈夫不可藉交際應酬而在外面尋花問柳,而應潔身自愛。

2.委治家權:要把管理?彝サ鬧魅ń桓熴𣿫滙?p class=mtext> 3.衣具莊嚴:做丈夫的應給妻子穿著美好的衣服,過安樂的生活。

4.敬愛有禮:太太不是下女,更不是奴隸,應如自己一體的尊重,要以禮貌相待。(大師講至此處,掌聲響起)大師說:「我知道這是女性觀眾的掌聲。(全場哄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男士們認為對不對?」(男士以掌聲表示贊同,而後每段掌聲不斷)

(四)妻子對丈夫的四種道德

1.侍奉丈夫:妻子要以恭敬、微笑、親切、誠意侍奉丈夫。有的太太怪先生在外有外遇。因何有外遇,可否想到什麼原因?先生辛苦從外面回來,就擺起冷冰冰的面孔,又不弄好吃的東西給先生吃,嘴巴又不停的嘀咕:「你沒有用啦!」「又不會賺錢!」「你看人家的丈夫,那麼會賺錢,生活如何如何好!」(全場哄笑)太太這樣對待丈夫。先生回到家裡,好像進入地獄一樣,如果這時有另外一個女人見了他就親切微笑,溫柔體貼,英雄難過美人關,我想你的先生不規矩,有外遇不能全怪他的錯,太太要負一半責任。

2.做事有序:把家裡整理清潔,讓丈夫回家好比進入觀光飯店一樣,當然他就想回家。

3.守護家財:好好掌理財產,不要貪圖便宜的東西,放高利貨、標會,吃虧上當都是由貪念生起的原故。錢財如何處理,應經常與丈夫研討。

4.嚴守貞節:作妻子的,從結了婚那一刻開始,就要有一個認定,世間所有的男人都沒有自己的丈夫好。

除了父子之間的道德、夫妻之間的道德,經裡還說到主從之間的道德。

(五)主人對僕從的五種道德

1.隨力作業:既是僕從,他有他有限的能力,對僕從不可超過能力以外的要求,依他的能力,給予他的作務。

2.給予衣食:僕從為主人工作,主人對僕從解決他的生活所需,尤其衣食問題,不可令他匱乏。

3.病給醫藥:除了衣食之外,醫藥保健也非常重要,雖是僕從,生命和健康對任何人都同樣重要。

4.慰勞獎勵:不要只是注重僕從的物質生活,他們也需要精神的生活,尤其各種的慰勞,各種的獎勵,要讓他們稱心如意的工作。

5.休閒活動:不可對僕從要求過度的工作,他們的休閒生活,康樂活動,也要負責為其解決。

(六)僕從對主人的五種道德

1.早晨先起:知道主人的生活習慣,在主人早晨還未起床之前,應該先起身灑掃,整潔內外??p class=mtext> 2.晚上後眠:晚上,僕從應該在主人睡後才眠,關鎖門窗,照顧火燭。

3.勤勞作事:僕從對工作要有勤勞作務的態度,要有責任感,要把工作看成是自己應盡的義務。

4.稱揚主人:僕從不可在背後批評議論主人,應該稱揚主人種種功德。

5.忠於職守:僕從要得到主人的欣賞,莫如忠心耿耿了。自古以來,忠義是吾人傳統的美德。

在佛法裡,和我國儒家一樣,非常重視人倫道德,尤其眷屬之間的和諧相處,人際之間的互相尊敬,在以人為本的佛教裡,是非常重要的。

二、知足感恩的經濟道德

說到每個人的家庭經濟,有的富有,有的貧窮。富有的家庭,生活不一定幸福;貧窮的家庭,反而生活和諧快樂。在這個世間上,有的人能共富貴,不能共貧窮;有的人能共貧窮,不能共富貴。其實,不管貧富,在經濟生活上能有感恩的美德,就是促進美滿幸福的生活。所以一個美滿的家庭,不是建立在物質上的富有,精神上的道德,是一切快樂的泉源。

所謂感恩的經濟生活,是每個人對生活上的一粥一飯,要有當思來處不易的感恩。一條絲,一塊布都不是簡單的事,今天的社會,知足感恩的心情,很少人培養。所以我們的經濟就算如何豐富成長,許多人仍然不會感到幸福,就是這個原因。

