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oche1
joboche1
joboche1

六祖壇經_合訂

2013/12/26 08:43:18 網誌分類: 宗教點滴
26 Dec

有人問有甚麼方法可以容易了解六祖_法寶壇經一 些? 從佛於靈山會上, 拈花微笑, 將無上甚深心法傳付大弟子迦葉尊者成西天初祖, 下傳二十八代達摩祖師; 再東來一花開五葉至六祖慧能大師, 合共三十三祖位! 在此數當中, 唯獨是六祖留有法寶壇經傳於後世! 可見得此經是佛祖心印之大成者, 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開宗明義, 六祖壇經又名法寶壇經! 經名已將實義展露:六根誰為祖? 六根者, 眼耳鼻舌身意! 以意根對境之臨時變化主導前五根為善為惡, 盡在一念之中. 然這一念從何而來? 念時又是誰在主宰? 念後又如何不落諸數不墮因果不入生死不復輪迴? 此一念, 與靈山會上佛之拈花迦葉之微笑又有何關係? 是壇經至為重要!

佛在何處? 無處不是佛! 凡有虛空處是佛; 有色相處 是佛! 或謂佛是無相, 有執易成頑空! 或謂佛是諸 相, 有執易為著相. 佛非有相; 亦非無相; 無無亦無; 是名實相! 所以, 可以向虛空禮佛; 亦可以向諸相禮佛! 佛在心中現, 不向心外求, 是以心外無佛; 佛外無心! 既然無心, 佛不成佛! 心若無佛, 心亦無心了.

祖者, 一身之主宰, 或名佛性! 性遍一切虛空, 遇緣即應, 對境生心. 心起為一法; 對治心境是另一法! 如肚餓是一法; 覓食以治餓成飽便是另一法! 餓與飽盡是感官而有, 非佛性有餓有飽. 但, 當佛性離開身體名為死屍, 再不受餓相逼; 亦不需飽對治! 從性體起一切活動名為諸法, 一法之所印印心; 是以佛魔從心.

心中有佛, 身是佛壇; 心中有魔; 身是魔壇; 如鏡中之日與夜, 隨心量之變化成善惡之現形! 身為工具可以渡人殺人; 可以成佛成魔! 如人手執利器殺人救人, 是持器者之心態使然; 非器本身有善心惡心造成善果惡果! 防非止惡向善, 亦從心之取捨而來! 或者棄善取惡, 亦是心為主導! 是以經者, 心之變化故名為經.

清淨無染之靈明本性名為佛寶; 應緣起一切對治名為法寶; 萬德莊嚴戒行圓滿名為僧寶. 從本體起一切妙用, 寶故有三, 從一切法後攝用歸體, 寶真為一! 是以三寶者, 佛法僧也, 三無漏者, 戒定慧也; 三毒者; 貪嗔痴也! 戒治貪名僧寶; 定治嗔名法寶; 慧治痴名佛寶.入世時始名為寶, 悟時出世, 三寶亦蕩然無存.

學佛行持, 先由小乘, 再而中乘; 繼而大乘; 終而無上乘! 我們這一群眾生各有不同來根, 所以有三乘之分, 是累世薰染之輕重而定今世之三乘; 並非佛性有三乘! 依六祖_法寶壇經的開示看來, 此經統攝三乘有餘, 無上乘之提點實非我輩能知能明. 是以, 得遇壇經的有緣人應要惜緣! 經中分明讚歎此經實不可思議.

想六祖一生, 從聞金剛經當下開悟, 再訪五祖得傳心印衣砵! 後避難於獵人隊; 再聽印宗說涅槃經; 後以風動幡動因緣開曹溪一脈. 個中千辛萬苦, 又豈是我們能夠理解? 六祖以不識字而得祖位; 神秀為五百人教授師卻不得祖位, 可見佛之心印不在有相無相, 而在頓明來處來, 契悟去處去, 當下明心見性, 即身成佛!!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