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遲暮
美人遲暮
美人遲暮

深苔:老课本的陈味

2015/05/23 22:22:23 網誌分類: 教育
23 May
 深苔:老课本的陈味

发表时间:2015-05-23 08:00:41

关键字: 老课本民国民国老课本开明国语课本民国范儿英国皇家读物

近来,无意间看到近年国内舆论捧得很高的《美国语文读本》,仔细搜搜发现就是Project Gutenberg 古腾博格网上放着的免费教材的重新包装。原名McGuffey Readers,是一百多年前的教育家威廉•麦格菲William McGuffey 编的英文读本。出版社在重新配中译并再版这套教材时有意无意轻轻带过这是一套十分老的老课本的事实,为什么呢?大概从出版商的角度看来,忽略时代而强调国别,是吸金的法宝?!但是诚实一些告诉读者:这套教材因为编选年代久远,有很多宗教内容,然而从学习语言和文化历史的角度,今日仍有借鉴意义――不是更好吗?!百多年间,英语语言和表达方式已经发生不少变化,很有可能家长们以为小朋友从经典教材学习到原汁原味的英文,到了国外,一张嘴可以古朴得别人瞠目结舌。

《美国语文读本》插图

关于语言应用的不合时宜,我有亲身体会:好几次和教师朋友聊天,我以为自己用的俗语或成语蛮经典,比如说外面的雨下得是“rains cats and dogs”-―却被告知:“这说法太老旧,我们现在已经不用了。”甚至邮件里以为用得很地道的再会问候语“Cheerio”,据说也能反映出发信人的年纪沧桑――求职邮件应尽量避免无疑。所以,语言是最能反映时代的工具,语境变了,语言不得不跟着变。

与之形成有趣对照:一边有意隐掉或淡化外国语文老读本有很多陈旧过时内容的事实;另一边,中国民国时期语文课本重新出版,却一定要大张旗鼓它们的“老”。或出于对现有教材的严重不满,才要彰显思古之幽情。我读过《开明国语课本》――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编选,取材从平时生活社会人情、自然常识入手,配着丰子恺先生的插图,好是真好。不过隔着八十年以上的时光回头翻书页,总也得费点心思同小朋友解释:其中一些表达咱们今天不再用了。否则,一个十岁小朋友,说话写文章太民国范儿,会不会妨碍社交呢?我一位亲戚,既崇古又爱美剧――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发个半文半白、亦中亦西的电子邮件:“近日贱体违和”云云,底下落款又是“史蒂文”,就挺让人恍惚的。

《开明国语课本》

“开明国语”乃母语白话文,尚需解释;那些百年前的英美语文,更需要多做说明――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才不致误人子弟。

看到某国语文大热,一夜间多国语文读本齐齐出现。《英国语文》、《加拿大语文》等等华丽现身。英国语文读本,是出版商托马斯•尼尔森19世纪出的系列,也是百年前的,奥克兰图书馆有老课本馆藏,不许借出,但数码本网上可以免费下载。新西兰在十九世纪早期用的是宗教色彩较浓厚的小学课本。后来老师们想用内容平易些的教材,便选了这套英国编的《皇家读本》给学生们读。不少讲英语的国家,如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曾用过这套课本。且说英国本土,规定所有学童必须上学是1870年才立的法。这之前,并不是每个到了学龄的孩子都得要上小学的。清楚这个背景,也就明白1870年托马斯•尼尔森的这套读本面世正是应势而生。其后这出版商还趁热打铁,于19世纪后期接连出版了《皇家读本》系列之二、《皇家明星读本》、《皇家皇冠读本》等等,出了一大堆。

《皇家读本》

19世纪新西兰教学法与今天大不相同,当时学生被动听讲,没有自己发表意见的空间。那会儿新西兰的教材主要来自英国,编书者知道读者中有很多家境贫寒的劳工子弟,教材中有不少劝谕绝对服从权威、秩序和上帝旨意的内容。一则典型课文是这样的:某商人要招工,应聘的有三个男孩子。第一天,商人让1号男孩在一个房间里等,房中有只柜子。男孩在房里等了一上午,忍不住打开了柜子――里面滚出一堆球。男孩忙将球塞回柜子去,但被商人发现于是被打发回家。第二天,2号男孩来了,在同一个房间等,对着同一只柜子。2号男孩起先挺忍得住,没去碰柜子。可是他等到很晚很晚,终于被好奇心战胜,打开了柜门。柜子里飘出成千羽毛,塞也塞不回去。所以,他也没被商人相中。第三天,轮到3号男孩,他被带到同一个房间。他在这房里枯等了整整12个小时,楞是没碰那柜子。于是,商人现身对男孩表示:YOU ARE IN。(你被录用了!)男孩此后忠心耿耿服务了老板50年;而且退休时他还得了一只大金表呢!

旧时小学堂

上述老课本的核心价值观是当时中产阶级出身的编撰者为工农阶层子弟设定:无条件服从权威、努力工作、接受自己在社会阶层中的定位。英国老课本在一些英语学校一直被沿用到1950、60年代。而其中的一些语言表达、内容与价值观,已经尘味甚浓而不再适合滚滚新风的今天也属事实。

19世纪家庭教育场景一瞥,童书作家、出版商萨缪尔•古德里奇所作

西方教育界的确有不少人认为老课本所推行的一套方法今天还很有借鉴之用,同时他们也指出其内容的过时之处。教育的目的应是使受教者理智清明――教材或教育读物的出版多费些工夫说明其人文历史背景,是出版者有社会责任心的体现。

标签 >> 民国范儿原标题:老课本受追捧:是古典范儿还是误人子弟?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青阅读 | 责任编辑:小婷

      http://www.guancha.cn/shentai/2015_05_23_320618.shtml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