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一句完歷史:豐臣秀吉侵韓

2014/08/06 12:54:20 網誌分類: 政治
06 Aug

    夏季新番戰國BASARA JUDGE END,把Capcom出品的戰國劇帶到終末,終末連最豪快的獨眼龍政宗、武田信玄公都下馬受傷,最吊詭是德川家康以絆之大義背叛豐臣秀吉,激怒石田三成的情節。

    作為浪漫主義的動畫戰國劇,戰國BASARA自不然把日本戰國武將之爭最大限度地以各種民間道德義理來美化。信長是眾人之惡魔,秀吉相信力量,家康信絆,獨眼龍只喜歡豪快地與真田幸村一戰,信玄公和謙信是兩大惺惺相惜的軍神,慶次是可愛的遊俠。

{#601009556.jpg}

*石田三成、明萬曆帝、豐臣秀吉

    不過,當我嘗試在史實中找尋家康背叛秀吉的歷史時,即發現不對勁。首先,家康的確是吞掉了豐臣家,但在那之前,家康其實一直臣服於秀吉,是豐臣政權的五大老,而且秀吉不是家康殺的,是自己病死的。事實上,整個戰國時代,來到大閣秀吉手上之後,就已經基本上完了,因為豐臣秀吉已統一日本之天下,奧州筆頭獨眼龍,在史實中是自知無法得勝,親自向秀吉投降,因而保存了自己的家。

    那麼,秀吉死前,發生了甚麼事?

    的的確確發生了一件極大的事,那是歷史上中日間的朝鮮戰爭,牽涉國家共有三國,包括朝鮮、日本、大明。可是,明明是一場轟烈而且對三國歷史都十分關鍵之戰,可三國都沒有故事去褒揚,箇中原因,只能是因為該戰爭成了三國共通的臭史,我稱之為三國逆演義。

    漢末的三國戰爭,小說稱三國演義,相信是因為故事以義字貫穿,通過戰爭講述中國人的智謀與義,三國戰爭充滿了可借唱戲專家褒揚戰將和高舉大義的情節,可是在中日韓朝鮮戰爭之中,不但缺少大義可唱,即或有,也給幾個小人物玩轉了,假如真要講故,無論那一方,都避免不了自曝臭史,違逆演義的原則。

    在我小時候讀的香港中國歷科教教科書,這段稱為朝鮮戰爭的歷史僅一句「豐臣秀吉發兵攻朝鮮」即講完,超級化學。然而,是次中日韓戰爭,如果不計後來的臭史,只計開戰時的牌面,戰爭中用到的技術及戰術,戰爭的規模等等,內中故事卻十分精彩迂迴又曲折。

    首先,是次戰爭打了兩次,前後戰役水陸相接達25役以上,戰爭技術上日軍使用了鳥銃,明軍使用了各種大殺傷力大砲。據陳舜臣所說,最奇妙是兩種火藥技術明明都已被發明,兩軍皆可使用,可日軍就是不愛大砲,明軍也不愛步槍,推測是文化習俗愛好問題,兩種武器與兩軍的民族性適應情況不同。至於戰爭規模,中日兩軍動員凡二三十萬人。武將方面,日軍方面名人甚麼,包括了石田三成、島津義弘,兩人都在戰國BASARA出過場,尤其是石田三成,更是戰國時代末期名氣甚高之大名。至於明軍將領,雖則名氣不太高,估計這是因為在中國,歷史把握在文官手中,只要跟文官們不夠友好,任憑將領多麼威武,也是無法留名青史的。事實上,明將李如松着實太強太重要,在《明史》中還是佔了一章《李如松傳》。

    上文沒有提及朝鮮,是因為朝鮮國力甚弱,連軍糧也少得可憐,明軍想用銀兩購朝鮮糧草也沒得出賣。事實上,是次戰爭三國都無法取得豐碩戰果之原因之一,相信是因為朝鮮國土根本不能提供足夠糧草給任何一軍長期維持戰線。也就是說,火很猛,氧氣和可燃之物不足,中日兩軍都只能靠本國糧草供應作戰,運糧是一個相當麻煩的問題。不過,朝鮮雖弱,但海戰方面朝鮮的李舜臣將軍卻打了幾場漂亮的海戰,令日軍損失慘重。

