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呢?

2014/08/07 14:36:45 網誌分類: 真假修行
07 Aug


 


為什麼說「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呢?

 佛教禪宗的歷代祖師大德們於教化弟子時,常以透過疑情的啟發,要求全神貫注在疑處,以打破沙鍋問到底之方式,來指引其弟子參禪悟道,宋代仰山祖欽禪師說:「參禪須是起疑情,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須是疑公案始得。」,因此便有了「參話頭」這種修行法門,那麼什麼是「參話頭」呢?「參」就是指參悟而言,「話」就是指說話,「頭」就是說話之前,那一念不生不滅的心,因此佛教禪宗所謂的「參禪」就是要找到本心,因為他們認為本心當中是具足如來智慧德相,也是無窮無盡的,本來禪宗這一脈,是初祖大迦葉尊者所傳,當初釋迦牟尼佛在蓮花法會拈花一笑告知大迦葉尊者的那一段話是「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因此禪宗諸祖師代代相傳就是以心印心,契悟而已,因此根本沒有什麼法可傳,也沒有什麼法可得。故古德有云:「佛說八萬四千法,人人各持一妙法,唯有祖師西來意,不在八萬四千門。」所以禪宗弟子自認為禪宗這一門根本不在那八萬四千法門之內,只是後來的學人因為根器日漸趨下,所以無法領悟玄妙的奧旨以契悟本心,所以禪宗祖師們在不得已之情況下,因此又開出參禪這一門,雖然是比較方便,但卻又陷在八萬四千法門裡面了。

   也許禪宗第一代祖師大迦葉尊者與歷代之祖師根本就沒有參透釋迦牟尼佛在蓮花法會拈花一笑所告知他的「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這一段話,否則就不會有佛教禪宗這一個修行法門出現在娑婆世界之中,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因為釋迦牟尼佛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凡所有相當然也包括宗教經典教義內容之文字相與所有大師講經說法之語言相,因為真理不能用嘴巴說,也不能以文字來顯示,所以他認為大迦葉尊者的道根比較深,悟性比較高,因此他才會告訴大迦葉尊者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這一個心法,佛教禪宗之弟子將大迦葉尊者列為禪宗第一代祖師,可能連禪宗第一代祖師大迦葉尊者他自己本人都一無所悉,佛教禪宗之弟子也將達摩列為漢傳禪宗的第一代祖師,我想可能連達摩本人都不知道,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因為這個「禪」字根本就是中國人自己的東西,一定是傳至漢地來之後才有的名相,因此印度的大迦葉尊者怎麼會知道他被列為禪宗的第一代祖師呢?當然達摩本人亦不可能知道,他也已經被列為漢傳禪宗的第一代祖師了,所以所有禪宗之弟子當以「禪宗如何而來」這個疑情去參悟,若不能參透其原意必會導誤許多的後世禪宗的學人。

   為什麼呢?因為正法既然沒有任何的文字相與語言相,那麼又何須創建禪宗這一個宗門來傳教義呢?佛教自從有了禪宗這一個宗門之後,那麼必然會有一大堆的學人慕名而進來參禪,而所有歷代的禪師對其弟子講經說法之內容不是語言相嗎?弟子將那些歷代禪師所說的話彙整之後傳給後世學人,那麼那些書本的文字內容難道不是文字相嗎?如此的話,又怎麼能說禪宗歷代之祖師都已經參透了釋迦牟尼佛交付給大迦葉尊者有關「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這一段話的真諦呢?一般的弟子都以為歷代的祖師都是因為悟了道所以才會另外出來開宗立派的,所以他們皈依這些祖師跟他們學佛法一定能夠開悟,事實上這都是一種錯誤的觀念,事實上剛好相反,歷代的祖師其實都是因為根本未悟道,所以他們才會再另外出來開宗立派的,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如果禪宗的第一代祖師是因為悟了道所以才會再另外出來開宗立派,那表示新的禪宗教義應該是比釋迦牟尼佛的原始教義更接近真理,也就是因為他認為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那些內容都不對,所以禪宗的第一代祖師才會再另外出來開宗立派,另傳禪宗的新教義。

