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形第四】

2015/06/10 10:59:53 網誌分類: 軍事和兵法。
10 Jun

【軍形第四】

 

孫子曰:孫子說:

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從前,善於用兵打仗的人,總是首先創造條件,使自己不被敵人戰勝,然後等待和尋求敵人可能被我戰勝的時機。

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使自己不可能被敵人戰勝,主動權在於自己;可能戰勝敵人,在於敵人有可乘之隙。

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

所以,善於用兵打仗的人,能做到自己不被敵人戰勝,而不能使敵人必定為我所勝。

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制勝的守禦之備可以預知,但敵人有無可乘之隙,被我戰勝,則不能由我而定。

所以說,勝利可以預見,卻不能強求。

 

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餘。

當我不可能戰勝敵人時,則採取防守,可能戰勝敵人時,則出奇進攻。

防守是由於取勝條件不足,進攻是由於取勝條件有餘。

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善於防守的人,像藏匿于深不可知的地下一樣,使敵人無形可窺;善於進攻的人,像動作于高不可測的天上一樣,使敵人無從防備。因此,能夠既保全自己,又取得完全的勝利。

 

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戰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

預見勝利,不超過一般人所知道的,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經過力戰而後取勝,天下人都說好,也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

這就像能舉起秋毫算不得力大,能看見日月算不得眼明,能聽到雷聲算不得耳靈一樣。

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古時所謂善於打仗的人,總是取勝于看起來容易戰勝的敵人。

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

所以,善於打仗的人,他取得勝利,既顯不出智謀的名聲,也看不出勇武的功勞。因此他能取勝且沒有差錯的,

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

其所以無差錯,由於他的制勝之道是建立在確有把握的基礎上,他所戰勝的敵人是已經處於失敗地位的敵人。

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

所以,善於打仗的人,總是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同時又不放過任何足以戰勝敵人的機會。

 

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因此,打勝仗的軍隊,總是先創造取勝的條件,而後才同敵人作戰;打敗仗的軍隊,總是先同敵人作戰,而後期求僥倖取勝。會用兵的人,善於從各方面修治“不可勝”之道,確保必勝的法度,所以他能掌握勝敗的決定權。

善於用兵的人,潛心研究致勝之道,修明政治,堅持致勝的法制,所以能主宰勝敗。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

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

用兵之法: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數”,四是“稱”,五是“勝”。

根據戰地地形的險易、廣狹、死生等情況,做出利用地形的判斷;根據對戰地地形的判斷,得出戰場容量的大小;根據戰場容量的大小,估計雙方可能投入兵力的數量;根據敵對雙方可能投入兵力的數量,進行衡量對比;根據雙方兵力的對比,判斷作戰的勝負。

兵法:一是度,即估算土地的面積,二是量,即推算物資資源的容量,三是數,即統計兵源的數量,四是稱,即比較雙方的軍事綜合實力,五是勝,即得出勝 負的判斷。土地面積的大小決定物力、人力資源的容量,資源的容量決定可投入部隊的數目,部隊的數目決定雙方兵力的強弱,雙方兵力的強弱得出勝負的概率。

 

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

所以,勝利的軍隊對失敗的軍隊來說,就好比處於以鎰稱銖(以多擊少)的絕對優勢的地位;失敗的軍隊對勝利的軍隊來說,就好比處於以銖稱鎰(以少搏多)的絕對劣勢的地位。

勝者之戰,若決積水於千仞之溪者,形也。

勝利者在指揮軍隊打仗的時候,就象從幾千尺的高處決開溪中積水一樣,其勢猛不可當。 這是強大的軍事實力的表現(所謂強勢的”形”)。

 

軍形第四 CHUN HSING (Tactical Dispositions) IV

戰爭必須先立於不敗之地,而完成之法,則為『修道保法』—— 

實現軍隊之精神物質的兩全主義。攻守以保持行動的秘密為最上, 

一經發覺敵的敗形(虛隙),即集中無比的威力,一舉而殲滅之。 

孫子曰: 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

勝在敵。 

古時善戰的主將,當要進攻敵人,都是預先充實了自己的內部(精神物質的兩全),使敵

不能勝我;而且確保主動地位,一待敵發生有可勝的虛隙,即乘之。敵之所以不能勝我,

是由我預先充實了我的內部,——這是屬於向己的問題,雖可以自由處理;但僅是這樣,

還不能勝敵的,勝敵必須乘敵的虛隙,然而虛隙的發生與否,則屬於敵方的問題,不讓我

自由強求。 

The ancient masters of war first made their armies invincible, then waited until the adversary 

could with certainty be defeated. The causes of defeat come from within;victory is born in the 

enemy’s camp. (C)

