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修行法要〈正確的修行方法〉及仙佛所說的靜禪與動禪之修法及如何布施修福才能功德高大呢?

2014/04/15 01:10:14 網誌分類: 唸經修行
15 Apr

在家修行法要〈正確的修行方法〉及仙佛所說的靜禪與動禪之修法及如何布施修福才能功德高大呢?

 



●在家修行法要.....〈正確的修行方法〉

第一章 生命的真相

「生命」是什麼?自古以來,人類便一直在探討這個問題。可惜世人皆執著這個身相誤認就是自己,而未能真正瞭解生命的真相,於是「人為物役」業過不斷,造成靈魂隨業流轉而生生死死不斷,更可憐者因惡業的循環,讓己身生命層次,一世比一世低,甚至出苦無期。許多人問說:「我為人正直、熱心助人,但為何一直運程多滯?別人雖放浪形骸損人利己,為何反能青雲直上、東成西就?」其實,此乃累世因果作梗,不論是幼兒或耄耋,皆無人能免。然而誰是因果的創造者?誰是業力的製造者?答案昭然若揭,就是「你自己」。

業力、因果既是自己造作而成,故業力是可以由自己決定及改變的;而生死又是隨業力而流轉,因此生死也是可以自己決定及改變的,乃至生命中所遇、所受、所得、所失,所有的一切,也都可以由自己決定及改變。絕大部分的人在財富、權勢、地位中尋找幸福,但經驗告訴我們,這些卻是不牢靠的幸福,因為對自己的財富、權勢、地位不滿足的人,充滿痛苦與憔悴;而已得到財富、權勢、地位的人,又害怕失去所擁有的一切,故唯有真正知曉生命本源之人,方能跳脫紅塵泥淖,尋得自我之人生也。

漢朝末年有一士人名劉寅真者,家徒四壁貧無立錐之地,但其常見富有之人,卻是酒池肉林、夜夜笙歌,故常感嘆己身命運為何如此不幸?於是立志要成為富甲一方之士紳,然而依其本身之境遇,老實苦幹亦難有出頭之日,因此劉寅真想出一改變命運之方式-為搶匪運籌帷幄,獻計奪財之方法,劉寅真以一介士人不好好從正途著手,卻幻想短期暴富,以擺脫貧困之身,故而誤入歧途註定橫禍加身,因為劉寅真具備聰慧之頭腦,於是他投靠一山賊窩,毛遂自薦加入燒殺擄掠的勾當,由於他思慮細密,專以外地商賈為目標,故常於掠奪大批財富後毀屍滅跡,手段凶殘,亦令當地府衙長期被蒙在鼓裡,鮮少知悉境內發生大劫案,直至某日當地郡太守受理眾多失蹤案件,細查事有蹊蹺,而命縣鄉之游徼(掌捕治盜賊之官名)喬扮商旅團追蹤,結果於途中遭遇劉寅真山賊襲擊,雖奮力抵抗,仍因山賊熟悉地形並狡猾多詐,而致商旅百姓傷亡殆盡。游徼難敵眾山賊之攻擊,負傷逃回,太守知悉後異常震怒,於是派兵將山賊剿滅。

劉寅真被活捉後打入大牢等候處決,他在牢中夜深人靜常思及:投入山賊所為何來?難道就只為了綾羅綢緞、山珍海味嗎?而結局卻是用寶貴的生命來換取,且又因殺人無數竟自恐懼萬分、羞愧後悔不已,於是在悔恨中致癲狂失智,最後頭撞牢壁而亡,隨著喪心病狂的靈魂輪轉畜道,正應驗了「想得到更多更好的東西,最終連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也沒有了」的人間至理。

其實人生於塵世,縱有良田萬頃,日食不過三餐;廣廈千間,夜臥不過八尺,為了肉身的享受而造孽,實乃大愚之人也,因為世有四事,不可得久,何謂為四?一者有常必無常,二者富貴必貧賤,三者合會必別離,四者強健必當死。所以無常是生命的真相,什麼是無常?常是永恆不變,無常就是凡事都會改變,眾生的心念有生住異滅,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壞空,世間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而心念在變,因緣在變,所以週遭事物也一直在變,在這變的當中,消極的人選擇逃避、放逸;而積極的人,卻在這無常幻化的境界中,藉著無常的道理,運用因緣法,積極地創造、建立善的緣起,改變自己的生命,並利用這短暫的生命自利利他,覺悟有情、啟發大眾的善根,使大眾遠離虛妄與痛苦,乃至契悟這念常住不滅的真心,根本遠離世間的苦難也。

第二章 修行的利益

人生無常命如脆蟻,縱是高官亦只弄權一時;雖是富豪不過享受數十寒暑。然而人生總是在生、死、苦、樂、升、沉、貧、富、貴、賤、壽、夭中更迭轉換,而所追求的幸福亦如水中撈月般虛無。不論一個人如何滿足自我欲望的渴求,都難以獲得真正的快樂,可謂苦趣聚集,談何悅樂之來呢?故有心人為了跳脫這個無常、苦、空的世界,不想隨波與世浮沉,希望尋找到心靈真正的家,如此自然走向「了脫生死」的修行道路。

若論修行二字,將其拆開即是「修」與「行」。「修」有修正、修養之意;「行」有行動、行為、精進之意。故修行可簡易言之,即是「修養心性,並實際行動以修正個人錯誤的舉止行為,進而得到修行的利益。」那修行的利益為何呢?即是(一)可淨化煩惱習氣,讓心靈安祥、生活自在。(二)可引導自己的精神層次提昇,不受物欲誘惑而苦惱。(三)可常得神佛護佑,平安順遂。(四)可明心見性,永斷生死苦惱。故修行是一種去除無明、去除煩惱、去除痛苦、轉識成智的幸福之道。其實修行除了參禪打坐,誦經念佛,行善積德等外在修行之形式外,最重要的是內在心性的觀照與鍛鍊,因為人是受思想支配,如果缺乏修心,便容易被世俗的功利迷惑,導致陷於因果的桎梏。

吾舉一棄俗修行得利的實例:東晉時曾任宜昌縣、柴桑縣縣令的劉遺民,自幼讀百家書,善解《老》、《莊》,尤好佛理,可說是一儒林泰斗,因為他不苟同時俗,最後辭官隱居廬山,一日名僧慧遠法師在廬山東林寺弘揚教法時,劉遺民前去師學,慧遠法師說:「君官位亨通,俸祿豐厚,為何不繼續當官呢?」劉遺民答道;「晉室無磐石之固,物情有壘卵之危,我有什麼好留戀的呢?」由於劉遺民志在山林,從此便被留下來侍奉慧遠法師,慧遠法師在廬山弘教時,名聲日振,由於他提倡的淨土信仰,簡約切實,沒有繁文縟節的要求,尤其適合一般信眾的修持,故一時之間四方貧道趨之若鶩。

劉遺民在廬山隨慧遠法師勤奮修學,並在慧遠法師的倡導下成立「蓮社」,與信徒們誓相提攜,共登西方神界,在眾多居士附和下,使淨土宗成為當時取得最多數人信仰,獲得最普遍的流傳,也成為佛教中勢力最為宏深的一脈。然而淨土宗雖由慧遠法師提倡、成之,但亦是得利於劉遺民以居士身分大力激揚,才使淨土思想快速深植人心,渡人無數,劉遺民居士對淨土宗的推廣可說立功厥偉,其晚年在廬山別立禪坊隱居,精研元理,兼持禁戒,由於其修行精進紮實,於五十九歲時忽心血來潮,而預知往生日期,於是遺囑兒子簡易後事,又與眾人一一作別後,在床上面西合掌,含笑歸西,此即是因為修行而得到真正解脫與靈命永不退轉的最佳證明。

第三章 修行在俗世 解脫在紅塵

世人常誤解修行即是要出家過遁世生活,因此造成許多人對修行之路躊躇不前,其實在家與出家乃為「因緣或願力」之關,與修行能否有成就無絕對關係。若從歷史上來看如維摩詰居士、龐道玄傅大士白居易裴休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蘇軾黃庭堅周敦頤陸游朱熹等人,皆是知名且有所成的在家修行人。故修道之人,可以出家,亦可以在家,各依其因緣秉性,於證果成道,實無分軒輊。為何說「修行在俗世,解脫在紅塵呢﹖」因為修行是一種實證、實踐的功夫,故眾生的智慧體悟和解脫,需要經歷俗世的嚴苛淬煉,方能磨顯出來。

其實修行主在「修心」,而世俗生活充滿著貪、嗔、癡,修行者處在千變萬化的世俗生活中,要接受人際、工作、情慾、生活壓力等等考驗,而這些正是修者修心之對象,故修行不會脫離日常生活,只要修者能以「定」、「慧」解決日常生活之難題與逆境,在誘惑出現時,處之泰然,不偏履邪徑;而在得失毀譽時,不起激動,心地平和,若能得如是解脫之人,必能於任何地方,都得自在、清淨與安寧,這樣,才是真解脫。

而一位厭懼世間、遠離紅塵的修者,表面上看似與世無爭,灑脫超越,其實他是捨棄了環境所能給與的鍛鍊,容易流於逃避心態,屆時遇事往往不能自主,反而難以從外境中解脫出來。故在家修行者,若能慎持戒律,雖處俗世事務中,卻不起執著,心無掛礙,清淨無污,因此雖身未出家,心卻與出家無異。而出家的修行者,雖處於寺門,禪定用功,不事世務,但是心存度世,雖身已出家,仍然悲天憫人,常回俗世說法。就是這緣故,在家與出家的修行者,一一皆以俗世為道場,完成證道的事業。

第四章 在家修行與出家修行

出家可以修行,在家亦可修行,出家或在家,端看個人的願力與因緣,有些人在前(數)世中曾發了要出家修行之心願,若其因緣成熟即會想要出家修行。然而沒有發出家修行心願之人,雖然累世精進與護持,但出家的念頭不會現前,除非此生的因緣轉變。其實佛佛道同,法法平等,不論出家修行或在家修行,其目的都是為了成就道果,故出家在家僅在於心的無住,心有染著,在家出家都難修出成果來。

經云:「菩薩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修如是業,是不為難;在家菩薩修是業者,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優婆塞戒經有云:「在家之人發菩提心,勝於一切辟支佛果。出家之人發菩提心,此不為難,在家之人發菩提心,是乃名為不可思議。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在家之人發菩提心時,從四天王乃至阿迦尼吒諸天,皆大驚喜,作如是言:「我今已得人天之師!」在家之人,於五欲生活之中能發菩提心,真不可思議,且在家而行菩薩道,遭遇的惡濁因緣甚多,故甚難行,但是難行能行,功德則以其難行而更豐碩,心智的長進就更速,證道成聖的時間就越短。

在家居士要為事業、家庭、兒女……而忙碌,無法專業在修證上,但還是可從日常生活中落實修行。即是修人倫、多布施、行十善,而修人倫、多布施可積功纍德,行十善可不再造業。所謂十善者乃指:身三、口四、意三,身三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四是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意三是不起貪、瞋、癡,如此一來,在家修行依然可以了生死也。古云:「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將相所能為。」故出家亦是不易,因為出家必須不求名利,不求聞達、遠離塵勞、斷絕欲愛、淡泊飲食、六親棄離,把全副精神,用於學習經論,修習禪定,專業修行,如此毫無物質享受的出家生活,非人人可以忍受。故出家眾必須是基於追求生命解脫,重精神甚於物質,才有可能長久出家修行、證果回天。

