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見性見的是哪一種性呢?

2015/10/12 20:35:03 網誌分類: 禪修靜坐
12 Oct


「性」的意思就是指人或事物其本身原來所具有的本來質地,本來質地就是「本質」的縮寫,因此所謂「本質」在哲學當中又稱為「實質」或「本來面目」,也就是指某一對象或事物其本身所必然固有的,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使該對象或事物成為該對象或事物的基本組成元素,否則若失去了該基本元素或本來質地,則該對象或事物就會失去其自身特定的屬性,例如水之本質若是「水炁」的話,那麼水若失去了水炁這個基本元素或本來質地,那麼我們就不能稱它為水了,也如同「木屋」的本質是木頭一樣,若我們將木屋拆除將它改建成鋼筋水泥建材的房子,那麼這一棟新的建築物即不能稱它為「木屋」,因為木屋之本質已經改變了,所以萬物皆有他的本性即是此理。

古時候有一些人在討論「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惡」的問題,但是在幾千年後的今天網路上還是有很多人在討論,因為迄今為止大家還是搞不懂這個爭執點之真相,有的人認為「人性本善」,但是還是很多人認為「人性本惡」,顯然大多數的人仍然是無明的,為什麼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沒有將這個「本」字搞清楚,「善」與「惡」不是本來的東西,而是被外物、外境誘發而產生的,例如抽煙、吸毒、喝酒或殺人放火之惡事,剛出生那一剎那的嬰兒有此惡念嗎?所以「本心」才稱為赤子之心,但是世人若本來沒有善念與惡念存在的話那怎麼在長大之後會被外物或外境誘發出來呢?這個疑惑之處正是世人在爭執「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惡」之問題的關鍵所在,為什麼呢?因為原來善念與惡念這些基本元素之種子是混沌在一起的,既然是混沌在一起,所以就不能說它是「善念」也不能說它是「惡念」,這才是世人的真正本性,如果說世人這種本性是「善」或是「惡」,那麼這種二分法其實都是錯誤的,我們現在舉一個比較容易懂的例子來說明吧!例如拖網漁船出海去捕魚,拖網一次大概需要四個小時才能撈上來,一網打開之後一半是蝦,一半是魚,這就是這一網漁獲的實相,我們若說撈了一網的魚,那麼這種說法便是偏見,但若我們說撈了一網的蝦,難道這種說法不也是偏見嗎?但是網中有沒有魚呢?當然有!有沒有蝦呢?當然也有!但是我們就是不能告訴親友說我們這一次出海捕撈了一網子的魚或是捕撈了一網子的蝦,因為那些說法都是錯誤的,所以要瞭解真相才不會無明。

而人性就如同那一網魚蝦混合的魚獲,魚獲中的魚就如同人性中之善念,而魚獲中的蝦就如同人性中之惡念,雖然都有,但不完全是,所以那一網魚獲還不能上漁市場去拍賣,人性亦是如此,光有本性的時候還起不了任何行善與作惡之功能,因此魚獲也需要等待漁民予以魚和蝦各自分類後,才能因魚和蝦之種類差異性而產生不同的價值出來,人性亦是如此,善惡念若分開了,那麼善念多於惡念的人就歸類為好人,惡念多於善念的人就歸類為壞人,如此一分的話則此人在社會上的評價也就產生了,因此人的本性是善惡混沌的,根本沒有「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惡」這個問題,若有善或惡之分別那就是「人性」而不是「本性」,本性是天性,人性是凡性,因為天性是無善無惡的,所以那個時候人性與天性是合一的,故有「天人合一」之說,而人性則會區分善惡,因為善與惡是對立的,所以人性便與天性分開,故有「天人永隔」之說,悟道的人無二心故「天人合一」,而癡迷的人有二心、三心、四心,甚至於更多的心,故才會「天人永隔」,人心與天心是對立的,故常常會有「天人交戰」之現象發生,但人心與天心若是合一了,那麼就是「心心相印」了。

很多人都誤解了「本性難移」這一句成語真正的意思,他們誤以為分別心、比較心、執著心、貪婪心、嗔恨心、癡迷心、貢高心、我慢心與嫉妒心…等等的人性是人的本性,所以常常會自然而然的顯露出來而不自知,因此他們認為人的那些本性就算是修行也是很難去改變的,其實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偏差觀念,其實「本性難移」這一句成語真正的意思不是如此,「本性」是如如不動的,能隨外境或外物之誘惑而改變的性是人性而不是本性,故本性不只是難移而已,而是本性根本不能改變,若是能改變的那麼就不能稱為本性了,也許有人會產生疑惑,既然本性不能改變,那麼本性又怎麼會變成分別心、比較心、執著心、貪婪心、嗔恨心、癡迷心、貢高心、我慢心與嫉妒心…等等的那些人性呢?其實這又是誤解本性了,水炁是水的本性,而水後來會變成果汁、尿液、礦泉水、酒…等等不同的型態出來,那是外力作用的結果,才使它的型態產生了改變,但是水炁是所有果汁、尿液、礦泉水、酒的本質這一點有改變嗎?就如同所有金屬物品的本質都是「金炁」,那麼不管它們爾後變成金、銀、銅、鐵、錫或金項鍊、金錶、金磚與金塊…等等不同的任何型態,難道它們的本性或本質不是金炁嗎?萬物的本性是不會因外力之作用有任何改變的,能改變的話絕對不是它的本性,這正是「本性難移」這一句話真正的含意啊!