佛教對現法安樂的法門提出四點意見:

1.方便具足:方便即是智慧,比方謝副總統,提倡把家庭的客廳變成工廠,提倡家庭副業,所謂窮則變,變則通。求財的方法很多,只要是善法,是利眾生的,甚至《阿含經》說:「種田行商賈,牧牛羊興息,邸舍以求利,造屋舍床臥。」這六種資生事業,已經明白指示在家信徒,都可以合理合法的賺取應得的利益。不過,如果用其它不正當的方法,如淫業、殺業、酤酒、卜卦、算命、大稱小鬥等的方法取得金錢,那就不應該了。

2.守護具足:若要經濟生活合理,要以道德做基礎,正當的言行和事業,才能守護自己的財富,勤勞和守法,才是生財之道的泉源。

3.善友具足:如果沒有善友來往,結交一些吃喝玩樂的朋友,也容易散失財富,佛法說散失財富的原因有六種:「酗酒、賭博、放蕩、非時行、伎樂、惡友」,所謂善友具足:「友直、友諒、友多聞」,現法安樂的財富,自然安全。

4.正命具足:正命是要有正當職業,正當的經濟生活,是量入為出,合法合理。

?禩釕系母揮校㕡煌耆唫越鵯𣐀魑杄曜跡㛦饕𠊠鬧𠖎愀卸鼇Q柙疲骸爸𠖎闃𤨨慫湮緣厴弦轡㝃焯茫㕡恢𠖎闃𤨨慫湓諤焯靡轡𠊠賾芳!倍嗌偃思也僕蜆幔𡈼叙勻桓械講蛔悖歡嗌偃思椅薷羲拗擥福姙𠁨勻徊桓鈉淅幀L趙䢛韃晃𤦤宥訪漬堊蕋𤉸胍淮笫ο灘擻邢灘說奈兜潰壜簀紉對趬V間修行,顏回居住在陋巷,他們所以不以為苦,主要是因為有知足的修養。有了知足,進一步對社會要有感恩的心。我們要想到我們穿衣,是因為有工人為我們織布;我們吃飯,是因為有農人為我們種田;沒有演藝人員,我們每天就沒有電視可看;沒有公共汽車司機,我們每天出門就沒有車子可乘。我們所以能夠生存于人間,主要的原因,就是由於仰賴社會大眾給予我們的需要;沒有社會大眾,我們就無法生活。所以我們要把經濟道德建立在知足感恩的上面。

三、誠實無欺的社會道德

佛教講到社會道德,也就是社會大眾人際間的關係,主要的是要能做到誠實無欺,人與人之間如何溝通,佛法提出四攝法的法門,這四攝法就是佈施、愛語、利行、同事。

1.佈施:昨天已講過佈施是發財的方法,佈施不限金錢佈施,還有勞力、歡喜、智慧等佈施。唯有懂得佈施的人,才是最富有的人。不管用語言、力量、精神、物質來佈施,主要的是佈施結緣,是人際間最好的善意表現。

2.愛語:愛語,是世間上最美好的聲音,每一個人都喜歡別人的贊助,別人的愛護,所不幸的是人世間常發生吵架和誤會,乃是不懂愛語所致,若能善用愛護人的話,不但與人結緣,還會增進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3.利行:俗語說,給人方便,就是給自己方便,説明別人就是説明自己。有時候說一句話説明別人,別人也會説明你。

4.同事:你要有隨緣隨眾的性格,如果對方是軍人,那你就應該講軍人的話,對方是教育工作者,就講教育方面的話,對商人講商人的話,對青年講青年的話,如能這樣,人際之間便容易相契。慈愛的母親,餵自己的小孩,本來是要把放置湯匙內的食物餵至小孩的口中,不由得自己的嘴巴也跟著張開來,這是由內心的慈悲,引發出來同事的現象。多站在別人立場設想,如果好事好話,就說你如何如何,假如欲要講訓誡的話,就說我們以後如何如何。

社會道德,主要就是把人際間關係處理好,說到人際的關係是非常複雜的,現在約略舉出下列數點說明:

1.親友的關係:人間有親屬的關係,親屬固然彼此增加了許多互助,但人間越親的關係,製造的是非煩惱?蕉唷W詈酶改浮⒆優𣾷⑿值堋二⒚謾⑶灼蕁⑴笥閻𢸶洌姹兪緣老嘟唬姹隕嵬㜰梗㕡豢芍揮薪鵯㨗耐䥓礎G子訓墓叵滌Ω米齙健盎ハ喟參抗睦媑㖡蚊閬ЦJ夭疲塜鎦榢爍褡鶉伲墪舜艘粬裱鍔啤⒍醬僨巴𡦈頻饋薄?p class=mtext> 2.君臣的關係:長官和部下,領袖和幹部,要彼此互信,彼此相依。做部下的人,要有「良禽擇木而棲,忠臣擇主而事」的智慧和情操;天上的鳳凰,一飛沖天,如果沒有梧桐樹,牠是不會停下來棲息的,忠心耿耿的大臣,若不遇明君,連官都不要做。若是做領袖的人,要能知人善用,量材運用。所謂「世有伯樂,而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當然,人人不會全是千里馬,但我們應該知人識人,這是一個領導者所必須具備的條件。

3.信仰的關係:人不能沒有信仰,有了信仰,就會有人神的關係,師徒的關係,道友的關係。我現在告訴各位信徒們,你們做一個佛教的信徒,護持佛法是最重要的責任,我希望你們第一、護人更要護法,第二、護神更要護佛,第三、護師更要護眾,第四、護寺更要護教,第五、護老更要護幼,第六、護富更要護道。

4.職業的關係:立身社會做人處世,不能沒有生活,既然要謀求生活,就要和各種職業建立關係。受教育的時候要和老師來往,要衣要食的時候,要和農工來往。不管什麼職業上的來往,誠實無欺是最重要的道德。

除這些以外,還有師生關係,鄉儻關係,同學關係等等,任何社會人際關係的道德,一定要奉行五戒中的不妄語戒,才能誠實無欺,今日社會,一再叫著「狼來了!狼來了」的情況,是騙不了多次的。

社會的道德就像這君臣、親友、夫妻、主僕關係,把人世間關係都調和了。在社會上立身處世有二句話說:?傲記菰衲徑烌埽㛦頁莢裰鞫䄄獺薄L焐系姆鍩巳粑尬嗤┦遣換嵬O呂雌芩薜模㛦頁疾揮雒骶衞𡘾𪅐俁疾蛔鰨姙畍暈頤嵌隕緇岬墓叵擔㕡還蓯嵌猿す佟⒗鮮Α⑴笥選⑽頤且𠖎⒁庖𠒇穹鍩稅閽裰甓𤅖印G子言蚴贗者嘀𡍶⒆鷸贗瞥紜7蚱拗𢸶潯舜私嗌磣園搸𤅖窗𡠩欣瘢㛦鞫雲臀坷徒崩媑姉投災髦矣諡笆兀㛦饕𠯿信嘌烌腿碩懶⒕鞽𠗟𤦩約憾賴幣幻嬤𤨣菩模姉陀芯×Ψ⒀鎦魅聳亂抵忟倚摹H緔耍㕡拍茉斐梢桓齔鮮滴奩鄣納緇岬賴路縉秌?p class=mtext> 四、自由民主的政治道德

現在是自由民主的時代,我們關心的是民主政治,而不是說要反對黨;自由民主是有它的道德的。前幾天有許多候選人,為了爭取民眾信任,不惜宰雞宣誓,一隻活生生的雞就在千萬人的面前,斷頭落地,這合乎道?侶穡坑械幕溝匠勤蠣矸⑹模骸叭綣𠁨夢業毖。𦶦揖鴕儁綰穩綰危𦲁綣緵徽庋𤇢梦腿夢宜廊厠搖!鋇鬧漵錚𦲁綣𠁨厠胰碩妓懶耍𡚒禩鈄嘔褂屑壑德穡懇桓鋈說娜爍袷欠窀叱𤆥𡈼賴率欠窳釗司粗兀𡟜且𢔓科絞鋇難㴻桑姹壞┑毖×耍㕡耪嬲𣾏凶鮒諭䔃莹椋寿裨蚴碌攪僂罰㕡拋齔霾蝗實勒都ν返木俁槡𤦩萑荒懿┤≈諶說男爬擔姹彩遣壞賴碌摹?p class=mtext> 民主政治的時代是需要有理性的,也許諸位從報紙上也得知高雄縣長競爭相當激烈,前任某議長在發表政見的時候說:「我在省議會服務十八年!」眾人聽了很受感動,就說要支援她。我卻認為服務十八年有什麼了不起,國民黨遷台至今,為我們服務也已經三十幾年了。她又說:她家裡又有什麼人,什麼人都作了什麼官,全家族都為我們做事。事實上他們有限的幾個人,那能跟國民黨成千上萬的為我們全國人民服務相比呢?所以我們民主政治是要有理智的,而不是用話來感動人心的。