然而出家眾一旦修有所成時,即可諸漏皆盡,永無煩惱,此後的出家生活是一無罣礙、清淨瀟灑,可比閒雲野鶴,枕泉漱石,閑觀流雲,諦聽松濤,與世無爭。不過出家是肩負弘法利眾的救世重任,故真修有成者必會不忍世人之受苦而四處弘揚教法、推動教義、點化眾生,以弘法為終生樂事,達到悲智圓滿的境界。然而出家與在家不可一分為二互不相干,因為在家與出家是互為增上緣的,試想,若無在家修行者,則無具善根出家之人,而在家之人,能布施供養護持出家人;出家人能教導在家人薰修之道,故世人莫可被出家與在家之名相所困,在家與出家修行之目標一致,皆為解脫證果,只是出家與在家者之責任不同故也。

第五章 儒家與修行

儒家「修心養性」,佛家「明心見性」,道家「識心見性」,雖名相不同,實則皆為「心性」修持之代名詞也。然而儒家的中心理念是「人」而非「神佛」或「先知」,故儒家講究三綱五常之人倫禮義,注重人生現實生活面之問題,及忠、孝、仁、義等道德規範,因為上述德行若能完備,垂范後世,則可心證永恆、日月同輝也。

儒家以「修身」為本,其最高境界乃「仁」之表現,所謂「仁」即是內心修養與社會實踐的合體。然而「仁」在實踐上是以「禮」為準則,因為禮制教化就如同佛教徒的戒律與六度觀,不由戒律,悖離六度,又談何修持呢?故仁的行為是通過禮來作進退之據,而儒家所謂「君子」即是一個符合禮制的仁者也,儒家重孝道,因為「孝」乃為人之根本,一個人若對父母不孝,則無以立身、齊家,而且家庭是人類生命孕育之地,及一切人倫善行的發源區,更是培育「仁」的境界之實踐地,故云:「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歟!」然而要如何才能達到「仁」的聖賢境界呢?

大學有云:「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意謂世人可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修持次第,並以「己立立人,己達達人」之胸襟,達到治世及見性之終極目的。此亦是佛家大乘菩薩自覺之後而覺他(教化他人),直至覺行圓滿,達到「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之境界也。

甚多世人誤解「子不語怪、力、亂、神」之真意。其實儒家是將人倫生活與天神、冥界設定為彼此不相干涉的他方世界,這個他方世界不是凡人生活的世界也不是可改變的對象,故「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夫子說敬鬼神而遠之,又不語怪力亂神,乃是肯定鬼神之存在,但又要求弟子不要花太多時間討論,因為,如此方可使人之精神回歸自己,肯定週遭實際生活的主體性,又能擺脫迷信的觀念,實乃一舉二得也。故不論是崇拜或禱告祈福、超渡亡靈等,都不及修好人之德行來得重大,因此儒家乃是藉踐行人倫功夫以達到安身立命的實踐派風,亦是人人可修之簡易妙法也。

第六章 道教與修行

道家修煉學,起始於中華始祖軒轅黃帝,綿綿傳承五千年,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自我修為,達到了脫生死,長樂無極之境界。道教門派雖多,然其所重亦不外乎內果外功之修,亦即內在修煉與外在養德之行持是也。針對個人內修而言,道門以「道、經、師」為三寶,「道」即修道,指以自身守戒功修,參悟大道。「經」即讀經,指閱讀祖師著作,印證已修。「師」即師傳,須要真師傳授,指明道要,所謂「要知來時路,須問過來人」即是此理。

至於外在養德則必須廣立功行,方成大道,正如經云:「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三千功滿,八百果圓,丹書下詔,脫殼飛昇,逍遙天外,浩劫長存。」即此意也。然而現今之人卻常將催符念咒、起壇作法、捉妖伏魔當成了道教之修行,其實此乃道教濟世救人的方便法門罷了!因為道門之人與儒、釋修子目標皆為成聖、成仙、成佛,其修法大同小異,只是闡釋方式不同罷了!故若以現代觀念解釋道教之心性修煉,即是一種高尚道德的培育與特殊的心理訓練﹔亦即追求自我精神世界的提升、品德的完善和身心健康的培養過程。

這些訓練初期以清規、戒律(三戒、五戒、八戒、十戒、七十二戒、一百八十戒……等)為規範,久之自可臻達純淨、無私、寬容、慈愛、恬淡的崇高道德境界。至於道教長生不老之仙術,實乃為延長生命、強健色身,以利修真之緣故而發展的,因為壽命短促、身虛體弱,不但己身修練功夫難以圓滿,且無法行濟世渡人之外功,談何一世修證了脫輪迴之果位呢?故道教的修煉實乃集修道、養德、健心、強身於一體,非一般人所看表面之象耳。「道」是至善至樸、清靜無為的,故《太上清靜經》有云:「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慾牽之。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所以道士修養功夫在效法道的清淨本性,清其心源,靜其氣海。

另《道德經》又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即天、地、人的一切活動範圍皆不離自然無為,因此道家修持以自然無為為修,修煉契合天地自然之法則也。故上乘之道修者乃以「太虛」為鼎,「太極」為爐,「清靜」為妙用,「無為」為丹基,「性命」為鉛汞,「定慧」為水火,「洗心滌慮」為沐浴,最後達「明心見性」之境界是也。修道之人除了具備上述「真功」之外,平日尚要做積德修善、濟貧拔苦等實踐活動,以達「真行」的境界,這種「初則強行,久則純熟,漸至自然」的過程,讓修道者習慣成自然,因而不斷地趨近「至善」的道德境界,最後自然可修得至真之道也。

第七章  佛教與修行(一)

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說圓說偏、說頓說漸,廣博高深,故「佛法浩瀚如海」是一般人對佛教的第一印象。然而釋迦牟尼佛將涅槃時,弟子阿難問佛曰:「世尊入滅後,弟子以何為師?」佛曰:「以戒為師,依四念處為住。」故若就整個佛法的內容而言,即是以「緣起說」為理論基礎,四聖諦與十二緣起、三法印為三大綱領,修持至離欲、無欲的境界,其中之道理吾以下敘述之。

緣起法是釋迦牟尼佛解釋一切事物出現和運作的道理,也是修行解脫的依據,通過對緣起法的理解,修者便能培養出正見和智慧,繼而能斷除煩惱和痛苦,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就是如實觀察緣起而證得無上正覺。在佛教諸經典中通常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四句偈來解說緣起法。意思是:因為有此因,才會有彼果的生起;此因生,彼果自然現生,若因緣改變,果自然亦隨之改變;若因緣息滅,果報也自然不再出現,故一切眾生的生死輪轉,都是依據緣起法而運作。世間的苦有因有緣,此因緣就是十二緣起: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憂悲苦惱。

也就是說,有情眾生由於一念「無明」(不知人生的真實相),因而造作各種「行」為(身、口、意三業),因此產生業「識」(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隨著業識投胎而有「名色」(假名為「我」),繼而「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成形,藉著六入接「觸」外境而產生感「受」(苦受、樂受、非苦非樂受),而後生起「愛」(佔有)染欲望,進而有了執「取」(追求)的行動,結果造下業「有」(存在),「生」命的個體就此形成;有了「生」,終將難免「老死」,「死」又是另一期生命的開始。於是就在「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的循環之下,有情眾生一回又一回的生命便因此流轉不已,而構成有情生死的這十二個條件即互為因緣也。

反言之,一個人會投胎受「生」,是因身、口、意所造作的業「有」牽引而來,而「有」是由妄想「取」著產生,「取」則是因為被貪「愛」的心所驅使而執取,「愛」則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觸外境而感覺「領受」,故十二因緣就像一條鏈子,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生命緊緊串連在一起。人本來可以跳出十二因緣的束縛,但是由於貪、瞋、癡煩惱的牽引,所以不容易出離十二因緣的流轉,因此,若欲脫離三世輪迴,得到解脫之道,只有泯滅生死根本的「無明煩惱」。然無明性本「空」,如是觀之,「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刖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如此就可究竟解脫,這亦是佛教修行者出三界的因緣也。

第八章  佛教與修行(二)

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證道後,智慧通達,無所罣礙,在鹿野苑初轉法輪,為五比丘說四聖諦法門,「四聖諦」說四種真理:一者、苦聖諦;二者、集聖諦;三者、滅聖諦;四者、道聖諦,此亦是釋迦牟尼佛教導弟子修行次第的重要實踐法。

何謂苦聖諦呢?苦是逼迫性的。故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愛別離是苦,求不得是苦,怨憎會是苦,五陰熾盛是苦,眾生身心常被種種痛苦迫擾不安。

何謂集聖諦呢?集是招感性的。人生之苦不是天降,也不是地生,而是由自己的貪嗔癡所驅使去妄造惡業,依業受報而招集種種苦果。

何謂滅聖諦呢?滅是可證性的。這是指一切聖者,經修道後,所證得的聖果。滅有二個意義:一是滅除,二是寂滅。滅除了痛苦的根源,才有解除生死苦迫,實現涅槃的寂滅,得到解脫自在的安樂。

何謂道聖諦呢?道是可修性的。了解到生死等苦,是由「集」的業惑所起,又知道有寂滅涅槃可證,因而追求斷「集」的方法,勤修戒定慧,精進諸道品,直至證果回天之境界。

苦、集二諦是迷界的世間因果,集是因,苦為果;滅、道二諦是悟界的出世間因果,道是因,滅為果,故四聖諦是一切佛法的綱要。釋迦牟尼佛最初在菩提樹下證悟宇宙緣起的真理,只是緣起法則深奧難解,釋迦牟尼佛恐怕驟然宣說,將使尚未起信的眾生望而生畏,故在初轉法輪時,佛陀再三以「四聖諦」來說明眾生生死流轉及解脫之道的緣起道理,進而激發眾生厭苦修道的決心,目的就是要使眾生「知苦、斷集、修道、證滅」。道聖諦即是整個佛教的修行方法與修道的內容,釋迦牟尼佛開示了三十七種修行實踐的次第,名為三十七道品或三十七菩提分法。三十七道品簡單解釋:

第一是四念處,四念處是用智慧安住妄心,不讓它迷惑散亂。其重點在觀慧,分別是「觀身不淨」:常念死、脹、青瘀、膿爛、壞、血塗、蟲噉、骨鎖、分散等色相之不淨。「觀受是苦」:身、心有八苦交煎(即苦苦)﹔若偶有樂受,終究會消散的,消散時仍然是苦(即壞苦)﹔捨受而達不苦不樂的境地,但是剎那變遷,保持不住,仍然是苦(即行苦)。「觀心無常」:眾生的五蘊身心世界是因緣和合而有的,是無常壞滅的,故心無實體,念念生滅一念纔去,一念又來,不可執它為常。「觀法無我」:一切事物皆是眾緣和合,而現出一個假相,眾生妄執有我而生種種煩惱,故要以無我之慧觀,消除執我的錯誤。

第二是四正勤:是離惡行善的力量,此四為:一、已生惡令斷滅。二、未生惡令不生。三、未生善念令生。四、已生善念令增長。四正勤重修精進。

第三是四神足:一、欲神足:樂修、持戒解脫之法。二、勤神足:一心正念精進佛法。三、心神足:安心一境。四、觀神足:觀察五蘊生滅變化。四如意足重修禪定。

第四是五根:一、信根:信正信的道理。二、進根:精進正法。三、念根:一心念無常苦。四、定根:心不散亂,行住坐臥悉明覺。五、慧根:了悟四諦的義理。此五根能生聖道,為引發功德的根源。

第五就是五力:一、信力。二、進力。三、念力。四、定力。五、慧力。此五力有降服煩惱之力量,能入聖道。

第六是七菩提分:一、念菩提分。二、擇法菩提分。三、精進菩提分。四、喜菩提分。五、輕安菩提分。六、定菩提分。七、捨菩提分。這七菩提分能讓凡夫由迷入悟,由未覺悟而成覺。

