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祖山師戒禪師輪迴為蘇東坡居士

2014/05/11 11:24:12 網誌分類: 禪修靜坐
11 May


 

五祖山師戒禪師輪迴為蘇東坡居士

 

一、前言

 

 粉絲成員卓大德言:這句子讓我想起蘇東坡的一首詩:『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蘇曾說過其母親懷孕時夢到五祖戒禪師來托孕。後人也常說蘇的前世是五祖戒禪師,這個五祖戒禪師不是禪宗五祖弘忍大師,兩人顯然是不一樣的人,一個是宋朝,一個是隨唐,但不知為何都是禪師,後者又怎敢稱為五祖呢?這的確很容易讓人搞混。

 

二、弘忍大師

 

   弘忍大師(602~675)唐代僧,為我國禪宗第五祖。潯陽(江西九江)人,或謂蘄州(湖北蘄春─今湖北蘄春縣西南蘄州鎮西北))黃梅人,俗姓周。七歲,從四祖道信出家於蘄州黃梅雙峰山東山寺,窮研頓漸之旨,遂得其心傳。唐永徽二年(651)五十一歲,道信入寂,乃繼承師席,世稱「五祖黃梅」,或僅稱「黃梅」。咸亨二年(671),傳法於六祖慧能。

 

三、五祖山由來

 

   五祖山位於湖北黃梅縣東北,又作馮茂山,俗稱東山。以禪宗五祖弘忍住此山闡揚禪風而聞名。五祖入寂後,神秀等葬其遺骸於此山。

 

  其後,師戒、秀禪師、法演等相續住此山。其中,法演於此建一大叢林,大闡楊岐之宗風,門弟子甚眾,圜悟克勤、佛鑑慧懃、佛眼清遠等均出自其門。此外,山之半腹有一真慧寺,乃五祖所開創者。

 

所以五祖戒禪師者是五祖山師戒禪師也,實非五祖弘忍大師。五祖山因五祖居此而改名,神秀大師住五祖山也。後來五祖戒禪師亦居此,人稱五祖戒禪師,即是五祖山師戒禪師。

 

四、師戒禪師

 

  師戒禪師宋代雲門宗僧。嗣雙泉師寬之法,為雲門文偃再傳法子,雙泉寬法嗣雲門第三世。住蘄州(湖北)五祖山,龍象海會,大振祖風。據五燈全書卷三十二載,上方嶽與雪竇顯結伴遊淮山,聞師喜勘驗學人,湖州上方嶽往叩之,逕造丈室,進行數次三番對話,都被趕出。蘄州五祖山師戒禪師法嗣三十五人有十八人見錄。

 

  蘄州(今湖北蘄春縣西南蘄州鎮西北)五祖山師戒禪師法嗣三十五人。十八人見錄高僧傳─(1)筠州洞山妙圓禪師、(2)無為軍西禪文岫禪師、(3)蘄州十王懷楚禪師、(4) 舒州海會通禪師、(5)蘄州義臺祥禪師、(6)復州北塔思廣禪師、(7)明州天童懷清禪師、(8)越州寶巖寂芝禪師、(9)蘇州翠峰惠顒禪師、(10)台州瑞巖珪禪師、(11)蘄州五祖山秀禪師、(12)襄州白馬辯禪師、(13)蘄州四祖山端禪師、(14)蘇州定惠道海禪師、(15)韶州舜峰蒙正禪師、(16)溫州靈峰文吉禪師、(17)潭州雲蓋志顒禪師、(18)隨州水南智昱禪師。

 

五祖山師戒禪師所編之三十日佛名─又作三十佛名、三十日祕佛。以三十佛菩薩配一個月三十日。三十日佛名,此義為經論所無,但據《虛堂和尚語錄》卷十載,乃五代頃(907~960),五祖山師戒禪師所編。其配列之法,即:一日定光佛、二日燃燈佛、三日多寶佛、四日阿閦佛、五日彌勒菩薩、六日二萬燈佛、七日三萬燈佛、八日藥師如來、九日大通智勝佛、十日日月燈明佛、十一日歡喜佛、十二日難勝如來、十三日虛空藏菩薩、十四日普賢菩薩、十五日阿彌陀佛、十六日陀羅尼菩薩、十七日龍樹菩薩、十八日觀世音菩薩、十九日日光菩薩、二十日月光菩薩、二十一日無盡意菩薩、二十二日施無畏菩薩、二十三日得大勢至菩薩、二十四日地藏菩薩、二十五日文殊師利菩薩、二十六日藥上菩薩、二十七日盧舍那如來、二十八日大日如來、二十九日藥王菩薩、三十日釋迦如來。

 

後來有所謂《靈簿》,為往生父母長輩作功德之功課,《靈簿》即記載每日禮拜之佛菩薩及亡者名之簿冊。又稱過去帳、靈名簿、靈會簿、著鬼簿、鬼簿、常樂記、奠香錄。初唐師戒禪師奉天子命,將一月之三十日每日配一佛名,朔日以定光佛為首,晦日以釋迦如來為終,每日禮拜佛菩薩名,為修人天之福報。後世之靈簿記載每日佛名,即依此而來。

 

每月念佛之圖,戒禪師所編。自初一定光佛為首,三十日,至釋迦世尊。終而復始,猶若貫花。新新不住,念念不停,口誦心思,光明發現,為人天福,此念佛精誠之感驗也。然而當月小之日,黃面老子無所念處,若趲在初一日,則定光佛,又無念處。以此究竟得去,無上法王。於當念中,巍然不動。現瑞呈祥,使定光不前,釋迦不後。二六時中,拋三作兩,喚去呼來,普應大千,統攝法界,了無妨礙,一任流通,真所謂功成行滿者哉。

 

五、師戒禪師後身蘇東坡居士

 

   《龍舒增廣淨土文》為王日休居士(?~1173)所著,王大德南宋龍舒(安徽舒城)人。《龍舒增廣淨土文》之古文,常有簡略之習,有時朝代時間久遠,難免會造成後人誤認、混淆。此文是勸人發心往生西方之書,所以才提出五祖山師戒禪師乃蘇東坡居士前身之舉例。 

 

《龍舒增廣淨土文》云:「五祖戒禪師乃東坡前身。應驗不一,以前世修行故,今生聰明過人,以五毒氣習未除故,今生多緣詩語,意外受竄謫,此亦大誤也。若前世為僧,參禪兼修西方,則必徑生淨土,成就大福大慧,何至此世界多受苦惱哉?聞東坡南行,唯帶阿彌陀佛一軸。人問其故,答云:此軾生西方公據也。若果如是,則東坡至此方為得計。亦以宿植善根,明達過人方悟此理故也。」

 

六、蘇東坡居士

 

  蘇軾(1036~1101)北宋四川眉山人。字子瞻,自號東坡。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工詩詞,並擅書畫。開詞中豪放之一派,詩文氣勢雄渾,想像豐富,善用誇張手法,水調歌頭、念奴嬌諸詞,廣為後人傳誦。書法擅長行、楷,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雖以文人、詩人著稱,但除儒學外,亦親炙佛教,其詩作常涉及佛法,主張禪淨兼修。熙寧年間(1068~1077),在汴京作大閣以安置四菩薩像,寫法華經。於天竺寺慧辨示寂之際,作三詩追悼。元豐三年(1080),訪江州東林禪院常總禪師,於對談中有悟,遂贈詩偈一首:「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吐露其悟境,至今仍膾炙人口。遺作有東坡全集一一五卷、東坡易傳九卷、東坡書傳十三卷、東坡志林五卷、東坡詞一卷等。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