我聽說一些不正派的立法委員,有買票一張三百元的。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既然有心為民謀福利,為民服務,如能發自內心真誠的宏願,你流露出來的言語舉止,必然是最感動人的,也是會最受支援的,即所謂的誠于中而形于外。最後不論是當選或落選,都是很光榮的。如果是以金錢來換取票源,就表示他的初發心是不正確的,是不道德的,因為他不惜一切的投下大筆金錢,不是為求得一個名位,就必然會設法撈回他的本錢的。我向各位報告,有一年,大約是二十年前,一個人用十萬塊錢買我的票,我都沒有要。另外一次,有一個候選人要競選議員,要我在信徒面前講話,我說:「我沒有辦法替您講話。」他不管,當我向大眾講話時,他就站在旁邊,意思是非講不可,雖然他也把祖廟借我辦幼稚園,但我仍然面對信徒大眾說:「這位是林某某,要出來競選議員,拜託各位千萬不要投他的票!」我認為民主政治必須要用理智去選擇。

我今天除了來到國父紀念館講演外,在東海大學還要上課,我仍抽空來為選舉之事忙碌,各位您們不要笑我是政治和尚,我並不喜歡政治,又沒有人拜託我,誰當選我又毫無所求,但是我不能不愛我的國家,不愛我的社會,不能不愛我們全民的生活,不講政治道德的人,都不會有好下場,因為那是因果必然的報應。

佛教的傳說,如果悉達多太子當初不出家修道而接掌王位,便是一位英明仁慈的轉輪聖王。所謂轉輪聖王的政治,就是一種自由民主的政治,根據《長阿含經》中的《轉輪聖王修行經》的記載。輪王的政治是不以刀杖,以法教令的,也就是行五戒十善的?祿𢒋鐦巍U庵終鐦蔚哪諍幵降資竊趺囪𨺲那樾文兀坑幸淮溫滯醯奶𠵴游實潰骸案竿醯娤滯醯惱瞓ㄈ綰危坑Ω迷躚瓈ネ菩心兀俊甭滯躉卮鶿擔骸壩Φ幣烙詵ɡ戳⒎ǎ𪅐Ь醋鷸毓鄄煊詵ǎ姹苑ㄎ儎祝𡟜鞀ふ瞓ǎ姹苑ɡ唇探牘𡞲ブ械娜耍𦲁繽踝印⒋蟪肌⑷毫擰笧俟伲姹苑ò澊と嗣癜儺眨𡚒酥燎菔薜取!?p class=mtext> 輪王又說:「身為國王應該禮賢下士,尤其對於有道高僧,應多親近請教,因為他們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犯什麼不犯;又何者可親何者不可親;何者可行何者不可行;施行什麼法可使人民生活安和樂利等道理。

輪王治世尤其重視慈善,對於孤苦老者應救濟安頓,對貧困者應給予説明,公益事業方面,如開掘義井、河邊設福德船,免費供給行人飲用或過渡。

佛教所說的這種政治道德,因為是以法治化,所以沒有怨敵,佈施持戒,泛愛人物,善攝眷屬,人民殷盛富樂豐實,聚落村邑,雞飛相接,舉國人民更相敬愛,種種眾伎,共相娛樂,呈現一個太平盛世的氣象。

