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令香港不宜居?

2015/08/20 10:07:28 網誌分類: 時事
20 Aug
嫻話家常:令港人覺得宜居才最重要

有外國機構調查指,香港在宜居城市排名中,由三十一位急跌至四十六位。其實,住在香港才會發現香港的優劣,比隔空地根據數據分析,那份感覺直接得多。因此,所謂宜居城市只是因人而異,就算調查認為宜居,不代表任何人都宜居。這個說法不是要為香港說甚麼好話,只是「龍床不及狗竇」而已!

不過,調查依據的五大因素,還是值得用來分析香港的狀況。先論社會穩定,過去一年,香港經歷動盪的七十九日佔領,令到香港嚴重地撕裂起來,社會上人與人都在頃刻之間變得敵我分明,鬥爭一直延續到今天仍未有人主動地化解,反而是樂於其中。

醫療衞生又如何?很多人都肯定香港的醫療算是跑得前的,但因資源問題,變成一部只得一個座位的方程式跑車,因為能享用適時適切醫療福利的人根本少之又少(身為退休公務員,享有政府免費醫療,我都要買醫療保險自保:你諗吓吖,洗牙排兩年都未有期)。到過公立醫院的人都了解那令人氣餒的輪候時間,等十小時看急症、等幾個月看預約診症、等幾年才安排到的小手術,還要面對「無錢無得醫」的藥物名冊。

文化及環境呢?(睇過我早兩日網誌嘅朋友都知,康文署響度埋葬緊藝術)推土式的規劃模式,不斷破壞文化、環境,當一些有歷史、有故事的村落不斷被消滅,當大嶼山及郊野公園也開始被虎視眈眈時,政府跟市民好像愈走愈遠。

教育呢?「分道揚鑣」四個字已令人無話可說!(講左咁耐,香港教育咪教出左班明明係黃皮膚、但唔認係中國人嘅XX囉!教育局?又可以摺埋佢。由得果班嘢收黑金辦教育囉!總好過由納稅人俾錢養班嘢嚟倒亂。)

至於基礎設施,或許是五個元素中評分最高,但如果熟悉香港,反而會認為過度的建設是令香港社會不穩的因素之一。(有邊樣基建冇人反對架?工程延誤、工程費天文數字增加又鬧!鬧咩嘢吖?嘈果班人有幾多個係納稅人?)

誰令這五個範疇不進反退?誰又能改善這五個範疇?相信唯獨政府有此能力。政府毋須在宜居城市排名中糾纏,卻應千方百計令每一個香港人感覺到,香港是一個宜居的地方!

 

佔領遺禍 宜居城市港排名暴挫

還有約一個月便是佔領行動爆發一周年,惟佔領產生的後遺症還在陸續湧現(仲有班「鳩嗚」呢、仲有班「本土」、「冷血」呢?總之香港一日唔死,佢地都唔安樂),拖累香港在全球宜居城市的排名大跌!有外國媒體公布最新的全球宜居城市排名,香港的排名大幅「插水」十五級,跌至在全球僅排名第四十六位。有關研究直指,香港宜居城市排名暴跌,與去年的佔領行動及政治動盪有關,令人對社會穩定性感到憂慮。有社會科學學者認為,香港社會日益撕裂,不排除宜居度會進一步下降。

佔領行動損害社會穩定,令香港的全球宜居城市排名大跌。

《經濟學人智庫》(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依據一百四十個城市的生活方式,就五大因素作出評估,當中包括社會穩定性、醫療衞生、文化及環境、教育、以及基礎設施等方面評分。結果澳洲墨爾本連續第五年成為全球宜居城市的榜首,奧地利維也納及加拿大溫哥華分列第二和三位。敍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受到戰亂影響,與上年一樣排列榜末。

與新加坡幾無差距 勢被爬頭

香港的總分數則由去年的九十二分,下降至今年的八十八點八分,其中社會穩定性一項,更由九十五分跌至八十五分,一年間急降十分。《經濟學人》駐香港分析師Erik Tollefson解釋,香港的宜居度因去年的佔領行動大受衝擊,嚴重影響社會穩定性,同時令香港與競爭對手新加坡兩地差距收窄,新加坡僅以零點一分稍低於香港。

香港排名大跌,相反多個內地城市的宜居度都有所提升。其中北京較去年上升五位至全球第六十九位,為中國省市排名中最高,天津及蘇州則以第七十位及七十一位緊隨其後。

矛盾未解 恐再爆新一波抗爭

「佔領行動令香港氣氛緊張,政治與民生無法分割,不排除香港全球宜居城市排名會繼續下降。」城巿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陳國康認為,香港社會出現內部矛盾,政府管治日趨困難,部分激進派與親政府派互相對立,相信未來數年矛盾會加劇,深化社會問題。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亦說,佔領行動遺留的政治問題仍未解決,有可能會爆發新一波街頭抗爭,令香港長期處於分裂狀態。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