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權(四海為家弘法利生)

2014/07/02 00:34:02 網誌分類: 高曾大德的故事
02 Jul

靜權

(四海為家弘法利生)

 

    靜權法師,是佛教天台宗的當代高僧。他生於1881年, 俗姓王,名良安,是浙江永嘉縣陳嶺陳坑口村人。他的父親王賢堃是一位虔誠的佛教信徒。由於從小受佛教思想的熏陶,少年時即頗具善根,樂善好施,喜歡為別人解憂除難,對於錢財的把持與功用超乎一般人。青年時,父親去世後,他繼承了父親留下的十畝土地,他竟一分未留,全部充作公用。他將五畝土地捐給母校黃皮村塾擴建校舍,使地處山區的兒童有較多的入學機會,又將五畝土地變賣500銀元,加上家中的資金,獨資建造一座黃皮至龍潭坑、章山一帶的要衝石拱橋,從而消除了雨季水漲之際過往行人溺水的危險,餘下的二畝交給侄輩作為祭祀祖先之塋產和公共福利基金。自己兩清風,隻身空手,另謀生路。所以,在俗時的靜權法師,雖對佛法尚未有遠徹的領悟,然他對於資財的態度卻非常達觀。鄰近陳莊與半山村,為了一片山林,爭執不休,從對罵、打架,發展到雙方聚眾持槍,策劃大規模械鬥。靜權法師聽到這個消息後,趕緊趕到現場,對雙方進行勸解、開導,使之分清利害得失。經過多次苦心斡旋,終於化戾氣為祥和,免除了一場不應有的武鬥流血事件,使山林糾紛得到合理的解決。佛的苦是不忍見他人之苦,即苦在他人的身,疼在自己的心,靜權法師年青時就素有慈悲救世之心,用自己寬大的心胸,不辭勞苦地來化解世俗的紛爭。正是在他固有的根性中有這樣一種慈悲,這份慈悲也就成為,他日後披剃出家的根由。

    靜權法師幼年即入村塾讀書,能詩善文,儒學造詣頗深。但與功名無緣,屢考秀才不中。後父​​親病故,他悲傷憂鬱,感到世事無常。於是將家產一一理畢,就投到本省天台山國清寺,拜在授能和尚門下,出家為僧,法名寬顯,字靜權。這時是1905年,法師25歲了。不久法師辭別師長到寧波,投到諦閑法師門下,研習天台宗教義,時諦閑法師門下英俊雲集。靜權法師本來有儒家基礎,經過十年刻苦學習,成績顯著,學業優良。諦閑法師把觀宗弘法社主講的重擔交付給了靜權法師。從此後,法師便以講學講經為己任,聲名鵲起,逐漸蜚聲浙東。

    靜權法師精通經論,熟研佛理,德高望重,一些名山大剎請他當住持,法師立誓不做方丈,他雖不貪慕虛,但並不是獨善其身,而是兼善天下。所以,除了講經說法對世人救心之外,對於諸名山大寺,凡力所能及者,一律設法維護。浙江天台山國清寺,創建於隋朝,是天台宗創立人智者大師的道場。l930年,靜權法師因此山禮祖時,見到殿堂失修,香火冷落,感嘆不已。恰好此時可興和尚來任這裡的方丈,請法師駐錫弘法,共圖復興。法師概然應允,經他提議設立了靈臺宗研究社,以重振宗風。法師自任主講,指導學僧深入研究天台教觀,數年以後,成就顯著,形成了教觀並重,講修雙進,清規整肅,海眾樂道的寺風。國清寺出現的新氣象,使遠近的四眾都來參學朝拜。在靜權法師的主持下,從1932年到1937年間,又重建、新建了大殿、天王殿、韋殿、金剛殿和兩側的配套廂房、迎塔樓、齋堂共十幾處。1937年到1940年,又新建於妙法堂、靜觀堂、三賢殿、和香光茅蓬等。全寺的面貌煥然一新,金身佛像清淨莊嚴。至今該寺的僧眾對靜權法師的豐功偉績,還念念不忘,稱頌不已。

