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如何發動經濟戰的

2015/01/12 10:29:13 網誌分類: 經濟
12 Jan
美國是如何發動經濟戰的



  一部美國歷史,就是一部美國爭奪世界經濟霸權並維護其霸權的歷史。在二百多年的建國史上,美國先後發動過對英國的經濟戰,對德國的經濟戰,對蘇聯、對日本、對拉丁美洲國家、對亞洲新興國家的經濟戰,迄今從達成戰略目標的角度看都以美國獲勝為結局,並且這些經濟戰對手都被美國所降服,粉碎了他們在經濟上自成體系的戰略意圖,並臣服於以美國為霸主的美元經濟體系。 

  縱觀歷史上美國對競爭對手發動的主要經濟戰,我們可以看到以下共同點,可以將其視為美國經濟戰略的基本特征: 
  美國發動經濟戰基本特征之一 

  美國對其經濟戰打擊目標的首要選擇標準,是對美國經濟地位的直接挑戰者。任何在世界經濟體中經濟能力上升至第二位或迅速接近第二位的國家,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美國從戰略高度的經濟打擊。 

  從1870年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以後,英國退居世界經濟第二大國。美國對英國毫不手軟,一直窮追猛打,不斷削弱英國的經濟實力。美國利用兩次世界大戰的機會,迫使英國從債權國轉為債務國,並利用建立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世界銀行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後來的建立世界石油美元循環體系,徹底摧毀了英國在經濟上金融上對美國的挑戰能力。英國徹底臣服於了美元霸權體系。 

  從二戰前後,蘇聯曾成為世界經濟第二國家。美國率領北約國家對蘇聯發動“冷戰”。其實冷戰只是美國“聲東擊西”的巧妙運用。美國的真正目的是對蘇經濟戰。經過幾十年的持續戰役展開,蘇聯經濟最終崩潰並導致國家解體。 

  20世紀60年代,西德經濟曾快速接近西方世界第二。西德領導人表現出高度的政治智慧,迅速屈從於美國經濟霸權,不斷對美國經濟霸權示弱,而不是像後來的日本那樣對美國顯示出咄咄逼人之勢,這才使得西德避免了美國對其發動致命經濟打擊。 

  20世紀70年代以來,日本經濟迅速躍居資本主義國家第二,並且日本政客被勝利沖昏頭腦,對美國顯示出挑戰態勢,從而導致美國對日本的全面經濟打擊,使日本經濟徹底喪失對美國的挑戰能力。 

  從以上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從美國經濟獲得世界霸權以來,任何一國經濟體如果躍居世界第二或顯示迅速接近美國經濟實力,並且展示出對美國經濟的挑戰態勢,必然招致美國發動全面經濟戰的打擊。值得註意的是,美國對經濟對手的經濟戰從不高調張揚,從來都是悄然進行,並且從來都是制定有長達數十年的戰略規劃。 

  美國發動經濟戰基本特征之二 

  任何快速發展的經濟體,如果直接傷害到美國經濟利益,如果表現出對美國世界霸權體系的離心傾向,即使他遠不及世界第二的挑戰者地位,也都會遭致美國經濟戰的打擊。 

  從1970年代後期開始,美國發動了對拉美國家的經過精心策劃的經濟戰,直到最終摧毀了拉美國家獨立發展民族經濟的政治意誌和經濟基礎,使其重新回到以美國為霸權的市場體系之中。 

  二戰之後,眾多拉美國家利用美英國家的政治重心側重於歐洲事務從而自身的外部政治壓力減輕的歷史機遇,並且受到了蘇聯戰勝法西斯德國的巨大鼓舞,紛紛效法蘇聯的國家干預經濟體制,扭轉了過去一百多年來所一貫奉行的自由貿易體制。在二戰之後到1970年代之間,創造了輝煌的“拉美經濟奇跡”。拉美國家的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民族經濟體系與民族工業體系日趨獨立完整。這從根本上觸動了美國的經濟利益。特別是1970年代爆發石油危機以後,拉美國家是美國構建石油美元大循環戰略的主要環節之一。美國決不容許拉美國家脫離美國的經濟體系。於是從1970年代後期開始,發動了持續不斷地對拉美國家經濟戰。直到1980年代,拉美國家相繼陷入美英資本為其設置的嚴重債務危機陷阱,拉美國家在二次大戰後所建立起的相對獨立的民族工業體系相繼崩解,拉美國家經濟發展陷入嚴重停滯,並重新被並入美國經濟版圖。 

