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樹良
錢樹良
錢樹良

以退為進匯豐攤凍嚟食

2014/07/17 08:46:01 網誌分類: 經濟
17 Jul
        且說匯豐鴻圖大計進軍歐洲,鎖定狩獵目標為「祖家」米特蘭銀行。

        早年,米特蘭銀行譽稱世界最大銀行,曾長期執全英銀行業牛耳。然而,這位「老大」好大喜功,20世紀70至80年代,致力拓展國際業務,予墨西哥、巴西等發展中國家大量貸款,造成巨額壞帳,損失高達24億美元。正所謂「屋漏兼逢連夜雨」,期間,米特蘭收購美國加州Crocker銀行,由於受地產市道崩潰拖累,虧損達36億美元,衍生重重困境。米特蘭篳路藍縷,加上英國政府推出放寬政策,正好給予匯豐併購良機。

        「蜜月期」後擱置合併

        1987年年梢,匯豐提出以每股475便士,購入米特蘭14.9%股權,此一價錢,高於當時米特蘭每股股價250便士,溢價高達90%。匯豐出手高,雙方達成初步協議,制定為期三年「蜜月期」,其中三年內不能改變持有米特蘭的股權比率,而收購之最後完成價;則以米特蘭當年之資產淨值為準。

        開始時,雙方頻頻接觸,並私底下交換資產,匯豐把轄下歐洲業務交米特蘭管控;米特蘭則把遠東一些營運機構交予匯豐。此外,匯豐把香港之700多部自動櫃員機,與米特蘭在英國約2000部自動櫃員機,以及美國海豐約700多部自動櫃員機,結成聯網,建成一個遍及亞歐、美洲的龐大自動櫃員機網絡。

        表面上看來,匯豐併購米特蘭將達至水到渠成階段。然而,天下事,未必皆盡人意,正所謂「不怕一萬,只怕萬一」。1990年12月,「蜜月期」行將屆滿之際,匯豐突然出人意表宣佈:擱置有關併購米特蘭計劃。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

        究其因,乃匯豐與米特蘭也遇上難題。匯豐在歐美之業務觸礁,虧損數以億美元計。米特蘭更為不妙,當時英國經濟步入衰退期,銀行出現國內借貸壞帳嚴重虧損,覆巢之下,米特蘭難以獨善其身,為求自保,迫於無奈,宣佈自30年代以來,第一次削減股息。主客觀形勢也不利於合併,留得青山在,倒不如暫時擱置合併大計。

        重組遷冊應對九七

        但智者分析,匯豐暫時擱置併購米特蘭,最主要原因是匯豐內部結構是兩者合併的障礙。匯豐在香港註冊,總部也設在香港,其營運機構又同時兼有控股公司之職能,以此發展業務。此情況,對匯豐併購米特蘭大為不利。

        因此,匯豐在宣佈暫時擱置併購的當日,立刻宣佈重組,把設立在倫敦的公司,升格為控股公司,即為「匯豐控股有限公司」。這樣做,實質上是變相遷冊。一方面可以避免殖民地公司併購「祖家」企業之英國本土阻力,另一方面則為香港「九七回歸」未雨綢繆,一舉兩得。

        表面上來看,匯豐併購米特蘭一事,已告爛尾收場,實際上,匯豐攤凍嚟食。由於米特蘭名氣大,當匯豐宣佈暫時擱置併購後,英國本土及世界各地大銀行欲染指米特蘭者,多達13伙,其中最積極的,首推英國本土四大結算銀行之一的萊斯銀行。萊斯與米特蘭頗有歷史淵源,兩者均植根於傳統的工業重鎮伯明翰。「伯明翰」這個名字,香港市民及球迷不會陌生。萊斯能否冷手執個熱煎堆?匯豐以退為進之策能否奏效,下周四再拆局。

        資深財經傳媒人

        錢樹良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