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官大帝

2015/06/09 13:13:46 網誌分類: 三官大帝
09 Jun


三官大帝
  

上元一品錫福天官大帝
神稱:

道家所奉三官之一天官大帝、紫微大帝,三官是「天官、地官、水官」,又稱三元(上中下),俗稱「三界公」。道教奉稱堯帝為「上元一品錫福天官大帝」。

略傳:

在道教初起的時期,能被尊拜祟司人間禍福的神祇,有三官,相傳「堯帝」膺任天官大帝,天官的地位僅次於玉帝,統御萬靈,所有得道神仙都是三官所保舉的。天官大帝居住在「紫微垣」天中三垣之中垣。

堯帝理民,以德為政,天下安和,百姓均能安居樂業,在祀祭上,堯帝又被稱為:「天官大帝賜福神」,一般習俗以為,元宵節就是堯帝下凡人間要來賜福的日子。

堯是帝嚳的兒子,帝摯的弟弟,在帝摯居帝位時,封堯為陶侯,改封為唐,故叫陶唐氏,伊祁姓,摯禪位給堯,堯以火德王天下,建都平陽,堯自奉儉薄,使民賦稅收減少,因此民生富饒,而不窮侈,據聞在當時有大風,猰、獫、封豨,脩蛇等惡經常伐害民命,堯立派羿前去收服,在青丘水澤收除大風,在洞庭除斬猰、獫、脩蛇,更在桑林擒擊封豨,一時大快民心,頗得百姓愛戴。而在四岳地區遭洪水氾濫,堯帝又派鯀前往治理水患,但是經過九年時間而告失敗無成。當時堯的兒子丹朱似較能,故乃訪求有賢德有能力的人,膺選人才,經過眾大臣賢能均舉拔大禹,堯為重舜之才用以許多艱難的事情來歷試大舜,如將舜放在林麓中任其受烈風、雷雨的熬煎,但是舜卻都能一一的克服,這時才能得到堯帝的認同與信賴,遂把二女賜與大舜為妻,而又把王位讓給舜。後經二十八年,堯帝崩亡,計堯在位共九十八年,享壽一百九十八歲,堯在治理天下時,由於實施德政仁政,使百姓都能樂從,雖不褒賞而民稅勸,不責罰,而民自畏罪,人人能遵以國法。守於人道,而行於仁,若有聖德能人,必授官理事重用,適才而用,在帝時,總以天下為己憂,從不敢以帝而淫樂,碰上有亂臣賊子之時決加嚴辦逐之。而賢聖良哲必務求,因此才能有舜、禹、稷、契、咎、 ,眾賢聖輔德,賢能佐職,幫忙治理國事,教化萬民,行仁義,遵禮節、儀風,從容中道而不越法,良治天下,使國泰而民安矣。

中元七氣赦罪地官洞靈清虛大帝青靈帝君
神稱:

三官之一、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又稱三元,俗稱三界公,地位次於玉帝,統御萬靈,得道神仙,皆從三官保舉。地官居清虛宮,係舜帝膺任之。地官大帝稱號曰:「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三官真經中尊號:「中元七氣赦罪地官洞靈清虛大帝青靈帝君」,即「地官大帝」,又曰「青靈帝君」。

略傳:

舜帝,姚氏,叫重華,稱都君,是黃帝八代孫,因生母死,父聆再娶,繼母生象,父、繼母、象常害舜,而舜事奉父母,相待幼弟,仍恭敬如一,在歷山耕作,在雷澤網漁,在河濱製陶,所居地方,民人相攜來聚,二年成村邑,三年成都市,二十歲時,以孝舉聞名天下,三十歲時,堯帝以二女賜為妻,並禪帝位,舜居帝,拔舉高陽氏與高辛氏之子 │ 八凱、八元,八凱掌后土田政,八元佈道五教,舉大禹治理水患,以土德王天下,建都浦阪,彈製五弦琴,歌云南風,審查璇璣玉衡,齊理七政事宜。

道教奉舜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大帝」,頭戴旒冠,巍然高坐清虛宮,身穿紅龍袍,手執玉笏,鳳跟聊鬚,憑監察神,八方巡遊,三尸神,至報人間罪業,以期補過、赦罪,以表地負載物之德。

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
神稱:

下元水官大帝乃是三官大帝中之水官,是俗稱之三界公、又稱九江水帝、十二河源溪谷大神、暘谷神主、水府靈官、號稱「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俗名為禹。

略傳:

因禹之父鯀治水九年無功,乃殛死鯀,舜乃命禹繼續治理水患,禹勞身焦思,在外十三年經過家門而不入,這種因公而忘私是後代子孫無人能比。

大禹因治水有功,疏川導河,始平息水害,四隩都可以居住,而不憂患水害,大舜在位時,派大禹職掌工、政大事,凡居宅、田川、倫理行事,無不掌持條理,定十寸為一尺,禹居帝位,天下安寧無事,大禹將天下合併為九個州,享壽一百歲。

禹治理國政,戰戰兢兢,人民安居樂業,百物充裕,日以繼夜,疏導百道、疏導洪水,注入大江、大海,人民始無水患災厄,盛德永垂千古,而線華夏宗統,泱泱順乎水德。

大禹之事功,距今已四千二百餘年,大禹治水之一切功勳留傳民間至今,為民間俗稱之水官大帝即是下元水官大帝,乃是道家所奉之三官之一之水官。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