有的人可能誤認為「人性」比「獸性」的層次還要高一點,其實這是一種大錯特錯的觀念,「人性」這兩字顧名思義是指人的本性,但是目前「人性」兩字卻有另一種的含義存在,他所指的就是作為一個人應該要有的正面與積極之品性,比如慈愛、善良、慈悲、溫和、謙虛…等等的德性,並包含所有正義性的人類價值觀,也就是說一切要以「人」為本並對「人」這個個體有一定的尊重,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也就是說真正的人性應該是指世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因為識神之作用對外境、外物與外相所產生之諸心皆是,也就是說目前全世界八萬四千法門或三千六百道門所有一切經典、教義、偈語、降詩…等等所要對治的一切心皆是人性,「獸性」只是動物為了食宿、生存、交配所產生之執著心與癡迷心而已,但是人心因為變化太大所以會產生妖魔鬼怪等諸心,「妖」是指變來變去的一顆不安定之心,「魔」則是指世人因執著某一些事或某一件物而使自心受嚴重折磨的煩惱心,「鬼」則是指隱藏在自心之中為了自身之利益隨時準備害人、佔便宜的惡念,「怪」則是指思想怪異、行為奇特、舉止荒謬、言論怪誕遠離常態的不安份之心,但是這些心動物都沒有,狗不嫌家窮,所以他們沒有區分窮富的分別心,動物會等上一次的獵物吃完再出去狩獵,所以牠們也沒有人類屯積圖利自己的貪婪心,動物也不會製造毒品害人、偽造假鈔騙人、逼良為娼損人或是背後批評傷人,因此若誤以為「人性」比「獸性」的層次還要高一點其實這是標準的無知。

那麼我們世人藉修行來「明心見性」見的又是哪一種性呢?是人性?佛性?魔性?天性或本性呢?「明心見性」的「見」是顯現的意思而不是指看見之意,因為性是無形無相的所以肉眼根本沒有辦法看到性,就算是用心去觀,它仍然是無形無相,所以「明心見性」就是指覆蓋在原來本心上的那些分別心、比較心、執著心、貪婪心、嗔恨心、癡迷心、貢高心、我慢心與嫉妒心…等等的人心都已經清除殆盡了,因此本性自然就顯露出來的意思,但是顯露出來不是指呈現出來給世人看,而是說別人會從我們的言行舉止之中感覺到我們的凡心已經完全沒有了,沒有凡心的心即是天心,沒有假心的心即是真心,那麼如何感覺呢?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在做人處事或日常生活當中一言一行,哪一個人是否有貪婪心、分別心、比較心或執著心怎麼會不知道呢?如果沒有這些凡心顯現出來,那麼顯現出來的不就是真心嗎?而真心正是我們世人的本來之性啊,所以心無凡心遮障即是「心明」,心明本性就會顯現出來,故說「明心見性」。

那麼我們明心見性所顯現出來的性到底是不是「佛性」呢?我想這一點有必要再深入的去分析與探討,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因為佛性是佛教的術語,也稱為覺性、自性、真如、實相、如來藏或是圓覺…等等的名稱,因為佛性稱為「覺性」,有覺性當然就有迷性,因為覺與迷是對立的,故與本性之內涵不同,佛性又稱為「自性」,有自性當然就有他性,因為自己與他人也是對立的,所以與本性之內涵也不同,佛性又稱為「實相」,有實相當然就有虛相,因為實相與虛相也是對立的,所以與本性之含意也不同,佛性又稱為「如來藏」,如來藏也稱為第八識、阿賴耶識、種子識,因為第八識是所有心識之本體,沒有第八識即無一至七識,故如來藏又稱為生命的泉源,所以它能生一切識或色身,是一切萬法之根源,其功用如同上帝粒字一般,因此其內涵與本性之概同,那麼佛性是否就等於阿賴耶識與如來藏呢?為什麼有此疑問呢?因為阿賴耶識是一切萬法之根源,而佛性與魔性應該都是阿賴耶識所生出來的,否則佛性能產生魔性嗎?但是佛教大辭典認為阿賴耶識、如來藏都是佛性的別稱,因此這顯然仍有些疑惑極待解開,佛性與魔性是對立的,但阿賴耶識卻是唯一的,故佛性與阿賴耶識能否畫上等號是值得存疑的。

關於這種疑惑我們再看看基督教的教義有聖父、聖子與聖靈「三位一體」的說法,道教也有「三清教主」的觀念,而佛教不也是有「西方三聖」之組合嗎?基督教既然強調上帝是「唯一真神」,那為何又會有「三位一體」之論呢?顯然有些自我矛盾,但事實不然,這其中是有隱含玄機的,為什麼呢?因為宇宙大自然看似整體,事實上皆離不開陰陽之對立與融合,從宇宙的內部看陰陽兩炁是對立的,但從宇宙的整體來看陰陽兩炁是融合的,所以三者是分不開的,因此基督教的「三位一體」,道教的「三清教主」與佛教的「西方三聖」都是在隱喻這個宇宙現象,因此佛性與魔性融合的時候即是阿賴耶識,分開的時候就分成佛性與魔性,宇宙陰陽兩炁混沌的時候就稱為「混元一炁」,而分開的時候就稱呼為陰炁與陽炁,因此佛性與魔性本是一體的只是人的一念之間而有差異,若無差異即稱為「本性」。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