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購金門大廈造勢借殼上市
2015/04/30 08:41:31
網誌分類:
經濟
有小道消息,當時陳松青出價,已創該大廈最高紀錄,但黃氏家族仍遲遲未有回覆,此時「阿叔」急於「借殼上市」;一心一意要取得美漢的控股權,唯恐夜長夢多,才急不待開出一口價2.68億港元,較之黃氏家族擬訂之1.4億至1.71億港元高出1億,加上有黃氏家族親信游說,在此甘言厚幣誘惑下,便也水到渠成。事後,有江湖傳聞,傳媒追訪此小道消息,問及是否有第三者任說客,當事人三緘其口,倍添「阿叔」的神秘身份。
借殼成效快除笨亦有精
智者分析,以佳寧當時的實力而言,大可以自行申請上市,但基於申請上市手續繁複需時,又要睇幾年盤數,不及借殼上市那麼方便快捷,縱然投資大咗,但成效快,除笨有精。至於「阿叔」以超高價收購美漢物業,並非嫌錢腥,而是前瞻本港地產樓市大有作為,今日的價錢,兩三年後未必易買得到,這是他過人之處。以兩三年後的價錢,買今時今日之地皮,地產發展商中亦大有人在;其中,從新加坡來港發展,有「地產大好友」美譽的信和集團,便是舉凡投地,每役必赴,且出價甚高,黃老闆便是認為,今日之價錢買入,兩三年後物業竣工之時,地價已高過今日之出價矣。
與置地巨額交易響名堂
話說回陳松青深謀遠慮,縱然併購了美漢,可以成功借殼上市,但若要稱雄一方,與長實、恒基並駕齊驅,仍須擴充本身的份量,於是在併購美漢的同時,已經在「地王」置地身上打主意。時來風送,於此期間,置地有意出售中區金門大廈,消息傳來,「阿叔」如獲至寶。說起這金門大廈,本是金門建築物業,1975年怡和收購金門建築後,順理成章,金門大廈亦納入怡和名下,及至1978年,置地以7.15億港元,從怡和手上購入此物業。陳松青得知置地有意出售金門大廈,第一時間與鍾正文合組公司,以9.98億港元向置地購入此物業,置地在一年內賺了2.83億港元,何樂不為?遂沽之哉;而陳松青因為與置地有巨額交易,聲名大噪,為借殼上市,奠定聲勢,可真是綠楊宜作兩家春。
售金門大廈瞬間賺七億
1980年上半年,陳松青完成了併購美漢後,立刻易名為「佳寧置業」,達成借殼上市夙願,為增強佳寧在股市中的實力,集團以象徵式的1港元,把金門大廈轉讓給佳寧。陳松青擅玩財技及人際關係,金門大廈注入佳寧約一個月光景,「阿叔」突然宣佈與太平山下富二代、恒生銀行創辦人林炳炎的公子林秀榮、秀峰昆仲持有之百寧順集團達成初步協議,以11.8港元出售金門大廈75%權益予百寧順。然而,市場仍未消化此消息時,佳寧突然宣佈加價為16.8億港元;把整幢金門大廈賣給百寧順,轉手之間賺了差不多7億港元,市場亦嘆為觀止。佳寧借殼上市後,如何一飛冲天?陳松青與富二代的恩恩怨怨,精采絕綸,下周四再拆解。
資深財經傳媒人
錢樹良
回應
(0)
我要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