   唐代當時之禪宗教派共有洪州、荷澤、北秀、南侁、牛頭、石頭、保唐、宣什(念佛門禪)、惠稠、求那、天台等諸派,而宗密之圓覺經疏抄又另外舉出了北宗禪、智侁禪、老安禪、南嶽禪、牛頭禪、南山念佛門禪、荷澤禪等七宗,其他還有因為南六祖惠能與北神秀所爭執的頓悟與漸悟理念之不同,而又區分為南宗的曹溪宗與北傳神秀大師的北宗,台灣現在也有法鼓山、佛光山與中台禪寺或臨濟宗、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與潙仰宗等不同脈系之禪宗,而目前在世界各國也因為禪宗的外傳,因而產生了各國自己不同的禪宗教義,那麼這些新創建的禪宗教派之開宗宗師,他們都是因為悟了道才另外出來開宗立派的嗎?如果他們都是因為已經悟了道,所以才會出來另創新的教義的開宗宗師,那麼不就表示原來的開宗宗師根本就沒有悟道嗎?他們那些不究竟的法義已經被新的宗派否定或推翻了嗎?如果這個推論是正確的話,那麼目前的宗派若再向下衍生新的教派出來,當然目前宗教的教義也會被他們推翻,如此的話,那不就是等於證明了目前所有禪宗的各支脈那些開宗的宗師其實也是根本沒有悟道的人,所以說真正悟道的人他們就會針對其他道友之根器來點撥他們悟道即可,根本不會再出來開什麼宗、立什麼派,可見目前所有禪宗各支脈那些開宗宗師其實根本就是還沒有真正悟道,所以他們無法參透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那些心法。

   釋迦牟尼佛不是講的很清楚嗎?他告訴大迦葉尊者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這一段話若是解讀錯誤的話,那麼禪宗諸宗派脈系的所有教義也會跟著錯到底,什麼是「正法眼藏」呢?佛教禪宗解讀為:所謂「正法眼藏」乃是指禪宗所傳之心印,亦泛指佛所說的無上正法,他們說因為佛的心眼通達真理智慧,故名「正法眼」,所以能洞徹實相萬德含藏之無盡寶藏。他們認為「正法眼藏」即《法華經》所謂之「佛知見」,也就是由釋尊付囑迦葉,輾轉相傳,佛所徹悟的不可思議、無有分別的涅槃妙明真心,其實這樣的解讀是錯誤的,釋迦牟尼佛沒有什麼正法眼,一般佛的心眼也無法通達真理智慧,所謂「正法」就是指真理,而「眼藏」則是指真理沒有文字相,所以需要用心的方法才能悟道,凡夫俗子的肉眼是看不到真理的,故稱為「正法眼藏」,由此可以證明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三百餘會與他所傳世的那些三藏十二部經之內容皆是「方便之說」而非「正法」,後世之佛教三寶弟子執著在經典文字內容的標月指上,每天都在佛堂、講堂與寺院中誦經、唸經、背經或辯經,根本沒有參透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那些話之真諦。

   「涅槃妙心」是指道心而不是指清淨心,為什麼呢?因為真心哪裡還有什麼「清淨」或是「不清淨」的問題存在呢?佛教三寶弟子若是一直在強調清淨心的話,那麼就表示還有污濁心之存在,因為「清淨」與「污濁」是相對待的,因此若沒有汙濁之心可以比較,那麼還有什麼清淨心呢?所以有「清淨」與「污濁」相對待的心,那是凡夫俗子的假心而非真心,所以不能錯誤解讀「涅槃妙心」這四個字之真諦,「實相無相」這四個字亦是如此,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所以實相當然是無相的,物質之相是非物質所組合而成的,非物質是無相的,故又稱為真相或本相,真理即是無相,故沒有任何的文字相與語言相,所以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三百餘會與他所傳世的那些三藏十二部經之內容皆是有文字相與語言相的「假理」而非「真理」即是此意,佛教三寶弟子就是將這些具有文字相與語言相的假理誤當成真理,故才有「正法眼藏」乃是指禪宗所傳之心印,亦泛指佛所說的無上正法之謬誤,釋迦牟尼佛已經告訴世人說若有人說如來有所說法即是謗佛,不解吾所言故就是這個道理。

