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官大帝

2015/06/09 10:32:09 網誌分類: 三官大帝
09 Jun


三官大帝

三官大帝亦稱三元大帝,三官帝君

三官大帝是指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大帝,通過諷誦三官寶經而獲得天官賜福,地官赦罪保命,水官消災解厄。其程序爲淨心神咒,淨口神咒,淨身神咒,安土地神咒,淨天地咒,祝香咒,金光神咒,誦經啓請,開經偈,三官頌,上元天官寶浩,上元賜福天官大帝神咒,中元地官寶诰,中元赦罪地官大帝神咒,下元水官寶诰,下元解厄水官大帝神咒,火官寶诰,解厄消災延年保命妙經。最後加上太上元始天尊說三官寶號、玉皇寶號、三官寶號。

三官大帝是早期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指天官、地官和水官。中國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禮儀。《儀禮》的《觐禮》篇稱;「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沈,祭地瘗」。不過,上古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權利,庶民百姓只能祭祖。東漢時,張陵創立五鬥米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書作爲道教徒請禱治病的方法。「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沈之水。謂之三官手書」。南北朝時天地水三官神和上中下三元神合二爲一。

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亦稱“三官”,又稱“三元”,爲道教較早供祀的神靈。一說天官爲唐堯,地官爲虞舜,水官爲大禹。道經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在道教神系中,有幾位出現時間比三清尊神還早,且神階很高的尊神,天、地、水三官就是其中之一,其是道教最早敬奉的神靈,亦稱“三官大帝”,“三元大帝”,“三官帝君”。

地官 三官大帝的信仰淵源于中國古代先民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在原始社會,天、地、水是人們生産、生活的必要條件,沒有它們,人類無法生存生活,因此人們常懷敬畏之心,虔誠地頂禮膜拜。如《儀禮·觐禮》:“祭天燔柴,祭山川陵升,祭川沈,祭地瘗。”其注疏燔柴爲:“升、沈、瘗”祭禮,是天子。在國行會同之禮及諸侯之盟神也,晉氐族苻堅和羌族姚苌等笃信“三官”,唐南诏王異牟尋與唐使訂盟時,《盟文》開始“上請天、地、水三官,五嶽四濱,及管川谷諸神靈同請降臨,永爲證據

東漢中後期,宦官外戚專權,朝野黑暗,人民災難深重,反抗情緒激烈,于是沛國豐邑(今江蘇豐縣)人張陵棄官入川,學道于鶴鳴山(今四川大邑縣境內),並結台民間原始宗教信仰,著作道書,馥革當地民族原有的巫道,開創五鬥米道。因其最初主要以道術禱祝和赳鬼,並以符水爲人治病,故被稱爲道教符箓派,又因道教徒尊稱張陵爲天師,故五鬥米道以後又稱爲“天師道”。五鬥米道一方面尊老子爲教祖,祭酒傳授老子《道德經》;另一方面以天、地、水爲三官,信其能通鬼神,主管病人請禱。禱請方法主要見于《三國志·張魯傳》注引《典略》書中說:“書寫病人姓名,說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于天,著山上,其一埋于地;其一沈于水,謂之三官手書。”認爲三官能爲人賜福、赫罪、解厄,即天官賜福、地官赫罪、水官解厄。後來明朝的羅貫中《三國演水官義》第五十九目介紹太守張魯時,就詳細敘述了其祖張陵宣揚三官敬仰之事。此後這種信仰一直盛行到唐代。1982年5月,在河南嵩山頂上發現一通唐武則天時的金簡,內窖即爲乞求“三官九府”,爲武則天兌罪祈福之用。這正是其一上于天,著山上“請禱法”的印證。另外有一種說法,說三官爲金、土、水三官,《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四六引《蠡梅集》曰:“金爲生,候地氣,土爲成,候地氣,水爲化,候水氣。……故曰三官也。”若將其具體化則是守衛天門的唐、葛、周三將軍,據《鑄鼎余聞》記載:三官俱周幽王谏巨,號天門三將軍,死後爲神,各地多有廟。也有說三官指堯、舜、禹的,《曆代神仙通鑒》雲元始天尊:“複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氣,更于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台于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台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于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複吐出二子。”這三子就是堯、舜、禹,“皆天地莫大之功,爲萬世君師之法”。後來元始天尊吐氣化成的堯、舜、禹被人們封“三官大帝”。