  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其背景是亞洲高速發展的幾個經濟體,特別是韓國、中國台灣等等,在民用電子工業上對美國形成直接挑戰。這也是美國所不能容忍的。因此美國利用這些亞洲國家在急於發展經濟中所產生的經濟失衡現象,由對沖基金出面,一舉摧毀了亞洲國家在民用電子工業上對美國的挑戰能力。從那時以來,美國民用電子工業重新掌控了世界市場的霸主地位。 

  美國發動經濟戰的基本特征之三 

  美國價值觀先行。以美國認可的經濟理論左右被打擊國家產、官、學界的理論思維方向。 

  目前,美國認可的價值觀已全面掌控了世界經濟理論體系。諾貝爾經濟學獎基本上由美國學者囊括就是其表現之一。 

  從歷史研究中可以發現,在近代美國發動的一系列經濟戰中,包括對蘇聯經濟戰、對俄羅斯經濟戰、對日經濟戰、對拉美經濟戰、對亞洲新興國家經濟戰,都可以看到這些被打擊國家中有一大批產、官、學界頭面人物,已經完全只會用美國所認可的價值觀和理論體系來思考問題、決定政策。這就使這些被打擊國家的抵抗力大為削弱,使美國從立國以來所發動的每一場經濟戰都未嘗敗績。 

  美國發動經濟戰的基本特征之四 

  在被打擊國精心培植一個經濟既得利益集團,從被打擊國內部形成瓦解反抗力量的經濟基礎。 

  通過對世界經濟國際一體化的歷史研究,以及從美國對前述一系列國家所發動的經濟戰的具體觀察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共同的規律,就是美國經濟力量在侵入一個經濟體時,美國並不是在利潤獲取上不留余地,而是用相當的利潤空間培植一個本地利益集團。這個利益集團是對美不對等經濟交流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最大受益者,包括企業家、貿易商、投資者、學者、官員等等,也包括相關政府機構。為培植這個利益集團,美國可以耐心實施十年二十年的具體操作,然後在美國發動經濟戰決定性的總攻戰役時,這個利益集團可以從被打擊國內起到決定性的瓦解作用。這個過程在對蘇聯經濟戰、對日經濟戰、對拉美經濟戰中,表現得特別明顯。這也是因為這幾個經濟體中本土化抵抗力量原本特別強大的緣故。 

  而在美國對亞洲新興經濟體的打擊中,由於這些經濟體中與美國利益相關者眾多,及有更深的利益糾葛,因此與美國經濟利益相通的本土既得利益集團的實力更為強大,這也使得美國對亞洲新興經濟體發動經濟戰更為容易。 

  美國發動經濟戰的基本特征之五 

  用開放美國市場、加強對美貿易以形成不對稱經濟依賴關係,是美國進行經濟戰前期戰場準備的首要步驟。在對未來經濟戰打擊目標國內努力推進“自由貿易”、“自由市場原則”,是美國發動經濟戰的重要戰場準備步驟。 

  美國對日、對德、對拉美、對蘇聯東歐地區、對亞洲新興經濟體等國家實施經濟戰的初始準備階段,都是以對其開放美國市場為條件,換取潛在被打擊目標國把國家經濟限定在國際分工的某一低端區域,或者使潛在被打擊目標國的國家經濟體系的完整性遭到嚴重肢解。 

  例如對日本,美國曾以開放美國國內市場換取日本放棄軍工生產,集中民生產品生產,使日本喪失了軍工科研能力,從而喪失了對美國在尖端科研的挑戰能力。 

  例如對德國,美國利用馬歇爾計劃把德國納入了美國的民用工業加工體系,並同樣清除了德國在尖端軍工領域的科研能力。 

  例如對拉美,美國利用開放美國國內市場,把拉美國家發展局限在農業和原料出口的低端領域。在二戰以後至七十年代期間,拉美國家試圖通過重建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擺脫對美國的不對稱依賴,被美國的經濟戰打回到歷史原點,重新回到國際分工的低端領域。 

