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比較明代一條鞭法與清代攤丁入地改革的內容和成效(3)

2007/09/07 16:37:10 網誌分類: 政治
07 Sep

試比較明代一條鞭法與清代攤丁入地改革的內容和成效(3)

 

                                                                    作者:Anniewh

 

從上述過程中,可見一條鞭法已有其初步成效。

       第一:促進了賦稅貨幣化,使農產品向商品化發展。因為交賦納稅的人,必須把農產品或地租等在交易市場中換成銀兩,而沒田地的手工業者還能免役。賦稅部分在「改收折色銀,擴大了賦役徵收中的貨幣比重(b.),因此,在客觀上,「賦﹑役皆折納銀兩,使過去的實物稅逐漸轉化為貨幣稅(h),結果促進農產品走向商品化,對城市﹑鄉鎮的工商業發展相當有利。

 

      第二: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社會各階層之間的矛盾,「改變了嘉靖以來賦役嚴重不均的狀況(b),這對於當時的封建政權也起到一些穩固與加強的作用。  

      第三:因為政府「注重田地而疏於丁戶,這些特點在一定程度內可以減輕農民的束縛(b.),對當時雇役制度的發展是比較有利的,同時也體現了社會的進步。

 

       接著,再看攤丁入地,其成效更為突出,在稅收形式上的進步不僅僅是「把勞役稅﹑實物稅逐步轉化為貨幣稅(同上),還順應了社會經濟發展規律。首先,「簡化賦役項目(h),將賦稅跟田地﹑人頭稅併合成單一標準的稅收,手續精簡且「使賦役制度具有近代財產稅的性質。(h)其次:確立地丁制度對清政府改善財政稅收是非常有利的,因為「地丁合一的結果是財政收入穩定並有所上升。(d)

 

       另外:將丁役﹑田地等賦稅統一,使人民減少束縛而得到更多的人身自由及發展空間, 使人民更大程度地得到了解放,帶動流動人口增加,客觀上促進了城市的發展。

 

 

 

參考書如下:

 

a.f.h.《中國近世史》香港公開大學﹙1997)     

 

b.《明史新編》傅衣凌主編 楊國楨 陳支平著﹙1994﹚中圖圖書刊行社

 

c.《中國史稿》第六冊[明史卷] 劉重日等編﹙1997﹚中圖圖書刊行社

 

d.《中國歷史三百題》上海古籍出版社編﹙1996﹚建宏出版社

 

e.《清史》(上編)鄭天挺主編﹙1994﹚中圖圖書刊行社

 

 

g.[二十五史新編]-《清史》馮元魁 新撰﹙1998﹚中華書局(一八四零年前)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