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公會受難節禮拜體驗

2015/04/03 16:19:05 網誌分類: 宗教
03 Apr

    今周寫一則宗教記事。本來還有一則,共兩則,但還是逐篇寫好了。

    周五,耶穌受苦節,論文雖然要修改,但總算完成初稿,決定今年受苦節周五也參加禮拜。跟太太商量後,兩公婆不願回到沙田教會去禮拜,因為我家住紅磡,挺遠的。結果,二人決定到就近的聖公會聖匠堂去禮拜。

    聖公會、天主教、基督教、猶太教、東正教、伊斯蘭教,有說都敬拜同一位上主,但源流不同,教義略有差異,習俗也很不同。

    在聖匠堂的受難節禮拜中,不像基督教教會重視講道,倒重視儀式。教堂不是隨便掛十字架,而是建造成穹頂結構,周邊及聖壇前方以馬賽克半透光彩色玻璃裝飾,讓教堂外光線透入教堂之內,產生肅穆感覺,特別配合聖禮儀式的進行。牧師不是不講道,但從不長篇大論。在整個禮拜時段內,有很長的啟應經文頌讀,讀經員與會眾一讀一和,把聖經故事就重現出來。在受難節的讀經時間,甚至有人分飾耶穌、官兵、猶太人、彼拉多等等的角色。毋須綵排,讀經就如戲劇一樣,讓會眾記念了耶穌受難的情景。比起讓牧師自由發揮,聖公會禮拜更重視讓會眾在儀式中經歷耶穌。

    完成啟應頌經及啟師簡短分享之後,牧師及兩位神職人員離開禮堂,我以為禮拜結束了,有點意外。原來不是,牧師很快在輔助人員陪同下,從禮堂外帶進來了一副十字架及兩個點亮了的燭台。牧師舉起十字架,說:「看這個十字架,主耶穌曾懸掛其上。」如此一邊行走,一邊重複,直至把十字架送到壇前,然後舉行十字架致敬禮。致敬禮是一個不急不忙,緩緩進行的禮儀,在司儀指示下,會眾由前排到後排,每次出來兩人,走到壇前,向着十字架敬禮。等候的會眾,可以把座位前的膝枕放下來,雙膝靠在上面跪着等候。

    我大鄉里,不知道如何敬禮,好奇地站起來要看前排的人怎麼做。有些人站着鞠躬,有些人跪在地下撫摸十字架。輪到我這一行,太太與另一名女子先出去,然後才輪到我,有點失望,但不要緊。輪到我出去了,我選擇俯前跪下,因為信主這麼多年,沒有這個機會跪主耶穌。假如不跪,我能說那一位是主嗎?感覺當代基督徒太容易做了,一般竟然連下跪禮也省去了。

    儀式,我很喜歡,比起傳道人不着邊際的講道,啟應頌經與肅穆儀式的意義是最根本的。有時,道聽多了,反而迷失。儀式卻是讓人不致於迷失的重要聖禮。

    禮成以後,我捨不了手上那本聖禮小冊子,上面寫滿了豐富的啟應經文。我偷偷地把它帶走。離開時,我意識到周圍只有我一人攜着冊子離開,但我不理,就這樣帶走。出到門外,太太發現了我把小冊帶在身上,告訴我這不是讓人帶走的。我一看封面,果然寫着「請勿攜去」四字。於是,我乖乖把冊子歸還了。

   基督教更正教(一般我們香港稱基督教的教派),很忌諱作像,但聖公會及天主教並沒有為主耶穌及聖母造像的禁忌。聖匠堂前壇是耶穌作為聖木匠的馬賽克彩色玻璃畫,在會堂裏也有會友雕刻的耶穌受苦頭像,讓人直接感受到耶穌受苦的模樣。這些感觸,是平時在自己教會所無法經歷的。但奇就奇在,基督教教會會友多,聖公會禮拜人數相對地少。也許,喜歡儀式的我,才是異類吧?

    離開後,禮拜還有下文,就是會眾組成隊列抬十字架遊街的儀式。兩公婆吃完午飯,回到聖匠堂外,恰好遇到十字架隊列回程。看來這個遊街儀式進行了接近一小時多呢!下一年受苦節,我們也許會再來參加聖公會的禮拜。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最新回應

我們是否需要用謊言去打擊說謊嘅敵人,難道

現時香港情況,正是全面學習中國文革時期的惡行,口口聲聲要民主,其實係自我民主,不需守法,大話連篇,候德健說得不錯:我們是否需要用謊言去打擊說謊嘅敵人,難道事實是不足夠?

泛民也不是好東西,它是常用謊言手段的傢伙!

萬大有商量
萬大有商量 2019/06/20

年青真是好 充滿活力

彭彭
彭彭 2019/06/19
@我係你舊生...

感謝同學... 等候下一個風和日麗的自由寫作時代來臨吧(完全不知何時)... 現在是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