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配伍:“反”“畏”之中藏玄機

2014/01/24 11:04:08 網誌分類: 醫藥衛生
24 Jan

“本草言明十八反,半蔞貝蘞芨攻烏。藻戟遂蕪俱戰草,諸參辛芍叛藜蘆。”這就是有名的“十八反歌訣”。

  中藥有配伍禁忌,這是人們或多或少都知道的。早在漢代,《神農本草經》首先提出了“勿用相惡相反”的用藥配方理論,後世醫家則據此提出了“十八反”、“十九畏”的配伍禁忌,並流傳至今… …

  “本草言明十八反,半蔞貝蘞芨攻烏。藻戟遂蕪俱戰草,諸參辛芍叛藜蘆。”這就是有名的“十八反歌訣”。所謂“十八反”,即:烏頭反貝母、瓜蔞、半夏、白蘞、白芨;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藜蘆反人參、沙參、丹參、玄參、細辛、芍藥。“十九畏”指的是:硫磺畏朴硝,水銀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牽牛,丁香畏鬱金,川烏、草烏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參畏五靈脂。

  “十八反”、“十九畏”是目前中醫藥界普遍使用的配伍禁忌。其中“相畏”配伍可使藥物某些方面的功效減弱,並非絕對禁忌;而“相反” 配伍則可能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不可合用。

  但是,遍覽中國古代醫家的經典醫籍,我們卻驚奇地發現,諸多名醫大家所創制的方劑,卻不乏劍走偏鋒、獨出心裁,用相反相畏的藥物配伍所製成的方子,用於臨床各科疑難痼疾的治療,留下了發人深思的“以毒攻毒”的經典醫案。

  沈痾用猛藥,“反”“畏”不絕對

  在《神農本草經》問世後不到二百年,東漢時的醫學家張仲景在他的《金匱要略》中,就用了不少相反相畏的組方。比如在治療寒氣厥逆一症時,張仲景用了“十八反”中的半夏與烏頭同居一方,名曰“赤丸”;在治療頑固性痰飲時,他又用了甘遂與甘草相反的藥物配伍,製成“甘遂半夏湯”。

  到了唐代,孫思邈的《千金方》中創制的由反藥或畏藥組成的的方劑有146個,比如治療全身浮腫的“大豆湯”,就將甘草、甘遂、烏頭、半夏兩組反藥同用,取其大吐以去濕,相反相激,取得良效。

  此後,歷代醫家在臨床實踐中,仍不時地大膽採用“反”、“畏”之藥組方。例如:明代陳實功的《外科正宗》中的“海藻玉壺丸”,甘草與海藻相伍,用於治療瘰癧之症;清代醫家吳瑭《溫病條辨》中載“化症丸” ,人參與五靈脂同用;《紅樓夢》中所載的賈府常備中成藥“十香返魂丹”中,就用丁香與鬱金組方。而明代朱棣的《普濟方》中則收載了248個反藥方劑,可謂是中醫反藥畏藥方劑的集大成之作。

  “有毒”似“無毒”,用藥有玄機

  既然相反相畏之藥合用可能有毒性,上述醫案又何以能夠救人呢?

  中醫自上古即有“大毒去病,十去其六”之說,認為祛病癒疾的藥物即為“毒藥”,而補虛扶正的藥物看作“無毒”。明代醫家張景岳曾說過:“凡可辟邪安正者,均可稱為毒藥,故曰毒藥攻邪惡也。”

  因此,中醫專家如張文元、林通國等提出了藥物配伍“拮抗學說”的新的學術觀點,認為相反相畏之藥並用,彼此拮抗而緩和了毒性;另外,兩毒相激,有協同和化合的作用,從而增加了臨床療效。他們提出相反相成、相反相奪、相反相激、反畏相激等新的學術觀點。這種師古而不泥古,勇於創新的觀點和臨床經驗,是對中藥配伍毒藥攻邪的古典理論的繼承、創新和發展。

  到了現代,科學家們也在通過藥理研究和動物實驗,驗證“十八反”、“十九畏”的科學性,研究數據表明:甘草與甘遂合用時的毒性大小,取決於甘草的用量比例;貝母、半夏與烏頭配伍,則未見明顯的毒性;而細辛與藜蘆同煎,則導致了實驗動物的死亡。

  可見,中藥的“反”、“畏”,是前人經驗的總結,自有他的道理。那些反藥方劑的產生,往往是針對個別的病例,非猛藥不可救,不能說具有普遍性。對於普通患者而言,目前大多數學者還是認為,若無充分根據和應用經驗,一般不應以相反相畏之藥合用。特別是缺乏醫藥專業知識的患者,更不能自作主張、“以毒攻毒”,亂用“相畏”、“相反”的中藥。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Him wong
Him wong 2020/02/07
@k98m...

有沒有聯絡方法,如微信、whatapp

我的微信saiyasat

k98m
k98m 2020/01/24

有,你要解盤?

Eric Lau
Eric Lau 2020/01/17

我都想問有沒有紫微解盤服務。

Abc
Abc 2019/09/11

今日睇好難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