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財富之道)

2013/10/22 21:24:37 網誌分類: 傳統文化
22 Oct

布施(財富之道)

作者:陽光少年
 
布施供養可以分為三大類,這三大類,通常我們講布施,三種布施。第一種、財布施,所有一切的財物,應當要發心布施給一切眾生。你能夠修財布施,果報就是財富。我們世間看到有許許多多,在這個社會上豪門貴族、大富長者,今天社會稱為企業家者,他有很雄厚的財富。財富從哪裡來的?你說他賺得來的,你們相信嗎?他能賺得來,你為什麼賺不來。你說他運氣很好,我看你的運氣也不比他差。為什麼他能有財富,你沒有財富?給諸位說真實話,這個財富是命裡頭所有。他命裡面有,無論從事哪個行業,那個行業是緣,任何一個行業他都賺錢,他都能致富;命裡面沒有,人家把銀行送給你,過不了兩個月就倒閉了。為什麼?你命裡頭沒有。
這個道理要懂,財富不是可以掙來的,不是可以賺得來的,沒那麼回事情。

世間我聽說還有一些人,出版一些書,《致富的秘訣》,那個都是假的,你買來看,實在講他發了財,你把錢給他了,他發了財,你拿到那個書來看,沒用,你照他那個去做,準發不了財,所以一切要有命。古時候說,功名要有命,功名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學位,你讀書拿到什麼樣的學位是命;你作官,你能做到多大的官也是命;發財,發多少財還是命。他命裡怎麼有的?前生種的因。他這個因殊勝,他這一生果報就殊勝;他這個因不勝,果報也就有欠缺了。
由此可知,修因才能夠得果。

佛教導我們,修財布施就得財富,修法布施就得聰明智慧,修無畏布施就得健康長壽。財富你要,聰明你也要,健康長壽就更要了,三樣果報你都想要,你要不修這三種因,天天打妄想,是想不到的,天天求佛菩薩,佛菩薩也沒有能力給你,這是我們一定要懂得的。佛菩薩不能賜福給我們,我們命裡頭沒有,佛菩薩都給我們,那我們還要修什麼?不要修了,天天巴結佛菩薩就好了,佛菩薩就給我們了,沒有這回事情。
怎麼巴結都沒有用,佛菩薩是愛莫能助。

佛菩薩對我們的幫助,我們通常講,對我們的保佑,對我們的加持,沒有別的,只是把這些道理給我們說明白,事實真相給我們說清楚。我們懂得這個道理,依照佛教給我們方法,自己去修,就能夠得到殊勝的果報,這是佛菩薩加持,這就是佛菩薩保佑,千萬不能夠迷信。因此,真正明白人,真正覺悟的人,我們財富要放在哪裡好?你看看現在的社會,股票上投資、房地產投資,這個我都搞不清楚,我對這個外行。種種方法來經營財富,聽說這一兩年經濟不景氣,一百萬變成十萬,很多人自殺了。而佛在經上告訴我們,“財為五家共有”,不是你的,只不過是在你面前讓你看看而已,你就以為這個財富是你的,錯了,你是心隨境轉,每天日子過得苦不堪言。
誰給你這麼多苦,自己作的自己受,真正是自作自受,迷惑顛倒。

  佛教給我們,怎樣才能發財?布施,供養。供養父母、供養三寶,布施一切眾生,你的財用不會缺乏。諸位要記住,財用不缺乏就行,不必要累積,不必要多,多了,災難就來了,禍害就來了。
所以財要知道散,儒家也說“積而能散”,能散財是最聰明的人。

在中國古時候,中國人也供財神,哪個都想發財,供財神。但從前人有智慧、聰明,他不迷信。財神是哪一位?聽說現在大陸上人供財神,可能也被台灣傳染,台灣供財神,供關公,三國時候關羽,關公與發財有什麼關係,毫無關係。關夫子這個人,我看其他的長處沒什麼,忠義這兩個字他做到,我們要是供關夫子,學他的忠義,真正是威武不屈,富貴不淫,是我們做人的典範。他在曹操那一段時間,曹操是用盡了心機,希望他真正的投降為他所用。可是關夫子身雖然在曹營,心是常常念著賢主,這是後人最好的榜樣。他雖然是過五關、斬六將,回到賢主那邊,曹操對他還是非常佩服。這樣忠義的人,在這個世間難找,不但現在沒有了,古時候就很少。現在人不講忠義,見利就忘義,哪個地方待遇好一點,地位高一點,立刻跳槽就走了。
所以這樣的人,都應當供養關夫子,常常看看他,自己生慚愧心。

  中國古時候供財神,供誰?范蠡。讀古書的人也許知道,他是戰國時代,越王勾踐的大夫。越王也相當了不起,諸位要曉得,這是自古以來,中國、外國,英雄豪傑建立一個政權開國倒不是真正困難,國家滅亡之後再复興太難太難了,在歷史上很少見。滅亡之後能複興不容易,在中國歷史上,越王勾踐是第一個例子,他成功了。
他確實被吳國滅了之後,能夠再复興、能夠再复仇,得力於范蠡、文種這兩個人的幫助,越王這兩個人是左右手,幫助他恢復了國家,反過來消滅吳國。