    靜權法師一生致力於講經說教,由於他國學根基頗深,又加上出家的深鑽細研,尤善天台教義。所以,他從1921年一直到1960年入滅,其精力全部放在開座講法上。在1921年至1937年間,以所居的觀宗、國清兩寺為主要講壇,主要著眼於培養學僧,講授的是天台所宗的《妙法蓮華經》,培養了一批對天台宗有較深造詣的法師,對以後天台宗前發揚廣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靜權法師的講經說法,並不是僅僅對佛法、佛理本身的演繹,而是以出世之心,談入世之事,用佛陀的智慧去誘發眾生的真智見,進行大啟示。故法師能在1937年至1945年間全國抗戰時期走出寺門,到江浙一帶名山大寺和居士團體等處說法,運用講經之機,啟發佛教界抗日救國。他講《仁王護國般若經》,就是針對日寇侵略我國,生靈塗炭,國難民危的具體情況,闡明只有“護國”才能安穩教義的道理,並藉此開導佛教徒要熱愛祖國,參加抗戰。

    由於靜權法師在俗時攻讀儒學,所以頗能接受儒家的孝道。《地藏》一經即是記錄了釋迦為其生母說法的內容,提倡子女應當孝敬父母。抗戰勝利後的時間裡,靜極法師,以利生為事業,弘法為家務,雲遊四方,隨緣化生,教化的重點是在家的信眾。因此,他主要講授《地藏菩薩本願經》。本生在世間,是離不開眾緣的。多數時候,尤其是在家的信眾的修行,不是離群隱世索居的修行,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處理好一些事務,在煩惱中求得解悅,這是普通人所必鬚麵對的,不能避的。法師的選擇正是出於此。靜權法師由於對《地藏》一經研究得非常精微,所以在當時的講經獨步天下,尤為精采,有“活地藏”的美稱。每當開講此經,法師總是身披紅色袈裟,結跏趺,兩目下垂,不看經本卻侃侃而談,對經意和故實疏理得細密有致,井井有條,毫無遺漏,聽者無不為之嘆服。

    建國之初,上海法藏寺的興慈法師圓寂後,該寺全體僧眾禮請靜權法師臨該寺講《地藏經》和《愣嚴經》、《大勢至菩薩圓通章》。法師講經期滿以後。該寺僧眾和上海佛教界懇切挽留,任法藏寺主講。從此靜權法師在法藏寺講經較多,但仍遊化諸方,一直到他西逝之前,應天台國清寺的僧眾一再請求才回山息養。

    靜權法師1960年12月20日圓寂,在壽80歲,僧齡55歲。法師一生由於參破俗世的一切,對事情重在實質,而不徒追求外在形式,故一生以弘法利生為己任,雖興寺廟而不當主持;雖畢生弘教講經卻力圖隱姓埋名;雖精通經論而不著書立說。法師文字功夫頗深,以他的經論的告研習與獨到的見解,著書立說應當是信手拈來的事情,但法師堅持不肯開筆,猶對講經弘法不知疲倦。對於他來說,能將經典的深奧妙義用圓融的意理灌輸到佛教徒與信眾的心裡,滋養他們乾涸的心靈,使具有佛性的眾生能從慈門入,一睹佛門的莊嚴美妙之殿堂,從而把握難得的人生,造善因,得善果,不致有入寶山而空手歸的遺憾。因此,他總是自謙地說:“我說經,都是依據祖師的見解講的,而自己對佛法沒有新的心得,還有什麼書好寫呢!”這是何等謙虛的胸懷。

 

下一篇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Him wong
Him wong 2020/02/07
@k98m...

有沒有聯絡方法,如微信、whatapp

我的微信saiyasat

k98m
k98m 2020/01/24

有,你要解盤?

Eric Lau
Eric Lau 2020/01/17

我都想問有沒有紫微解盤服務。

Abc
Abc 2019/09/11

今日睇好難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