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或是「性本惡」?

2014/04/26 19:57:35 網誌分類: 真假修行
26 Apr

 

 

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或是「性本惡」?

    人最初的本性到底是「善的」或是「惡的」?從春秋戰國的時代到現在二十一世紀,已經爭論了近三千年,而宋代王應麟先生所作的《三字經》一開始便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之章句,《三字經》流傳後世之結果一定會使許多的人誤以為「人之初是性本善」。

    而孔子也曾說:「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於免」,孔夫子的意思是說人最初的心一生出來就是正直的心,正直的心又稱為「直心」,「直」與「心」合起來即是一個「悳」字,「悳」字即是「德」字之古字,「德」者道之用也,而「直心」兩字其實就是隱喻「忄」字,各位同修仔細想一想這一個「忄」字是不是就是「正直」的心呢?

    這一個「忄」字除了中間的「|」字之外,其他左右各有一點,左邊那一點屬陽稱為「善」,右邊那一點屬陰稱為「惡」,因此不偏善也不偏惡或不偏陽也不偏陰的正直之心就是「忄」字,而「忄」生出來就稱為「性」,所以人的本「性」就是由「忄」字與「生」字兩字所組合而成,因此一顆偏善或是偏惡,偏陽或是偏陰的偏斜之心,都不是人之初的那一個「本性」即是此理。

劉寶楠《倫語正義》引鄭玄說:「始生之性皆直」,所謂的「直」字就是指沒有歪斜,一顆「沒有偏斜的心」就稱之為「正心」、「直心」、「天心」或「佛心」,而這些心的各種名稱其實就是「性」的別名,故鄭玄有云:「始生之性皆直」即是此意。

而儒教、佛教與基督教的教義之中皆認為人性本來都是「惡的」,為什麼他們會這麼說呢?其實這跟宗教的教化使命有關,佛教認為人的輪迴投胎都是由前世或累世的因果業障所牽引而來,所以今世一定要修行,既然認為是「帶業投胎」當然就認為人性本來就是惡的,需要藉修行而由惡來轉善。

而基督教的教義則認為我們人人原本都是「罪人」,所以須藉上帝的信仰來贖罪藉以洗滌污穢的靈魂,如此靈體才能在淨化之後而回到「主的懷抱」,而儒教的性惡主張最主要的關鍵人物即是荀子,荀子認為「人性本惡」所以他曾說:「人性本惡,其善者偽」,荀子曰:「直木不待檃栝而直者,其性直也,枸木必待檃栝蒸矯然後直者,以其性不直也,今人之性惡,必待聖王之治,禮義之化,然後皆出於治,合於善也,用此觀之,然人之性惡明矣」,「檃栝」者係指矯正斜曲之用具,因此荀子認為筆直的樹木不需要矯正,因為直木的本性就是直的,而彎曲的樹木有待矯正斜曲之用具來使它們正直,因此他認為人性本是「惡的」,所以需要聖王之治理與禮義之教化才能使我們世人惡的本性轉為善即是此意。

前教育部長曾志朗先生曾在媒體撰文說:「獸之初,性本惡,人呢?」,他認為這種「性善」與「性惡」的人性爭論會隨著生物的演化而得到正確的答案,但是事實上任何爭論的結果一定沒有「正確的答案」,因為所有的答案都是錯的,有的人認為「真理越辯越明」其實這都是無知的觀念,世人為什麼會因某一個觀點而爭論不休呢?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悟道」。

真理是只能「悟」不能「辯」的,因此凡是能辯論的言語都不能稱為「真理」,從古至今世人對於人最初的本性到底是「善」或「惡」之爭辯皆是因為雙方對宇宙間無上大道之「無知」,主張「人性本善」或是「人性本惡」的說法其實都是偏斜之說,又稱為「邪說」,認為人性本「善」或是人性本「惡」的觀點也都不是正端,因此又稱為「異端」。

何謂「性」呢?「性」其實就是指每一個人在其人心尚未動任何念頭之前的「正心」、「直心」、「天心」、「道心」或是「佛心」,所以又稱為「心頭」,佛教偈語有云:「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座靈山塔,好在靈山塔下修」,「心頭」其實就是「靈山」,而「靈山」就是「佛性」,「佛性」本是一種大中至正、無善無惡、無是無非、不偏不倚、大公無私、至道至德與大慈大悲的觀念。

如果佛性有善或有惡之分別心那就不是佛性,不是佛性的「性」那就不能稱為「人之初」而是「人之末」,佛性是「無染的」也是「無塵的」,所以才稱為「無量光」或是「弗塵」,因此任何在佛性上妄加「善」或是「惡」的觀點都是在佛性上染塵,如果能任意的在佛性上染塵那佛性又豈能說是不垢不淨呢?

既然佛性能被世人任意的染「善」或是染「惡」之塵埃,那麼不論是說佛性是「善」或是說佛性是「惡」皆稱為「落入兩端」,既然能落入「善」或是「惡」之任一端,那便成為「輪迴種」,既然是「輪迴種」那就要墮入輪迴,流浪生死之而常沉苦海之中,如此又豈有資格稱它為「不生不滅」呢?

同樣的道理,佛性如果可以沾染上凡塵之間善惡之濁氣與罣礙,那就是可以增減,既然佛性能能隨意的增減又豈有資格稱它為「不增不減」呢?不是嗎?

孟子的「性善之說」或是荀子的「性惡之論」皆是為了度化眾生之靈體或啟發世人之悟性的方便說法而已,就如同當年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49年渡化眾生一樣,如果不是這種情形的話,那麼孟子與荀子他們這兩個人可以說皆是「未悟之人」?為什麼我們要這樣說呢?因為孟子所說的「人性本善」與荀子所說的「人性本惡」之說即是標準的兩端,既然是兩端那就不是「唯一」,不是「唯一」就不能稱為「真理」。

真理是只能「悟」不能「辯」的,正道也是一樣只能「參」而不能「說」的,如果能由凡人的嘴巴說出口的話那就不能稱為「真理」,所以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才會說:「諸佛妙理無有語言文字」,在金剛經的經文中佛陀亦曾說:「若有人說如來說法即是謗佛,不解吾所言故」,所以佛曰:「不可說!不可說!」,即是此理。

世人有關人最初的本性到底是「善的」或是「惡的」之爭論可以休矣,因為那跟所有的太極陰陽兩儀之對抗如出一轍,什麼「愛情」與「麵包」孰輕孰重或「民主」與「專制」哪一種制度較適合人類發展或是世人應該「贊成死刑」或是「廢除死刑」…等等的爭議皆是在各說各話,也都是一種「公說公有理」與「婆說婆有理」的個人觀點,那都是邪說與謬論。

因為真理是不能說的,否則老子又何必在《道德經》開宗明義第一章即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一句話呢?因為能說的皆不是「真常之道」啊!天機是不能洩露的,因為能洩露的就不是天機,「天機」其實就是「道」與「真理」的別稱啊!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