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书》白话详解

2016/03/08 09:53:52 網誌分類: 陰陽宅風水
08 Mar

 

《葬书》白话详解 

作者:李定信 

原文: 葬者,藏也,乘生气也。 

 

【详解】 

所谓葬,就是藏。藏的含义是隐匿、暂避或暂息,收藏储存的意思。这里所说的藏,是与葬互联系的,专指人的藏。原意还是专指人死后的藏,即是指坟墓,即阴宅。后来演化为人生前的住宅,即阳宅。所以葬或藏包括有阴宅和阳宅两个概念。 

阴宅,以汉民族来说,有殡仪馆、公墓、死者纪念塔、纪念碑亭、葬塔、皇家的皇陵、民间的坟墓等。 

阳宅,以现代含义,应该包括有人生前生活方面和生产方面的阳宅。生活方面的有民间住宅、宗祠、公馆、官家的皇宫、办公大楼、卧室等凡属生活方面的居住或休息场所。在生产方面则有工厂、商店、车站、码头、飞机场等。群居的村落、墟镇、城市、田庄等。凡属人生前的活动场所都属于阳宅。 要葬的有利,藏的适宜,就要乘生气。  

 

 

原文: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 

 

【详解】  

所谓生气,就是阴阳气。也就是《周易》说的“太极生两仪”的两仪。这种阴阳气内外的相互斗争到一定程度,就盈而外溢,受到外在的作用而扩散就噫而成风。相互斗争到某种程度就升而为云。在上空的生气遇到了外来的冷生气,就降而为雨。所以风、云、雨都是由生气的变化而成。总的说来,在 地中发生发展变化运动的阴阳气,就称为生气。 

 

 

原文: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  

 

【详解】  

生气在地中发生、发展、变化,发出地面而生乎万物。反过来说,世界的万物都是生气所生的,当然,人也不能例外。父母的身体是生气生的,而人子受体于父母,即是父母的生气生人子的生气。因而父母和人子的生气是同类的生气,好像是同频率的电波一样,在宇宙中是相互感应的。也就是父母生气和人子生气之间同样会相互感应。所以本骸得气,遗体受荫。  

所谓遗体,有两个含义,即父母本人身体死后尸体的遗体,以及父母所生人子的活遗体。死遗体受荫,必须使父母的阴宅风水乘生气,活遗体受荫,必须使人子的阳宅风水乘生气。所谓“受荫”,就是受到庇荫、保护和庇护。死遗体受荫就是尸体或骸骨保留得长久,活遗体即人子受荫是属于潜科学范畴,涉及到尸体阴宅、活体阳宅与人子的三者关系,将在下文详解。 

 

 

原文: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纳骨,以荫所生之道也。经云: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详解】  

生气生万物,人之所以生,就是因为生气的聚合所致。凝结的生气,就成为人的骨骼。这种为生气所凝结的骨骼,直到人死了,即便皮肉腐烂,而独留骨骼,因此骨骼还是原来的生气。所以葬或藏,就是使外来龙脉同类的生气反纳入独留的骨骼,以资荫骨骼生气旺盛,使之庇荫骨骼同时感应遗留的人子活体,这就是葬乘生气的道理。经书说:反气纳骨感应的生气旺盛与否,其祸福都能感应于人子,乘得旺盛则得福,吉利。乘得不旺盛则得鬼,不吉利主凶。  

 

 

原文: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粟芽于室,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详解】   

所以铜山在西方崩倒了,他的生气扩散到同类生气铸造的钟,在东方也会受到感应而鸣。树木到了春天会发新的枝芽,室内的粟到时候也会发芽,都是因为地中生气运动变化所致。 

地中的生气我们用肉眼是看不见的,怎样知道它的变化呢?可以观地之势,即龙脉的行走起伏,过峡、驳换、奔腾若水之波、若马之弛的势就知道。它的积聚,就是看龙脉运动的静止。古人为了使积聚的生气不散不噫,运动变化的生气使它静止,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就称之谓风水。  

 

 

原文: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详解】   

扦好风水的方法,即葬法。以得水为最紧要,其次就是藏风。因为水是生气生的,所以有水就表明生气旺盛,没有水就表明生气薄弱。水源长、流量大是与生气的旺盛成正比的。因此,葬法以得水为上。 

