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哲:中國人的此岸與彼岸 (For Missionary Also)

2014/06/10 18:16:56 網誌分類: 宗教
10 Jun

    這個暑假進入寫論文的衝刺階段,重讀了老師的著作,對老師使用此岸及彼岸這一對概念來討論中西文化差別,非常感興趣。

    老師指,西方文化因為受到宗教的強烈影響(主要指耶和華一神教),很早就把世界區分此岸及彼岸,人響往彼岸的天國理想,具有了從一個更高的理想批判自己的可能。相反,中國人發展出的不是宗教,通過孔子遠鬼神的教導,中國人發展出現實此岸的禮教及天人合一思想。所謂天人合一,天即人,人即天,人間界就已經是最美善的世界。因此,中國傳統沒有彼岸的天國理想,世俗性強,超越性低,令中國文學充滿現實意識形態,缺少對現世的批判,用通白一點的語言說,中國文學說教性特別強,缺少超脫的自由。

    中國雖然有佛教及基督教傳入,但老師指明,佛教及基督教信眾都不多,後者在中國傳播不廣,前者來華後則發生了很強的本土化,佛教遷就了中國人的世俗文化,自己在中國本土也世俗化起來。

    這無疑是一個很獨到的觀察,非常之有啟發性。

    然而,每一個民族文化中的個體都有追求自由的需要,我不認為中國文化因此就缺少了超越性,因為如果沒有足夠超越現實束縛的空間,一個民族沒可能活得快樂,不快樂的民族能捱上兩百年而不衰微,我認為不太可能。既然中國文化都維持了好幾千年,我相信這表示了中國文化結構中,在此岸以外,必定存在某個自由的空間,補充了沒有彼岸的缺憾。

    就我自己的觀察,中國人把精神自由都放在個體與個體交流之中,體現為我上周網誌所講的吵耳的頻繁閒聊。閒聊對中國人來說是重要的社會活動,通過天南地北無所不談,個體之間溝通了互相對世界的理解,甚至在言談間建構了世界的秩序。對於中國人來說,對話的瞬間是永恆的,話題仿佛永遠談不遠,如果現世沒有日落,中國人可以無止境的交談下去。換言之,對話其實就是中國人的彼岸。不過,對話的內容鮮少寫入文字變成文學,因為文學早就被定了性--文以載道。所謂道,即現實要求的理性,這種理性服務於現世的權力秩序,秩序不能失,就如周潤發在《滿城盡帶黃金甲》一片中,以皇的身份明確指出秩序不能亂,亂的結果是血流成河。現世秩序就是此岸,文以載道這四個字賦與了文字服務權力秩序的重要任務。因此,充滿超越性的平民交談之內容永遠止於聲音,用粵語講就是「呢度講呢度散」,意思是讓大家說的話藏在心裏,你我明白就好,不要公開提出,以免妨礙權力秩序。

    假如我這個假設成立,那麼只要把中國人日常的對話入文,保管當中有不少對話立即可以角逐世界文學獎,因為中國人的超越性和集體的夢想,都藏在日常的對話之中,被封印在一種私人領域中,永不入文。

    我有如此構想,主要來自中國人普遍流傳的順口溜:「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政策是理性的,對策總是非理性的,自由的。理性的政策從上而來,往往無法顧及地方千差萬別的特殊性,不可能在全國通行,於是中國人素來默認下有對策,以便保持住足夠的自由彈性空間。一般來說,地方施政,只要做出成績,高層也不會追問過程與手段。或許,這也是中國人重視實用理性的原因。鄧小平名句「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就是好貓。」也出於同一個邏輯。

    由是,中國人的談話,永遠留有餘地和曖昧的空間,不會把話說得太白,為大家製造一個灰色地帶,可以自由迴旋。一旦話說得太白,正如近年香港人受西方文化影響過甚而肆意催毀人與人之間的灰色地帶,就會嚴重削弱中國文化中的自由空間。由於在歷史發展中,中國人並沒有發展出一個超越的自由彼岸,自由的灰色地帶就是中國人的彼岸。這個彼岸不在遠方,而是內嵌在此岸的非莊重自由交談領域之內,其主要載體就是一般被認為非常吵耳的方言。我認為,中國人沒有彼岸的說法,基本上是對的,但這不表示中國人對此沒有補償機制,而中國人通過不明言不入文,製造了非常自由的交談空間和灰色地帶,以便溝通現實與理想,可以視為一種相對西方彼岸而言非常另類特殊的一種彼岸,優雅一點來說,含蓄就是中國人的彼岸和重要的審美範疇。

    相對於西方彼岸理想世界,中國人的含蓄有不入文不明確,必須親身參與才能領會,以致於難以普及溝通的缺點。這在以大眾媒體為武器進行思想全球化爭奪戰的時代,是非常不利的一種特質。但是,假如有人以此低貶中國人的文化傳統,我認為對努力生存並開發了四千年文明的華夏民族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判斷。

    我作為基督教徒,思考文化差異有另一個動機,那就是福音的傳播。我眼看很多宣教士到海外差傳,但出發時對文化差異理解有很明顯的不足和誤解,結果不得要領,無法讓福音真正與當地文化發生有活力的對話。

    假如我以上對中國文化的剖析及假設成立,我們了解到中國文化沒有彼岸,那麼福音佈道聚焦於天國意思就不大,因為中國人素來天人不分,強調天人合一,反而,應該強調主耶穌道成肉身,所謂道成肉身,也就是上帝自發地放棄此岸與彼岸之分野,自己以肉體之身來到現世,與人一起受現實的束縛,也與人一起在相同的束縛中找尋超越之道。最重要是,通過道成肉身,耶穌能面對面於門徒及人進行交談對話。而對話正是中國人的自由彼岸所在。這一點,我認為宣教士不可不察。

    如果沒有新的構想,下一個網誌,我應該會討論日本大和民族的此岸與彼岸,以及有關問題對宣教的啟示。

    收筆前,送大家載於三國演義的金句:「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酒中相逢與笑談,正是中國人的天國彼岸。

*老師的論著原文:楊春時,《走向後實踐美學》,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252-257頁。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最新回應

我們是否需要用謊言去打擊說謊嘅敵人,難道

現時香港情況,正是全面學習中國文革時期的惡行,口口聲聲要民主,其實係自我民主,不需守法,大話連篇,候德健說得不錯:我們是否需要用謊言去打擊說謊嘅敵人,難道事實是不足夠?

泛民也不是好東西,它是常用謊言手段的傢伙!

萬大有商量
萬大有商量 2019/06/20

年青真是好 充滿活力

彭彭
彭彭 2019/06/19
@我係你舊生...

感謝同學... 等候下一個風和日麗的自由寫作時代來臨吧(完全不知何時)... 現在是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