【先為不可勝】即於未戰前,充實了自已的內部,與後述『先立於不敗之地』的意義相同;

其完成之法,為後述的『修道保法』,因之修道保法,便是全篇的主眼,詳後。又此篇,有人評

為:『現代一篇頂有價值的國防原理』,實有見地。 

美國的先為不可勝

美國過去反攻日本,真可以說是『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即美國於一九四一年遭受

日奔對珍珠港的奇襲,一時因損失過大,自知反攻無『先勝』的把握,於是乃暫取守勢,埋頭準

備,直至一九四四年認為戰鬥力已加強,即已具『不可勝』的條件,同時日軍亦已陷於勢分力

弱,遂轉取攻勢,由瓜加林之役至琉球之役——其間真是所向無前,每戰必勝。亦即後面所說: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那有不勝的道理? 

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所以善戰的主將,雖能夠使敵不能勝我,決不能依我的意志,造成敵的敗因——虛隙以取

勝。故曰:勝敵之事,是可推知的,但不讓我自由造成敵之虛而取勝。 

乘虛制勝 

良將不為敵所乘,卻能乘敵之虛似取勝,這虛,是待敵自然發生而捕捉之,故解為由我造成

之則不對。作戰綱要等書所謂『立於主動地位』,即使敵不能捕捉我之虛意。在戰爭與戰鬥的過

《孫子兵法新研究》電子版 軍形第四

李浴日編著 1/10 世界兵學社發行程中,彼此必會自然發生虛隙,而能捕捉之,這是名將與凡將之所由分。柔道家(柔道為日本為

一種拳法)所乘的是對手之虛,決不是勉強地造成對手之虛而乘之,而是乘其自然發生的間不容

髮之虛而取勝。這節雖是難解之文,但舉出這個譬喻,也許可以使讀者領悟孫子所說兵機的要諦

吧? 

范蠡說:『時不至,不可強生;事不究,不可強成。』 

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餘;善守者,藏於

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這是就戰場上而說:倘若我尚未有勝敵的兵力,則暫行防守;反之,倘若我一有勝敵的兵

