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善意行動變味

2014/02/07 08:33:13 網誌分類: 旅遊
07 Feb

很多人到外地旅遊時,特別是在那些發展中國家旅行,都試過在街上遇見衣衫襤褸的孩子們,伸手向你要錢,你會怎樣做?

 

你可以有幾種選擇:一,拿出一點零錢,悄悄地給幾個孩子,但不想招來無數孩子圍著你,因為怕應接不下;二,硬起心腸,直行直過,不給錢,因不想鼓勵孩子們在街上行乞;三,不給錢,但會帶大量的糖果、鉛筆、汽球或小禮物,像聖誕老人般派禮物給孩子們。

 

這確實困擾著無數的旅行者,想做點好事,但又不知道怎樣做才是最好,又怕自己好心做壞事,於是猶疑不決。

 

{#994402_676641089025233_1537802005_n.jpg}

 

哪一種做法最好?其實沒有絕對的答案!

 

無論是哪一種做法,最重要的其實是心態。

 

香港是全球最富裕的百分之二十地區,我們有瓦遮頭、三餐不缺、能接受教育、能在安全的環境下生活、還有自由和經濟能力出國旅遊,已經比世上逾半的人口幸福得多,應該感恩,若有機會,就和其他沒有我們這麼幸運的人分享吧。

 

但分享需要智慧,不要存著可憐別人的心態,也不可以單從自己的角度去思考,例如有些朋友選擇去義工旅遊,但心裡想的,是「我」想怎樣,而不是「他們」要些甚麼,光在「自己」之上打轉,而忽略了受助人的想法,也不問別人到底想不想,需不需要你的「幫忙」,太過自我中心,善意的行動也會變味!

 

 

有些人走到老遠的地方做義工,付出的旅費不少,坐長途飛機去到當地,做的卻是一些自己並不擅長,甚至力有不逮的工作,例如做一些極需要體力勞動的鋪橋起路的粗重工夫,結果耽擱別人的工作進度。如果從受助人的角度去想,也許你把那張機票的錢捐出去,讓當地的機構,聘請當地人去完成那件工作,從成本效益角度去看,比你親自去做的,要好上幾十倍。

 

當然這樣說,並非想抹殺所有義工旅遊的意義,但打算分享的時候,應先想一想別人需要些甚麼,如此分享,才能真正到位。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