    我翻查的資料,先是陳舜臣在日本人與中國人寫的資料,進一步則是翻查維基百科。不知為何,朝鮮之役一條在中文本中有極之詳細的記載,跟一般條目不同。

    我一邊讀,一邊有如此的思維:

1. 日本戰國時代大名們個個都是有名的英雄;

2. 明軍和朝鮮軍有甚麼巴閉?聽都未聽過;

3. 戰果:第一次戰事議和,第二次戰事日軍撤退;

4. 推測:當時的明軍軍事系統並非如印象中那麼的差。

5. 疑惑:為甚麼明軍的武力沒有人褒揚?

    在維基的記載中,明軍接受朝鮮求援後,立即遇到了一堆的問號,包括了日軍共有多少人、軍糧如何解決等等。而最糟糕的是,朝鮮官員所上報的敵軍人數從未正確過,而軍糧也是無法提供。但明軍援朝的意志未有變更,一方面是因為明軍明白日軍的本意是入侵中國,朝鮮只是必經之路,另一方面是中韓間的文化感情因素,維基條目有如此記載:「6月間朝鮮使節李德馨屢次上書明朝遼東巡撫郝杰,並在巡撫帳下日夜痛哭不走,遼東巡撫受其感動,遣副總兵祖承訓率騎兵5000人渡鴨綠江救援朝鮮,與日軍戰於平壤城。」

    雖然,明軍一直自稱天朝大軍,但沒有稱日軍為冦,偶而稱賊,但多數時候稱倭軍。短兵相接幾場戰役之後,明軍已不再相信朝鮮官員所報之軍情,而擬定了自己的戰略。根據朝鮮《宣祖實錄》的記載,明軍有這樣的想法:“……此賊非南方砲手不可制,欲調砲手及各樣器械先到於此矣,待南兵一時前進……”,“……今則霖雨頻數,道路泥濘…秋涼後方可發大軍前進剿滅…偌大軍留義州及你國…則你國糧料不敷,你國今且省了糧料,留備大軍之用…發兵救援已有明旨,我天朝無有內外之別,寧有終始之異乎…”。明軍雖自稱天朝,但戰略上一點也沒有鬆懈和低估日軍的戰力,甚有分寸,此為日軍無法直入明國之主要原因。

    第一次戰爭以議和收場,議和一事令朝鮮不滿,因為朝鮮在議和一事之中完全被中日兩軍無視了。明軍代表是一個叫做沈惟敬的官員,日方則是小西行長。小西是一名商人,只喜歡利潤,他想的不是秀吉所想。沈惟敬則是極度大膽的投機主義者,推測精通日語,由這個故事,可見跨文化雙語精英已成為戰略要員。小西和沈這兩人所做的,是他們名義上代表自己大國,實質上兩人在玩火,恃着沒有人懂漢日雙語,自把自為簽定瞞騙兩國領袖的和約。

    豐臣秀吉希望的議和條件如下:

1. 迎明帝公主為日本天皇後;
2. 發展勘合貿易;
3. 明日兩國武官永誓盟好;
4. 京城及四道歸還朝鮮,另外四道割讓於日本;
5. 朝鮮送一王子至日作為人質;
6. 交還所俘虜的朝鮮國二王子及其他朝鮮官吏;
7. 朝鮮大臣永誓不叛日本。

    明國希望的議和條件則是:

1. 日軍在受封後迅速撤離朝鮮和對馬;
2. 只冊封而不准求貢;
3. 與朝鲜修好不得侵犯。

    一看就知,兩國議和是雞同鴨講,兩方條件不可能談得來。而且,兩方各有一條奇特的條件。日方要求發展貿易,明方只允冊封而不准求貢。求貢表面上是國家稱臣,但明方竟然不准,原因按陳舜臣解釋,在封建中國,行的不是資本主義經濟,唯一獲官方允許的貿易,就是進貢,一般天朝收到貢品,有還禮的習慣,一貢一還,其實就是貿易。即是說,議和雙方都把眼光轉到經濟問題之上。當然,這對小西行長特別有意義,因為他是商人出身,可通過貿易獲利而崛起。