第七是八正道:一、正見:由聞四聖諦真理,正確認識宇宙人生的真實相,走向正道。二、正思惟:化正見為自己的理想,而立意去實現。三、正語:言語端正,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四、正業:除去身上一切不正當的動作,不殺、不盜、不淫。五、正命:以正業來維持我們生命,不做不道德的職業。六、正精進:離惡行善,勇猛精勤的努力。七、正念:將正確的思想常住於心,時時憶念不忘,不讓思想行為偏向邪見。八、正定:保持身口意之清淨,最後得了生死而解脫。實踐三十七道品,自然貪嗔痴滅,精神自在,不受五欲煩惱束縛,進而出離生死,世人當多解而行之也。

第九章  佛教與修行(三)

佛教經典中出現甚多在家居士相的聖者,這些聖者以「福」、「慧」雙修之菩薩道來自求解脫,並進而助人解脫,這些現象實乃說明:「菩薩道」即是最適合在家人修持的法門。菩薩道的主要修行方法稱為「六度」,此六波羅蜜分別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六度實際上已包含了戒、定、慧三學,而三學又包含了五戒(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為五項必戒的項目,故稱五戒)、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稱為十善),其修行內容簡述如下:

一、布施:六度之中以布施為首,意味著菩薩道的實踐,是以布施為其重心。布施,有財、法、無畏等三施,財施乃以財物賙濟對方,包括救濟困苦眾生與供養三寶,此舉屬於物質層面。而法施乃是宣說法理教化眾生,令其了達三諦圓融之妙理,進而喜入解脫道。無畏施則是使眾生袪除恐懼,得到心靈的安定。譬如遭受挫折打擊,意志消沉者,你能予以鼓勵,使其建立信心,即是無畏施之表現。故法施、無畏施皆屬於精神層面。

二、持戒:持戒的含意簡而言之即是要修者「諸惡莫做、眾善奉行、救護眾生」是也。佛教修行重視戒律,並以「五戒」為一切諸戒的基礎。修者若能如法依照佛陀所言之戒條、精神而持守,即可保持身不造殺、盜、淫三惡業﹔口不造妄言、綺語、兩舌、惡口四惡業﹔進而意不造貪、瞋、癡三惡業,如此能修十善業者,則來生必可享天福也。

三、忍辱:忍是能忍之心,辱是所忍之境,意即內心能安忍他人的侮辱惱害或自身苦境。學佛之人,若能心不隨外境所轉,瞋境不動、喜境不搖,無論遇順境或逆境,皆能安住實相,如如不動,即得具足忍辱波羅蜜也。

四、精進:精進意謂修行者,能專志行道,精勤於修善斷惡,最終能得登覺地,抵達涅槃彼岸。精進分為事精進及理精進。如每日誦經、念佛、拜佛、行善等,於事相上勤勉用功,即為事精進。若依心起修,全修在性,直截根源,安住實相,寂然無為,即是理精進也。

五、禪定修習禪定,攝心專注於一境,心達到寂靜不動,則能度脫凡夫散亂顛倒之心,進而得到三昧正定。故若能心無旁鶩,念頭集中即俱禪定之功夫。禪定可大分為世間禪與出世間禪,世間禪如通凡通聖之四禪八定;出世間禪則如二乘所修之滅受想定、菩薩所修之種種大乘禪定等屬之。

六、般若般若之智不等同於世間之智,世間智指一般的聰明才智、學問知識。般若智則為菩提妙智,能通達諸法實相,斷除煩惱轉凡成聖,成就出世聖果。般若又可分為三種,即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一、文字般若:浩瀚如海的佛法,透過文字有條不紊的表達,能讓世人了悟宇宙人生之真理,故文字般若可以達到建立正知見之目的。二、觀照般若:觀照,即智慧心之作用,其體為般若,依文字義理,觀心反照,以智慧心照破煩惱、執著,故稱觀照般若。三、實相般若:依觀照般若,破妄證真,能所一如,證悟心性,即為實相般若。經由文字般若,明白佛法之理;由觀照般若,依理起修;最後契悟實相般若,即是通往菩提涅槃,常樂我淨,畢竟解脫之路也。

般若波羅蜜為六波羅蜜之根本,一切善法之淵源,因為佛教的修行,即是希望修行者能得到智慧,因為得到智慧即是開悟,開悟不但可使世人擺脫煩惱,更能悟透至理,成就無上佛果。若只知道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而缺乏智慧,則只是在事上修,僅得人天果報;若只知般若之理,而忽略事上的力行,有理無事,仍然不能解脫,故六度之行,須以般若之悟,配合其餘五度之助行,事理兼備,圓滿自利利他之行,福慧莊嚴,即能得償到達涅槃彼岸之夙願也。

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一節  發心修行

「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心發,則佛道堪成;願立,則眾生可度。」故心一發,則志可立,願可成。如玄奘大師「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回東土一步生」,最後歷經艱辛終於完成西域取經之大願。又如吾〈即修行者〉昔時因生有出水蓮花、蘭芷之姿,時常遭受登徒子之騷擾,吾為避免因容貌之關而影響修行,故而斷然自我毀容,終於修成正果,此皆乃發心立願之功效也。所以有志修行之人當發心立願,以堅定自己的信心與毅力,進而臻於上乘之道。古語有云:「書不記,熟讀可記;義不精,細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無著力處。」即是此理也。

世人皆知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先訂定目標,有了目標才有努力的方向,有了方向,做事才有著力點。而訂定目標就是「立志」,在修行即為「發心立願」。其實世人對發心立願並不會陌生,君不見貪財者發心求鉅富,於是汲汲營營為利奔波﹔愛虛名者發心求盛名,耗費心力營造假象﹔也有人發心做大官,於是周旋在權力之間。所以你發了什麼心,則必然全力去做什麼事,因為發心之後,你就不容易放逸、懈怠,故發心立願是成就一切事業的重要助緣與動力。

發心立願就如種一顆種子一般,如果你種的是小麥,就不會生出豆子﹔如果你種的是桃子,就不會生出橘子,因為種子有其個別不同的因,當然就生出不同的果。如若你能發菩提心,當然必能修菩提行,結菩提果。

然而常有人發心之後又退轉,退轉之後又發心,此為何因呢?因其不明「無相」之理,故發心要能持久,必須明白「無相」之理,亦即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方不會為境所惑、所轉而能恆持也。

所謂「無相」乃指對一切現象、情識不會執著之心態,亦即「空」的心態。一切現象、情識之所以是空,是因為一切本來皆無,因為因緣所生而「有」,但「有」並不會永存不滅,因此修行者對於這一切事件、現象以及感受的態度就不應執著。此即「諸法皆空」之理,亦是「一切無相」之理。

修行者應多學習古聖先賢發大善願的精神,因為修行者功夫深淺,常因其願力大小而有所不同,故「君子立恆志,小人恆立志」,若能明白此理,則圓成聖道亦不遠矣!

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二節  懺悔惡宿業(一)

眾生從無始以來,造作種種的業,並依其善惡的業力而遭受後報,流轉生死,不得自在。業是什麼?業就是行為、造作之意,指人在日常生活中,出自身、口、意的有意向之任何行為,亦即一切意志力的動作反應或結果。業種子有善有惡,有定及不定,共與不共,引業與滿業種種差別,玆略說如下:

一、善業惡業:凡能利己利人之事,能引生未來福報,名善業。凡損人利己,或損人不利己之事,能引生不良的惡果,名惡業。

二、定業不定業:凡故意籌謀,堅決去做的事,必定要招致同類的果報,名定業。若在無意中犯錯,因為時候因緣未到,又能事後懺悔改過,則不一定受報,或重罪輕受,或惡業盡銷,名不定業。

三、共業不共業:個人之造作由自己負責,與他人無關,名不共業。若眾人共同造作,或一家之人、一國之人,或一小團體,則必招感共同果報的業因,名共業。

四、引業與滿業:世人造了某些業,今生亡後即到六道中的某一道出世,稱為引業。世人投生到某一道,必須要有一些業報,使這一生的業報完滿,稱為滿業。例如今世生為人,就是過去世造了投生到人道中做人的引業,但每個人的果報都不同,故有壽夭、美醜、貧富、貴賤不同的差別,這種種業與引業配合起來,才圓滿世人這個人生,這些業報,稱為滿業。

世人需作懺悔之行,乃因惡業深重者,宿世所帶來之習性和惡念、慾望甚強,容易破戒毀道或被外魔所引誘而不自知。俗語有云:「蓋世功勞,當不得一個『矜』字;彌天罪過,當不得一個『悔』字。」故知懺悔能令人停止作惡,改往修來;懺悔能令人消除業障,增長善根;懺悔能令人自覺自勵,自利兼他,速證道果,利益多矣!

世人作惡業的惡因來自貪、瞋、痴,而作惡業的助緣來自身、口、意,故欲懺悔業障,宜先懺身三,即誓不再造作殺、盜、淫業,反而常行放生、樂善好施;次懺口四,即誓不再犯妄言、綺語、兩舌、惡口,反而說和樂語、柔善語、真實語、勸勉鼓勵等語,甚至宣揚正法;再懺意業,即誓斷貪、瞋、痴三毒。因為三業惡因,能招感六道苦果,若不懺悔,將輪迴不息,生死不止,故修行者當先懺悔一切業,以免越修障礙越多也。

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三節  懺悔惡宿業(二)

業是因心念起而造成的,故可由心來懺悔,而淨除心造的各種業。所謂「罪性本空唯心造,心若亡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即此意也。

佛教曰懺悔,耶教曰悔改,孔子曰過則勿憚改,此乃立身進德不二法門。然而真正的懺悔必須落實在生活上,藉由檢視自己的身、口、意,觀照自己的心念變化,讓身心得以清淨。

懺悔有一個先決的要件,就是要「發露」懺悔,所謂「發露」,就是把自己所犯的過錯一一表白出來,如果有所隱藏,懺悔就無法得到完全的清淨。故拜懺的第一步,就是將自己此生中所犯的過失詳細列一份「懺悔文」,毫不隱瞞的列出自己的缺點、慾念、惡習和曾犯的過錯,並在仙佛聖像前發心徹底改進與懺悔,程序如下:

一、供養佛菩薩。

二、禮遍十方諸佛。

三、發露懺悔、自白(詳細列出)今世罪業。

四、發露懺悔無始劫以來之罪業。

例:「弟子○○○,今在佛前真誠懺悔,懺悔無始以來因貪、瞋、癡,所造身、語、意諸惡業,弟子願從今爾後眾善奉行,以補前過,祈求○○仙佛慈悲加持,令我業障消除。」

五、立下誓願,絕不再犯。

六、誦經、持咒,慈悲迴向,並於爾後日常生活中奉行眾善事。

除了上列簡易懺悔法外,在家修行者亦可依佛經記載之在家眾五種懺悔法行之:

一、不謗三寶,乃至修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二、孝養父母、恭敬師長。

三、端正身心,以慈悲、道德待人。

四、六齋日不殺生。(農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月底二天)

五、相信因果。

所謂:「一旦無常到,方知夢裡人,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世人若能如實真心懺悔,並徹底去惡從善日日踐履,則必有圓證菩提之日也。偈曰: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四節  學會感恩