力,即速行攻擊。大凡我守的時候,是因勝敵的兵力尚不足,而攻擊的時候,則由我勝敵

的兵力已有餘,(兵力的有餘或不足,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當勝敵的兵力不足而

守,這時所謂善守者,好像藏於最深的地下一樣,使敵無從偵知我的虛實,以施其技,且

常保主動的地位;及至勝敵的兵力已有餘,這時所謂善攻者宛如飛翔於最高的天空一樣,

行動秘密而機敏神速,乘虛攻之,使敵無從應付。這樣的攻守,便可以保全自己的軍隊而

取得完全的勝利。 

九天九地 

攻守原為用兵不定之形,用兵的最後目的為取勝,但欲取勝,結果必取決於攻擊。故『不可

勝者,守也,』不是永久的防守,乃是暫時的防守。【守則不足,攻則有餘】兵力不足是弱,兵

力有餘是強。大場彌平少將解說:『日清戰爭之前,日本的陸海軍比清劣勢,因之在未獲得海權

的當時,便以守勢為骨子,著手構築本國內各戰略要點的要塞,以為防衛國土。可是日本以前是

怎樣「守的不足」呢?現在各地所留存的要塞,便是最好的證明。不久,陸海軍俱達於必勝的境

地,於是乃捨守勢而轉取攻勢,進兵於遼遠的滿洲之野,求決戰的戰場於大陸。』【九天九地】

為中國舊天文地理學的名詞,據楊雄太玄經的記載:九天—— 一為中天,二為美天,三為從

天,四為更天,五為啐天,六為廓天,七為減天,八為沈天,九為成天。九地—— 一為沙泥,

二為澤地,三為沚崖,四為下田,五為中田,六為上田,七為下山,八為中山,九為上山。在這

裏,此喻其深與高,即形容行動詭祕,莫測高深。但是現代戰爭上還有其巧妙的意思,這令人想

到孫子又是一個豫言家了。 

 ○ ○ ○ 

藏於九地之下的要塞戰 

在一次歐洲大戰,一九一六年凡爾登的要塞戰,優勢的德軍以猛烈的砲擊,幾乎盡將法軍的

堡壘粉碎,創造了『凡有形的,必被破壞』的新記錄。因此,以巨砲巨彈,空中爆擊等破壞火器

為攻擊之主力的現代戰,對於要塞的構築,有愈趨藏於地下的傾尚。例如法國的馬奇諾防綫,德

國的齊格飛防綫,又如俄軍在東部西伯利亞的國境防綫上,建築了數千僅露一點頭角於地面的

『托赤卡』(Tortica)分散要塞群。孫子於兩千多年前就說『藏於九地之下』的守城戰,真是意

思深長。 

《孫子兵法新研究》電子版 軍形第四

李浴日編著 2/10 世界兵學社發行動於九天之上的飛機 

又,在一次歐戰時,一種新的兵器——飛機登場了。據說:英法協約軍於最初的國境戰,發

現德軍侵入比利時,是由於『動於九天之上』的一隻飛機偵察的結果。 

與漢尼拔的康納包圍戰,俱稱為世界二大美技的一九一四年秋坦能堡殲滅戰,是飛機活躍的

賜物;興登堡元帥於戰後,曾這樣述懷: 

『沒有飛機,便沒有坦能堡。』 

最近飛機愈呈跳躍的進步,不僅可舞於九天之上而俯瞰,且可搭載大量炸彈作遠距離的轟

炸,成為直接攻擊的強銳武器;倘若想起:牠加於敵國的首都、主要都市、戰略要點的巨大威

力,則孫子『動於九天』的戰略,正是古今一貫的大原則。——大場彌平的孫子兵法 

藏於九地之下的防空室 

到了二次世界大戰,以馬奇諾防綫及新嘉坡要塞的陷落,使一般人對於要塞的價值,起了動

搖,使一般人以為孤守『藏於九地之下』的要塞,是無用的,所以我們應把孫子這個原則活用到

防空方面來。在二次大戰中,像重慶桂林等地的大隧道、防空洞,真不知救了多少人民的生命。

至於倫敦的地下避彈室,乃建築於地底七十英尺深處,更為安全,其中分有:地下內閣,用厚達

十六呎的鋼骨水泥來保護,且有避毒氣的門戶和禦捕炸彈的鋼網,戰時首相邱吉爾及其閣員就是

在這裏工作著。地下總部,內部共有一百二十七個房間,屋頂上面有通風管,空氣調節器,氣管

等設備,在那裏工作的人員限於中級以上軍事人員,所以倫敦當時不論在德機怎樣瘋狂的轟炸之

下,均不足以妨礙他們的安全及工作。尤其是自從原子炸彈出現後,使將來的防空設備愈有深藏

於九地之下的必要,所以現在有人主張在將來原子戰爭的時侯,所有軍事設備和有關作戰的工廠

均要預先移入地下,必要時人民也要完全躲避到地下去。 

動於九天之上的傘兵與空軍 

其次說到『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更成為二次大戰的制勝鐵則。例如為一次大戰所無的

降落傘部隊,全以『飛將軍自天而降』的姿態,乘敵方的不備,降落於敵後,而收驚人的戰果,

像德軍的佔領荷蘭水閘,及攻破列日要塞,均為傘兵之功。至於空軍,不特可以制陸,且可以制

海,例如美日海軍在太平洋之珊瑚、中途、塞班諸島及菲律濱、台灣海面諸海戰,雙方的兵艦往

往相距百里以上,即開始空戰空襲,不待兵艦的接觸而勝負已分,不待說,這是由於美國空軍占

絕對優勢,把日艦炸得片甲不留,或畏戰而逃。至於原子彈的轟炸日本,這是超空保壘以動於九

天之上的姿態演出。孫子於兩千年前已預言了今日戰爭的形態,彼真是一個空前絕後的大軍事思

想家! 