范蠡聰明,大功告成之後,他就勸文種趕快離開,越王勾踐這個人,他認識很清楚,“可以共患難,不能共富貴”,勸他要離開,保全自己的生命。越王勾踐在患難的時候,這些有才幹的人,他非常重視,天下太平,他不要了,怕他造反,總想方法把他除掉。所以范蠡聰明,他自己離開,留了一封信給文種,文種看了之後,以為未必像他說的那麼嚴重,結果果然不出范蠡所料,勾踐賜文種自盡,所以文種死了,自殺了。
殺功臣,在中國每一個朝代幾乎都有這個事情。

范蠡偷偷的跑了,改名換姓,改名叫陶朱公,去做生意去了。他帶著西施,一道去做生意去了。做生意沒多久,發大財;發了之後,把他的財統統布施,救濟貧苦,統統散盡,再從小生意做起。又做幾年,又發了;發了,他又布施。史書上記載“三聚三散”,他能夠散財,布施恩德,這是做生意人好榜樣。做生意人賺得社會錢,大家取之於社會,還用之於社會,所以供養他做財神很有道理。模範的商人,我們經商、營利,要以范蠡作模範,他是真正聰明,真有智慧、真有學問,無論做什麼他都成功。所以要懂得散財,懂得與一切眾生結恩惠,我們佛法裡面講結緣。眾生受你的恩惠,我們自己會遭難嗎?不會。沒東西吃了,自然有很多人送東西來,那個多自在;沒衣服穿了,有很多人送衣服給你,你一樣都不會缺;沒有房子住,人家送房子來。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果報?
布施,你只要肯布施就行了,福報自然,你說這個多自在。

所以錢不要去投資,不要放銀行,放什麼都靠不住,布施給一切眾生,那就是最牢靠的,決定丟不掉,而且那個利息比你們今天做什么生意的利息都要厚,不知道要厚多少倍,我跟大家講的話,真心話。你們要不相信,我本身就是個例子,十方供養來的,我統統布施掉,我走到任何地方,身上不要帶一分錢,想什麼人家都給我送來,都供養,用不盡,這個多自在。
物質生活的受用,真正是隨心所欲,沒有絲毫的缺乏。

我這個人前世沒修福,一點福報都沒有,我這個福報是什麼時候修的?學佛之後明白這個道理,我才真幹。布施這個方法,章嘉大師教給我的,我真做,做了非常有效,我深信不疑,真正相信他老人家教給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只要你肯施,你要是缺乏什麼,心裡一想就來了,就有人送來,妙不可言。早些年,那是修得還比較少,但是就有感應。我在求學的時候,生活非常清苦,不是一般人能夠過的那種日子。我想的是什麼?經書,要研究經教,想經書;這心裡一想,大概總是個把月,就會有人送來。我只記得有一部書《中觀論疏》,我想了六個月才有人送給我,那是最長的一次;其他像《華嚴經疏鈔》,我剛學佛的時候,心裡就想這個,一個月就有人送給我。真的是有求必應,只要是如理如法的去求,沒有不感應的。我明白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而且這麼多年來,從二十六歲學佛,我就真幹,這老師教給我的,我就真幹。愈幹,感應愈不可思議,所以我對於佛在經上講的字字句句,深信不疑,你能夠依教奉行,自己得利益。
這是說財布施,布施財得財富,布施飲食你就得飲食,布施衣服得衣服,布施房屋你就會得房屋,靈得不得了。

布施佛法,得聰明智慧,得無礙辯才,這大家都需要的,要修法布施,要修法供養。無畏布施最簡單、最方便的,就是素食,素食是從今而後不害一切眾生。雖然佛法裡面沒有勸人吃長素,佛只勸你不殺生,沒有勸你不吃肉。因為世尊當年在世,僧團是每天出去托缽;托缽,佛法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你到外面去托缽,人家供養什麼就吃什麼。像現在小乘佛教國家,泰國、斯里蘭卡都托缽,他們都是吃肉食的,人家給什麼吃什麼,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就對了,決不能叫信徒特別替你做素食,這個太
麻煩了,不好。

  講到無畏布施,素食就很重要。現代科技發達,屠宰場我沒有去參觀過,不過我小時候生長在農村里面,農村殺豬賣肉,那個屠戶殺豬的時候,把豬耳朵提起來告訴它:“豬啊!豬啊!你莫怪,你是人間一道菜,他不吃來我不宰,你向吃的去討債。”你看看,他把責任全部推給你們了,你們吃肉的人,你就糟了,問題就嚴重了,把責任全推給你,他沒有罪過,罪過都是吃肉的人。所以我們能夠素食,能夠不食一切眾生肉,這就是無畏布施。
培養自己的慈悲心,這是好事情,絕不傷害任何一個眾生。
(責任編輯:清心)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