日月照耀天地,長養萬物,而人生於天地之間,即戴天地萬物之大恩。因為氣象萬千的大自然,孕育出清澈碧藍的大海,巍峨聳立的群山,芳草萋萋的草原,肥沃綿亙的土壤,蜿蜒甘美的水源,令世人生活的環境如此豐富多彩。而芸芸眾生組成的社會,亦提供了人們衣食住行之便利,故古有「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之感念。而生養、培育的父母亦如微風細雨般,潤物無聲,深情無言,在每個靈魂的深處撐起了一片綠蔭。傳道授業的師長,則讓世人漸明事理,學富五車。互相鼓舞提攜的摯友,助你渡過曲折的逆境,創造生命的絢爛……等等。可見如滄海一粟之個人,所接受的恩惠實在是太多、太大了,不論是一衣一食或一草一木,都是彌足珍貴,值得世人感恩,此亦是處世之道與做人之境界。

感恩之心是人生必修、必學的一門功課。因為,學會了感恩,就是學會不忘恩負義;學會了感恩,就是學會原諒敵人;學會了感恩,就是學會謙遜之德;學會了感恩,就是學會敬畏之心;學會了感恩,就是學會包容之義;學會了感恩,就是學會懺悔之行;學會了感恩,就是學會慈悲之理;學會了感恩,就是學會設身處地之想;學會了感恩,就是學會降服傲慢。

感恩會使人變的善良,感恩會使人更加聰慧,感恩會使人學會思考,感恩會讓人懂得奉獻,感恩會使人心靈平靜……。一朵玫瑰需要春雨的滋潤,陽光的洗禮,園丁的呵護,方能綻放艷麗的花瓣。而一個人的成功也是由來自社會的、自然的種種力量的烘托所完成,不論是春花、秋月,還是夏日、冬雪,世人都應謙虛感恩一切幫助你的人和事物。

一個不懂感恩之人,必定會怨天尤人,覺得人人都虧欠他﹔也會遇事逃避排斥,而覺得人生充滿眾多的不如意,甚至忘本斷根、憂悲惱苦隨身。如果世人囿於這種「不如意」之中,終日惴惴不安,那人生就會落入索然無趣的窠臼。所以時時感恩,事事感恩,人人感恩,不但是內聖功夫的表現,亦是讓自己處於愉悅情境的睿智表現。

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五節 培養慈悲心

世間所發生的天災人禍,絕大部分是因為缺乏「慈悲心」所導致,因為缺乏「慈悲心」之人,易起貪、瞋之心,貪、瞋一起即動輒作惡矣!故培養慈悲心能促使世人不會繼續製造惡業,不想以言語傷人,更不願以暴力侵犯別人,如此不但可化災劫於無形,亦是修行者學道證果最佳之助緣也。

《大智度論》有云:「大慈予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故所謂「慈」就是愛念眾生,時常以安穩樂事來饒益眾生,念念希望能為眾生帶來幸福快樂。所謂「悲」就是愍念眾生,不忍眾生受六道中種種的身苦與心苦,念念欲拔除其苦難。故救災濟貧、關懷他人工作與學業、消減他人的痛苦、推展社會福利、使人安居樂業、給人真理快樂等,都是慈悲心的具體表現。

釋迦牟尼佛曾言,其過去生中因修習慈心,而作大梵王、帝釋天、轉輪聖王等之果報。釋迦牟尼佛亦教導弟子:修習慈心,不但能感應大福利,也會因俱修念覺分故,而獲得離欲、滅盡。所以《大涅槃經》有云:「一切聲聞,緣覺、菩薩、諸佛如來,所有善根,慈悲為本。」故一個人要布施慈悲給別人,自己應該先具足滿懷的慈悲心才是。

培養慈悲心有其技巧存在,亦即在修慈心時,先從上親開始作觀。上親即是敬重的長者,包括父母、師長、親族長輩等,皆可作為慈心指向的首位對象。接續才逐漸擴展至中親,如兄弟姊妹、配偶、同參道友,然後是下親,如子女、晚輩,再來擴及中立人(無直接關係者),至於最後才對怨敵起慈觀。然而對怨敵修慈則從下怨、中怨、上怨次第而起,將忿恨最重的對象置於末後,如此才不會一開始修即出現疲憊之態。

有了明確的次第對象之後,還要逐一地更換慈心觀的對象,亦即修行者應輪流地散播慈愛給上親、中親、下親、中立者及怨敵,直至修習到心境平等,而不會對任何一種人產生偏愛的無分別心境界。

一個有慈悲心之人,其心必是柔軟的。有柔軟心就不會執著、不會染雜、不會僵化、不會粗俗,因為其言語行為皆是柔軟,故能得梵音相,能圓梵行相。《道德經》有云:「上善若水」,正是以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闡釋了柔軟可征服天底下最鋼硬、最固執之事物。

當你能依此漸次修習至圓滿之時,再將這慈心、柔軟心的目標指向一切有情眾生(含胎、卵、濕、化等眾生),則必能達到修慈禪定之究竟矣!

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六節 以歡喜心修行

許多在家修行者,不明修行之真諦,或是疏忽了自己在家之身分,造成越修越煩惱,越修越難與週遭之人相處,甚至所見之事物都不順眼,而影響了修行果位。其實在家修行除了個人言行思想依教理而修外,其餘不論是工作或家庭生活、社會人際關係等,與一般人實無太大之差異。

在家修行者應以開闊的心胸,用「善」意來對事物作解讀,才能產生力量面對當下,故以歡喜心工作、以歡喜心與人相處、以歡善心面對挫折、以歡喜心接受責難、以歡喜心諒宥他人、以歡喜心承擔、以歡喜心持戒、以歡喜心布施、以歡喜心忍辱、以歡喜心精進、以歡喜心念佛、以歡喜心誦經……如此一來不但容易與法相應,亦可轉變他人對修行之誤解。

吾舉一例子以悟世人:有源律師問大珠慧海禪師:「和尚修道還用功否?」禪師曰:「用功。」問曰:「如何用功?」禪師曰:「飢來吃飯,睏來睡覺。」問曰:「這和平常人沒兩樣呀?」禪師曰:「不同。」問曰:「何故不同?」禪師曰:「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需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也。」

由此例子可知,平常心就是道。平常心就是不執著,就是歡喜心,就是清淨心,也才能體驗「當下就是琉璃淨土」、「當下就是極樂世界」的心靈感受。

修行是幫助行者消除憂悲惱苦、脫離苦海,讓身心趨於祥和而達到超生了死之境地,故修行絕對是一件值得振奮之事,《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有云:「常歡喜心勤修學。心不散亂,心智不失。……心歡喜則能勤精進。」《華嚴經》云:「歡喜恭敬心,能問甚深法。」修行者如果帶著無奈、委屈、不平、執著、煩惱、痛苦等以管窺天的心態,想要獲得安祥解脫,得到教法之精髓,實乃緣木求魚。故在這條漫長的修行道路上,更要以歡喜心相伴,因為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以歡喜心面對週遭百態,才不會產生厭倦或被累倒,也才容易恆持有成,法喜常盈。

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七節 修在日用倫常中

出家人捨離塵緣,無有親情、職場工作等世俗之累,故可全心全意在研悟經典,或念佛禪坐等專業修行。然而在家居士雖亦學道修行,但仍是社會的成員,更是家庭的一分子,若在家修行也如同出家者,每日花很長的時間來做功課,在「本分」難以兼顧的情況下,則易造成夫妻不睦、親子疏離、人際不良、工作不用心……等天人交戰的窘境,使得離苦得樂的修行本意,變成負擔與痛苦。

故在家修行不能脫離社會與家庭,因此就必須遵循社會與家庭的倫理道德生活,才不會遇挫中途退志,甚至造成一般人對修行的誤解。因為真修行者必能將所學之法落實在日常的生活上,從身、語、意三業之中徹底的反省與改變自己,佐以觀照的功夫來突破貪欲與執著,其日子絕對過得比沒有修行時更積極、更愉悅、更圓融。故道家有云:「欲修仙道,先修人道;人道未修,仙道遠矣。」又云:「道在倫常,德在心性,切不可孤修兀坐,以求仙丹之就。」

在家修行者實應先善盡做人的家庭、社會職責,不離生活而又昇華生活,處處利益人群,成為一個道德高尚之人,如此才能達到軌範身心,淨化身心,達到身心解脫自在的目的。在家居士第一要務乃家和萬事興,其條件為孝順父母、慈愛教養子女、夫妻相處和順。真修者絕不會因為信仰而不顧家庭,不盡責任,反而因為修行讓家庭更顯和樂,進而感化家人邁入道程。

在家居士第二要務乃努力工作,賺取正當錢財以維生計。一個人並非表現出貧窮才算清高,因為人生在世若得衣食豐足,生活安定,才會有餘力從事種種的善事,否則鎮日為三餐奔波,哪還有心思進道修真呢?故經典有云:「在家菩薩如法集聚錢財封邑,非不如法。」

在俗塵中修行辦道或弘法利生或布施救濟,在在都需要錢財來做助緣,如《維摩經》裡,維摩詰居士在世間奉行佛道,但他一樣賺錢營生,而且將錢財用於度化眾生,淨化人間,即是最佳榜樣。所以並非修行了就不能賺大錢,因為錢財是中性的,用於正途則是善財,誤用在惡途才是毒蛇。修行者一樣可以享有物質帶來的快樂,但不可執著,因為執著的結局將是苦受也。

在家居士第三要務乃生活崇儉抑奢。因為世人的欲望是無窮盡的,一旦被物質引誘,則苦海愈陷愈深,所以樸素淡泊的儉約生活,可以減低貪戀之心與對物質的依賴,提升清淨恬淡的精神生活。

有許多人將各類儀式、典禮、苦行、追求神通等當成是修行,其實此乃誤解修行的真諦。若一個人不明白修行的真諦,就會讓修行和生活脫節,一旦法不能反映在我們的行為中,那就只是以法之名,自己欺騙自己罷了!故修行其實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行、住、坐、臥都能依著法理而行,不隨順自己的習氣,讓生活充滿安詳與和諧,其實就可在日常動作中悟道也。

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八節 時時淨化身心(一)

修行在於淨化身心,而達到身心解脫自在的境界,故修行並非向外馳求物欲,而是從自己身心檢點的修治為起始,進而實現自利與利他的理想。身與心的淨化有相輔相成的效果,因為如果心變得純淨了,則自然會反映在行為上,亦即良善、有道德的行為;而身的行為變得純淨時,也自然會讓心趨於安祥、平和、純淨。

淨化身心之方法可從二處著手:一、實行內觀法。二、持守戒條。內觀可以達到心靈之淨化,而持守戒條可達到身、語、意之淨化。

一、實行內觀:一般人碰到不如意之事時,就會自然而然歸咎於外在的環境或人事,並且嘗試去改變外在的實相,忽略了煩惱的產生是源於內在。也因為一般人並不知如何對症下藥,故只好一生被憂、悲、惱、苦所纏縛。而內觀是以觀察事物的本來面目,排除用想像、臆測的方式,不斷地如實覺察自己身心之感受實相,來消除我執與負面心理,而達到淨化心靈的過程。

內觀訓練的步驟以持戒為前提,因為唯有身清淨,才能達到心清淨的境界。第二步驟則是將散亂的心固定在一個目標:呼吸上。第三步驟是當心能專注時,就可透過觀察呼吸去觀察身上的種種感受,洞見各人之本性,進而理解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如何工作,如何與心聯絡,最後心是如何保留住意識,並控制色身的喜怒哀樂,最後達到對治煩惱習氣的功效,獲得清淨的境界。

內觀的訓練需時時在日常生活中,重複體驗無常、苦、無我的真諦,以防止貪瞋、癡的生起,進而滅除煩惱痛苦。貪、瞋、癡、忌妒、慳吝、我慢等都是屬於心病,當這些力量生起時,會使心晦澀混亂,也會使人變得愚鈍、不健康、不快樂,而淨化心靈可使身心趨於平和,讓身體健康遠離病痛。《維摩經》上有云:「何為病?所謂攀緣;云何斷攀緣?謂心無所得。」心不攀緣,不起妄念,即是心的解脫。此種心的解脫,並非讀誦理論就可達到,而是要透過內觀實際去做,方可得大自在之境界也。