佛教對於政治的態度,就如太虛大師所說:「問政而不幹治。」因此佛教對於自由民主的政治道德也有它的理想,例如佛陀在《長阿含經》的〈遊行經〉裡,曾經就以談論政治的理想,很善巧的化解了一場侵略戰爭。其談論的從政七事是:民主集會、和合團結、維護傳統、尊敬元老、教育普及、重視宗教、從事生產等。事實上古代印度的政治,是很注重民主自由的,凡是國家大事,都是撞鐘擊鼓集合大眾共商國事。國王也很尊重大臣百官的意見,這從經典記載轉輪聖王的十德可以看出來,輪王十德是:(一)寬大清廉。(二)接受民意。(三)與民同樂。(四)依法徵稅。(五)威嚴適度。(六)不貪聚斂。(七)禁歌歇舞。(八)公而忘私。(九)和悅臣民。(十)珍攝健康等。

以上講的是佛教的政治道德,下面要講到的是歸敬三寶的宗教道德:

五、歸敬三寶的宗教道德

常看到一些人,在這個廟求得不靈,就到別的廟,或者信了這個教,又改信了那個教,像這樣是沒有宗教道德的。為了自己幸福而殺生拜拜,這也不合乎宗教道德,有病求神明給我健康,沒有錢了求神明給我發財,讓神明這樣忙,這也是不合乎宗教道德。作事情能不能合乎道德,能作不能作,自行決定就好,偏偏要在神明面前占卜問卦,一旦出了問題,便說這是您教我做的,把責任推給神明。

對於信仰的物件,為什麼會有朝秦暮楚的做法,或對它種種的要求,除了是欠缺了宗教道德觀念,也有認識上的?砦蟆7鶩傭雜謐誚絛叛鱸𤅖鞽瀉芸𠎀韉鬧甘荊姙䔃擔翰灰兪蛭𨦪蠹藝餉此稻托叛觶墪匭胍𤪱厦𧶘約豪碇塹木裨瘢㕡判叛鏊芳U庋𨺲男叛霾挪換岷蠡凇?p class=mtext> 佛教的三皈五戒才是合乎宗教道德的信仰,皈依教主佛陀,皈依佛法真理,皈依僧寶師父,這種三皈依的真正意義,除了是確定我們是一位真正的佛教徒,不再改變信仰之外,最主要的是要奉行佛法,皈依三寶的人,雖然不一定要吃素,但是他必須遵守佛陀開示我們做人的基本道德,一共有五條:(一)不隨便殺害生命。(二)未經許可,不得擅自取用別人的財物。(三)不得破壞別人家庭的幸福生活,以及別人的貞節情操。(四)不得說謊詐騙及譭謗別人的名譽與信用。(五)不得吸食任何會妨害身體健康及迷失理智的飲料或藥物等。

佛陀制定的這五條戒法,是社會上的基本道德,如果人人都能奉行,那麼任何人在任何時刻都不怕生命會受到殺害,財物會被偷竊,夫妻情感會被搶奪,名譽信用會被傷害,身體智慧會受到損傷,這是形成安和樂利的社會的基本條件,從這裡證明三皈五戒是合乎宗教道德的,他不是信仰了佛陀,就一直要求佛陀,祈禱佛陀能給予什麼,而是一心一意的奉行佛陀的教誡,從而獲得了身心的健康與家庭的幸福。

雖然對信仰的物件不作要求,但對於自己未來的種種增上,如財富的增加,身體的健康,眷屬的和諧,壽命的延長等,是有所要求的,而這種要求也是應從對自己的行為做起的。未來的幸福,包括到來生,未來及來生要比現在種種豐富美好,就必須要能再出生為人或上升天上,佛陀對於出生做人或上升天上,也開示了三個法門,即佈施、持戒與禪定,稱之為人天三福行。

從佈施與持戒(五戒)來說,都是克制自己,利益別人,犧牲自己,福利人群的做法,與一般向神明要求的信仰一比較,更說明了皈依三寶才是真正的宗教道德。佈施持戒可以出生為人,若想升天則必須兼修禪定。而這裡所說的持戒,除了五戒之外,在心意上要要求自己不貪欲,不瞋怒,不愚癡邪見;在言語上要求自己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等。

宗教的信仰,什麼是迷信?什麼才是正信?就以上所述皈依三寶,奉行五戒十善的說明,應該可以得到一個合理的判斷,信仰的目的是奉行教義,克制自己來昇華人格的;發財富貴是從佈施奉獻做起的,而不是凡事求神問卦或殺生拜拜可得的,所以,能夠皈依三寶,奉行五戒十善,不再改變這一信仰,這就合乎宗教的道德。

