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然(苦心修證)

2014/07/18 01:02:47 網誌分類: 高曾大德的故事
18 Jul

戒然

(苦心修證)

 

    戒然禪師是清末時候上海玉佛寺的沙門。

    可是,他並不是上海人,而是宛平(今北京丰台)人。小時候,家裡很窮,父母全都只是替有錢人家傭耕,才勉強得以度日,哪裡還有餘錢送戒然上學讀書呢?因此,少小的時候,戒然可真是大字不識一個。

    有一回,他經過居家附近的黃、白二寺時,聽見內面的喇嘛正在誦念經卷。這清妙的法音一下子就把他給吸引住了。儘管他不識字,也沒有聽懂這些喇嘛們在唱些什麼。但他卻仍然為那種神秘的氛圍、悅耳的法號所深深陶醉,而且心中若有所悟,小見會心。

    後來,他又跟隨著大人們一起,到北京西郊西山上的潭柘寺去燒香敬神。這潭柘寺正是京西一大名剎,古木參天,林深谷幽,香火十分茂盛。戒然一到這裡,便只覺得憩心幽寂,萬慮俱清,為生平所僅見。再回想起從前在家邊聽喇嘛們唱佛誦經時的情景,回到家裡,他便向父母提出要出家修行,皈依佛門去。但是,他的父母卻一口回絕了他,堅決不答應。

    等到他長大到二十一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因長年勞累,積勞成疾,病倒在床榻上了。於是,戒然便請求父母准允他隨同北地僧侶一起南下浙江,前去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普陀山(在浙江普陀縣),朝拜大慈大悲的觀世音普薩,為父親祈福禳災。父母先還以路途遙遠、歸期難望為藉口,不想讓他遠行他鄉。但是,戒然這回卻態度十分堅決,一副非去不可的勁頭。他的父母見了,心知不可阻攔,便聽任他南下朝佛去了。

    來到大海之中的佛教聖地,戒然尚未朝拜觀音菩薩,便被島上的旖旎風光和佛境仙仙跡所深深陶醉。等到朝拜完畢,他更是一心之中,只存有佛業,而絕不思慕塵凡繁華了。歸途之中,他又一路禮拜天童、天目、天台(均在浙江省)這些佛教名山,參謁古剎,宛如一名遊方四走的佛教徒了。

    這樣,等他回到家裡時,已是一歲將盡了。

    後來,他的父親去世了。戒然又再次向母親請求出家,他母親見他始終不改初衷,數年如出一日,便答應了他。這年,他二十九歲。

    於是,戒然便來到彌陀寺,出家做了和尚;第二年,他又來到拈花寺,受具足戒。幾經周折之後,他又輾轉來到紅螺山資福寺,研教念佛,矢志薰染。前後堅持了七個寒暑,卻依然只是僅僅能夠通讀經卷律論,而不能將經義奧旨了然貫通於心中。而且,無論他怎樣努力,卻依然只是原地踏步,不見進境。於是,戒然便思忖道:“看來,我的確根鈍慧淺,僅僅只是憑藉著靜坐誦佛,怕是不能開啟愚蒙,證通佛寶。”

    這樣,戒然便發下誓願,要勤勉苦行,禮拜名山,焚香名山,焚香誠禱,手持口誦,三步一拜,五步一叩,一定要證通關礙,求取佛境!

    心願一起,隨即付諸行動。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正月初一日,戒然便從資福寺出發,開始了他艱苦卓絕,跪拜名山古剎的歷程。

    戒然和尚履雪峨嵋,乘雲九華;東朝普陀,西入劍關;又南下天童、天目,北返齊魯、燕山……真可謂南來北往,東奔西走,馬不停蹄,行跡匆匆。歷時數年,行腳幾萬里。

    而在戒然和尚的所有這些行程中,最為艱苦卓絕、最令世人為之驚嘆不已的,則要數他爬越劍門關,進入蜀川的壯舉了!

    唐朝那位天才詩人李白的《蜀渡難》讓我們對入蜀之道望而生畏。他的感嘆“蜀道之難知,難於上青天!”分明還在我們耳邊震響。但是,就是這條“危乎高哉”的蜀道,就是這座“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的劍門關,戒然和尚卻要用他的一雙手和兩隻膝蓋骨跪爬過去!這是何等艱難的壯舉啊!但是,戒然和尚硬是一如他發下的誓願,腳穿草鞋,身著僧袍,背負著幾卷經書、缽盂和佛杖,俯首屈躬,循蹬叩禮。無論是山岩峭壁,棧橋索道,還是嚴寒酷暑,風霜雨雪,戒然和尚就是憑藉著他那非凡的意志和堅強的毅力,勤勉精進,不知疲倦為何物,經歷兩個寒暑,受盡常人難以想像的磨難,終於爬過這峭立萬仞、高與天齊的崇山峻嶺,進到四川腹地!