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九節 時時淨化身心(二)

二、持守戒條

持戒,就是守法,亦是淨化日常行為的良藥。戒乃行為、習慣、性格之意;律乃調伏、糾正之意。故調伏不良的行為、習慣,使之合乎清涼、清淨的道德標準,進而養成良善、正向的性格,實乃進道的基礎。

戒律具有治本也治標的功效,因為戒律是從心地上下功夫的,故當一個人起心動念想造惡業時,不待造作,其念頭即已構成造業的因種,而持守戒律之人即刻就可從心地上制止,那外在身體就不會造業,如此由內而外,由治本而治標,真乃根本之道也。

在家居士可從基本五戒做起,五者,天下之大數。在天為五星,在地為五嶽,在人為五臟,在陰陽為五行,在王為五帝,在世為五德,在色為五色,在法為五戒。以不殺配東方,東方是木,木主於仁,仁以養生為義;不盜配北方,北方是水,水主於智,智者不盜為義;不邪淫配西方,西方是金,金主於義,有義者不邪淫;不妄語配中央,中央是土,土主於信,妄語之人不契中正,中正以不偏乖為義;不飲酒配南方,南方是火,火主於禮,禮防於失也。茲說明如下:

第一、不殺生:凡是有生命的動物,都不能故意殺,教他殺,隨喜讚歎殺,當念眾生如父母,如同六親眷屬,如同自己身體,等無差別,不但如此,更應對一切眾生,常起慈悲愛護之心,常護生,常放生。

第二、不偷盜對公共財物,私人財物、廟堂之四方財物,不得不給而自取,更不能侵佔,或竊取,或詐取,乃至違反世間法令貪污舞弊等,修行者應做到不自盜,不教他盜,不見盜隨喜,廉潔自重之操守。

第三、不邪淫:在家居士,除正式配偶外,不可與他人有任何淫穢行為。經云:「生死根本,欲為第一。」此戒可從修不淨觀著手,並多念佛號,避絕犯緣。

第四、不妄語:妄語有四:一者妄言,謂口是心非,欺誑不實。二者綺語,花言巧語,傷風敗俗。三者惡口,罵辱譭謗,惡語傷人。四者兩舌,向此說彼,挑撥是非。若是為了自己的私利而說假話,打妄語,應立即懺悔,不可再犯。

第五、不飲酒:修行者除因重病,非酒莫療者,應滴酒不沾,因為酒易迷人心竅,失人智慧,更有者因酒膽而造殺生、偷盜、邪淫、妄語之事故,甚至犯法喪生,因此,既要修行就應防患未然,持守不飲酒戒及遠避一切麻醉性毒品。

戒的精神在於存心之善惡,心若純善,即入於定的層次,而且是正定的功夫,定力若深厚且持久,便可啟發出智慧的功能,因此,若能從自心的淨化著手努力,讓心不受顛倒夢想的煩惱所動,則心既清淨,所處的環境亦無處不清淨也。

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十節 破除我執

世間罪惡的發生,追根究底皆是「自私」所引起,然而一個人為何會自私心重呢?此乃源於「我執」之關,也正是因為有我執、自私的習氣,而造成了世人的生死輪迴,故修行者應將「破我執」視為出離生死,證達解脫的首要功課。

何謂我執?我執是指執著堅持有一個真實存在的我,誤認色(身)是我、(感)受是我、想是我、行是我、識是我,亦即執著這是「我的」身體,是「我」受傷害、是「我」在快樂、是「我」在活動、那是「我的」物品……等,總而言之,一切以「我」為前提,為「我」而努力、而打拚,自然產生「我喜歡」、「我討厭」、「我擁有」、「我受傷害」的想法,一旦最終的結果是與「我」相衝突,則立即衍生出各種煩惱痛苦纏身。

世人執著於我執,故人人希望永保年輕,家財永遠萬貫,情人永不變心,事業永遠如日中天,權勢永遠在握,地位永不墜落等等,然而「萬物無常」,因為有緣生就一定有緣滅,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皆在轉變,世上沒有永遠不變的道理,故世間萬物假象,一旦緣散就會消滅,所以當有一天「我」要消失時,就會不甘心「我」的消失而產生痛苦,包括我所有的一切財產、感情、親情、名利、地位、學術、事業等。可見痛苦、憂慮、恐懼,皆因我執而起,故若能少擁有、少依靠所有物,則內心自然會少一些牽絆、憂愁,多一些清爽、自在,佛云:「有子者為子憂愁,有牛者為牛憂愁。」正是此理,因此破除我執的觀念,才能盡卸重擔,掃除迷障,回歸心靈的本貌。

為何說世間萬物是假象呢?吾舉一簡例說明:當你眼睛看到一個輪胎時,以為是圓圓的東西,這種認識是錯誤的,為什麼呢?因為只是見到因緣和合的外貌,輪胎的組合是由橡膠加上各種添加物及鋼絲簾線、纖維簾布、尼龍等製作而成,而橡膠是經由橡膠樹的白色乳液做成,橡膠樹又是經由播種、發芽、成長方能採集到乳液,鋼絲亦有其製成經過,雖然眼睛所看到的輪胎是個圓圓的東西,但它是由許許多多的物質組合而成,此乃「緣起性空」,本來並不是一個完整實有的輪胎,眾生以世間的眼光妄見為實,認假為真,當然會陷在幻境出苦無期。一部車子的鈑金若被刮壞了就需修補,然而鈑金並沒有愛、不愛或苦、不苦的分別,愛、不愛是由車主個人眼光角度不同所產生,並非鈑金或車子的本身有愛、不愛的分別,既然沒有愛、不愛的分別,苦又從何而來呢?故刮壞歸刮壞,當中本無苦,有苦是因為車主執「我」,因此自陷痛苦的泥淖裡了。

修行者當多訓練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時,就只是單純的接觸,自然久久可達外境人事物均沾染不到自心的境界,故當你聽到聲音的時候,只聽就好了,當你聞到氣味的時候,只聞就好了,當你碰到觸覺的時候,只觸就好了,如果真能夠辦到這一點,就沒有「我」了,沒有「我」的時候,即能達到「無我」境界,自可船過水無痕的遠離煩惱與痛苦。

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十一節 「眼」的修行

「我看到一顆令人垂涎欲滴的蘋果。」此乃一般人眼根接觸色塵時的直接反應,然而此種反應卻不是真實的,世人執著有一個「我」在看東西,但當你將眼睛閉起時,眼前縱有山珍海味、珍珠瑪瑙,卻完全感受不到,故世人常因不明真理,在觀看東西時就會被感覺所騙,並隨著外境而起分別心,若是愉悅、喜歡就生起貪念執著,希望多看一點、看久一點,最好能永遠如此,一旦眼前所看之人、事、物改變了,則生諸多煩惱、憂苦,若所見是不愉悅、不喜歡的就生起瞋念,希望少看一點、看快一點,最好能馬上消失,一旦眼前所看之人、事、物尚存在,則又生諸多煩惱、憂苦。

要超脫此種情形,須有正確的修行方法,亦即時時刻刻保持不落入自我主觀的陷阱。故世人當看到色境(人、事、物)時,不能加上「我」,因為「看到」就是單純的「看到」,此乃眼根與塵境接觸而產生的眼識,並非「我在看」或「我看到」,否則世人可以說「眼睛代表我」,若聽到聲音亦可說「耳朵代表我」,聞到香味則可說「鼻子代表我」……,那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我」呢?

所以修行者在日常生活當中,可以正見來觀察事實,如此就不會落入偏見而造罪造業。例如看到一棟豪宅,一般人都會生羨慕甚至嫉妒之心,因為自己無能力購置,故反心生咒詛之念,希望屋主事業失敗賤賣家產,或遭祝融焚毀致一無所有,造成「意業」累積深重,實乃得不償失。

真修之人看到一棟豪宅時其意念則有不同,亦即「看到」只歸「看到」,不會落入愛、厭之分別心。這時修行者會觀察此豪宅本乃一荒蕪之地,經過工人將建築材料運輸、堆砌、建構、裝飾,最後成為一棟巍峨美麗的建築,然而經過歲月侵蝕,建築物終將傾毀,恢復到之前荒蕪的情景,所以能斷除隨著境界而生起的貪、瞋、癡等分別心,以及不當的惡念頭,讓身、口、意保持清靜。

其實人的眼睛雖然構造精細,相對亦是甚拙劣的,因為人眼只能見到物質界的一小部分東西,如人眼無法看穿物體,無法看見紅內線之波長和比這波長更長的一切,也不能看到紫外線波長和比這波長更短的一切,亦即世人所看到並認為是完全的、真確的世界,實際上是不完全的、非真確的,因為世人所見只是整個宇宙的極小一部分。雖然現今科技發達,世人可以靠著顯微鏡看到微生物,亦可靠著太空船或高倍望遠鏡看到比古人大不知多少倍的宇宙,然而這亦只是整個宇宙微乎其微的一部分。

修行所謂的「守護六根」並非勿視、勿聽,也不是拒絕外境,或堵住六根、封閉六根,否則眼盲與耳聾者不就清淨無染了嗎?正確的「守護六根」是在接觸外境,面對外在的刺激時,不可隨心所欲的隨習性所轉而落入喜惡之心。例如見到美色時,一般人會生起貪染之心,此時修行者就需以正念來防護五根,因為美色不過是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腎;心、肝、肋膜、脾、肺;腸、腸膜、胃中物、屎、腦;膽汁、痰、膿、血、汗、脂肪;淚、油、唾、涕、關節液、尿等所組合而成,實無留戀之美感;而且貪著美色會引起強烈的佔有心,而成為憂、悲、惱、苦的根源,故修行者如能深切了解並時時內觀之,要達解脫之境就容易多了。

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十二節 「耳」的修行

凡人的眼睛見前不能見後,見明不能見暗;「左右旁觀,三分之二」。然而耳根在旭日下聽得見,在黑夜中一樣聽得一清二楚,無論是明、暗、動、靜、遠、近、前、後、牆外、牆內,只要人們一靜下來都能聽得見,故耳根是很聰利的,亦是不分時地最方便修持的。

世人常說:「我聽到一首旋律優美動人的歌曲。」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因為如果只有聲音存在,但耳朵是摀起來的,則聽覺不能產生;如果有耳根,但聲音不存在,則聽覺亦不能產生,故聆聽的那一刻是由於耳根接觸聲塵而產生耳識,並非「我在聽」或「我聽到」。

例如汽車能奔馳,是因為引擎與油門互相接觸而產生,在引擎、油門及奔馳三者中,引擎如耳根,油門如聲塵,汽車的奔馳就如同耳識,少了油門加速或引擎轉動,汽車都無法運作,這當中並沒有一個「我」,也不是「我」讓汽車奔跑的。

故世人若了解真正存在的只是色法(耳朵)和心法(耳識),那就不會錯認「耳朵是我」,或有一個「我」在聽,要不然對於讚歎、恭維的聲音,即隨外境而起貪染執著;遇到毀謗、咒罵的聲音,即隨外境而起嗔恨厭惡,甚至因而造下各種惡業。

修行者可依下列步驟修持耳根:

一、觀察心隨聲塵而轉

修行者應於靜坐或日常行、住、坐、臥中,針對聲塵的生滅變化專心思惟:此聲是好聽或不好聽?是順我意還是不順我意?我心何以會隨此聲塵起好惡?聲塵只是一種音波,哪有好惡之分別?起好惡心者,是我的習氣在攀緣作祟罷了!若能時常保持如此明覺,耳根自然就清淨了。

二、觀察聲塵是無常的

修行者若觀聲塵時,能不起好惡心,即不會被聲塵外境所轉。此時修行者宜進而觀一切聲塵起滅無常,當聲塵由發聲處起時,此是動塵起相;當發聲源之因滅卻後,聲塵音歸於幻滅。此有因緣即發出聲塵,因緣滅後,聲塵亦滅。如此現象,即世間一切法相、事物本然,本屬生滅法,一切法是無常性,故屬生滅法。此即守護耳根,轉識成智的修法。耳朵可以聽聞真理,增加智慧,進而斷惡修善;也可以聽聞是非,受愚癡擺弄,進而造惡業嚐苦果,世人不可不慎也!