 ○ ○ ○ 

全勝的哲理 

 這一節還未見過健全的解說,大概是因為不知解釋之法吧? 所謂『全勝』是怎樣的呢?我軍

以千人之力,而殺敵百人,這不是全勝,何故呢? 蓋其中僅發生一死一傷,都不是全勝;僅損失

《孫子兵法新研究》電子版 軍形第四

李浴日編著 3/10 世界兵學社發行一矢一弦,也不是自保了;有損害的僅是比較的勝利,不是自保,也不是全勝;不然,我以千人

之力而遭遇萬人的戰鬥力,那就要完全消滅了;像這樣相對的考察,不是孫子的根本思想;勝者

即敗者,勝與敗是互生於同一根蒂,故孫子的所謂全勝與全敗相同,色即空,空即色。老子說:

『善行無轍跡』,這便是戰爭的哲理,亦即孫子所說:『形兵之極,至於無形。』這節所用

『九天九地』的名詞,其意形容至高至深;天地雖高深,用科學之力,卻可以測定其高深;至於

無形在物理學上則為無限大,縱是若何剛健者,都不能取勝於無形,且又看不見其無限大,故敵

不能與之戰,所以老子把牠叫做『不爭之德,不負之強。』故謂:『敵兵雖百萬,我僅一人未必

敗。』這,由於哲理比數理的觀念更高,在朦朧的夢境中,孫子的戰爭哲學露著微笑。 

說起來是很複雜的,但因是孫子的要點,所以再有回頭作一度解說的必要。用拳頭擊暖簾,

強是不勝弱的;鐵腕比暖簾,暖簾比空氣,而克服空氣的是什麼?空氣雖強,卻有氣象構成牠的

原素,但夢幻是無形的,所以最強,所謂『形兵至於無形』,就是這樣。於描寫禪的祕境,有

『電光影裏斬春風』之句,山岡鐵舟在道場中對於掛著這七字匾額,認為是劍道真諦,但同時也

是兵法的真諦;閃然的電光,於很快消失之前,立刻拔劍而斬春風,——那是狂人吧?我想:精

神變態者囚於物慾,是不會嘗得這種妙味的;然在那反復披誦中,自可以頂略其妙吧。 

關尹子說:『聖人藏於天,故不能傷焉。』尉繚子說『治兵者,若祕於地,若邃於

天。』 ——北村佳逸的孫子解說

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戰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

也,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 

原來良將是用不著作戰而屈人之兵的,故洞識勝利的機會,超不出常人所洞識的範圍,

(為人不知而勝取的,以謀攻為最善。)不是最善的勝利,因為結果必出於交戰;至於敵

人力戰苦鬥後,方獲勝利,為天下人人拍手贊美說:『勞苦功高呀!勞苦功高呀!』這也

不是最善的,因為自己巳蒙了無限的損失。總之,這簡直好比能夠舉起一根輕細獸毛的

人,不能叫做體力強的人;能夠看見太陽與月亮的人,不能叫做視力強的人;能夠聞得轟

轟的雷聲的人,不能叫做聽力強的人。 

在歷史上,燦爛輝煌(殺得血流成河)的大勝,以兵法家的眼光來看,不是之善中之善,而

以屈服敵作戰於未萌為至善;次之,為不費摧枯拉朽之力而勝的自然之戰。 

 老子說:『上善若水。』又說:『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見賢。』 

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 

古時所謂善戰的主將,其取勝,是勝於很容易取勝的敵人,即不待敵人的兵形已成,而機

智敏捷,運用伐謀伐交等手段,不經交戰,而使敵人屈服,——這是一種微妙機祕的動

作,故為一般人不注意,不驚訝。因此,這種勝利,就不會震動炫耀於一般人的耳目之

《孫子兵法新研究》電子版 軍形第四

李浴日編著 4/10 世界兵學社發行前,被稱贊為智者勇者的了。 

以墨子為證 

 墨子說: 

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子墨子聞之,起於齊,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

見公輸盤。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願藉子殺之。』

公輸盤不說。子墨子曰:『請獻千金。』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子墨子起再拜

曰:『請說之: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荊國有餘於地,而不足於

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餘,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爭,不可謂

