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的角度、方向、深度詳述:   

2015/12/07 08:07:16 網誌分類: 董氏奇穴針灸
07 Dec

針刺的角度、方向、深度詳述:   

(一)針刺的角度

 

針刺角度,是指進針時針身與皮膚表面所構成的夾角。其角度的大小,應根據腧穴部位、病性病位、手法要求等特點而定。針刺角度一般分為直刺、斜刺、平刺三類。 

 

1、直刺即針身與皮膚表面呈90^角,垂直刺入腧穴。直刺法適用於針刺大部分腧穴,尤其是肌肉豐厚部的腧穴。 

 

2、斜刺即針身與皮膚表面呈45^角左右,傾斜刺入腧穴。斜刺法適用於針刺皮肉較為淺薄處,或內有重要臟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和在關節部的腧穴,在施用某種行氣、調氣手法時,亦常用斜刺法 

 

3、平刺又稱橫刺、沿皮刺,即針身與皮膚表面呈15^角左右,橫向刺入腧穴,平刺法適用於皮薄肉少處的腧穴。如頭皮部、顏面部、胸骨部腧穴,透穴刺法中的橫透法和頭皮針法、腕踝針法,都用平刺法。 

 

(二)針刺的方向針刺方向

 

是指進針時和進針後針尖所朝的方向,簡稱針向。針刺方向,一般根據經脈循行方向、腧穴分佈部位和所要求達到的組織結構等情況而定。針刺方向雖與針刺角度相關,如頭面部腧穴多用平刺,頸項,咽喉部腧穴多用橫刺,胸部正中線腧穴多用平刺,側胸部腧穴多用斜刺,腹部腧穴多用直刺,腰背部腧穴多用斜刺或直刺,四肢部腧穴一般多用直刺等。但進計角度主要以穴位所在部位的特點為準,而針刺方向則是根據不同病症治療的需要而定。僅以頰車穴為例,若用作治療頷病、頰痛、口噤不開等症時,針尖朝向顳部斜刺,使針感放射至整個頰部;當治療面癱、口眼歪斜時,針尖向口吻橫刺;而治療痄腮時,針尖向腮腺部斜刺;但治療牙痛時則用直刺。 

 

(三)針刺的深度針刺深度

 

是指針身刺人喻穴皮肉的深淺。掌握針刺的深度,應以既要有針下氣至感覺,又不傷及組織器官為原則。每個腧穴的針刺深度,在臨床實際操作時,還必須結合患者的年齡、體質、病情、腧穴部位、經脈循行深淺、季節時令、醫者針法經驗和得氣的需要等諸多因素作綜合考慮,靈活掌握。正如《素問·刺要論》指出:"刺有淺深,各至其理,……深淺不得,反為大賊",強調針刺的深度必須適當。怎樣正確掌握針刺深度,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年齡《靈樞·逆順肥瘦》說:"嬰兒、瘦人,淺而疾之;壯士、肥人,深而留之";老年體弱,氣血衰退;小兒嬌嫩,稚陰稚陽,均不宜深刺。青壯之齡,血氣方剛,可適當深之。 

 

2、體度患者的體質、體形,有肥瘦、強弱之分。 《素問·三部九候論》雲:"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調其氣之虛實",張志聰亦說:"知形之肥瘦,則知用針之深淺"。可見,對形瘦體弱者,宜相應淺刺;形盛體強者,可適當深刺。 

 

3、部位凡頭面和胸背部腧穴針刺宜淺,四肢和臀腹部腧穴針刺可適當深刺。

 

4、經絡經絡在人體的分佈和屬性是有深有淺,屬陰屬陽之不同。古代文獻認為經脈較深,刺經可深,絡脈較淺,刺絡宜淺;陽經屬表宜淺刺,陰經屬裡宜深刺。如《靈樞·陰陽清濁》所云:"刺陰者,深而留之;刺陽者,淺而疾之"。大凡循行於肘臂、腿膝部位的經脈較深,故刺之宜深;循行於腕踝、指蹠部位的經脈較淺,故刺之應淺。 

 

5、病情《靈樞·衛氣失常》指出:"夫病變化,浮沉深淺,不可勝窮,各在其處。病間者淺之,甚者深之,間者小之,甚者眾之,隨變而調氣",《靈樞·終始》亦說:"脈實者,深刺之,以洩其氣;脈虛者,淺刺之,使精氣無瀉出,以養其脈,獨出其邪氣",說明針刺深淺必鬚根據病性病機辨證而施。 

 

6、手法《醫學人門》雲:"補則從衛取氣,宜輕淺而針,從其衛氣隨之於後而濟其虛也;瀉則從榮棄置其氣,宜重深而刺,取其榮氣迎之於前而瀉奪其實也",《難經》指出:"刺營無傷衛,刺衛無傷營",均說明針刺手法中的深淺要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如當深反淺,則未及於營而反傷於衛;當淺反深,則誅伐太過而損及於榮。 

 

7、時令人體與時令息息相關,針刺必須因時而異,《素問·診要經終論》說:"春夏秋冬,各有所製"。在針刺深度上既要根據病情,又要結合時令。 《靈樞·本輸》說:"春取絡脈諸滎大經分肉之間,甚者深取之,間者淺取之;夏取諸輸孫絡肌肉皮膚之上;秋取諸合,餘如春法;冬取諸井諸輸之分,欲深而留之"。一般認為春夏宜淺刺,秋冬宜深刺,這個規律是根據《難經》所說的"春夏者,陽氣在上,人氣亦在上,故當淺取之;秋冬者、陽氣在下,人氣亦在下,故當深取之"。如果不按時令規律,那麼就要像《素問·四時刺逆從論》指出的"凡此四時刺者,大逆之病,不可不從也。反之,則生亂氣相淫病焉"。 

 

8、針感施針時針下痠麻脹重感應大、出現快的,以及精神緊張、懼怕針刺的患者,針刺應當淺些;感應遲飩或感應小的患者,針刺應當深些。正如《針灸大成》所說:"凡刺淺深,驚針則止",意思是說針刺深淺從針感來講,以得氣為度。針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這三者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一般而言、深刺多用直刺,淺刺多用斜刺或平刺。對延髓部、眼區、胸腹、背腰部的腧穴,由於穴位所在處有重要臟腑、器官,更要掌握好針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以防針刺意外的發生。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Him wong
Him wong 2020/02/07
@k98m...

有沒有聯絡方法,如微信、whatapp

我的微信saiyasat

k98m
k98m 2020/01/24

有,你要解盤?

Eric Lau
Eric Lau 2020/01/17

我都想問有沒有紫微解盤服務。

Abc
Abc 2019/09/11

今日睇好難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