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十三節 「鼻」的修行

眾生由於無法認清鼻識產生的過程,錯誤的認為是「我」嗅到氣味,而引起種種的痛苦,其實鼻根只是嗅覺的助緣,世人當嗅到氣味時,因落入「觸」而引發「受」,故對氣味產生分別心,若是合意的氣味即產生貪婪;聞到不合意的味道即起瞋心,因而造出各種惡因,然而嗅覺可以造業,但亦能善用修行轉識成智,達到清靜無我的境界。

昔時佛陀弟子周利槃陀迦,累世曾因吝惜所知經法不教予弟子,而獲愚痴無智慧之報,最初其雖能隨佛出家,但要背誦如來所教之四句偈:「身語意業不作惡,莫惱世間諸有情,正念觀知欲境空,無益之苦當遠離。」卻因天生魯鈍,故而記前忘後,記後忘前,即使於一百天那麼長的時間內,還是未能將一個偈頌背熟。世尊憐其魯鈍不能多聞熏習,卻又努力用功以求突破,遂教其不要強記偈語,改為去灑掃寺院,周利槃陀迦於灑掃寺院時,體悟掃除內心污垢亦當如掃除寺院垃圾般,先將其掃集在一起,然後裝入桶中棄掉。

然後佛陀教其「觀鼻息法門」:就是於安居靜坐時,調出入息,用功觀息之出入,此種觀察呼吸的出入,是「隨息」而非「數息」,即是從觀察(非計次數)呼吸的進出、長短、冷熱、粗細等變化著手。周利槃陀迦於觀察過程中,體悟出所謂的「呼吸現象」,乃身體不斷新陳代謝之故,而新陳代謝者,只是隨順著因緣之變化,故既不是我要呼吸,也不是我在呼吸,一切乃無常、無我、虛妄、空寂。隨後其心豁然通達,能脫色身束縛,通達十方界,得無礙智,乃至漏盡成就阿羅漢果位。

「觀鼻息法門」適合所有欲精進修持之行者,因為它是一種方便、安全的修法,且不必依靠外物,故修行者可於靜坐時依下列步驟藉鼻根修持:

一、呼氣長時,知道自己呼氣長,吸氣長時,知道自己吸氣長。

二、呼氣短時,知道自己呼氣短,吸氣短時,知道自己吸氣短。

三、觀察呼吸和身體的關係,呼吸若粗,身體舉動就粗,情緒就跟著粗;呼吸若細,身體就柔、鬆,因為呼吸和身體是一體的。

四、知覺隨呼吸氣息走及守觀,即調節呼吸,使呼吸漸漸的平穩下來,而且是愈來愈柔,愈來愈細;要注意的是不要故意把呼氣和吸氣增長或縮短,而是知道自己的呼氣長或吸氣長,呼氣短或吸氣短。

修行者能一心專注時,也就是專注在呼吸上,不再注意其他東西,只有呼吸,沒有他人,沒有自己,沒有男人,女人,沒有我和我所,只專注在呼吸,沒有念及其他東西,呼氣長知呼氣長,呼氣短知呼氣短,一段時日之後,你便會很清楚地看到心和身的微細處,貪欲或邪見不再罣礙,也找不到任何可以執著或依靠的東西,於是心靈漸漸平靜與淨化。這種心靈平靜與淨化的結果,可以增加一個人的觀察力與覺察力,進而不會被妄念、習氣拉著走,自然做起事來不易緊張,也不會遇事馬上就使性子發大脾氣,人間淨土就現前了。

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十四節 「舌」的修行

世尊弟子憍梵缽提,於過去劫常犯口業,時常嘲笑出家人,有一世其為沙彌時,見一老比丘無齒而食,其狀有如牛食後口磨來磨去之反芻樣,就嘲笑他好像牛吃草一般。老比丘即對憍梵缽提云:「我已證阿羅漢果,汝此言乃譭謗聖人,是犯口業的,應當懺悔!」憍梵缽提雖自知其非,並在老比丘前懺悔,奈因果不可思議,仍生生世世罹患牛司(牛食後虛嚼狀)病之果報。

釋迦牟尼佛知其因果,即指導憍梵缽提修「一味清淨」法門,即是沒有分別酸甜苦辣之味,來滅除攀緣之心而入正定,亦即是修無分別定。憍梵缽提於觀察嚐食味塵之過程中體悟,「味道」並非生於舌根自體,因為若是無外來食物,舌無從知其味;又「味道」亦非生於甜淡苦辣之關,因為若無舌頭去嚐試,又怎會知味?經過如此反覆思維修證,終至識心不起分別,超越世間的欲漏、有漏、無明漏等,而證阿羅漢之果位。

其實舌根與味塵本乃是無意識的物質,但當世人之舌根與味塵接觸時,產生了「舌識」,因而對滋味產生分別心,若是合意的滋味即產生貪婪;不合意的滋味即起瞋心,故而造出各種惡因。世人為了滿足「舌識」,可說無所不用其極,天空飛的、陸上爬的、水中游的,無一不入人們的五臟廟,可謂殺業深重。又世人為了己身私欲,鼓起利如刀刃的如簧之舌,四處傷人迭造「口業」,更種下了生死輪迴之根。

然而「舌識」可以造業,但亦能善用修行轉識成智,達到清淨無我的境界。故世人可於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入口之食物,即可發覺各物有其特殊的酸甜苦辣之味性,當舌根接觸到味塵,生起「受」而有味的分別心時,就要將「合意」或「不合意」的念頭作為專注的目標,亦即不觀酸甜苦辣等味塵,惟觀舌之根性離空、有兩邊。如此日久功深的專注即成為明覺之智慧,可體會出所有食物實乃均同,不論是滿漢全席或是清粥小菜,心中都不會升起分別心,故而不會落入對味覺引生的愛、取、有之中,沒有了愛、取、有之纏縛,慢慢的貪、瞋、癡就能徹底熄滅。

舌根能不受入口食物影響,出口之言亦必是善語,而每一句善言即是行善布施,即是止一惡念,斷一惡行。故心中若有慈悲喜捨,所說之言便是慈悲喜捨,這些話語能令聞者心生歡喜,清耳悅心。一個修行者熟稔了根、塵、識三者的關係,徹底明白其生滅的過程,就能漸達「無我」的境界,之後就要發揮廣長舌的精神,宣說修行法要,自利利他,讓「法」綿延流長,讓更多人從中得到實質利益,了脫生死六道輪迴,方是圓滿之道也。

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十五節 「身」的修行

人之色身因為遍佈神經組織,故當「身根」與物體接觸時,就會產生舒適或不舒適的感覺,而現起「身識」。一位沒有修持明覺觀察之人,往往誤認為是「我」在感受冷、熱、軟、硬,致而引起種種之執著,當接觸到合意的物體時即產生歡喜貪婪;碰到不合意的觸境即生起瞋心,因而造出各種業因。

昔時佛陀弟子畢陵伽婆蹉在行乞食之路途中,被毒刺刺傷了腳,造成全身疼痛。因此痛非常,畢陵伽婆蹉於是開始起念思維:「我身內確實有一能知疼痛之觸覺心,它能了知此深痛之存在。」在承受此傷痛的同時,畢陵伽婆蹉又以明覺心,去觀察那可感覺疼痛的觸覺心時,突然間,從內心深處覺得有一清淨心生起,而此清淨心生起時,傷痛處已不復有疼痛之感覺。因為其所覺之痛,乃因身根觸知外物而感疼痛,若沒有外境的「物體」和「身根」,「身識」即不能現起,物體及身根為因,生起身識為果,所以它們不能獨立存在,是因緣和合的現象而已,當身識消失時,疼痛就緣散而滅了。畢陵伽婆蹉經過如是攝念認真觀想,不久,身心皆住空境而不起一念想心。此境界延續經三七廿一日後,以前所熏習的種種不良習氣等有為、有漏諸法,均完全銷盡,而成就阿羅漢果位,證得解脫知見。

許多修行者因身、口、意三業不清淨,貪、瞋、癡、慢、疑等惡心堅強,故常有違犯禁戒而造業之現象,而「戒」為三學(戒、定、慧)之首,故在家修行者若能持守「身戒律」如五戒: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八關齋戒:一日夜中守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坐臥高廣大床、不塗香粧飾、不非時食(過午不食),或在家菩薩戒,來淡薄自己的習氣,最終必能獲得身心一如,心物合一的清淨境界。

因為持守身戒修行後,修行者之粗心粗習會漸漸淡薄微細,且有能力觀自己心起心滅之境界,若起一害心、貪心、邪心,一不光明念頭、違背戒律之種種念頭,即可防患未然,避免事實之發生。如此,日日於行住坐臥中用功,久而久之,心即能得清淨。修行者心清淨後,面對諸境界,事事都能自在,無有煩惱心,進而就能體會一切法皆係因緣法、生滅法,本無自性,體性本空,不生不滅也。修行者若能從身識守戒開始,嚴守住身、語戒不犯,在面對或觸知種種塵境時,無違順分別心,身即能得自在。身既自在,往後再由外而內,次第執心修心,亦即能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身心寂滅,而成就上乘果位也。

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十六節 「意」的修行

多劫前毘婆尸佛滅度後,其塔像金箔損落不堪,時有一貧女見之即發大願心,欲治此佛像,然此貧女生活拮据,貧無立錐之地,談何完成此大願呢?於是貧女只得上街行乞金錢,眾人受此貧女之感,紛紛慷慨解囊助之。待其乞得不少金錢後,即雇聘一按金箔師傅,共同完成此功德,以紫金塗滿佛像,貧女與按金師兩人也因此因緣後來結為夫婦。自上述兩種因緣後九十一劫中,人間、天上輪迴不斷,兩人生生世世,因發心治佛像,身體常有紫金色毫光聚集,由身體中發出光來,後來二人於釋迦牟尼佛時出家,按金箔師傅即為摩訶迦葉尊者,而貧女者即為紫金光比丘尼。

摩訶迦葉在修行過程中,觀世間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境,乃因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對境而有生,因境生而住法塵,但此六塵係因前五識而現,此法塵境均是以識緣識,非緣真實境,因「諸法無常」,故不得久住,終歸變為壞滅。最後修得滅受想盡定,能滅除六識之分別心,而證無上果位。

故修行之道不外乎控制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五種感官),勿令放逸染著於色、聲、香、味、觸等五塵;而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是以心(意根)為其主宰,因「意根」能起執著、貪瞋,所生的「意識」能生妄想,所以若能降伏意根(心),不令放逸,則各種功德善法皆可成就也。

許多修行者常會碰到,沒有修法打坐時沒有念頭之紛擾,一旦修法打坐反而念頭如排山倒海而來,因而頓失自信心。其實一般人平時就思慮如麻,只是因為在活動中,未見念頭在亂動而已,等到心裡稍微靜下來後,就看見念頭在動了。此念頭所產生之罣礙、思念和幻想都是意根所起,都是屬於妄想、習氣等。故若以現代概念而言,意根就是腦部神經系統,腦神經本來就非常習慣於不間斷地思慮,只是我們平常在活動中,沒有去注意到罷了!