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公輸盤服。子墨子曰:

『然,胡不已乎?』公輸盤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見我於

王?』公輸盤曰:『諾。』子墨子見王曰:『今有人於此,舍其文軒,鄰有敞輿,而欲

竊之;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舍其粱肉,鄰有糠糰,而欲竊之,此為何若

人?』王曰:『必為竊疾矣。』子墨子曰:『荊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猶

文軒之與敝輿也;荊有雲夢,犀兜糜鹿滿之,江漢之魚鼈黿鼉,為天下富;宋所為無雉

兔狐狸鮒魚者也。此猶粱肉之與糠糟也;荊有長松文梓,梗楠豫章;宋無長木。此由錦

繡之與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其同類,臣見大王之必傷義而不得。』王曰:

『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雲梯,必取宋。』於是見公輸盤,子墨子解帶為城,以褋

為械;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餘。

公輸盤詘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

不言。』楚王問其故。子墨子曰『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殺臣,宋莫能守,可攻

也。然臣之弟子,禽滑釐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雖殺臣不

能絕也。』楚王曰『善哉! 吾請無攻宋矣。』子墨子歸,過宋,天雨,庇其閭中,守閭

者不內也。故曰:『治於神者,眾人不知其功;爭於明者,眾人知之。』 

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 

 

良將對於戰鬥的勝利,是一定有把握的,即其所戰必勝;而其所以勝,則由放捕捉著已露

敗形的敵人。 

【不忒】為不差或一定有把握意,有本作『不惑』。【所措】為所戰,或所舉兵意。 

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 

這與前節的『自保而全勝』相應,良將的作戰,先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一經發見敵人露

出敗形,就不失時機而速攻之,使敵不能倖免於敗。 

老手說:『善建者不拔。』孔子說:『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

好謀而成者也。』 

《孫子兵法新研究》電子版 軍形第四

李浴日編著 5/10 世界兵學社發行是故勝先兵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所以可勝的軍隊,於戰前已具備著戰勝的條件(即前說的內部充實),然後出而捕捉著敵

人的虛隙以決戰,故百戰百勝;反之,必敗的軍隊,事前沒有其具備戰勝的條件,貿然出

而戰鬥,僥倖勝利於萬一,結果每戰必敗。 

Thus it is that in war the victorious strategist seeks battle after the victory has been won, whereas 

he who is destined to defeat first fights and afterwards looks for victory. (G) 

戰爭哲學者克勞塞維慈用辯證法研究戰勝的結論說:『勝利的最初是極微小而難感覺的;但

在戰爭的進行中必擴大,而其結果更大。』老子說:『見小曰明,守柔曰強。』又說:『天之

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以上所述,要而言之,善用兵的良將,既修明道——『令民與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

生,而不畏危;』又保法——保持『曲制,官道,主用』的完整;所以,就能夠支配勝

敗,即我可以乘敵之虛而取勝。 

【修道保法】道與法,均為始計篇所說的道與法,但這裏所說的道,據編者的研究,乃為將

帥對部下士卒的有道,如共同甘苦,財政公開,訓練有方,紀律嚴明,賞罰公平等是。保法,為

保善軍制或保持軍備的充實意。這樣,則軍隊的精神與物質俱臻於優越,先立於不敗之地,然後

出而求戰,其攻則動於九天之上,守則藏於九地之下,那麼,當然能夠『為勝敗之政』了。但亦

有此種解釋:『修道』的道,為戰略戰術。『保法』的法,指下引的五項用兵之法。 

【為勝敗之政】為勝敗即為勝(必勝),敗字乃無意思的接尾詞。好比一旦有緩急的緩,是無

意義的接頭詞;能辨異同的同,是無意義的接尾詞,——在古文上,此類頗多。 

板井末雄說:『修道保法為全篇的主眼,本論已盡於此,下為餘論。』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地生度,度生

