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靈
潘國靈
潘國靈

當我們說「本土」我們說些甚麼

2016/03/07 08:41:13 網誌分類: 生活
07 Mar
        如果前幾年媒體還較細緻地分辨「溫和本土」和「激進本土」的話,現在這種分辨是更少見了。幾乎一律都用上「本土派」─「本土派」衝擊水貨客、一撮「本土派」引發旺角騷亂,諸如此類,並非存心扣帽子,但肯定有標籤簡化之嫌,本來一團光譜內有不同屬性的「本土」,在媒體用語中,都縮減成「本土派」三字,以一端代替所有了。這也是看媒體新聞需留意的地方,但一般受眾未必察看,於是標籤作用便在不知不覺間造成,現在說到「本土派」,都變成「本土主義」,以至與「分離主義」扣連一起了。

        於是,財爺站出來說破壞香港的人不是「真本土」、曾鈺成也出來為「本土」說話,本來不過是正常不過的事,在此時此刻,都需要一點見識和勇氣了。但事到如今,「本土」內含的話語權角力,恐怕亦非「真假」二字足可涵蓋,甚至「溫和」、「激進」亦不足矣。

        凡事必也正名乎。近日一時大紅的「本土民主前線」,不知多少人留意到,其英稱叫作「HongKongIndigenous」?說到「本土」,香港一般英譯會用到“local”,譬如文學裏的「本土色彩」叫“localcolors”、「本土主義」叫“localism”;而「本民前」棄“Local”取“Indigenous”一字,料也經過一番考量,帶有一定的意識取向。Indigenous一字較「偏」也較「古」,它可譯作「本土」也可譯作「土著」,在香港不太多用,我即時想到的是新界的原居民,英文就叫“IndigenousInhabitants”。一群以「九十後」為主的激進青年組織,名字上竟與另一群鄉紳派保守力量(但行動也可十分激進)有所共通,不能不說是有點弔詭。但想深一層,又並非說不過去。蓋「土著」者,乃建基於「原來」之上,有宗可本有根可尋,如「新界原居民」的「原」,乃建立在一八九八年英殖者進入這片土地之前;「HongKongIndigenous」自然不以此為起點,但從名字來看,也有意捍衞一個不斷受到衝擊、行將失守的「正本」香港,以中國大陸作為「新殖民者」,為「香港土著」提供了一種新的詮釋和想像。

        相對來說,”local”則沒有”indigenous”那種「古」、「純」之義,它甚至也難溯「正宗」、「原本」,如陳冠中所說的「半唐番」─起因於拿來主義,不無折衷,東拼西湊,但逐漸出現質的轉變,一部份承存下來,成為「新本土」或「香港風格」。這種「本土」有高度的外放性和混雜性,見於香港的飲食文化、廣東歌和香港電影之中。回歸之後,尤其經過天星、皇后碼頭一役,「本土論述」一度吸納保育意識、香港主體性、城市空間、世代論以至新界想像等課題,本來有望建立得更豐富,但後來大家都目睹一個轉向──這種多面向的本土論述,迅速被異軍突起的「城邦論」搶去視線,從中分裂出來並取得高度的話語權,一直發展至更近期的民族論;「香港土著」的想像,便以此為理論基礎。「本土」從此走上「政治化」的不歸路,也正是在這幾年間,在媒體報道中,「本土」一律不分就裏變成「本土派」,其中的化約、縮減,也未嘗不是真實形勢的一種反映。

        潘國靈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