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新
朱小新
朱小新

五千點之際的變與不變(二)

2015/07/13 08:41:36 網誌分類: 經濟
13 Jul
        內地股市從2008年到過去一個多月,形成了一個7年的周期。對比當年,除了經濟環境不同外,當年尚未有微博、微信等社交網絡;iPhone剛問世,全球智能手機仍處於起步階段;當年更連3G網絡都未有,互聯網亦仍是為桌上電腦服務的時代。

        短短7年間,全球已成為智能手機及4G移動互聯網的天下。在技術變革的驅動下,內地誕生了「互聯網金融」這個新興行業,各類P2P(Peer-to-Peer)網絡借貸平台層出不窮,「餘額寶」等互聯網理財產品風靡全國,老百姓的投資理財選擇大大擴闊。

        然而,據筆者觀察,經過這些年,內地無論從老百姓到國家金融監管層,對於投資理財的觀念和態度仍然停留在當年的階段:在他們看來,股市永遠只能是單邊上升的,任何對於股市的「沽空」或「淡倉」都屬於大逆不道的行為。

        這從內地財金部委的一連串「暴力救市」措施中便能看出:從當局身先士卒入市,到號召國企增持、限制大股東減持和暫停新股發行等,都是簡單粗暴地「拖市」。十八屆三中全會改革文件中描繪的「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讓市場成為資源配置的決定性因素」等概念,遇到了跌市都不得不靠邊站。

        如今甚至公安部都出動埋,高調表態將調查「惡意賣空(即沽空)」的行為。筆者十分有興趣,所謂的「惡意」將如何定義?資本市場的善與惡又該如何衡量?

        綜觀全球,成熟的股市從來都是雙向自由操作的,買入或沽空反映的是投資者對後市的看法,大市升或跌是「好友」與「淡友」博弈的結果,且無論升跌市或波動市,投資者都可透過不同的工具獲利或虧損。參不透這個規律,內地股市永遠都無法成熟。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