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水火
木水火
木水火

來論:英佔香港之前的香港是「荒島」嗎? 讀港史,知國情(一)

2014/01/06 12:34:50 網誌分類: 輿論
06 Jan

來論:英佔香港之前的香港是「荒島」嗎? 讀港史,知國情(一)

1893年一位居港英國人寫了一本旅遊指南,說在1841年英佔香港之前,香港「只不過是一座到處荒煙蔓草,令人望而卻步的火成岩島嶼,只能支持最低等的生物在這裏生存」,後來,曾以「借來的地方,靠借來的時間而活」形容香港的記者理查德.休斯(Richaid Hughes)更描繪說:「香港原本並不存在,必須憑空將它創造出來。」

因此,長期以來,英國史學家、殖民地官員和記者一提起英佔之前的香港,「荒島」或「不毛之地」成了他們的常用語,成了他們炫耀自己締造了今日香港繁榮的依據之一,但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


人居香港有六千年

第一,香港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代中國文明的組成部份之一。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而香港則是其中組成部份之一。大量出土文物和人類活動遺迹說明,人類在香港居住的歷史已有6,000年以上的歷史。目前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是「大灣文化」(距今約5,000至6,000年),遺址分布在港島的舂坎灣、南丫島的大灣和深灣等地;1989年香港中文大學與廣州中山大學的考古學者在南丫島大灣遺址發現了商代的文明遺址;1955年8月港大教授林仰山在深水埗的李鄭屋村發現了東漢時期的文明遺址,墓磚上刻有「番禺大治歷」字樣,「大治歷」為漢代各地流行的吉祥祝福語,「番禺」則指明這裏歸番禺管轄。

第二,史籍表明香港早在秦漢時期就列入行政區劃之內。該地區在秦、漢、三國及東晉初年共五百多年的時間內,屬番禺縣管轄;東晉咸和六年至唐朝至德元年四百多年的時間內,屬寶安縣管轄;唐肅宗至德二年起,歷經五代、宋、元和明朝隆慶六年,前後八百多年的時間內,屬東莞縣管轄;從明朝萬曆元年至清朝道光廿一年,屬廣州府新安縣管轄。


赤柱市鎮人口鼎盛

第三,英佔香港之前,這裏已是各方面較為發達的地區。1841年英佔港島時,當地人口7,450人,港島的赤柱已是有2,000人口的大市鎮。1841年參與侵佔港島的英國人參遜(A.R.Johnston)曾經寫道:「赤柱村是全島最大及最重要的村落」,「共有房屋及商舖180間」,「居民從事農耕、商業」,「常有為數三百五十多艘大小船艇在此碇泊」。可見赤柱當時已是一個繁忙的港口。

屯門則在唐朝已是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是海船進出廣州的必經之地,知名度很高,韓愈詩云:「屯門雖雲高,亦映波濤沒。」劉禹錫詩云:「屯門積日無回飆,滄波不歸成踏潮。」

據香港學者統計,清代香港地區的書院、私塾至少有449處,其中比較有名的則有康熙年間錦田鄧氏創辦的周王二公書院、相傳屏山鄧氏1760年創辦的覲廷書室、清初上水廖氏創辦的應龍廖公家塾、乾隆以後九華徑曾氏創辦的蒙正家塾等。

由於香港地區的學校為數不少,所以這裏出了不少人才。

據嘉慶年間編撰的《新安縣誌》統計,從南宋到清朝嘉慶23年,新界本土及離島人士考取功名的就有甲科進士1人(錦田的鄧文蔚,康熙24年乙丑科會試第六十八名),鄉試中考的11人,恩貢4人,歲貢9人,例貢及增貢60人,例職17人。


英國學者承認史實

無數事實表明,英佔香港之前的香港,絕非「荒島」、「不毛之地」。經過包括香港學者在內的大量學者的梳理考辯,英國人終於不好意思瞎說了,1984年英國史學家兼前殖民地官員James Hayes在自己的一本書中不得不承認,「早在1841年以前,居住港島的人已習慣了一種定居生活的慣常規律。他們羈繫於自己的田地和房屋,以及生意和日常職業,建立了中國社會常見的公共機構,包括祠堂和廟宇」,這證明「此島肯定早在1841年前已有建立很久的定居社群」。

(標題為編者加)

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
郝鐵川

 

     來論:英佔香港之前的香港是「荒島」嗎? 讀港史,知國情(一)

    http://www.hkdailynews.com.hk/news.php?id=311382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