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oche1
joboche1
joboche1

學問_感悟

2014/01/24 12:03:28 網誌分類: 今日隨筆
24 Jan

某年某月某日某夜某個時間, 靜寂無人之際; 腦袋空白之時; 沒有任何意識流轉; 亦沒有任何幻影從腦深層中泛起; 更沒有絲毫憂慮牽掛, 突然了解甚麼叫做[學問]! 它不屬於任何國度的文化字彙; 它不屬於任何思維計較; 它不屬於任何邏輯理論; 它不屬於身份高低貧富; 它原就在我們的生命內外環境週遭所能接觸!

一切國度文字是某人了解後, 將個人感悟感知感覺感受等文字化! 反過來說, 一切文字於博士研究或考古訓詁或有用; 至於一名三歲孩童則只當作符號看待, 讀甚麼解甚麼寫甚麼用甚麼等統統不知道, 亦不刻意知道, 卻知道這些符號任自己玩耍. 這便是天真; 這便是純樸; 這便是敦厚! 有甚麼文字可以形容這種態度?

任何文化任何宗教都崇尚這種天真, 令已長大成人的你的我的他從流失天真之處, 找回它圓滿它還原它, 使得天真一面重新在我們身上顯露! 一切文字原出於我們的天真; 亦由於將自然流露的天真文字化後, 你我他再不能自發性地運用它, 而要靠文字的解釋帶領下去摸索, 名之為[]! 不解而求解的, 名之為[]!

學得對嗎? 問得對嗎? 誰有答案? 誰能有真正答案? 學問兩字有[][]在當中, 即是以赤[]之心在不明白時張[]不恥下問! 我們或我們的後代在幼時總喜愛發問, 因為對世間充滿好奇; 因為有不明白而感興趣; 因為想知答案而窮追猛打鍥而不捨! 並不存在考究對方; 不存方藐視對方; 不存在我懂你不懂下逞能!

古詩:[到處留心皆學問, 人情練達即文章]! 身處不同環境, 由於我們粗心大意, 未能好好的去留心去探索去琢磨, 將生活化的課題失卻, 令人與事與物之間未能交感. 古今聖賢, 從生活點滴中吸收後去實踐, 不愛紙上談兵般空乏無味, 或滯於白紙黑字間的困惑. 聖賢從生活體驗印證文字, 比有文字而無體驗來得實用.

古人名言: [日誦經書不如行持一句; 日誦一句不如行持一字]! 這絕對是學問應有的態度, 值得我們這班後代不肖子孫引以為鑑的求學問底態度. 現今讀書人很多; 讀到博士碩士學士的很多; 讀到滾瓜爛熟的很多; 但能夠恒持一字而終身不渝的, 十萬中無一個?? 這是學問的可悲; 這是學子的可恥; 這是學園的罪過!

佛家說:[意在目前]; 道家說:[道無處不在]; 儒家說:[鬼神之為德, 如在其上, 如在其左右]! 三家論點直指生活細節. 近代潮語:[活在當下], 何嘗不是直指生活細節? 或許是我們好高騖遠不屑一顧; 或許是我們福份太差無人指點; 或許是我們滯於名詞未能活學; 或許是我們無緣無份虛有學名! 當真如此, 能不悲哀?

孟子曰:[學問之道無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 據亞聖所言, 學問最得力之處, 是將放逸了的心約束它回來! 例如當人知道萌生一個惡念, 將會有惡言惡語惡行之前, 把它降伏扭轉, 令不可收拾的局面不會出現, 這亦是四書中大學首章之三綱領 -----> 在明明德, 在親(或作新); 在止於至善! 一念知惡便改, 何其快捷? (完_124月稿)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