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融圓通
圓融圓通
圓融圓通

銀行業是否夕陽行業?

2015/12/08 08:41:36 網誌分類: 經濟
08 Dec
        自從2008年的環球金融海嘯後,銀行業開始面對日益收緊的國際監管環境,加上互聯網科技「入侵」金融市場,令整體銀行業的競爭與變數加大,日子委實不好過。昨日有報道,引述前匯豐高層認為,監管行為只屬周期性質,未來10年雖然銀行業可能處於艱難境況,但對前景仍有信心。說話不無道理,前提是行業要與時並進。

        任何一個行業也會面對經濟循環的盛衰周期,只要方向對、底子厚,不難渡過。然而,行業面對經濟結構的轉型,則不能光靠「食老本」捱過去,因為會隨時被社會淘汰,賣盤亦無人要。銀行業是百業之母,銀行家社會地位崇高,舉足輕重。若說銀行業已淪為夕陽行業,其他行業就只會是夕陽中的夕陽行業。

        虛擬櫃枱服務救亡

        但無疑,揾食艱難是不爭事實。舉例說,月前,渣打集團宣佈第三季度虧損,為緊縮開支及減低風險,全球透過裁員及自動流失近15,000員工,更結束了香港區的企業現金證券及窩輪部門。此外,匯控集團雖然通過了英國央行的壓力測試,但早於6月曾在投資者策略日的公告中,提出裁減5萬員工的計劃,更決定關閉在印度的私人銀行業務。傳統的貸存業務、中間人的收費業務,以至財資部「炒房」的買賣業務由古至今都是銀行的本業,不見得會消失,但利潤在今時今日的環境則無復當年之「勇」。銀行需要重新檢視,在這個大環境下,客戶需求的變化和如何滿足他們的需要。

        可以觀察到不少銀行亦積極發展科技業務,進軍金融科技領域,配合手機互聯網發展的趨勢,例如推出虛擬櫃枱服務(VirtualTeller)以及提供其他與手機相連的金融中介服務等。除香港外,新加坡、中國、印尼、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也大力推動金融科技。這是一個大趨勢,但是否一種萬靈藥則仍有待觀察。科技先進會否可以減少人手,減低成本,相信銀行家心裏有數。

        銀行業是否進入夕陽階段實屬言之尚早,但是能否把握新機遇,配合大環境變化製造更多商機,則是新一代銀行家需要面對的事情。

        如有任何意見,歡迎透過以下電郵跟我們聯絡。info@yuantung.com.hk

        資深財經公關

        陳民傑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