北魏時,寇謙之改革天師道,清整“三張僞法”,于是將三官與三元相結台。《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四六引《蠡梅集》日:“蓋天氣主生,地氣主成,水氣主化,用司于三界。而三時月之望候之。……三元正當三歸宮,故曰三官也。”故以衣曆的正月十五爲上元,七月十五爲中元,十月十五爲下元。《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注》卷一《因緣經》:“正月十五上元宮主一品九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于是日,同下人間,校定罪福也;七月十五日中元宮主二品七炁赫罪地官清虛大帝于是日同出人間,校戒罪福也;十月十五日,下元宮主三品五炁解厄水官扶桑大帝于是日同到人間,校戒罪福也。”同時,劉宋陸修靜還有“三官所執,生、死、苦考自明法曹”之說。又與“三清境相”結合,《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卷二《三元品誡經說》:“上元天官隸玉清境,結青、黃、白三氣,置上元三宮,其中宮名元陽七寶紫徽宮,總主上真自然玉虛高皇上帝,諸天帝王上聖大神。中元二品地官隸上清境,結元洞混靈之氣,凝結黃之清而成,其中宮名洞靈清虛宮,總主五帝五嶽諸真人及惜地神仙已得道者。下元三品水官隸太清境,結風澤之氣,凝晨浩之精而成,其中宮號揚俗洞泉宮,一曰青華方諸宮,總水帝揚谷神王,九江水府河伯神仙,水中諸大神及仙箓簿籍。”還和道教元氣說結合,《雲笈七羲》卷五十六:“夫棍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

同時,《重增授神記》和《三教授神大全》中還詳細記載了三官的紀曆、神職及統轄對象和範圍。書中稱:陳子禱與龍王三女自結爲室,生下三個兒子,長大成人後都神通廣大,法力無邊,顯現無窮。于是元始天尊封老大爲上元一品九氣天官紫微大帝,即誕生之符始陽之氣結成至真,住玄都元陽七寶紫微上宮,總主天帝神王上聖高真及三羅萬象天君,封老二爲中元二品七氣地官清虛大帝,住九土無極世界恫空清虛之宮,總主五嶽帝君並二十四治山,九地土皇、四維八極神君;封老三爲下元三品五氣水官洞陰大帝,住金靈長樂宮,總主九江水帝、四渎神君、十二溪真及三河四梅神君。並說每到三元之日,三官大帝便親臨神壇,考籍大千世界之內十方國土之中的神仙升臨、人品考限與萬類化生之事,天官喝福紫微帝君、地官赦罪青靈帝君、水官解厄旸谷帝君,俨然爲神靈世界主宰一切的最高尊神。

三官的誕辰日即爲三元日,因此從唐宋以來,三元節都是道教的大慶日子。唐代三元節由皇帝下敕天下諸州禁屠三日,“令百姓是日停宰殺漁獵”。由于天官被封爲賜福紫微大帝,民間遂將其視爲“福神”,與祿、壽二神並列。至于三官神的職掌範圍,宋明以後又自于三清四禦的確立,而有所縮小,一般認爲掌管人間禍福、天神轉遷、生死輪回諸事,但民間信仰仍然很普遍。明代以來,各地建有許多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庵、三官廟等。每逢三元節,人們都要到廟宇祭拜三官,忏悔罪過,祈福免災。時信仰三官的人都要禁葷食素,稱爲“三官素”。清代,三官信仰更爲普遍,“天官賜福”的年畫、民惜畫,多種多樣。畫中天官,身著大紅官服,龍袍玉帶。手持如意,五绺虬須,面窖慈祥,一派雍窖華貴的氣質。一些圖中,天官還慈祥地攜帶五個童子,五童子手中各捧仙桃、石榴、佛手、春梅和吉慶鯉魚燈。過去民間每逢新春時,皆貼這種年畫,以求天官賜福長壽。有時天官還被當作財神。清代流行一種“賜福財神”,圖中間爲天官手執如意端坐元寶之上,金山、銀山、花卉、雲龍和一個大“福”字陳于上方,聚寶盆、手持“日日生財”旗子的童子位于下方;和合二仙和招財仙官、利市仙官立于兩旁。畫中充滿著福氣和財氣,表達了人們渴望天官賜福、財神送財的富裕理想生括。近代,天官又和員外目郎(表官祿)、南極仙翁合稱爲福、祿、壽三星。舊時農曆新年,三星圖常挂于堂中,象征“三星在戶”,顯示多福、多壽、喜慶臨門。反映了人們追求美好幸福生括的共同心理。如今“三星”圖像和“三星”工藝品喜進千家萬戶,成了頗受歡迎的裝飾品。現在台灣的廟宇中,一般稱三官大帝爲三界公,據說敬奉的人特別多。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