修行者碰到這種情形,要如何才能將妄念平息下來呢?此時修行者可以用內觀觀察來「覺知」,讓「覺知」能清楚地知道此意根(心)的起滅:心念之起是為了何人而起?是為了何事而起?是為了何物而起?此念頭為何會持續不滅?有趣的是當此念頭被汝發現之後,它會馬上消失,然後在你覺知力不足時又生出另外一個念頭,大玩捉迷藏遊戲,直至你堪破了空寂、無我之理,就是功成之日也。

眼根常求可意之色,不可意色則生其厭;耳根常求可意之聲,不可意聲則生其厭;鼻根常求可意之香,不可意香則生其厭;舌根常求可意之味,不可意味則生其厭;身根常求可意之觸,不可意觸則生其厭;意根常求可意之法,不可意法則生其厭。一般人的六根就是如此「野性」十足,故修行者若能將此六根一一降伏,常保清明之心境,則進道上升就不難矣!

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十七節 禪修靜坐的重要性(一)

由於科技日新月異,世人的生活型態亦變得複雜多樣,不但每個人心思忙碌不休,連身體亦是疲憊不堪,故禪修靜坐不但可以讓身心安寧,又可在修行上得到脫胎換骨的功效。眾生若能每日撥一段時間用於靜坐,大約一年左右,就能真正明白修行的實相。初學者可於每日定時靜坐,設法坐二十分或三十分鐘,然後漸次增長到一個小時。若時間允許的話,可一天安排兩次靜坐的時間,早晨一小時,晚上一小時。規律的靜坐,即使只有三十分鐘,也比有時一坐一個鐘頭,然後數日停止不坐,要來得重要,故有恆與毅力是修習靜坐必備的特點。

初習靜坐者會發現,只要一靜下來,念頭即起伏不定,一念接一念,持續不止。有人誤解念頭升起時就要用盡一切方法將念頭壓制,直至達到無念境界方成功,其實,此種作法會適得其反,因為壓制的結果最後會造成大反彈。因此,靜坐時可將注意力放在觀察呼吸上開始(不是想像,也不要刻意調節呼吸,只是單純觀察。)觀察氣息進來、氣息出去;氣息是涼的、氣息是溫的;氣息是長的,氣息是短的;氣息從左鼻孔進來;氣息從右鼻孔出去。當覺得念頭出現,不管其好壞,知其為妄念,而仍專注於氣息之出入。

初習靜坐者切忌以期待的心態,希望靜坐中能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或可以得到身體靈動、得到神通,因為這些都是走火入魔的最佳媒介。剛開始觀察呼吸時,你會發現到,這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因為只觀察了幾次呼吸,你的心就跑掉了。「你的心不斷地打妄想,不斷地跑掉。」當你將注意力再拉回到呼吸上,沒多久你的心卻又跑到其它地方去了。這些過程都是正常現象,故只要接受你的心跑掉的事實就好。如此持續一週,你的心就會逐漸地平靜下來。

你觀察呼吸之後,同時你也會開始觀察到你的心,你會注意到心就只是在兩個範圍之間打轉:過去和未來,「過去發生了這個、那個」、「未來我想要做這個、那個」,你的心就是無法安分在當下。接著,你會觀察到另一個實相:不論你的心是在過去或是在未來遊盪,只有兩種念頭會不斷地出現,不是愉悅的就是不愉悅的。你觀察到:「喔!一個愉悅的念頭生起了。」「喔!太棒了,過去這樣子發生,是如此地好,實在太美妙了,我喜歡它。」或是「我想要它能夠這樣發生,因為我喜歡這個,這真的很棒!」這就是對喜愛產生了反應,並且非常迅速地變成貪愛,接著就變成了執取。

當不愉悅的念頭生起時,你觀察到:「喔!不愉悅,不好,我不喜歡它。」瞋恨,厭惡就產生了。於是你的心就在這貪愛、瞋恨、貪愛、瞋恨之間不斷地流轉,而無法擺脫憂悲惱苦與煩惱的束縛。

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十八節 禪修靜坐的重要性(二)

世人一切煩惱的根源乃是來自貪愛和瞋恨,每當一個人心中生起了煩惱之時,其所伴隨的不是貪就是瞋。只要你產生了貪愛,你的心就會失去平穩;產生了瞋恨,你也會失去心的平穩,而當你在不平穩的狀態時,就容易變得焦躁不安,內心升起痛苦,所以一個人痛苦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

然而如果你能將心保持在對呼吸的覺知上,就不會有所貪愛。你不會對呼吸產生:「我要更多、更多的氣息。」之貪求,因為氣息就在身體內外自然交替,所以你沒有必要對它產生貪求。而當氣息吸進來時,你也不會對這個氣息產生:「走開!我不喜歡這個氣息。」之厭惡感,你對呼吸既沒有貪愛也沒有憎恨,故將心保持在對呼吸的覺知上就不會有煩惱,這是擺脫焦慮、憎恨、不滿、昏沈和迷惑非常有效的解決辦法。

所以正確的禪坐將心念專注在呼吸上,不但可以訓練你的心處在穩定和諧之中,同時可以遠離一切的貪愛、憎恨與不淨。這種「心」的自主能力發展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因為此乃利用觀察「實相」(呼吸現象)來精進,而非靠盲目的相信。故當你透過呼吸觀察各種實相:由粗顯到微細、更微細甚至最微細的層面時,一層層的不淨煩惱將逐漸地剝落、去除。當你達到了粗顯層次時,你的心開始安定平靜;當你達到了微細的層次時,你的心開始淨化;當你進步到了更微細的層面時,你將會變得超脫喜悅;而觀察身和心達到最微細的實相時,你的心就能純淨無瑕。

一位實地靜坐禪修之人,透過此科學方式客觀地觀察,可以輕易的了解到:呼吸不但和身體有關,也和「心」有密切的關連,甚至也和心中的不淨有關。例如,當你正在觀察呼吸時,過去不好的回憶浮現出來,你會漸漸產生了不悅的反應,就在你產生不悅的同時,你將會注意到呼吸已經失去了正常。你的呼吸不再是規律平常了,它變得稍微快些、粗重些,但當這個不悅的回憶消失後,呼吸又會回復了正常。所以,呼吸不但和你的身體有關,而且和你的心也有非常密切的關聯。

在禪修靜坐過程中,雜念會不斷的干擾著你,讓你分心受挫,然而此乃正常現象,不需浪費時間去責備自已,因為隨時可以重新開始,故不要擔心,繼續坐下去。如果你能不追著「過去、未來」跑,雜念自然會消失無蹤。凡此種種過程,都需要修行者親身經歷,因為你必須去體驗整個身心世界,瞭解到身心是不斷地生起、滅去、生起、滅去,只要你能走在這條解脫的正道上,最後,你會非常容易地超越了身心世界,並經歷無法以言語描述的永恆、不生不滅的境界,此境界在修行名詞即是解脫、覺悟或涅槃。其實很多人想在工作上、讀書學習和運動中能有更好的集中注意力;也有些人想尋求心靈的寧靜,還有人想由此獲得對人生根本問題的解答,其實,只要透過恆持的修習,坐禪絕對可以幫助所有的人實現各自的追求。

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十九節  行動中的禪修(一)

修行即生活,生活即修行。」然而許多人卻將修行與生活一分為二,以為修行唯有在清靜的環境中,才能安頓身心。其實修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保持正念,防止貪、嗔之生起,進而滅除痛苦。故修行應從「動」、「靜」二方向著手,靜禪乃指靜坐修禪之意;而動禪則指在生活活動中修禪之意。動中修禪主要是透過覺知自己肢體的動作,來培養相續不斷的覺性,以不斷增強的覺性使妄念減少,最後超越身心的執著而滅除痛苦,得到解脫。肢體的動作或姿勢主要分行、住、坐和臥,任何的動作、姿勢都可以修「法」,初學者可先選擇其中的一項修習。

行動中的禪修方法略述如下:

一、觀行走

修行者可以從粗層次的、適中的及微細的三種覺知來循序漸進練習。粗層次的觀察可分解成兩個步驟:觀行走時左腳先離地,然後右腳離地,心中默念「左腳、右腳」,「左腳、右腳」,也就是把動作分成兩部分,此時你會以覺知行走動作的方式行走,而沒有「我」的概念,意即此行走只是單純的肢體動作,沒有一個「我」正在行走。粗層次的觀察亦可分解成三個步驟:左腳之「舉起、移動、踏下」,右腳之「舉起、移動、踏下」,分三個步驟來觀察,如此能讓你的注意力被訓練得更精細。

適中層次的觀察可分解成四個步驟:左腳之「舉起、移動、踏下、觸地」,右腳之「舉起、移動、踏下、觸地」,此四步驟,可使你的覺知力變得更敏銳、更機警。適中層次的觀察亦可分解成五個步驟:左腳之「抬起(腳跟)、舉起、移動、踏下、觸地」,右腳之「抬起(腳跟)、舉起、移動、踏下、觸地」,然後你會發現心變得更微細,而正念或覺知力也會變得更精細。

微細層次的觀察可分解成六個步驟:左腳之「抬起(腳跟)、舉起、移動、踏下、(腳尖)觸地、(腳)貼地」,右腳之「抬起(腳跟)、舉起、移動、踏下、(腳尖)觸地、(腳)貼地」。微細層次的觀察亦可分解成七個步驟:左腳之「抬起(腳跟)、舉起、移動、踏下、(腳尖)觸地、(腳)貼地、踏穩」,右腳之「抬起(腳跟)、舉起、移動、踏下、(腳尖)觸地、(腳)貼地、踏穩」。

若要在訓練中有所得,必須緩慢地行走,速度要慢到足以清楚觀察這些步驟才可以,如此「心」會慢慢被訓練成對自己的一舉一動了了分明。這些走路時之修法聽起來似乎很瑣碎,但此乃訓練正念變得更敏銳的方法,故不可忽略。由於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改變姿勢和動作,因此,若能在每個姿勢和動作中禪修,讓每個姿勢和動作都能成為禪修的基礎,如此,就可二六時中沐浴在修行中,而不會發生靜中禪修時心能安住,但下坐後「心」卻如脫韁野馬無法繫住的情況。

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二十節 行動中的禪修(二)

二、觀日常生活的行走(非正式禪修)

一般的走路,如散步、蹓達、逛街甚至爬山等,此類行走並非在禪修中,但修者一樣可以從正式的覺知行走中得到法益,因為修者從不斷地訓練中,提升了覺知力,故不論走到哪裡,都會警覺並微細地行走。現代人生活緊張忙碌,連走路都要三步併二步,匆匆忙忙甚至慌慌張張,如果人人都能習慣此種「覺知地走路」時,就會走得平穩安祥,亦比較不會被絆倒或受傷,因為「覺知地走路」會萌生出愉快的心境,故亦有減低世人焦躁不安,增進心境輕鬆愉悅的功效。

行走的修觀比其他「動」的姿勢都來得重要,如果能正確地專注於走路,將可以得到比其他姿勢更好的內觀智慧,因為一個人走路的機會甚多,而走路需要有極佳的敏銳力,故能產生更深入、更堅固的覺知力,所以人人應該好好專注於行走。「從行走中觀五蘊、生滅、無常、無我、放下」禪觀的目的是為了觀身心五蘊、生滅、無常、無我及放下,透過這些步驟的訓練,可以讓修行者逐漸達到息滅執著而且捨離的境界。

