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吃可以泯恩仇

2016/01/03 09:10:00 網誌分類: 飲食
03 Jan

在Conflict Kitchen外賣了一個雜菜石頭飯,正懊惱整個飯盒內沒有肉,只有素菜和飯,坐下開始吃的時候,攤開包著食物的紙,見到上面印著密密麻麻的幾行字。

「在北韓,我不得不做一個素食者,因為完全買不起肉。平常我大多吃玉米,有時有飯吃,但多數還是吃蔬菜。因為很難吃到有脂肪或蛋白質的食物,很多北韓人都營養不良。」

這是一個脫北者的故事,一路讀的時候,令我忽然覺得很慚愧。

位於美國Pittsburg的Conflict Kitchen,是一間專賣和美國有衝突的國家的食物,而不賣一般只為取悅主流大眾和賺錢的菜色,也因此付出了代價,最近因為賣一款巴勒斯坦食物,接獲炸彈恐嚇,被迫要暫時停業。

餐廳由兩位藝術家Jon Rubin 和 Dawn Weleski 創立,一開始不是為了開餐廳。Jon在大學教藝術碩士課程 Contextural Practice(公共領域的藝術實踐),他租用了一個鋪位做教室,跟同學試驗不同的公共藝術。

他們有感於市民大眾,看事情常被媒體過份簡化的觀點所左右,不能夠看清楚事實的全面,作為藝術家,他們思考怎樣才可以帶更多角度的觀點給大眾思考?怎樣可以跨過主觀成見和偏見?怎樣可以誘發沒有前設的對話?

於是他們開始了Conflict Kitchen。除了弄過朝鮮菜,2010年開店以來,他們也做過與美國有外交衝突的不同國家的特色菜,例如伊朗菜、阿富汗菜、巴勒斯坦菜、委內瑞拉菜,最近在做古巴菜。

每三至四個月,餐廳不只換菜單,連整個店面的裝飾都會來一個大變身,有色彩斑斕民族圖案,食物無彊界,不只賣食物,他們還會舉行活動,引發不同地域人民的對話機會,例如與德黑蘭Skype晚餐、脫北者Skype烹飪教室、與阿富汗電影工作者Skype晚餐,紀錄片放映等等,節目非常豐富吸引。

現在Conflict Kitchen不再只是暫時性的藝術項目,而是一間開足七天的餐廳,每天顧客有幾百人,收入方面已經有盈利,要面對同行的競爭,也成功走入了當地人的日常生活,促進人們理解世界不同地方的文化,展開非主流意見的對話

一項藝術試驗計劃,竟然可以變成了一間街知巷聞的餐廳,還可以有盈利,也算是一個奇蹟,希望香港也可以開設第一間的Conflict Kitchen  ,到時大家萬勿錯過!

回應 (1)
我要發表
淺雪
淺雪 2016/01/03 09:27:38 回覆

香港? 難..非常難..單是租金,,都吾駛想.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