六、大乘行願的菩薩道德(佛化的不共道德)

世間的一般善行,總比世間惡行來得好,而佛教所講的道德,又超過世間的一般善行,那就是大乘行願的菩薩道德,這是不共世間的最高德行。佛教所講的慈悲是要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是學佛的最高行門,沒有具備慈悲心,修行任何法門,都不能與菩提心相應的。我們對人行慈悲,都要講我對您有沒有緣,我高興不高興,或者想到您將來要如何回報我,但佛教菩薩的道德不講這個,不管有沒有緣,不管你是否會回報我,都願意行慈悲,我們現在行慈悲,看您可憐就救濟您、説明您。是站在能救濟、能幫忙,而您是被救濟者被幫忙者,這就是不平等,佛教的慈悲是你的苦就是我的苦,你我是沒有差別的。我並沒有優越感,這種慈悲跟愛、博愛就不同。

大乘行願的菩薩道德,是要行忍辱的。您傷害我、打擊我,沒有關系,我忍耐起來,這雖然也稱為忍耐,但總是做得很勉強,而且碰上因緣,可能還會想辦法報復,這是一般人的忍耐。菩薩的忍耐還有一種尊敬對方的忍耐,菩薩忍耐不僅在臉上、口上,甚至在心上,根本是不需要忍耐,而是自然就如此,是不用力量的忍耐,因為它能深觀緣起性空之理,任何順逆之境,都是無自性的,從忍耐事相的當體,就能得到解脫,成就了最高忍辱波羅密的修行。平常人的忍耐是忍耐昨天、今天,到現在實在不能忍耐了。我忍耐一次、二次、我現在實在不能忍耐了,這就是一般凡夫的忍耐,而菩薩忍耐是要經歷三大阿僧只劫的時間,才能圓滿忍耐的功德,可以說是永遠的忍耐。

我在高雄開創佛光山,沒多久山下就有叫佛光飲食店的小商店開張了。有人跟我說:「師父!為什麼我們佛光山的名,他們也拿去當招牌使用,應該阻止,不允許他用。」我就說:「沒有關系,諸佛菩薩連身體、骨髓都要佈施,何況佛光山這個名,又不是我們的專用品,他喜歡就讓他去用好了!」不久,佛光新村出來了,佛光砂石場、佛光旅行社、山下佛光大旅社也出來了,我還是說不要緊,發菩薩心要能為眾生擔當,人家用了這個名字,我都不能擔當嗎?這十年來不管有多少「佛光」砂石場、旅行社,我都不辯白。(掌聲齊響)

菩薩的忍耐,是要有高的智慧,大的力量,才能做到難忍能忍,難行能行,所以佛陀曾贊歎忍辱的功德是佈施持戒所不能及,能忍辱是有力的大人。

中國道家的無為是小乘境界,以了脫生死的自利為重,是不究竟的菩薩境界。甚至整個佛教界為社會所提出的服務,利濟眾生的事業,我都嫌之冷淡,這雖然不是不道德,總是不完善、不究竟,所以站在?蟪似腥𤅄賴律希𦶦揖醯蒙杏腥畢蕁?p class=mtext> 修學菩薩道德先要有道德意志,所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意志上建立社會道德意志。發恒常心,行菩薩道,運三輪體空相應的般若空性慧,行無緣大慈悲心,堅固永不退轉的願力,然後再建立道德勇氣。

1.道德勇氣:所謂道德勇氣,是有所為,有所不為,像現在 蔣總統向共匪宣告,中國可以統一,但要以三民主義來統一中國,因為共產主義,人民生活吃不飽,穿不暖,人民生活好苦,唯有實行三民主義,人民才能獲得幸福,所以像經國先生這種偉大的號召,就是道德的勇氣。

大乘菩薩的道德勇氣,是可敬佩的,是可贊歎的,因為菩薩觀眾生迷著種種欲樂,沈淪于生死苦海中,而引生無量慈悲,發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進而廣求無量善巧的空性方便慧,勇往向前,不斷的去做利益社會人群的事等。空性慧是「理」智的、方便的;慈悲心是情感的,「仁」慈的;菩提心是意志的,「勇」敢的,是與儒家的智仁勇三達德相似的,以人天乘而勇敢的行五戒十善業,是與儒家相同的,而依人乘而直入佛道的大乘菩薩,他的行願是究竟無上的志願──菩提心,是最偉大的道德勇氣。