所谓藏风,并不是其他风水经典和历代许多术者说的蔽外来“空气流动而成风”的风。因为这种风是蔽避不了的,更是藏不住的。而这里所说的风是生气噫而成的风。是生气盈而外溢,或聚气不良而扩散的生气。所以藏风的意思应该是使生气不噫,防止向四面八方扩散,即是说扦坟墓要密封,或进葬在较深的地层。阳宅要注意保温和通风设备,使住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适合人的生活生产,就谓之藏风。由于藏的主旨是乘生气,得水则可以得到较旺盛的生气,所以,葬法以得水为上,而藏风次之。 

 

 

原文:气之盛而流行,而其余者犹有止。虽零散而其深者犹有聚。经曰:外气横行,内气止生,盖言此也。经曰:浅深得乘,风水自成。 

 

【详解】 

得水固然为上,即使水源过长、流量过大,生气过于旺盛而外溢,还是可以使其静止,余气虽然是零散的,并在地层的深处,但也可能聚积使其不扩散。经书曰:外溢的生气(指风)到处流行,而没有外溢的内气是静止的生气。经书还说:气盛的可以浅葬,余气就要深葬,浅深乘的适宜,风水自然是好的。 

生气这一概念必须弄清楚,生气是阴阳二气的总称,是土生的,生气又生水,生气内在的矛盾是阴阳气的对立统一,是处在不断的发生发展运动变化之中,世界万物是在“斗争----统一----斗争”的往复过程中而产生的,它是“行乎地中”的,所以,在地中的阴阳气才称为生气。以地球来说,处在地表外的不称为生气,而称为万物。水是万物之一,为生气所生,不应称为外气。“气藏土中”,谓之生气也不能称为内气。  本节所称的外气是以葬法而言,所谓内气,是龙气和龙虎气。所谓外气,是指堂气,龙虎外的水和隔水的万物都称为堂气,也可以称为朱雀气。《葬书》说,“以水为朱雀者”,可见朱雀不是专门指水。在古代主要指朝应水和朝应峰,在现代应当指堂前的所有事物。

原文:土者,气之母,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故藏于涸(音和)燥者宜深。藏于坦夷者宜浅。经曰:土行气行,物因以生。  

 

【详解】    

这里说的土,是指“上浮者为天,下凝者为地”的地。是《周易》的坤。以现代话来说,就是地球的表层。以地理术术语来说,就是除水以外的龙脉。      土,是生气之母,有土才有生气。生气是水之母。有生气才会有水。就是说,土生生气,生气生水。生气并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具体的物质。所以要认识生气,只要观土察水就可以了。因此葬于涸燥缺水的地方,必定是生气稀薄,适宜葬深。而在平坦的地方,水较多,生气比较旺盛,所以要浅葬。《经书》说:土发生变化,生气也发生变化,土多质好,生气就多,质量也随之好,水也就多,质量也就好。世界万物就是因土的变化随之生气发生运动变化而产生的。(多与好,是指生物的生长需要而言) 

李定信注: 上述是《葬书》说明葬的主旨“乘生气”,并介绍了生气的概念、性能以及对阴阳宅的(人)作用,下面便是介绍葬法了。 

 

原文:葬山之法,势为难,形次之,方又次之。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与形顺者,吉。势与形逆者,凶。势凶形吉,百福希一。势吉形凶,祸不旋日。千尺之势,宛委顿息,外无以聚内,气散于地中。经曰:不蓄之穴,腐骨之藏也。  

【详解】 

葬山的方法,即阴阳宅的选址(点穴),布局、排(放)水、定吉向,其中包括格龙、乘气、消砂、纳水、开山立向、坐穴分金及规划、建筑设计等,以察势最难,其次是观形,方术即理气则比较容易。

 

什么叫做势和形呢?势与形,统称为形势,也称为峦头。   方,即理气。形势就称为形法,理气亦称理法。 

势是生气的发生发展运动变化的迹象,是动态。形是生气的静态,静止的现象称为形。例如为龙的奔腾,若水之波,若马之驰就属于势。朝应峰砂的尖齐高耸,方圆秀丽,穴的乳钳窝突就属于形。在本节以远方来的称为势,近处结的称为形。 