   釋迦牟尼佛度化眾生為什麼要觀機逗教、應病予藥、契機說法呢?就是因為眾生經累劫之輪迴與所造善惡業障不同之故,所以才會產生不同的根器與悟性,若是釋迦牟尼佛講同樣的一段法,根器深、悟性高的信徒固然聽得懂,但是根器淺而悟性低的信徒必然無法契機,所以才要觀機逗教、應病予藥、契機說法,這種針對不同的對象講不同的話就如同孔老夫子所說的「因材施教」一樣,所以才稱為「方便之說」或「假理」,真理是永恆不變的,怎麼能今天對甲這樣說或明天又對乙那樣說呢?佛教的那些法師或住持未能參透這些簡單的道理,還要求信徒們要依教奉行,真是誤人不淺,而所謂「微妙法門」則是指真理要契機才能真正悟道,真理因為沒有物質的有形之門可以讓世人去追尋,而是要自己心悟才能參透真理,故稱「微妙法門」,「微妙」者玄奧無法以常理去理解也,而「法門」者則是指無框之門也,所以「微妙法門」就比較類似道家所說的「玄牝之門」或「玄關」等名詞之意思,皆是隱喻詞也,為什麼說修行是心法呢?因為用凡夫俗子之肉眼根本是看不懂真經的。

   「不立文字」是指心法是要用心去參悟才能悟道,因為真經無字、真道無言,具有文字相的文字經根本是假經,一些根器淺、悟性低的信徒看了反而會被導誤,所以有文字比沒有文字更容易導誤信徒,因此根本不需要立什麼文字,目前禪宗的一大堆的禪師出了一大堆的書或留下一大堆的偈語給後人,其實皆違反了釋迦牟尼佛當初所傳給大迦葉尊者那些心法之本意,有的禪師自己根本都尚未悟道,但他們卻出了一大堆的書或留下一大堆的偈語給後人,其實這種情形很容易誤導後學之禪宗弟子,自己也違反了禪宗創宗之本意,至於「教外別傳」這四個字很多人有不同之解釋,但若是解讀錯誤的話,那麼也可能會失之毫釐,謬之千理,何謂「教外」呢?教外的「教」字跟宗教無關,釋迦牟尼佛的時代宗教根本尚未成形,所以教外的「教」字是指教化的意思,凡是以文字、圖像或語言對他人所作的靈性啟發皆稱為教化,因為真理沒有任何的文字相與語言相,因此無法藉由文字相之經典教義與有語言相之講經說法來教化眾生,故稱「教外別傳」,因此所謂「教外別傳」是指真理須由心悟而得,根本無法藉由文字相之經典教義與語言相之講經說法來傳播之意。

   佛教的禪師雖然說:「參禪須是起疑情,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須是疑公案始得。」,但是禪宗學佛之弟子卻從未對禪宗那些開宗宗師或歷代祖師所說的話到底是正信或是妄語起疑情,也從未對那些開宗宗師或歷代祖師他們到底是否已經真正悟道起疑情,所以都是人云亦云跟著那些開宗宗師或歷代祖師錯誤的知見到處傳播,釋迦牟尼佛就是因為大迦葉尊者道根比較深悟性比較高,所以才告訴大迦葉尊者那一段心法,而大迦葉尊者也沒有創建什麼禪宗,直接一代傳一代,所以到了第二十八代的達摩祖師才會將這種心悟之法傳至漢地,為什麼達摩祖師要將這種心悟之法傳至漢地呢?主要是因為唐玄奘從印度取經回到漢地之後,唐太宗特地在西京弘福寺開設佛經譯場,當時由玄奘法師、鳩摩羅什法師、真諦法師、不空法師等四大譯師領銜著手翻譯佛經,前後經過十九年的努力,總共所翻譯的佛經計有七十五部,故有一千三百三十餘卷,但是古德有云:「佛陀若有說佛法,眾生死在佛法裡,佛陀若未說佛法,眾生墮入輪迴中」,這一句偈語就是在告訴世人,說大部份的佛教徒都將佛經之內容誤當成了真正的佛法,所以通通都死在假佛法之中而無法悟出真道來。

