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婆和她的老人院

2015/05/28 06:18:06 網誌分類: 親情
28 May

【文:鄭美姿,新聞工作者】 

有些新聞不敢看。 

大埔劍橋老人院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我讀完各份報刊的報導,再看網上評論,睇埋片;一邊看,眼淚一邊流,有些新聞真的不應該看。 

我已經很久沒有為我的太婆婆哭了,很久了;但在她去世頭十年,我隨便想想都能哭。

她在清朝年間出生,一九零一年。去世時九十八歲,靈堂門口,點了大燈籠。 

我和她的代溝照計非常大,但事實上還沒有。由我讀小學開始,父母就變成雙職,太婆婆就照顧我們三姐弟起居,煮飯,吹水,有時接送放學。她是文盲,所以沒有替我們默書,當中的生活細節,大概所有婆孫都差不多。 

我想講的,反而是把她送到老人院的那一段時光。那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艱難在於,她沒為此哼過半句,反而同意,送走她比較好,那我們就能輕鬆一點。

整個決定的過程裡,我媽哭得很慘。那時我讀中學,要寫雙週記,我把這件事寫在週記裡,一邊寫一邊哭,第一次體會人生的一種無奈。

老人院在土瓜灣,好舊的區。它在一幢舊樓裡,好舊的電梯。我太婆住進老人院後大概兩三年離世,入去前她還能自行上廁所,入去後,人家嫌她慢,都要她穿尿片。 

當一個人被剝奪自理能力,她準會進一步更快的退化,雖然九十幾歲,似乎已代表著退化。 

那個老人院的間格,至今不能忘記,尤其是它的氣味。不是消毒藥水的氣味,不是廉價廁所的香精氣味,而是一種退化的、赤裸的、混入食物和排洩物的氣味。頭幾次聞到,都很想反胃。 

上廁所的時間,客廳上,全部老人都脫了褲子,坐在流動便椅上,眼睛呆呆的望著電視機,一坐就坐好久。每次穿過他們,去找我的太婆時,我都縮著鼻子不敢呼吸。 

除了氣味,還有聲音。每張床上的人,都有各自屬於自己的呻吟的節奏。節奏的快慢和聲調的高低,成了他們生命中,唯一可以掌握和自主的事情。我太婆沒有呻吟,她在哼歌,輕輕的哼她那些,沒有文字只有語言的歌詞,因為她是文盲,文字的形式,我相信對她的刺激應該不大。

那時候放學後如果不用補習,我就會到老人院看她。先在土瓜灣一家糖水舖買芝麻糊,然後拿上去餵她吃。餵我太婆吃芝麻糊,是一種啟蒙式的,關於回報的學習。 

每次我先要她猜,今天我買了甚麼好吃的。聲音要活潑,假設我買的東西很珍貴。表現期待來感染她,吹一口,餵她吃一口,遷就她的節奏,期間說一些她聽得明白的事情。 

我是一個拙於透過肢體去表達感情的人,尤其是我只有十幾歲的時候。要我裝可愛的聲線也困難,因為我小時候,比現在更多愁善感,每次踏入老人院前,我都先望望傍晚快要轉色的天空,心裡揪著痛,整個過程是一場絕望的考驗,我要裝成一個少年人應有的跳脫,以稀釋那裡的沉默。 

買芝麻糊慢慢成為一種禮儀,其實我不知道我太婆,是否真的喜歡吃芝麻糊,但我聽過老人院阿姐說我太婆便秘,而我又問過賣糖水的阿姐,她說芝麻糊通便,啱老人家,我就每次都買。 

直到有一天,有個姑娘給我媽打電話,向她投訴每次我太婆吃了芝麻糊,大便就給弄稀,而且黑黑的,令他們換片好麻煩,我媽就問我:「乜你成日買芝麻糊上去既咩?」 

我買的芝麻糊遭到拒絕,讓我有些悻悻然。但後來還是轉買了紅豆沙,因為賣糖水的阿姐說那夠正氣。

太婆去世後多年,我心裡頭一直有個東西放不下。很多時做夢,我會看見自己給她洗腳,夢裡我終於釋懷,但睡醒以後,發現這只是個夢,立刻的我又覺得懊悔。 

她的腿很老,長滿粗皮和厚繭,有一次她還住家裡的時候,叫我給她洗腳,我顧左右而言他,沒給她洗,因為我嫌髒。這一幕讓我後悔了一輩子,她想洗一洗腳,但我不肯。因為我嫌髒。 

無數次我幻想,自己用暖水給她洗腳,擦乾,再用香香的護膚膏,給她塗得潤滑的。可惜,也只餘下幻想。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