凡是从远方来的动态势,与近处生气静止所结的静态的形是顺的,即是说什么来势,就应该结什么形,如来龙从天而降,生气旺盛,则形如龙腹,势与形相适应,是谓势与形顺者,主吉。  凡属势与形不相适应的,例如来龙从天而降为万马奔腾的势,而穴位明堂狭小,超蜂朝水不秀,势与形两不相适应,是谓势与形逆,则主凶。 若势凶形吉,主福不多;势吉形凶,灾祸立至。由此看来,势与形要相适应,而且形比势要重要一些。  

如果屈曲委婉之势立即势止结穴,而明堂狭小,没有秀峰吉水,就属于外气无以聚内气,内气也就会散于地中。 这样的穴位,经书说是不蓄气的穴位,是腐骨之葬。 

 

 

原文:上地之山,若伏若连,若原自天。若水之波,若马之驰,其来若奔,其止若尸。若怀万宝而燕息,若具万膳而洁斋。若橐之鼓,若器之贮,若龙若鸾,或腾或盘,禽伏兽蹲,若万乘之尊也。  

 

【详解】   

如是上地的山,其来龙气势磅礴,却似隐伏不见,行龙好象中止,而又绵延相连。其起祖原自天,很高很高,行龙一起一伏象水波一样,而其势如同跑马,勇往直前,在静止的时候,如同死尸,一动也不动。其过峡束气,中间如燕息的细小。其展气起峰像怀有万宝的庞大,之玄灵活秀丽,好像具有万膳洁斋一样。„„     总之,龙的来,要如龙鸾之玄屈曲,或弯环盘踞,或飞翔高耸。龙的到头静止,如同禽伏兽蹲一样,像有帝王的威严。 

李定信注:如此择意,令人费解何龙、何势或何形也。 

 

 

原文:地势原脉,山势原骨,委蛇东西,或为南北。宛委自复,回环重复,若踞而候也,若揽而有也。欲进而却,欲止而深,来积止聚,冲阴和阳。土厚水深,郁草茂林,贵若千乘,富如万金。经曰:形止气蓄,化生万物,为上地也。 

 

【详解】    

地势,是指平地龙,即支龙的趋势。山势,是指山地龙,即陇龙的趋势。平地龙的趋势是看地表面的脉络,所谓脉原一线,即草蛇灰线。山地龙的趋势是看山脊石骨的走向。好像蛇行走一样,爬向东西又趋向南北,又复直行,又再回环。仿佛蹲在那里要等候什么,又好似抱揽着什么东西。又好似欲进而欲退,欲静止却又深来。行龙象这样的积止又聚集,阳气和阴气既斗争又统一,即九六冲和的变化。土是厚的,水又是深的,草木又非常茂盛,这样的来龙,其贵一定如千乘,其富一定如万金。所以经书说:这样形止而气蓄的形势,就可以化生万物,称为上地。 

 

 

原文:地贵平夷,土贵有支。支之所起,气随而始,支之所终,气随以钟。观支之法,隐隐隆隆,微妙玄通,吉在其中。经曰:地有吉气,土随而起,支有止气,水随而比。势顺形动,回复终始,法葬其中,永吉无凶。

【详解】本节所说土地,土,是指陇龙,即高山龙;地,是指支龙,即平地龙。平地龙,以平坦的大地为贵。山地龙,以分支多为贵。无论是珑龙或支龙,分支以后的生气,都是从分支的地方,另起的生气。分支龙的终点,生气也随之而钟。观陇龙或支龙开嶂分支的方法,为察其行势,束气时要隐隐,即微小得好似看不见;展气时,要隆隆庞大。要之玄屈曲,微妙玄通。这样的龙脉必定是吉龙脉。经书说:平地龙有吉气的是平原随土而起脉,陇龙的分支有止气,其水是随支比肩而来,交会于龙终之前而止。来龙的势一起一伏,回复始终,而与形顺是葬于龙尽气钟之处,就永吉无凶的。 

 

 

 