   古德亦云:「經是佛言,禪是佛意」,這一句偈語真正之意思旨在告訴世人說佛經經文的內容是假佛法,禪之精髓才是真正的佛法,所以才要佛教禪宗之學人參禪,「參」是參悟的意思,「禪」則是正道的別稱,所以參禪其實就是悟道的意思,但是目前在佛教禪宗之中有坐禪、禪定、禪三、禪七…等等的修行方式,好像已經將參禪這種無為法變成了坐禪、禪定、禪三、禪七…等等的有為法,真不知道這是禪宗哪一代的祖師所創建的修持方式,使禪宗從無為法之修持方式變成有為法之修持方式,從八萬四千法門之外跳進了八萬四千法門之中,完全誤解了當初在蓮花法會上,釋迦牟尼佛告訴大迦葉尊者所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這一段話之真諦,實在非常的可惜,目前在社會上有一些禪宗法門的弟子,在網路上或公開場合之中正式宣佈他們是如何在某一些禪宗大師的指導之下以禪定證悟了,而且他們還在禪定之中,看到了什麼藍光、黃光、紫光或金光,簡直是在鬧笑話,難道他們不知道釋迦牟尼佛曾經說過:「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一段教誨嗎?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難道那些什麼藍光、黃光、紫光或金光不是相,不是虛妄嗎?看到那些幻境根本就是初學者所必經之過程,禪宗弟子怎麼還能拿出來當成證悟之證據到處炫耀呢?再說真理沒有任何的文字相與語言相,故真正已經悟道之高人,他們也無法向他人證實他已經悟了道,所以古德才有「悟者無語」這一句話,所謂「悟道」或「參禪」都是在指悟透或參悟了宇宙間那唯一之定真理而言,因此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才會在《六祖壇經》中說:「諸佛妙理非關語言,無有文字」這一段話,那些公開宣稱他們已經證悟的禪宗弟子,難道不知道六祖惠能大師所講的這一段話之真諦嗎?六祖惠能大師所講的這一段經文不是已經明白的告訴世人,真理沒有任何的語言相與文字相,所以那些宣稱已經證悟的禪宗弟子他們所發表的那些證悟心得,其實跟真正的修行或悟道完全無關,這也顯示出不但這些人根本沒有悟道,就連指導他們修行的禪師亦是連道門都找不到的道外之人,老子與釋迦牟尼佛他們已經悟了道,他們有公開宣稱他們已經悟道了嗎?釋迦牟尼佛連說法之內容都不敢告訴信徒們說那些內容是真理,所以他才告訴世人說那些話都是觀機逗教、應病予藥、契機說法的方便之說即是此意,有些修行人將他們老師所說的話當真,這種人是標準的信徒,但卻不是一個真正的修行人,為什麼呢?因為修行的對象是自己,而信徒所信的對象卻是他人。

   成道的順序是先悟再修而不是先修再悟,為什麼呢?因為一個修行人若沒有悟道就開始修行的話,那麼其修行的方向不清楚,修行的過程與方式便會產生偏差之現象,如果悟道之後再開始修則方向便是正確的,如此的話開始修行便能解行合一,並逐步往成道的方向大步邁進,目前八萬四千法門的眾修行人,有的人誤以為明心見性就是悟道,有的人誤以為涅槃即是修行之究竟,有的人則誤以為成佛就是成道,這都是因為修行觀念之不同,所以才產生不同之認知,有的人還以什麼行菩薩道、聲聞道或圓覺道…等等不同之果位為其修行之目標,但是事實上若沒有達到成道之究竟目標,則修至什麼果位其實都是尚未達到究竟之目標,一般而言,每一種宗教法門的信徒都會說他們這一個修行法門是最究竟的或是最了義的,初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是事實上都是受了那些傳教者錯誤的知見所蠱惑而不自知,因為這些信徒之悟性僅及於此,再究竟的法門他們也悟不出來,所以會將一些有為法的錯誤修行方式當成究竟法,這正是應了古德所說的那一句話:「各宗教法門之經典教義內容,淺者見其淺,深者見其深」的道理,如果他自己不認為他們這一個修行法門是最究竟的或是最了義的,那麼他們本身會陷溺在其中而不自知嗎?

