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女人!

2014/08/01 16:01:17 網誌分類: 生活
01 Aug

之前寫過「十個女人」、又寫過「三個女人醉眼看世界」,今次「五個女人」個半墟,講咩嘢呢?講「鵝文」。

「俄文」除左俄國人,識嘅人應該唔多;至於我地講嘅「鵝文」,識嘅人更少,因為連「鵝」都聽唔明!{#icons_cat1}

尋日上「幼稚阮」課。平時我地一下課同學便作鳥獸散,尋日一下課等電梯果陣,有同學問:「有冇興趣一齊飲茶?」識我嘅都知我唔食午飯嘅,不過大家一齊上課有成四個月,連大家個名都叫唔出----課室有個彎,即使一齊上堂都未必見得倒!既然如此,我都一齊去啦---收吓風都好!唔響度、容咩易俾人攞嚟做話題架:有邊個人背後冇人講吖?{#iconb_361}

點解得五個人?因為部電梯每次淨係容納五個人囉,而且人少好吖,可以瞭解大家多啲!去到酒樓開埋位,跟住大家各自報上名來。我:「我叫阿VAN呀!」

其他四人:「啊!你就係師父成日叫住果個。」

我:「冇法子啦!我個「阮」插左喇叭,撥錯音、撥錯節奏,師父第一時間聽倒,咪成日攪針對囉!」

另一位師姐:「唔係喎!老師係讚你喎。老師讚你果次冇上堂,第一次睇倒份譜都可以即時視奏喎。」

我:「有咁啱得咁撓啫!果次段小曲係一拍八個音,八份一拍比較容易玩啫。」

又另一位師姐:「唔係呀!我有陣時玩亂左、我都係聽你玩個「阮」啲音嚟跟!」

五個人,得我一個玩「阮」,其他幾個玩「洋琴」。我地總結一隊中樂隊之中,玩洋琴係最辛苦嘅---佢唔係頭架!頭架要休息、洋琴必須要撐住,一首曲如果中間有一大段長嘅口白,好多時亦係洋琴一個獨挑大樑。

我:「我一早打聽左,我地上左年紀才學吹笛嘅、最容易係學阮架啦!」

其他四人:「你以為啦!成隊樂隊、得你一個玩低音,所以阮係好重要架!即使一個幾便宜嘅唱局,阮係唔少得嘅,所以你好重要架!」

佢地幾個玩洋琴有幾年,不過都學民樂,四人中又得阿M一個唔識唱粵曲。

我問M:「你唔識唱粵曲,何解會嚟學伴奏?據我所知,玩民樂、唱同奏係同步嘅,係粵曲才有追腔呢樣嘢!」

M:「咩嘢叫做追腔(我地未學到)?我因為視力衰退,睇嘢唔夠快,所以諗住學粵曲伴奏咋。(佢諗住第日可以做大師級,嗡埋眼都玩倒!)」

其他幾個:「咁你一定要學唱粵曲,否則玩到追腔你一定唔掂!」

不過,我地幾個都好興幸遇倒一位好老師。佢地幾個響出面學洋琴,由大棚上課至執私鐘都試過,但係佢地話響呢度上左四個月課,老師講嘅樂理多過佢地學左幾年嘅嘢。

剛上果一課,教「附點」練習。老師問:「你地咁多人學唱粵曲,有幾多人知「附點」係咩嘢?」跟住真係好多人搔頭(我就知呢,不過唔講俾你知)。

因為坊間一般教唱粵曲嘅,都唔會教「工尺譜」同樂理,所以唔識嘅大有人在。即使有教、亦冇我地依家講得咁清楚。講一個黑色笑話:

我曾經跟過一位老師上課,佢好多時都會講多少樂理俾我地知嘅;祇不過未必講得咁詳細、亦未必個個學生都咁上心---事實上,好多人上堂(甚至跟幾個老師)係為左多啲機會「出騷」啫,你同佢講樂理(等同講耶蘇),走梗!

該位老師每教完一首歌,都要學生一對對出嚟唱俾佢聽。那次有位同學交功課,唱到一個腔慢左(果個腔係一拍要唱晒,中間有個附點--老師上課時講:果個附點係停頓位,唱到果度一定要停,但係冇講要停幾耐),呢位同學重覆左幾次都仲係錯!老師開始不耐煩;那邊廂果位同學都好鬼勞氣:「老師,又係你話遇倒附點要停架馬,依家我停你又話我錯!」佢講果陣語氣都好差。

老師更暴跳如雷(俾個學生挑戰),結果:老師叫個學生以後唔駛上課,佢唔會為左一個月幾百蚊折腰。

響呢件事中,我以旁觀者角度睇:其實兩個人都冇錯!響果一拍裡面那「附點」是要停,但係老師冇仔細講要停多久,所以問題便發生了。我地學伴奏,便要清楚知道當見倒「附點」時,那「附點」響果個位置的時值---可能是1/8、1/4,亦可能是1/2拍,那便知道要停多久或者延長多久,亦知道在唱粵曲的時候那一處可以作為偷氣或呼吸位。

所以,學伴奏與學唱粵曲其實兩者有相輔相成作用!

以上所講嘅「鵝文」,有幾多人明呀?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