    結果,小西和沈玩蒙騙外交,明明談不攏條件,卻謊報對方答應所有條件。這對中日韓三方其實都是好事,因為戰爭因此而停止了一年,大家都得到休息的時間。後來,明使到日本宣讀聖旨,冊封秀吉為日本國王,令秀吉大怒,這才拆穿了二人的手段。沈惟敬的瞞騙外交給發現,被朝廷通緝斬首於市。至於小西行長,並非親自謊報議和條件,而是通過小西如安這一個似乎是他家族成員的人去完成,結果小西行長似乎只是輕微治個小罪了事,一年後再受命於秀吉再度攻朝。第二次戰事日海軍失利,小西行長在島津義弘掩護下才能保住性命回家。直至後來關原之戰,小西站在石田三成一方,與德川家為敵,後來是德川家得到政權,小西行長兵敗,與石田三成一起被斬首。最妙的是,小西行長是當時少有的基督教大名,據知他死時梵帝崗教宗也為他感到可惜。

    朝鮮戰爭,對中日韓三國來說都不光彩。朝鮮就不用說,除了李舜臣曾經大敗日本海軍,就沒甚麼值得褒揚,戰爭在自己國土開打,但中日議和,本國卻被兩國排除在外。對於日本,大將軍豐臣秀吉竟被文人玩弄,搞出一個冊封鬧劇,第二次攻朝又不成功,最後還病死了。戰國BASARA把秀吉描畫成強者,如何能把秀吉攻朝失利、遭明國冊封以及病死等事鋪張出來呢?比起這樣,讓秀吉死在德川家康手上還更光彩。

    在中日韓三國之中,明國應是唯一贏家,它驅逐了日軍,又冊封了豐臣秀吉,但對明國來說,讓臣下搞出個暪騙外交,也不是光彩的事。再者,當時的皇帝萬曆明神宗似乎也另有內情。明神宗出名怠政,多年躲在深宮拒絕上朝,惹來朝臣們的非議,然而史料記載整個朝鮮戰役,明神宗都有批奏放權給指揮將士。如果明神宗真的如此荒怠,我相信明國很難擊退豐臣大軍。深究淵源,可知萬曆帝曾因為太子繼位問題與朝臣相爭,自此深居不出,這實在是中國王室與文官發生了嚴重矛盾,結果皇帝選擇了回避文官的策略來治國。由於歷史從來掌握在史官手上,得罪文官朝臣的結果,即使貴位皇帝,也逃不出被史官寫臭的災厄。如果李如松等武官是站在明神宗一方,那麼無論武將戰鬥多麼英勇,結果也是無法名留青史吧。

    中日韓朝鮮戰爭,是三國逆演義。得罪文人,在當世可以稱雄,但死後還得被數臭,或者變成籍籍無名。最接近朝鮮戰爭的故事的小說,當數鹿鼎記,假如沈惟敬和小西行長最後像韋小寶發跡了,也許他們才會成為故事的主角吧!沈惟敬是雙語專才,小西行長是商人,中日韓朝鮮戰爭的啟示,是時代變了,商人和雙語跨文化專才才是玩轉世界的幕後把手。

 

 

回應 (2)
我要發表
彭彭
彭彭 2014/08/10 10:03:30 回覆

昨晚進行網站備份,瀏覽數字反映備份軟件連接網站約6500次。

立 冬
立 冬 2014/08/07 17:31:15 回覆

我對這三國的歷史都認識不多,所以搭唔到咀. {#iconb_261}

1

 

user

最新回應

我們是否需要用謊言去打擊說謊嘅敵人,難道

現時香港情況,正是全面學習中國文革時期的惡行,口口聲聲要民主,其實係自我民主,不需守法,大話連篇,候德健說得不錯:我們是否需要用謊言去打擊說謊嘅敵人,難道事實是不足夠?

泛民也不是好東西,它是常用謊言手段的傢伙!

萬大有商量
萬大有商量 2019/06/20

年青真是好 充滿活力

彭彭
彭彭 2019/06/19
@我係你舊生...

感謝同學... 等候下一個風和日麗的自由寫作時代來臨吧(完全不知何時)... 現在是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