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六點半棍

2015/05/29 08:41:20 網誌分類: 生活
29 May
        上星期我介紹詠春六點半棍三式棍種,其後收到讀者電郵,提供了很多六點半棍法的寶貴資料,在此感謝大家支持,接下來繼續談論六點半棍後面的四點棍種。

        六點半棍第四式「彈棍」

        彈棍全憑後手操控,後發先至是這式棍法的特色。彈棍乃守棍式,看似棍尖下垂,使敵無跡可乘,令敵人不敢冒險搶進,輕則取手、重則撩陰,也是我說的釣魚棍法。

        第五式「流水」、「撐舟棍」

        流水棍同撐舟棍是兩個動作,但實際可歸納為一式。棍訣有云:「流水打八字」,凡用這兩式棍必須跟「棚棍」配合,可連消帶打,是六點半棍下路棍法。

        流水棍又叫兩儀棍,六點半棍的棍路是以打開紙扇面的半月形為行棍範圍,而流水棍另一用途便是轉方向,所以我們說的兩儀為:「開門頭」棍。

        第六式「挑棍」

        挑棍又名「攤棍」,因為廣東佛山言語發音關係,兩稱皆可。攤棍是以短距離爆發力彈開來者兵器,以膊力壓打敵人身體,而陰手棍亦可順勢削打前封手。

        第七式「欄棍」

        欄棍是橫破直的招式,一式裏有三個打法,欄棍是用子午馬在胸前以水平線推出,巧妙在用後手控制棍枝,力發在棍非在手,在六點半棍套路裏,欄棍是結合挑、槍、割,形成一個組合稱為:「子午撩陰棍」。

        詠春六點半棍的步法以四平馬、午子馬、吊馬為主。所以我們會由「扯棍馬」開始練習,扯棍馬是練習身體起動及整個身體的對拉力。

        我的六點半棍是先由「揪棍」、「櫈棍」單式開始練習,按部就班,一式一式練下去,待熟練單式棍後,就學習整套六點半棍。

        六點半棍又名「扇面棍」,意思是依着中國紙扇形狀為整套棍法的方位、角度結構。棍法一展開,就有如打開一把紙扇,有人說六點半棍中有一式「兩儀棍」,其實它不是棍法,而是步法和方位。

        「黐棍」是二人對練的方法,是練習雙方的「力覺」、「觸覺」,當中的圈棍可練習纏絲力。黐棍是定步的棍法鍛煉,活步鍛煉是「走棍圈、打棍廊」。

        「走棍圈」又稱「磨棍」,是兩人棍纏棍走不停留,所謂「棍圈」有固定活動範圍,練習棍訣:「剛、柔、正、偏、迎、伏」利用步法佔核心,爭位置。

        「打棍廊」是練習互相攻防的對拆,利於實戰,由套路演變而成,雙方棍法攻防對打法度嚴密。棍廊以:「偷、漏、標、削、圈、點、彈、挑」八法為主體,「打棍廊」動靜剛柔、高低快慢、上下起伏、結構嚴謹,風格樸實無華,打法不離一個梅花形,是六點半棍法的精華所在。

        江志強師傅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