   古德有云:「遇夏蟬不語寒冰,逢井蛙不談太空」即是此意,事實上本來就是法法平等,因此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什麼「殊勝法」或「不殊勝法」,更沒有什麼「究竟法」或「不究竟法」,更無什麼「了義法」或是「不了義法」,只有自己到底有沒有足夠的悟性能夠悟道而已,再怎麼樣的殊勝法、究竟法或是了義法,假如自己沒有足夠的悟性去悟出隱含在其中之真理的話,那麼通通都會變成不殊勝法、不究竟法或是不了義法,為什麼呢?因為道是無所不在的,宇宙間的萬事與萬物之間皆隱含了道,因此對一個悟性高的人來說,哪裡還有什麼不殊勝法、不究竟法或是不了義法呢?因為對這些高悟性的人來說通通都是殊勝法、究竟法與了義法,否則請告訴世人,釋迦牟尼佛與老子他們到底是修哪一種法門才悟道的呢?或是他們到底聽了哪一個大師講經說法才悟道的呢?當然沒有,所以有時候我們會常常聽到某一位道友說,他們的老師告訴信徒說,他們這個法門是所有的修行法門之中最究竟或最了義的,其實這是一種無知的觀念。

   有這種烏龍大師必有這種迷信之信徒,別人說什麼他通通都相信,難道會有一個大師告訴他們的信徒說,他們這個修行法門是最不究竟或最不了義的嗎?如同到菜市場買水果,每一水果攤的老闆一定會告訴消費者說他們所賣的水果最甜或最便宜,否則誰要買他的水果呢?所以問題不在於這一位大師所吹噓的,說他們這個法門是所有的修行法門之中最究竟或最了義的,而是說我們自己在其中修持有沒有起任何的疑問,而大師所作的解答之中我們到底能不能找出問題來,如果能那麼我們的修行必然會有所收獲,否則自己到任何宗教法門去修行,永遠只是當信徒,也只會聽經聞法或依教奉行,那麼還修什麼行呢?因為自己的悟性太差矣!小疑只能小悟,大疑才能大悟,基督徒若告訴我們說:「上帝創造宇宙」,那麼我們就可以問他說:「上帝創造宇宙的時候是站在宇宙裡面創造宇宙,還是站在宇宙外面創造宇宙呢?」,因為若上帝站在宇宙裡面創造宇宙,那麼宇宙本來就存在了,又何須上帝創造呢?如果說上帝是站在宇宙外面創造宇宙,那麼就變成了兩個宇宙,那麼上帝所站的那個宇宙又是誰創造的呢?這是說不通的。

   佛教的法師說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經之內容才是正信,其他的都是外道,那麼釋迦牟尼佛就是一個標標準準的外道,為什麼呢?因為釋迦牟尼佛根本不是看到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經之內容才悟道的,淨土宗說念佛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麼釋迦牟尼佛一定沒有辦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呢?因為釋迦牟尼佛根本沒有佛像可以憶念,也沒有佛的無量功德可以想念,更無佛的法身可以思念,佛教禪宗某法師說要禪定才能得到光明覺受、快樂覺受跟最上面的無念覺受等三種覺受,得到之後這三者都要拋棄才能成佛,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釋迦牟尼佛一定無法成佛,為什麼呢?因為禪宗與禪定這些名詞都是釋迦牟尼佛滅度幾百年之後傳到漢地才有的名詞,釋迦牟尼佛根本沒有進入佛教的禪宗學習,祂哪裡知道什麼是禪定呢?那麼請這一位大師告訴世人,釋迦牟尼佛沒有經過禪定之修行程序,祂為什麼能成佛呢?所以修行的程序不是信、願、行,而是疑、悟、行,因為只會信、願、行的人他累世輪迴只能當信徒,根本無法得道,因為這種人連悟都沒有,因此又怎麼可能悟道呢?所以唯有疑、悟、行的人才能悟道、行道與成道,因為修行要在疑中求悟,真悟之後才能行,解行合一才能成道,社會上八萬四千法門與三千六百道門皆是旁門,唯有道才是真正的正門,故說:「不二門」。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