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艾草的美味_艾草N種吃:

2014/08/10 19:43:32 網誌分類: 飲食
10 Aug

享受艾草的美味_艾草N種吃:

 {#艾草.jpg}

艾草又名香艾、蘄艾、艾蒿,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經。能散寒除濕,溫經止血。適用於虛寒性出血及腹痛,對於婦女虛寒月經不調、腹痛、崩漏有明顯療效,是一種婦科良藥。端午習俗用艾草驅邪,下面介紹幾款艾草藥膳:

艾葉糖水

做法:艾葉15克,白糖20克,共煮湯飲用。

作用:經來煩燥,尿赤灼痛,口幹口苦,喜冷水,便秘難下,舌紅苔黃,脈數無力。宜清熱利濕,活血化瘀。

艾葉餅

做法:將五月艾葉打成漿,再用糯米粉做成一個個艾葉餅,口感上有很香濃的艾葉香,並有少許的艾葉苦味,吃後齒頰留香。如夢令喜歡姑姑做的艾餅,不放白糖,放了紅糖粉+炒芝麻或花生。

作用:有美容功能,是客家婦女坐月子必吃的點心,還可治感冒。

艾葉水糕

做法:取艾葉、粘米、糯米、沙糖各適量。先將艾葉陰乾,然後與粘米或糯米一起浸泡2小時,用打漿機磨成米漿;沙糖煮溶與米漿煮成糊狀,入銅盆蒸60分鐘,冷卻後切件。

艾葉蒜湯

做法:大蒜50克,生荷葉20克,生艾葉20克,生側柏葉20克鮮生地20克,將各種材料混合一起搗成泥,以水煎服,可平逆氣、止血。

艾葉紅糖水

做法:生薑5片,大棗5枚,艾葉15克,紅糖適量,水煎服。

作用:用於痛經。

麵粉蒸艾葉

做法:將新鮮艾葉去掉硬梗、枯葉,用清水將泥沙淘淨,然後按1千克艾葉拌250克麵粉的比例,摻勻拌散,使艾葉全部沾有麵粉。然後鋪入籠屜蒸約30~40分鐘後出鍋。蒸熟的艾葉呈灰白色,無濃烈的芳香藥味。再盛在碗裡,調入以香油、辣面、蔥、蒜泥等調製的味料即成。

作用:開胃暖胃。

艾葉餃子

做法:1、艾葉300克,切碎;蔥、豆芽、豆腐適量切碎。2、將以上材料拌勻,用鹽、味精調味成餡。3、用面皮包餡成餃子形狀,入鍋中蒸熟或水煮均可。

作用:增進食欲。

艾葉菜團

做法:將艾葉切碎,放適量麵粉,用水、鹽揉成麵團,做成大小適中的艾葉菜團,入鍋中蒸熟即可。

作用:能“通氣血,還寒濕,止血,安胎”。尤其是端午節前後的艾葉,清嫩味鮮,具有開胃健脾,增進食欲的功效。

艾葉是野菜,也是一味中藥,南方人經常食用,而北方一般藥用較多。

  在南方,許多人家都會用采來的艾葉,與楓樹葉、桉樹葉等一起煮水,給產婦洗澡驅寒,這對產後疼痛、關節酸痛等都有好處。對於嶺南一帶的客家人來說,艾葉更是一種美味。除了總書記包的艾葉粄(把艾葉與糯米粉和在一起,像包餃子一樣包上各種餡兒),

 

      客家人還喜歡用艾草來煲湯,認為艾草湯既可以祛風暖胃、清熱解毒,又可以平抑肝火、祛風濕、消炎、鎮咳。艾草湯也就成了當地餐桌上的常客。艾米果、艾糍粑、艾葉丸子,一個個清香可口,軟香黏糯,色似翡翠,每年的陽春三月,這些傳統小吃就開始擺上客家人的餐桌

 

深圳市中醫院針灸科主任醫師陶加平介紹說,艾葉,性溫有小毒,有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的作用,可以外用,也可內服。主要用於虛寒性疾病,如腹部冷痛、月經不調、宮寒不孕等婦科疾病,還有止痛的作用,治療關節炎等;還能止血,用於治療崩漏、妊娠下血等症。此外,皮膚瘙癢者,也可以用艾葉煮水後洗澡。

清明、尤其是端午節,艾葉又鮮又嫩,是最佳的食用時間。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說,艾葉可以幫助人體升陽,抵抗外邪,還可以開胃健脾,增進食欲。

不過,由於艾葉有小毒,貪嘴的人這一點可一定要牢記,千萬不要一次吃得太多。

 

轉自:中華素食網

 

原文地址:http://www.chinavegan.com/2012/06/2012062108520957.htm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