量,量生數,數生稱, 稱生勝。』 

在古代兵法上說:『戰爭之事,先從度(地理的研究),經過量、數、稱,而到達勝。即

憑測度地形的險易遠近,而決定作戰大綱為度;度決定以後,其次為依戰場的廣狹;而研

究戰綫的長短,兵種的配備為量;以量為基礎,而決定兵員的多寡為數;由數的計算,而

估定彼我戰鬥力的輕重(強弱)為稱;依於這四種法則的研究,而得的勝算為勝。』 

《孫子兵法新研究》電子版 軍形第四

李浴日編著 6/10 世界兵學社發行For the rule is the survey of land; the measure tells the amount of that land’s produce; the 

tables its populations: from the scales their weight or quality is made known; and then can we 

calculate victory or defeat. (C)

 孫子這裏所說的『度』,『量』,『數』,若以今日的眼光觀察,實過於物理的,大有一讀

難解之感。但在古代,用密集集團,而各持原始的白兵,以猛烈的衝擊力,而壓倒突破敵人,乃

依兵數的量與其速力的相乘積以構成運動的摧毀力而求勝,因有量、數之說,並不足怪。 

孫子與西方軍事家的觀點相同

 在拿破崙戰爭後,普魯士軍事著述家 Rustow(著有十九世紀的作戰等書)曾這樣說過: 

兵力的優勢,非先從數的優越中求之不可。如果得不到絕對的優越,亦須得到相當的優

越,這就是決定戰爭的要點,即不論在某戰地,某地點,某戰場,非求得到勝利的最確實

而最容易之點不可。 

 拿破崙關於兵力量,在其筆記說: 

軍隊的力量,好像機械學的運動量一股,是質量與速度的相乘積。 

這是說軍隊的行動迅速,同時,也是從物理的和量的來看戰鬥的軍隊。這點,與孫子的看法

同一。 

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 

良將明於上述的五項法則,定下勝算。然後開始戰鬥;敗將昧於上述的五項法則,糊里

糊塗而戰,於是兩者的相差:前者如以一鎰之重而臨一銖之輕;後者,如以一銖之輕而

當一鎰之重;那麼,勝敗之數,在未戰之前,已昭然若揭了。 

A victorious army, opposed to a routed one, is as a pound’s weight placed in the scale against a 

single grain. (G) 

【銖鎰】為我國古衡名,十黍為累,十累為銖,二十四銖為兩,二十四兩為鎰。 

勝者之戰,若決積水於千仭之谿者,形也。 

 

所以良將一經開戰,好像決開數千米突深之山谿的積水奔瀉而下一樣(即集中無比的威

力,一舉粉碎敵軍),這是叫做軍形。 

The attack of conquering forces is as the outburst of long pent up waters into sunken valleys. 

Such are the orders of battle. (C) 

《孫子兵法新研究》電子版 軍形第四

李浴日編著 7/10 世界兵學社發行【積水之谿】谿是山中之澗,積水是蓄積著的水,即澗中蓄集著的水。【千仞】古以周尺八

尺為仞,合令營造尺六尺四寸八分。 

 老子說:『天下莫柔弱於水,而堅強者,莫之能勝。』 

 一八○六年拿破崙在耶納的戰勝,其戰勢的猛烈,正如孫子於此所說:『決集水於千仞之谿

者,形也。』彼於戰後向天大嘯: 

 『殺我的彈丸還未鑄造!』 

優勢 

其勝因,固由於戰略的巧妙,用兵的迅速等,要而言之,還是以二十萬的大軍對普軍的十五

萬之壓倒的優勢, 為其重大因素。

速力 

談到孫子的這種戰勢論,同時,也令人聯想起軍的速力。美國的偉大海軍戰略家馬翰氏,於

其者作中,解說當為海戰必勝的要訣,就是這速度的問題。

壓倒 

過去太平洋之戰,美空軍常以壓倒的態勢,奪取了制空權,擊敗日空軍,而各機均以無比的

速力火力,保持其優勢的戰鬥之姿,這也令人想起彷彿孫子所謂:『決積水於千仞』的威勢。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Him wong
Him wong 2020/02/07
@k98m...

有沒有聯絡方法,如微信、whatapp

我的微信saiyasat

k98m
k98m 2020/01/24

有,你要解盤?

Eric Lau
Eric Lau 2020/01/17

我都想問有沒有紫微解盤服務。

Abc
Abc 2019/09/11

今日睇好難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