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融圓通
圓融圓通
圓融圓通

香港的國際創新力排名

2016/01/21 10:12:14 網誌分類: 經濟
21 Jan
        彭博剛剛發佈2015彭博創新指數(BloombergInnovationIndex),香港排名第37位。其中,韓國、德國、瑞典、日本、瑞士位列前5,美國排名第8,中國排名第21。

        較去年相比,香港排名由原來的第34位下跌4名,中國去年排名是22,美國為第6,而去年排名前5的是韓國、日本、德國、芬蘭、以色列。彭博創新指數是衡量不同國家經濟體系創新力水平的指標,主要考慮研發密度(R&DIntensity)、製造附加值(Manufactoryvalue-added)、生產力(Producitivity)、高科技公司密度(High-TechDensity)、專利活動(PatentActivity)、研究人員(ResearcherConcentration)等因素。這些數據集合於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的公佈,且每年都會更新一次。

        先看中國。中國總得分為72.12分,排名較前的指標為高科技公司密度,位屬第3。不過,這項指標並不根據經濟體系的規模和人口進行調整,雖然中國的規模和人口較多,但在高科技公司數量和市值仍不及美國,所以美國排行第1,中國排行第三。此外,在專利活動方面,中國排名為第6,主要體現在數量龐大上,但高質量的專利其實不多。另一方面,表現較為遜色的是生產力(排行40)、高等教育(排行50)及研究人員集中度(排行46),因為這些指標都要考慮人口基數。

        再看香港。香港的總得分為60.49分,排名較前的指標為生產力,位屬第9。其次是高等教育,排行第15,以及高科技公司密度,排行18位。表現較差的分別是研發密度(排行43)、專利活動(排行45)及製造附加值(排行50)。

        香港作為一個城市來看,能夠位列世界頭40名內,其實實力不錯。不過,香港幾項得分較高的項目,都不算是可持續發展,長遠來說未能有較提升整體競爭力。例如,生產力再高,也是效率上的改善,但對創新思維發展來說,並不是關鍵因素。反之,研發密度、專利活動等,反而更能鼓勵開發新項目研究,製造更多新產品。

        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及政府計劃撥一筆資金予創新發展。香港以後如何保持世界優勢,如何繼續創新發展,實在拭目以待。

        如有任何意見,歡迎透過以下電郵跟我們聯絡。info@yuantung.com.hk

        資深財經公關

        陳民傑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