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里(捨身蝨子)

2014/07/24 00:55:38 網誌分類: 高曾大德的故事
24 Jul

仁里

(捨身蝨子)

 

    仁里禪師字尊美,俗姓王,是湖南邵陽人。他生性純樸,求慈從善。可是,大不幸的是,當他還十分年少的時候,父母便雙雙亡化。這樣,無依無靠的仁里就來到家鄉附近的青雲山,出家做了和尚。長大到二十歲的時候,他又師從岐山寺恆誌法師受具足戒。

    這位恆誌法師在當時是位鼎鼎大名、法緣隆厚的高僧。他以宗規嚴厲、不稍寬假而著稱。仁里卻不負厚望,憑藉著自己深厚的慧根與聰穎,再加上勤敏努力。在師尊的棒喝之下,很快,便乘戒修通,冤親等慈,道業日盛,而歸依之人也越來越多了。

    清光緒初年(公元1875年左右)邵陽城北的僧俗緇素,在白雲巖關集資創修了一座昆廬寺,共同商議,一致同意勞請學佛初成的仁里禪師出任住持。仁里禪師答應後,就興致勃勃、精神抖擻地來到這裡。這白雲放眼望去,果然是岩崖高聳,壁立萬仞;群山起伏,溝壑縱橫;頭頂之上,則白雲悠悠,祥瑞冉冉……這麼一處林壑幽險、風習渾噩的地方,自然是人煙稀少、碧草連天了。仁里禪師一見,不覺心為之大喜。他決心努力開山,創建出教宗又一處叢席。

    在他的努力下,果然沒過多久,而禪侶蒸蒸,歸者如流,過荒僻野地的毘廬寺成為了遠近僧眾仰慕的一處寺院。

    當時,在邵陽城東又有一座點石庵,這還是當年湍愚禪師開化弘法之所。但是,歷經百餘年之後,風風雨雨,霜打日曬,原本十分莊嚴、華妙的寺廟棟宇剝落,殿堂坍塌。庵中僧眾聽說仁里禪師法音響亮,又距此不遠,便決定請他前來住持古剃,使它再展昔日繁榮,返現生機。

    仁里禪飾果然以弘教護法為己任,一聞人請,便慨然振錫而來。幾年之間,他四方化緣,積聚錢糧;又我親自延工選材,督促指揮,終於使得一座巍巍古剎畢現當年榮光,殿閣樓台,紅牆黃瓦,照耀山谷。人們見了,無不爭相前來朝拜、參謁,香火重又大為興盛。

    到清光緒丁未(公元1907年)的冬天,說法弘教,從不懈怠的仁里禪師已變成了一位垂垂老宿,但他卻依然登壇弘法,鞠躬盡瘁。這時,他在毘廬寺傳戒說法,已然桃李紛芳,有一百九十多位弟子出自門下了。對這些門徒弟子,他始終誘掖孜孜,不倦津梁。但是,他卻又屢次為寺中沒有佛教典籍叢書《大藏經》而苦惱。因為,仁里禪師深知,自己的這些弟子雖然勤勉學佛,但是,如果他們不親自攻讀佛教秘要的話,最終還是很難有什麼大成就。

    因此,眼見著自己一天老似一天,塵緣無多了的仁里禪師,便發下誓願,決心乘自己尚能行走的時候,四處訪求,務必為寺院搜羅到整部煌煌大典《大藏經》。

    於是,年近七十的黃發老宿便開始了他艱苦卓絕、世人驚嘆的京師之行。前後歷經三年時光,屢歷風霜,備極辛勞,終於如願以償。

    而就在這自邵陽北上京師又南返故寺的千里跋涉中,仁里禪師沿途探訪古寺名剎,與當時各位高僧探討經律,互贈偈頌,詩詞唱和。其中,尤其是仁里禪師一路顛踣,迤邐來到著名的天童寺時,與當時寺中高僧敬安禪師的詩詞唱和引人注目。

    在天童寺,時正炎夏,敬安(字寄禪)禪師聽說大名鼎鼎,法趨一方的仁里禪師法駕光臨,就特別迎請他上山消夏。當然,名為消夏避暑,實際上卻是彼此間參勘探求,相互發明佛法,以求更加精進。一個炎夏過去,彼此之間都不覺十分敬服,而法緣佛意也就更加深厚了。當仁里禪師就要啟程時,敬安禪師書贈諸多詩句、偈頌,以相勸勉,內容卻全都是仁里禪師自己的平生懿行,或者乾脆就是他這次行旅途中的見聞與境遇。

    其中,頗多詩句、偈頌均有可探著,這裡估且採擷三、四以供賞鑑。

    敬安禪師曾經贈送給仁里禪師這樣一首偈子:

         多生忍辱運悲深,刀割香塗不動心;