2.道德責任:有了道德的勇氣,然後要有道德的責任,道德不是逃避的,是要負責任的。臺北市長李登輝先生,好像在不久以前,為了水庫放水,不幸淹死學生,他認為身為一市之長,而未能善加照顧市民的生命安全,因此毅然引咎辭職,這便是世俗諦中所說的道德責任。皈依三寶要發誓,這是對信仰負責任,機關主管或上至總統就職時宣誓,就是對自己的職務負責任。

從菩薩修學佛道的過程中,當他們發了願心以後,除非眾生度盡,否則他絕不輕易放下眾生的生死不管,而自求解脫的。地藏菩薩的願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臺北汐止的慈航菩薩說:「只要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都是對自己的言行道德負責的明證。成了佛的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願,每一願無非都是為自己的道德志願負責,例如第十八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每發一願,最後必附帶一句:「若不爾者,不取正覺。」這種便是道德責任的話。菩薩的道德責任,是值得那些「斬雞頭、發惡咒、錢買票」的人所反省與學習的。

3.道德榮譽: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對自己說的話,除了是對自己要有責任感之外,對大眾更要有榮譽感,古代不知有多少先聖先賢,?𠍾酥倚⒔諞澹㖡崾亟誆俁熖蜆帕鞣跡姹蛭𠋥餼褪塹賴氯儆釄淖饔謾?p class=mtext> 有了道德榮譽,所以經國先生為了愛護百姓不辭辛勞,高山海邊,都市鄉村,到處探訪民情,慰問三軍。百姓食衣住行有所欠缺,就積極的發起十大建設、十二大建設,增加各種生產,為了求得百姓安和樂利的生活,不恥下問,召開早餐會,召請海內外專家學者,作各種不同之經濟建設會議,這也是合乎于道德榮譽。

菩薩的道德榮譽,為自己來說,常常生起慚愧心,所謂恥有所不知,恥有所不淨,恥有所不能。總是覺得能力有所欠缺,度化眾生無法用盡全力,如果願力無法達成,是一件不名譽的事,所以更加勇猛精進,勤求無量方便法門。猶如各種競技,球類比賽,如果輸了總覺得不光榮,沒有面子,因此更加勤奮磨練。

聖賢是不會自己來欣賞他身上散發出來的光圈的,菩薩的道德榮譽,到了最後是以無我而度眾,以無相而佈施,如《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菩薩度化眾生的目標,是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以世俗來說就是不矜己功,以佛教來說,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菩薩的道德榮譽,是達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平等境界。

4.道德價值:「偉大」,是多少辛苦,多少努力換來的讚美詞句,世間往往有好人難做,善事難為的現象,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是我們必須站穩腳根,堅定信念,正義必然勝過邪惡,黑暗一過,光明必定到來。以此推想,共匪的暴政邪惡,終必為我仁政力量所破的。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道德價值的定律,有這樣一首極為通俗的詩:

善似青松惡似花,

看看眼前不如它;

有朝一日遭霜打,

只見青松不見花。

唯有善的道德,才能像永遠不枯萎的青松,所以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見青松不見花。我們必須肯定道德價值的見地,為了自己,進步再進步;為了真理,奉獻再奉獻;為了世間,服務再服務。道德是善的,不道德是惡的;善的畢竟是芬芳的,惡的終歸是臭穢的,這是道德的價值論,是千古不變的定律。

我認為佛教道德,比方慈悲、佈施、忍辱、持戒、精進、慚愧都是道德,我不盡所言,希望各位多研究佛學,自然增進道德。明天講佛教的未來觀,我會很用心用力,把未來介紹給大家,祝福大家,明天見!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Him wong
Him wong 2020/02/07
@k98m...

有沒有聯絡方法,如微信、whatapp

我的微信saiyasat

k98m
k98m 2020/01/24

有,你要解盤?

Eric Lau
Eric Lau 2020/01/17

我都想問有沒有紫微解盤服務。

Abc
Abc 2019/09/11

今日睇好難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