    後來,戒然和尚顧念母親年老體弱,無人照顧,就準備回鄉省視。於是,他便在禮拜完名山古剎之後,一笠一缽,飄然北還。等到來到燕山之時,突然之間,他猛然自省,想道:自己既然已經出家別親,又怎麼能夠還一味地戀家顧親呢?所以,他雖然離家鄉已經近在咫尺,卻依然沒有下山前去探望年邁的母親。這樣,戒然和尚便在燕山之中四處飄遊,倏忽數載。

    轉眼之間,已經是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宣統年間,武漢城裡,爆發了轟轟烈烈的辛亥革命,天下無不群起響應,革命四處爆發。戒定禪師此時早已證通關節,心中大悟佛法至寶。作為方外之人,一心遊跡於寰宇之外,自然是力求躲避凡世塵間的種種爭端、對抗、革命等等,而只尋一處可以清修的幽境。於是,他便重又涉淮河,渡長江,再次南下江南。

    有一次,他正居止在鎮江外的金山上。這金山之上,有一座始建於東晉時的古剎,就叫金山寺,是佛教禪宗的一大寶剎。來到這裡,戒然便終日端坐禪堂,參究念佛。一天,他正在禪堂之中捧讀一部藏經,書聲朗朗,和諧圓暢,法理通達,一聽便知是一位得道高僧、耆宿在修習參悟。寺院中的僧侶們全都被朗朗法音所深深吸引住了,無不在屋外駐足諦聽,不敢輕易走動,擔心打擾了高僧的修研。等到戒然禪師研修完畢,大家蜂擁而進,想一睹高僧的法容。可是,正當他們擁進禪堂,卻發現這高僧不是別人,而只是路過山寺、暫且居止前戒然禪師時,無不驚訝,大出意料之外。

    直到這時,年過半百的戒然禪師雖然早已學佛有成,卻方始揚名東南。

    在金山寺,戒然禪師前後居止了五年,每天研習《大藏經》。他的佛法禪機,更是日見精進。他曾經告誡後學們說:“《法華經》、《楞嚴經》詞義簡明,便於誦讀,尤利薰修。初學佛禪的人,修習這些經籍,一定會別有會心。”

    後來,戒然禪師離開了金山寺,又來到高旻寺,也呆了一年多時間。在這裡,當時早已鼎鼎大名的楚泉、印光二位禪師對戒然禪師也頗為敬仰。

    靜圓禪師初習禪宗,尚未啟悟,在江天寺不期而遇戒然禪師,在一番請教之後,深有感悟。

    直到民國八年(公元1918年)的春天,戒然禪師才姍姍來到上海,居停在玉佛寺。當時,有一位曾官任清朝江蘇巡撫的程德金,避居上海,遁志玄妙,參佛侍僧。一天,他來到玉佛寺,發現有一位老禪師正赤腳袒背,兀自坐立在寺簷底下曬太陽,不覺心有所動,就過去向他請教有關佛教與禪宗的修習方法。老禪師徐徐而語,娓娓而談,如行雲流流水,絲毫不見阻礙。程公不覺大會於心,因此十分敬服。再一打聽,這位老禪師正是戒然禪師。

    從此,程公便幾乎天天前來參拜,聆聽禪師發論玄要,周旋不已,往返不停,竟成至交。到了中華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二月,程公患了病,躺在床榻上起不來,戒然禪師就前去探訪他。程公一見,就慢慢說:“人一生病,真累!真苦!”

    戒然禪師一聽,不覺朗聲道:“要去便去,苦由他苦。叫喚什麼?害怕什麼?”經他這麼一呵斥,程公便不敢再說什麼了。而戒然禪師見狀,卻又說:“我近來方始覺得自己心境開朗,好像這幾十年修持佛法禪機的功夫,到現在方乃豁然!”

    可是,到了這一年的四月初一日,戒然禪師卻也寂然歸化。在這之前的數天,戒然禪師便已然預知了自己大行之期。因此,他特地為自己縫製了一件新僧袍,並一一與僧眾作別。到了這一天的午後,他沐浴更衣,然後便晏然坐化。世壽六十整,而僧臘凡三十一年。

回應 (3)
我要發表
幪面馬仔
幪面馬仔 2014/07/25 23:04:42 回覆

{#icono_85}

k98
k98 2014/07/18 14:09:00 回覆

唉真悲惨,就系這樣不知不覺遇難。為馬航客機死難者傷心難過,為他們祈禱。

2014/07/18 10:05:02 回覆

馬航客機295條人命, 希望他們安息

無論怎樣有計劃或怎樣算計的人, 事也不能如人願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Him wong
Him wong 2020/02/07
@k98m...

有沒有聯絡方法,如微信、whatapp

我的微信saiyasat

k98m
k98m 2020/01/24

有,你要解盤?

Eric Lau
Eric Lau 2020/01/17

我都想問有沒有紫微解盤服務。

Abc
Abc 2019/09/11

今日睇好難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