         蚤虱紛紛來乞食,捨身為彼立叢林。

    原來,就在仁里禪師居止天童山寺的時候,時正炎夏,他卻一襲僧袍,百衲其衣。尤其是因為久未洗滌,上面沾滿了跳蚤與蝨子,有人見了,就替他用手捉住剔除。但是,仁里禪師卻勸阻住了他們這一好心的行為,還笑著說:“我已決心捨身而為它們立一叢林,為什麼要把它們趕走,而違背了我的初衷呢?”僧侶們一聽,不覺大為驚嘆。

    仁里禪師喝水的時候,特別擔心水中有什麼小蟲子一類的生靈被他不小心而喝入腹胃之中,所以,他在喝水之先,總是先用一個細紗袋將要飲用的水過濾一遍,然後才去喝。因此,敬安禪師又寫了一首偈子贈送他:

        錫杖繩床手自將,廣行方便作津梁;

        欲知德被昆蟲細,看取隨身漉水囊。

    還有一次,仁里禪師一路爬山涉水,艱辛而行,可是,這天晚上,他好不容易趕到一處佛庵,請求借宿一晚。這佛庵中的僧侶不知怎麼一來,居然狠下心來,拒絕了一位同門佛徒的請求。當仁里老禪師正要向庵主詳細說明自己的情況時,庵主卻居然大為生氣,怒氣相向。但仁里老禪師卻任由他棒喝責罵, 並不申辯、還口。可是,天早已黝黑,夜色深沉,仁里禪師見前不著村,後不巴店,前後望去,渺無人煙,便決心借庵簷之下,權且暫憩一宿。但荒山野外,又實在難以成眠。於是,他便開始誦卷;過了一會兒,月出東山,清輝朗照,課誦已畢的仁里老禪師看見佛庵邊上芳草萋萋,荊棘蔓延,正好房檐下又有一把鋤頭,他便乾脆不去休息了,抄起鋤頭,替庵寺除起野草雜荊來。後來,這叮叮梆梆的鋤草聲終於感動了庵主,他走出庵來,向禪師禮拜不已。

    聽說了這個故事後,敬安禪師興趣頓生,又寫了一首偈頌贈送給仁里禪師,對他勗勉有加:

        聞師行腳宿山庵,飢吃拳頭味亦甘;

        月出窺園猶拔草,令人思念每生慚。

    仁里禪師早先住持點石庵時,常常庵中缺糧少米,忍飢挨餓,但他卻依然從不拒絕四方僧俗,凡有所請,一併納入庵中;即使庵中止剩下一粒米糧,他也絕不私吞,而是與大家共享。所以,敬安禪師又有詩偈稱讚:

        點石庵中苦異常,平居十自九無糧;

        唯將一滴清溪水,散作醍醐上味嘗。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但我們卻不難從中發現仁里禪師那清邁超越的道品風貌。

    至於仁里禪師自己,雖然他專心持念,努力修為,但是,禪景清超,他也不時吟詠。比如,他曾吟詠了一首《除夕》詩:

        清閒佳趣在森泉,淡薄風光不世緣;

        瓦龕通燒松火暖,吵鐺爛煮萊根淡;

        從來處富爭濃艷,自古居貧斷爨煙;

        輸我山僧忘歲月,不知明日又新年。

    到了中華民國癸丑(公元1913年)十二月初,仁里禪師偶感身體有所不適,便知自己塵緣將盡,不日即將大行西去。就這樣端坐二十余天,天天誦佛念經,從不稍懈。到這一年的十二月二十三日,仁里禪師便已知歸期在即,於是便沐浴更衣,合掌西向,誦禪半響。然後,只聽得他大叫一聲佛祖的法號。時年便圓寂西去。時年七十五歲,僧臘五十五年。後來,他的弟子給他建塔於點石庵左。

    仁里禪師一生堅忍精進,形容枯寂。他患有口吃的毛病,期期艾艾,言語不暢;但時,他筆下卻極為流暢,洋洋灑灑,千言立就。自從投身佛門之後,他便只是長坐而已,從不臥床休息,竟然做到了五十年如一日。他又從不蓄積私財,不論冬夏,都只是身上那件僧袍而已,此外身無長物。自從他參透了父母未生前一句證通慧悟, 便翹心淨土,四十多年,從無二心。到最後,他終於如願以償,得歸淨土。僧徒道眾,無不景羨不已,祭祀不絕。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Him wong
Him wong 2020/02/07
@k98m...

有沒有聯絡方法,如微信、whatapp

我的微信saiyasat

k98m
k98m 2020/01/24

有,你要解盤?

Eric Lau
Eric Lau 2020/01/17

我都想問有沒有紫微解盤服務。

Abc
Abc 2019/09/11

今日睇好難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