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門穴主治:子宫炎、卵巢炎、妇科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大便脱肛、便秘、下痢、子宫瘤、子宫颈癌、尿道炎、
穴名 | 其門穴 | 其角穴 | 其正穴 |
定位 | 在手背橈骨之外側上緣,手腕橫紋正中央上二寸靠內側一寸處。 | 在手背橈骨之外側,其門穴直上二寸。 | 在手背橈骨之外側,其門穴直上四寸。 |
主治 | 子宮炎、卵巢炎、子宮頸瘤、尿道炎、婦科經脈不調、赤白帶下、大便脫肛、痔瘡痛、膀胱炎。 | 同其門穴。 | 同其門穴。三穴同時下針亦可治婦女性冷感、便秘痔瘡。 |
針法與應用 | 臂側放,針斜刺約與皮下平行,由橈骨上緣以十五度向外斜刺一寸至一寸半,貼骨進針,效果更佳。其門、其角、其正三穴同時使用成倒馬針法。為治療痔瘡、便秘及婦科之常用針法。 |
【其门穴】
穴位:其门在手背,在桡骨上缘,手腕横纹正中央上二寸靠内侧一寸处。
解剖:桡骨神经、正中神经、肺支神经、六腑神经。
取穴:其门在手背虎口朝上,当桡骨上缘手腕横纹正中央二寸偏内侧一寸处是穴。其它见穴位。
归经:入大肠、膀胱经。
穴性:行气导滞、清泻下焦。
主治:子宫炎、卵巢炎、妇科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大便脱肛、便秘、下痢、子宫瘤、子宫颈癌、尿道炎、膀胱炎。痔疮痛、下腹痛。
针刺法:直刺无效。针向外斜刺与皮下平行约十五度刺一寸半。
针感:酸胀微麻感。
区别:董公所著书只出一版,很多问题未及校订,其原书是手背横纹上二寸,其说易予人误为是外关穴,此穴位于外关内侧一寸处,外关为三焦经,本穴入大肠经,其穴位,主治不一样,又本穴少单独使用,都取倒马针法取用。
经验:(一)本穴配花骨四穴可治便秘。
(二)小幅气胀本穴配四花上穴、灵骨穴、火菊穴有效。
(三)董公病例个案,用本穴治疗性冷感,针刺本穴,十余次癒。
(四)子宫卵巢瘤:癌、炎等皆取本穴,三重、门金、妇科穴配合取用。
花骨四穴
定位 | 在足底第一蹠骨與第二蹠骨之間,每隔五分一穴,共四穴。 |
主治 | 沙眼、眼角紅、眼皮炎、迎風流淚、怕光、眉骨痛、鼻骨痛、頭痛、牙痛、耳鳴。 |
針法與應用 | 針深五分至一寸。患者用力吸氣,快速進針。 |
【花骨一穴】
穴位:在足底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在趾间叉口处每下五分一穴。共有四穴。
解剖:内侧脚底神经、脾、肺、肾神经。肝之神经。
取穴:当足底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距趾间叉口五分一穴、后五分一穴、再后五分一穴、再后五分一穴,计四穴。
归经:入肝经。
穴性:舒肝解郁,清肝明目。
主治:沙眼、角膜炎、眼皮炎、眼迎风流泪、怕光、眉棱骨酸痛胀痛。鼻骨痛、头痛、牙痛、耳鸣、耳聋。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
针感:胀痛感。
应用:花骨一穴,由四个单穴组成,临床时谨慎随取二个穴道,就有很好的疗效。
说明:(一)由此穴在于脚底,进针需快,同时要患者用力吸足气用34号针,以减轻患者疼痛。
(二)笔者经验外来引起的角膜炎可针刺此穴,不必配合其它穴位,留针一小时,红肿可退。
(三)迎风流泪可本穴配手珠圆穴治疗。
(四)耳鸣本穴配腕顺一、二穴。
定位 | 在足底第二蹠骨與第三蹠骨之間,共二穴。距趾間叉口一寸一穴,又五分一穴。 |
主治 | 手指無力、手臂痛。 |
針法與應用 | 針深五分至一寸。 |
【花骨二穴】
穴位:在足底第二与第三跖骨之间。
解剖:脾之神经。
取穴:当足底第二与第三跖骨之间,距趾间又口一寸一穴,后五分一穴,计两穴。第二穴与门金穴相通。
归经:入脾胃两经。
穴性:调和脾胃、清热化滞。
主治:手指无力、手臂痛、手麻木。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
针感:酸胀疼痛感。
说明:(一)董氏针灸治疗四肢酸、麻、痛、都采手足对应针法,手掌对脚掌,手指对足指,手下臂对小腿,手上臂对大腿,更进一步的还分外侧、内侧、前侧、后侧,手足找到对应的点手病取足穴,足病取手穴,上下左右平衡针法,无不立效。
(二)花骨二穴与门金相通,可治手食指与中指不能弯曲或无力。
(三)花骨二穴在足,手三毛穴在手,两者是相对应点,两者互可对治侧手足掌麻木或无力。
定位 | 在足底第三蹠骨與第四蹠骨之間,距趾間叉二寸。 |
主治 | 腰痛、坐骨神經痛、脊椎骨痛。 |
針法與應用 | 針深五分至一寸。 |
【花骨三穴】
穴位:足底第三与第四跖骨之间。
解剖:脾之神经。
取穴:当足底第三与第四跖骨之间,距跖间叉口二寸处是穴。
归经:入肝肾两经。
穴性:通经活络、行气止痛。
主治:腰痛、坐骨神经痛、脊椎骨痛。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
针感:酸胀疼痛感。
应用:(一)花骨三穴配花骨一穴及水金、水通治腰痛。
(二)中白、上白、肩中、花骨三穴治坐骨神经痛。
(三)正脊穴、花骨三穴、水相治脊椎骨痛,若脊椎骨之椎间板突出,宜病位刺血,再扎花骨三穴,配上三黄、木黄或正脊一、二、三穴等,再视其病症加减。
说明:花骨三穴通木斗、木留一线,因此对治疗中指,无名指不能曲伸,无力亦有疗效。
花骨三穴与对侧手三火穴、三星穴一带对应。
定位 | 在足底第四蹠骨與第五蹠骨之間,距趾間叉口一寸半。 |
主治 | 脊椎骨痛、坐骨神經痛、小腹痛、胃痛、止血。 |
針法與應用 | 針深五分至一寸。 |
【花骨四穴】
穴位:在足底第四与第五跖骨之间。与六完穴相通。
解剖:肺之神经。肾之神经。
取穴:在足底第四与第五跖骨之间,距跖间叉口一寸半处是穴。与六完穴相通。
归经:入肺、肾两经。
穴性:通经活络,通利下焦。
主治:脊椎骨痛、坐骨神经痛、小腹痛、胃痛、止血。便秘、月经不调、足背肿、月赤、夜尿、频尿。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
针感:酸胀疼痛感。
经验:(一)在临床可应用于足背肿痛,目亦、胁痛、月经不调等症,但需视各症症状加减,如脊椎骨痛,可花骨三、四穴成倒马针法、病位刺血,乳腺瘤则花骨四穴透六完穴,再配足三重穴(须扎二寸深)建中、肩中、疗效具佳。
(二)本穴配合木妇穴强刺激可减肥,控制食欲。
(三)本穴配灵骨,大白治工作疲劳引起之腰酸背痛。
(四)小腹胀痛,本穴配其门、其正、其角。
(五)治频尿、夜尿,本穴配花骨一穴另花骨四穴与六完相通,故可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