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奇譚
風水奇譚
風水奇譚

明軍亡於一隻雞?(上)

2015/01/08 08:42:08 網誌分類: 生活
08 Jan
        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的「定遼大將軍」大炮,是由吳三桂於崇禎十五年(1642年)捐資鑄造,全長約380厘米,內徑為10厘米,可能是中國現存的紅夷炮中最長的一門。

        在不斷的仿造中,明代工匠改進了鑄炮技術,使用鐵芯銅體鑄造法。它巧妙地利用銅之熔點(1,083℃)遠低於鐵(1,538℃)的物理性質,於鐵胎冷卻後再以泥型鑄造法或失蠟法製模,並澆鑄銅壁。與先前的鐵炮或銅炮相比,此種新型火器不僅管壁較薄,重量較輕,花費亦較少,且比較耐用。北京八達嶺中國長城博物館藏有崇禎元年(1628年)所造的前裝滑膛紅夷型火炮,從炮口便可見其管壁為鐵芯銅體,有準星、照門和炮耳。

        根據目前一般冶鑄史教科書介紹,美國軍官托馬斯‧羅德曼(Thomas‧J‧Rodman)在南北戰爭時曾發明一種鑄炮新法:採用中空的模型,並在其中導入冷卻水,可使鐵質炮管自內向外凝固,所鑄之炮可以更大,耐用程度可達到先前的五倍至數十倍。鐵芯銅體的鑄法雖使用兩種金屬,但原理很接近羅德曼法的雛形,只不過明朝的「定遼大將軍」比羅德曼早出現了兩個多世紀!

        儘管明軍對紅夷火炮的仿製已經達到高峰,但操作方法一直是當時許多明軍炮手的弱點。16世紀以來,西方科學家已經用數學知識發明許多簡明實用的儀器工具,這與中國全憑經驗發射火炮的傳統方式,形成強烈對比。這些工具包括增進瞄準技術的「炮規」,這是最早的計算尺,它能將火炮發射所需的複雜數學和物理知識,變成簡單的標尺刻畫,可對射擊目標進行精確的距離測量和角度定位。此外還有「銃尺」,可幫助炮手迅速計算出不同材質的炮彈和不同口徑的炮身所應填裝的火藥量。

        李丞責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