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樹良
錢樹良
錢樹良

香港大東生金蛋掀動商機

2015/02/26 08:43:37 網誌分類: 經濟
26 Feb
        話說李澤楷狙擊之「香港電訊」前身為「大東電報局」。

        歷史追溯至半世紀前,時維1936年,英國大東電報局集團接管了在本港的全部國際電訊業務;1981年,英國大東電報局重組,英國政府持50%普通股權及加多1股,為控制性大股東,同年10月,英國大東與香港政府合組「香港大東電報局有限公司」,英國大東持80%股權,香港政府持20%股權。自此,香港大東接管了英國大東在本港的一切業務營運。

        在官商合作的原則上,港府重新向香港大東發予國際電訊25年專利經營牌照,年期為1981年10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

        香港大東收益理想

        何解香港殖民地政府要與英國大東合作呢?無他,利之所在。君不見古籍亦有記載: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莫非有利於吾國乎?」;然則香港殖民地政府又焉有不牟利之理!

        事實,香港大東的收益,佔了英國大東整體收益很大比例。資料數據顯示,截至1981年3月底,香港大東的營業額佔英國大東整體營業額的29%;香港大東之盈利佔英國大東整體盈利的60%。

        正所謂「肥水不過別人田」,有智者分析,香港殖民地政府之所以主動與商賈合作,有如做「義會」收「地舖」,是耶非耶?見仁見智。

        天地轉,光陰急,香港「九七回歸」腳步響起,外資財團各持不同心態,有倉皇「辭帝廟」;亦有深化「本地化」,伺機發展保住收益,本港一眾英資財團中,英國大東便是後者之一。

        全面收購香港電話

        1983年3月,本港股市受「回歸」影響,市況低迷,英國大東透過香港大東在市場狙擊香港電話,一方面擴展其營運範疇;另方面伺機進入中國內地電訊市場。由於電話公司大股東是怡和旗下的置地,英國大東趁着當時港股不濟,怡和出現財困之際,遂由香港大東發行新股,集資14億港元,以每股38.15港元價格,從置地手上購入香港電話34.8%股權。然而,香港大東未以此為終,一年後,再以每股46港元價格,向李國寶家族購入3.6%香港電話股權。由於兩次收購達38.4%,觸發收購點,遂順利向香港電話進行全面收購。

        香港大東收購香港電話一仗功成,馬不停蹄,1987年6月,英國大東在本港註冊成立「香港電訊有限公司」,作為英國大東在本港的控股公司及旗艦。同年10月,香港大東與香港電話宣佈合併,由「香港電訊」發行新股收購香港大東及香港電話兩間公司全部股權,並取代香港電話在本港上市地位,股權分配為英國大東持80%股權、香港政府持11%股權,餘下之9%股權由公眾持有流通。新公司正名「香港電訊」;於翌年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上市當天,報收7.5港元,市值達721億港元,成為本港股市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

        「香港電訊」成搶手貨

        英國大東扭盡六壬,保住在香港的江湖地位,長遠打算,為香港「九七」回歸後,保住「香港電訊」在本港繼續享有專利未雨綢繆。可是,世事瞬息萬變,上世紀進入90年代,資訊科技發展一日千里,電訊業發展蓬勃,該行業在商業範疇內高速增長,期間非專利業務的競爭日趨激烈,商機無限,香港電訊面對來自各方面財務的挑戰。

        只見太平山下,電訊市場烽煙四起,不但只財團出招分一杯羹,更有李顯揚的「新加坡電信」及李澤楷的「盈科動力」參與狩獵「香港電訊」,個中過程拍案叫絕,精采招數,下周四再拆解。

        資深財經傳媒人

        錢樹良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