(一)觀五蘊:在觀察行走時,在抬起腳、移動腳和放下腳的三個過程中,你會看到「色」蘊;它行走時生起痛、硬、柔軟、舒適和不舒適的感覺,就是屬於「受」蘊;當你思維踏下或抬起的是左腳還是右腳時,此即是「想」蘊;而在踏下、抬腳或移動時所產生的念頭就是「行」蘊;最後你將徹底地知覺雙腳行走的連貫動作,這種知覺就是「識」蘊。當你的心慢慢訓練得微細敏銳後,則無論做什麼事都可以觀五蘊,如此你的觀察將更容易、更圓滿

(二)觀生滅:在你抬起腳跟、舉起腳時是行走的開始(生),往前移動是接續的部分(住),當腳踏下就結束了動作(滅)。所以這意謂著,開始行走、正在行走及行走結束,你可以看到一個動作的生、住、滅,及覺知行走時心的生滅。觀生、住及滅,是為了使你能徹底見識到無常和變化,故當你能仔細觀察到事物變化過程中的生滅,就會見到無常。

(三)觀無常:在你抬腳、移動、踏下時,都是無常,而腳的動作就是無常剎那相續,若你能持續不斷地照見無常,就不會執著於「常」了。

(四)觀無我:每當腳移動時,你將會見到它只是個合乎自然本質的動作,沒有「我」的存在,只有自然的生、住、滅……生、住、滅……生、住、滅;它是自然存在的、自然運作的,不管你怎麼行走都沒有「我」的存在。

(五)觀放下:行走時,覺知正在移動的腳、步行的動作、步行的方式及步行的狀態,當你產生感受、回憶或念頭,或對事物的覺知時,只是視之為自然形成的產物,而沒有自我,如此就不會因愛、恨或其他因素而產生執取,亦不會覺得腳漂亮、走路姿態優美或覺得舒不舒服等。只要將走路視為自然現象,如此就能漸漸從愛的束縛中解脫。

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廿一節  行動中的禪修(三)

三、觀站姿

站姿是許多姿勢變換的連接點,如坐久之後想站起來,走久之後想站著歇歇腳,而除了平常之站立外,許多人更因為工作之關係,需長時間站立著,故觀站姿亦是行動禪修的重要項目之一,「從站姿中觀五蘊、生滅、無常、無我、放下」:

(一)觀五蘊:在觀察站立時,你會清楚的覺知站立的方式和站立的姿勢,此即是「色」蘊;因為站立而生起酸、痛、麻、舒適和不舒適的感覺,就是屬於「受」蘊;當你起了思維時,此即是「想」蘊;而在進行思考時,就是「行」蘊;在意識裡有出現了任何事物,這種覺知就是「識」蘊。

(二)觀生滅:站立的姿勢正在運作時,就是「生」;站立的姿勢停止運作時,亦即當姿勢改變時,就是「滅」了。

(三)觀無常:已經存在的,下一刻可能會消失,這就是無常;現在是站立的姿勢,但下一秒鐘就不是這樣,這是無常呀!現在的感覺是如此,過一陣子就消失了,這亦是無常!你甚至可以覺知自己本身也是有生有滅的。

(四)觀無我:當你站立時,要將站立視為它是自然存在的,沒有一個「我」,沒有一個「站立者」,甚至一切事物都是隨著自然法而生起的,所以無我呀!

(五)觀放下:要放下什麼呢?要放下執著,放下這是我、我自己、我的感受、我的思考、我的行、我對某種外塵的感受。而感受就是執著的根本,例如:這是快樂,那是痛苦……這是美的,那是不美的……這是可口的,那是不可口的……,總是存在著喜與惡的二元對立主義。故當感受生起時,要去覺知它,因為感受不是苦就是樂。如果我們了解感受只是自然法則的結果,沒有「我」的概念存在,感受就不會有依附的基礎,如此我們終會慢慢放下執著,遠離痛苦。

四、觀臥姿

躺下之前,先觀察你正在改變的姿勢(如站→坐→斜躺→臥),正確的內觀是觀察每個動作,姿勢只是一種自然緣起的現象,是我們給予它們種種的名稱,事實上並沒有一個「我」在睡覺或躺著,所以不能有「我」躺下之意念,因為這是「我執」的顯現。你可以覺知躺下時的步驟,如:傾斜、接觸、躺下,這是躺下的簡易過程;完全躺下後,你可以觀察呼吸,覺知呼吸的生滅、無常,覺知受、想、行和識的生起,觀察五蘊的無常。

而在睡醒之時,不要立刻起身,先覺知自己正在醒來,然後細微的觀察:躺→撐→斜起→坐→站立,接下來再觀察行走及其他的動作。在日常生活中與禪修時,皆可培養正念,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予以適當的覺知即可,毋需將動作刻意放慢;在靜心禪修時,則可以嚴格地觀照所做的每個動作。

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廿二節 布施修福

昔時,有一對貧窮的夫婦,靠著做傭工來維持生計。每天都在饑寒交迫中,度過淒慘困苦的生活。一日,丈夫看見村內有很多富豪,紛紛到佛寺去作大施供法會,回到家後,不禁悲嗟不已!妻子覺得很奇怪,就問道:「什麼事讓你這麼傷心呢?」丈夫回答:「我們宿世犯了慳貪,吝惜金錢,不會廣種福田,布施修福,今生才會遭受如此貧窮困苦!那些富豪有錢的人,是因為他們前世樂善好施種福;福業成熟,他們一出生,就得到衣祿充足,快樂自在;現在又再修善種福,將來他們的福祿,更加受用不盡!」

妻子便安慰他道:「空羡慕人家有什麼用!不如把我賣給人家當女婢,賣來的錢就可以布施供養!何必愁苦呢?」丈夫更傷心了:「如果把你賣了,我豈不是更加難過!」於是,妻子想了想,又說:「你如果不忍心單單出賣我,我就和你同賣此身,供養三寶作福,不僅可以供養,也可在一起修行。」於是丈夫欣然同意。夫婦倆找到一個富貴人家,向主人借得千金,供佛作福,這筆錢如果無法在七日內還清,他們就必須一生在這戶人家當奴僕。得到了錢後,二人立刻前往佛寺,將千金交給寺主,舉辦七天的無遮大施供法會,並且互相勉勵:「現在還能夠隨自己的心意來修福,應該好好把握因緣,往後的一切就很難預料了!」

到了第六天,眼看所有的事都已就緒,寺裡卻收到了一個訊息:國王也要在同一天舉行法會。佛寺的住持僧稟告說:「本寺已接受貧者請供,日期不能移動。」國王聽後,非常憤怒:「是那一家小民,膽敢與本王爭日子!」窮夫婦對國王道:「我因為前世慳吝不作福,今生才會受到如此困苦,現在如果再不作福,後世更加貧困,因此,我倆賣身借款,來作此七天功德,希望能夠從此斷除貧窮困苦,契約日期只有七天,後天起,倘若無錢償還,我倆就要去當人家的奴僕,因為只剩下明天一天,所以必須爭取這寶貴的日子,請求國王成全!」聽了這對夫婦真誠的發心,國王不禁心生讚歎,不但准許他們如期進行法會,更賞賜財寶,還劃了十個村落讓他們居住和管理,窮夫婦從此遂成為富豪。

菩薩六道妙行中,首言布施,布施有財施、法施與無畏施:財施包括一切飲食衣服等外財,和自己身命的內財;法施,即世出世間種種善法,以清淨心,為人演說;無畏施:積極的,是助懦弱者以強力,給膽怯者以勇氣;消極的,以持戒不惱,忍辱不報冤仇等等。

然而同樣是做布施功德的人,有的只一生受福,有的十生至百千生受福,功德的輕重距離為何會有如此之差距呢?此與施者的布施心淨和不淨有關,如果布施者的心是清淨的,若懷著這淨心好心來施,則雖施少物,功德卻是很大;反之,如施心不淨,或為求財故施,或為自己親愛故施,或輕賤他不恭敬而施,或高傲而施,或為虛榮而施……,那麼功德就很少,因為你的施心有分別有限量,功德也就有限量了。

現今欲布施修福,比起古時候要來得容易,如認養貧童、提供清寒獎學金、造橋鋪路、施棺濟貧,或到醫院、寺廟或福利團體當志工,都可為自己帶來心裡的愉悅,和福德之累積。佛經有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人生的富、貴、貧、賤、苦、樂,皆是因果的關係,故若能福慧雙修,必可得到圓滿的證悟也。

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廿三節 每日禪修的重要性

禪修翻譯成中文即是靜慮,亦是定的名稱之一,乃指心住在一個境界上。那修行者為何需要每日禪修呢?此乃因欲界凡夫眾生,心是散亂的,尤其在家修行者生活在四方壓力衝擊的社會,如果內心不夠清靜,充滿雜染、耽緬,則很容易就會失去身心平衡,成為慾望的俘虜,故,唯有透過規律、孜孜不倦地下功夫修習,才能擁有祥和愉悅的生活。就像一位門外漢要蛻變成為精湛的雕塑家,需要經過三年四個月學徒生涯的養成;而一塊生鐵,必須經過千錘百鍊的考驗,方能成為鋒芒畢露的刀劍,其理同也。

未曾受過訓練的心是攀緣性極強的,因此一個沒有每日禪修的人,一旦空閒下來,就會覺得無所依托,開始挖空心思要找娛樂、消遣,或找事情來忙,很難有能力役心,反倒時時為心所役,故,只要缺乏固定的修習,心就會變弱,羸弱的心使我們屈服於貪瞋的舊有習性,使我們變得痛苦不堪。中國有句古諺:「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其實若用以譬喻禪修,則更見其精妙傳神,故,有心禪修,就得從日常生活中安排起,因為放逸之後要再攝念是不容易的,所以當年佛陀要求弟子在平日就必須保持簡單、樸實的生活模式,乞食之外的時間,修行者必須找一個能夠安靜獨處的地方禪坐,遠離所有世間法的干擾障礙。

禪修可達到調身、調心、調息之功效,不但可對治世人的貪欲,亦可對治平日之散亂心。當盤起腿來靜坐時,心念要能緊隨著每一個吸氣與每一個呼氣,氣息是長?是短?都一清二楚,在座上若能達到專注一心無有散亂後,接著就要開始融入下座後的日常生活中,無論是穿衣、吃飯、行走……都可念住於呼吸,如此一來,六根會更加敏銳,觀察力、判斷力與應變能力都會同步提升,改善生活品質。釋迦牟尼佛有云:「藉著禪修,人可以發展如大地一般堅實又廣闊的知識與智慧。」然而,若缺少禪修,心就會在煩惱不斷的攻擊下,失去平和的境地,所以藉由每日禪修,不但可以發展出面對人生各種情境的力量,也確保我們在修行的道路上得以持續前進。

※以上轉載自宗教寶書……

 

若欠人錢財依地府之冥律記載將來〈來世〉需三十倍奉還才能抵消,而傷害他人身體心裡者就需數佰倍抵還之,因此平時就要勿欠他人勿傷害他人〈若有要在生前趕快還之和解之為佳〉以免將來付出產痛的代價。

 

※能付出愛心利眾生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心清淨就是慧……

來源:http://mypaper.pchome.com.tw/kgh8999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Him wong
Him wong 2020/02/07
@k98m...

有沒有聯絡方法,如微信、whatapp

我的微信saiyasat

k98m
k98m 2020/01/24

有,你要解盤?

Eric Lau
Eric Lau 2020/01/17

我都想問有沒有紫微解盤服務。

Abc
Abc 2019/09/11

今日睇好難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