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的起源

2014/04/22 05:30:03 網誌分類: 城隍爺
22 Apr

 

<周易.泰>「城復於隍,勿用師也」 (註1);<說文解字>「城,以盛民也」;「隍,城池也,無水曰隍」(註2)。從以上古書的記載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原來「城」指的是城牆;「隍」則指的是沒有水的護城河。

所以「城隍」一詞原本的意思,指的即是保護人民身家安全的城牆和護城河。在<梁書.陸襄傳>裡就記載著陸襄曾經率領城中的百姓們一起修城隍,以防備敵人的來襲。而漢朝班固也曾為文說:「修宮室,浚城隍」。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城隍的信仰原本是起於人們對於維護自身安全的城牆與護城河的一種敬謝的心,感謝他們長年來保護人們身家財產安全的貢獻。與現今的城隍信仰是不一樣的。


台灣府城隍爺

註1.城牆若是傾倒在護城河上(指的是政治敗壞),表示國家的命運有動亂的傾向。
註2.城:保護人民的城牆;隍:沒有水的護城壕。「無水曰隍,有水曰池」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