  例如對蘇聯,美國用引誘蘇聯展開軍備競賽破壞了蘇聯民生產品生產能力。在蘇聯解體後,又利用世界市場的準入為誘餌,使俄羅斯經濟向原料出口畸形發展。 

  例如對亞洲新興經濟體,美國主導的世界市場體系都把他們限定在狹隘的生產領域。 

  因此對這些國家來說,這些經濟體與美國市場都建立起了密切交流關係。但是這種經濟聯繫是嚴重不對稱的依賴關係,在必要時候,美國可以威脅切斷這種關係。如果切斷這種關係,對美國而言充其量是“皮肉傷”,而對這些經濟體而言可能危及其基本生存。 

  美國發動經濟戰的基本特征之六 

  用金融開放深化對潛在打擊目標國經濟獨立性的肢解和破壞,是美國經濟戰向縱深發展的標誌之一。

  在潛在被打擊國強力推動“金融開放”、“財政銀行改革”、“資本市場發展”、“資本市場開放”,是美國經濟戰必備的攻堅利器,是美國利用貿易不對稱關係的建立形成戰略突破口之後,美國經濟戰進一步擴大戰果的必備戰略階段。 

  在美國對日本、對俄羅斯、對拉美國家、對亞洲新興經濟發動經濟戰時,“銀行改革及市場化”、“大力發展資本市場”、“資本市場開放”、“財政體制改革”、“外匯體制改革”等一系列以金融開放為目標的政策訴求,都是美國與被打擊國反復爭奪的戰場陣地。歷史研究表明,被打擊國的這些陣地一旦失守,被打擊國金融體系的獨立性完整性一旦被破壞,美國經濟戰距總攻階段就為期不遠了。而被打擊國的最終結局就是社會財富被美國戰勝者大肆洗劫。 

  這裡有一個歷史事實特別值得註意。二戰後美國持續不斷地對日本和德國施壓,要求其大力發展並開放資本市場。日本雖經節節抵抗但最終服從美國的要求,而德國卻頑強抗爭最終仍把資本市場限定在較小的活動空間。時至今日,我們看到的是日本的金融戰敗及長達二十余年的停滯,而德國經濟歷經東西德統一的巨大沖擊、歐元區建立的沖擊以及此次世界性金融危機的重大沖擊卻依然表現出色。這一反差非常值得人們深思。 

  美國發動經濟戰的基本特征之七 

  貨幣戰往往是經濟戰決戰之役的致命一擊。 

  這一點不必詳述。關於貨幣戰的著述很多。在美國發動的經濟戰中,包括對英、對日、對拉美、對亞洲新興經濟體,貨幣戰都表現得淋漓盡致。這裡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這些關於貨幣戰的研究大多數都犯了本末倒置的錯誤,誤認為貨幣戰是美國與其他國家經濟糾紛的本質。這就大錯特錯了。 

  這些研究者沒有看到,歷史上發生過的美國與其經濟霸權挑戰者和威脅者發生過的貨幣戰,只是其經濟戰全局中的一個戰役階段。美國貨幣戰的目的不是解決貨幣關係問題,而是最終要解決經濟關係問題,解決國際分工大局中的領導者與服從者之間的秩序問題,是要解決世界財富向美國持續流向永不改變的問題。 

  美國發動經濟戰的基本特征之八 

  國際金融組織是美國發動經濟戰的必備戰略同盟軍。 

  在美國發動的現代經濟戰爭中,國際金融組織一直充當著美國的戰爭工具的角色,包括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WTO,等等,甚至石油輸出國組織也實際上是在美國金融資本的控制之下。 

  在美國打擊蘇聯及後來的俄羅斯,在打擊拉美、打擊日本的經濟戰中,國際金融組織都充當了美國的戰場工具,是其同盟軍。美國在發動經濟戰時,都拉上國際金融組織充當戰場同盟軍,以組成所謂的“聯合國軍”,以強化戰爭的正義性、合法性。 

  特別應當指出的一個歷史事實是,在亞洲金融危機時,韓國拼死抵抗住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改革方案,才因此受到美國的重擊,但最終沒有喪命,當然美國也達到了對其經濟戰的基本目標。韓國從那以後至今仍沒有能力挑戰美國在消費電子領域的霸主地位。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Him wong
Him wong 2020/02/07
@k98m...

有沒有聯絡方法,如微信、whatapp

我的微信saiyasat

k98m
k98m 2020/01/24

有,你要解盤?

Eric Lau
Eric Lau 2020/01/17

我都想問有沒有紫微解盤服務。

Abc
Abc 2019/09/11

今日睇好難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