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共賞:普京對克里米亞自白

2014/03/30 22:22:57 網誌分類: 奇文共賞
30 Mar
美國勿逼習主席走普京之路

2014年03月30日 (11:16 AM)

美國總統夫人米歇爾訪華,表面看中美關係良好,但習主席夫人彭麗媛只招呼米歇爾一日就出國,熱情背後其實是冷淡。

 

中國官方消息人士話,習主席去年上台,6月上旬和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加州的安納伯格莊園會晤 ,但友好花招之後,美國繼續在亞洲實施圍堵中國政策,在東海和南海問題上,支持他國和中國作對,習主席對美國逐漸失去耐性,情況和普京上臺之初好類似。

 

京習近平與普

 

中國參考消息網在本月23日報導俄羅斯《導報》3月21日刊發題為《普京總統的克里米亞自白》的文章,似在警告美國,不要逼習主席似普京那樣,走上與美國作對之路。

 

《普京總統的克裡米亞自白》值得細讀,文章稱,普京有關克裡米亞問題的講話更像是自白或是高水準的心理分析獨白,世界政治史上未曾有過。總統準確地描述了自己的內心感受,對欺壓者指名道姓,坦率地談到自己對歷史和未來的看法。從字裡行間可以讀懂更多東西:誰是普京的朋友和學習的榜樣,俄羅斯總統15年中都有哪些轉變。

 

“俄羅斯真誠地希望與西方同行對話。我們經常建議在一切關鍵問題上合作,提高信任水準,希望我們的關係是平等、坦率和真誠的。但我們沒有看到回應。相反,我們一次次地受騙,背著我們通過決議,把既成事實擺在我們面前。”這些話語都十分準確地表達了普京的內心屈辱。

 

試圖獲得美英好感

 

14年前普京有完全不同的表述。2000年3月,普京作為總統候選人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說,俄羅斯可以成為北約的平等成員,條件是“俄羅斯的利益能夠得到考慮,能夠成為完全平等的夥伴”。很難說,他是否真的相信這樣的前景,但他明顯想獲得西方同行的好感。普京的第一位朋友是布雷爾。2000年3月布雷爾飛往聖彼德堡到代總統普京那裡做客。普京帶布雷爾去瑪麗婭劇院,並說,他們是同齡人又是同行(都學法律專業),當然可以找到共同語言。

 

布雷爾返回倫敦後興奮地說,“普京是高級知識份子,對自己想在俄羅斯幹什麼有清醒的認識。他的俄羅斯應當是個強國,注重法律和秩序,還應當是一個民主的和自由的國家”。布雷爾的新聞處立即宣佈,首相給自己七國集團的同僚打電話,告訴他們,未來的俄羅斯總統是個多麼優秀的小夥子。那一年布雷爾和普京會見了五次。

 

接著,普京與小布希交好。據美國總統回憶,他看著普京的眼睛,從這雙眼睛中看到了他的心靈。在非正式會談剛剛開始時,普京向小布希講了一段經歷,他的一棟別墅被燒成灰燼,但是神奇的是在廢墟中一枚曾掛在牆上的柏木十字架竟然完好無損,虔誠的信徒小布希對此感到吃驚,普京相信與小布希成了朋友。

 

屢遭背叛受盡屈辱

 

但情況卻不是這樣。當小布希和布雷爾2002年背著普京將包括波羅的海三國在內的7個國家收入北約時,他把這種行為視為背叛。布雷爾在回憶錄中說,“普京得出結論,美國人不想給他應有的地位”。

普京在克裡米亞問題講話中直言不諱地說,“一次次地欺騙我們,背著我們做出決議,把既成事實擺在我們面前。例如北約東擴,在我們家門口部署軍事設施。還不停地對我們說,‘這和你們沒有關係’”。

 

還有一個更大的打擊是英國法院拒絕遣返紮卡耶夫和別列佐夫斯基。普京根本不相信布雷爾無法對法庭施加影響。

 

普京認為前朋友們的舉動是虛偽的,並至今為此指責他們,“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夥伴更願意奉行的不是國際法,而是強權。他們堅信自己的選擇,堅信自己可以例外,相信自己可以決定世界的命運,他們一貫正確”。

 

美國人和歐洲人不承認俄羅斯是平等夥伴讓普京憤怒至極,他一直十分坦率地承認這一點。在慕尼克講話中他就談到過。2007年普京在接受《泰晤士報》採訪時說,“美國不需要朋友。我們感到,美國需要的是能夠受擺佈的附庸……美國是這樣說我們和其他人的,‘得教訓教訓他們,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是文明人,差不多就是野人,不久前才從樹上爬下來。因此我們應當收拾一下他們,得給他們剃剃毛,洗洗澡。我們才是文明的傳播者’”。大概,世界上從來沒有一位領袖會如此公開地說出自己所受的屈辱。

 

永遠不會原諒西方

 

普京對西方朋友失望了,而那些不試圖教訓他、不辜負他的希望的政治家就成了他的新朋友。普京的一個真正的朋友是查韋斯,他也是性格外向的人。普京說的那些話他也說過,“企圖把我們逼入牆角,因為我們有自己的立場,捍衛自己的立場,因為我們講真話不虛偽”。  普京對蘇聯的看法10年來沒有改變,2005年他在國情咨文中稱蘇聯解體是20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災難,是俄羅斯人民的最大悲劇。10年後他重複了這種提法,他說,“俄羅斯人是世界上最大的被分裂的民族”,而克裡米亞的俄語居民就像“一袋土豆”被出賣。

 

 

如果回想一下普京的所有講話和訪談錄,可以看到,他沒有改變自己的觀點,不自相矛盾。只對一個問題,普京的看法完全改變了。

 

2007年普京在接受《泰晤士報》採訪時說:“真正獨立的人應當不怕失去自己的地位,想寫什麼就寫什麼。不僅記者圈裡這種人很少,這種人到處都很少。他們在任何環境下都有不同意見,然而正是這樣的人是無私的和誠實的,無論他們在哪裡工作,無論他們是記者還是政治家,都令人尊敬。”

 

在這次的講話中,持不同政見者一詞不見了,有的只是“民族叛徒”、“第五縱隊”,這都是查韋斯喜歡用的比喻,他就是這樣稱呼反對派和自由派記者的,不認為他們是真誠的和無私的。

 

有一天,普京失望了,他的失望情緒與日俱增。有一天,他認定,西方夥伴背叛了他,他永遠不會原諒他們,這種想法也只會越來越強烈。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