原文:夫重冈叠阜,群陇众支,当择起特。大则特小,小则特大。参形杂势,主客同情,所不葬也。 

 

【详解】 

在重重峰峦,叠叠冈阜的地方,群龙众支会聚于明堂,选址点穴当区别其特殊的龙脉。如众龙众支都很大,则选取小的,群龙众支都是细小秀丽,则选取大的。参差不齐的形和险恶的势,而且来龙穴形(主)和水口、朝应的峰砂(客)都是同样的险恶杂势,决不可以葬。  

 

 

原文:夫支欲伏于地中,垅欲峙于地上。支陇之止,平夷如掌。  故经曰:支葬其巅,陇葬其麓。卜支如首,卜陇如脚。形势不经,气脱如逐。  

 

【详解】 

若是支龙在地中伏行,而陇龙在地上屹立高耸,无论是支龙或陇龙的势止气钟,其明堂平坦如掌,就可以选制址或点穴。所以经书说:平地龙要葬在高处,而山地龙必须葬在山麓。因此,平地龙选址点穴在头上,而山地龙选址点穴要点在山脚下。否则,葬法不合度,即山地龙若葬在最高处,平地龙若葬在低处,那就要脱气,即扩散生气。  

 

 

原文:夫人之葬,盖亦难矣。支垅之辨,眩目惑心,祸福之差,侯虏有间。 

 

【详解】 

人之葬法,实在是很难的,要分别什么是支龙,什么是垅龙,是会看花眼睛、迷惑心窍的。祸福的差异,全在于术者选址点穴的正确与否。正确,可保侯王,不正确,就做奴仆。 

李定信注: 本节为臆想,故弄玄虚。 

 

 

原文:山者,势险而有也,法葬其所会。故葬者原其所始,乘其所止。审其所废,择其所相,避其所害。浅以乘之,深以取之,辟以通之,阖以固之。乘金相水,穴土印木,外藏八风,内秘五行,天光下临,地德上载,阴阳冲和,五土四备,是以君子夺神功改天命。目力之巧,工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阳,功夺造化。  

 

【详解】      

李定信注:本节总论葬法。 

山,指来龙。来龙的龙势若险要,必定有吉穴。葬法是葬其所会。即群龙众支会聚之所。要乘生气必须要原其所始,即是从随龙水的源头,来龙起祖的祖山起。乘其所止,即是选址点穴在龙尽气钟而诸水会聚之处。审其所废,即审察来龙是否为断山、石山、童山等,明堂朝水朝峰是否有煞水峰等。择其所相,即审择来龙势是否若水之波若马之驰,穴场龙虎是否迹乎冈阜龙盘虎踞,朱雀水是否曲屈弯环悠扬清澈,朱雀峰是否尖圆高耸方圆秀丽等。避其所害,如理气方面的消砂纳水,形法方面的植树造林等。坦夷宜浅,涸燥宜深,以乘生气。对闭塞而迟缓的生气要使之畅通,如穴场周围是土而井底是石,当培土以通生气。对于总合聚集的生气要稳固以防其扩散。对外防止四面八方生气噫而成风(外藏八风),对内要秘合五行。如此的乘金相水,即金水自相逢,其穴土(指“五土四备”的土)就自然印滋棺木骸骨。对上应天星,对下合地德,使九六冲和而不干不湿、不高不低、不寒不热,而含金木水火土的五土(即所有元素)四季具备。因此,君子夺神功改天命,即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全凭目力的作用,工力的周全,以趋全美而避缺陷,增高益下,其中的微妙全在术者智力,按照上述规律类推,灵活运用,玄通阴阳,乘好生气,自然就功夺造化。  

 

 

原文:天光发新,朝海拱辰,龙虎抱卫,主客相迎,四势端明,五害不亲,十一不具,是谓其次。 

 

【详解】    

天光发新是天星说,言天上诸星喜悦有情地发光,全部都拱向北斗,是喻明堂内所有的朝峰都拱向墓穴。海指海水,言明堂内诸朝水,都流向库墓休囚之位。辰,指墓穴和库墓。 

穴前有左右二龙虎砂抱卫以护生气,穴和龙虎是主,朝应砂、水是宾。而宾之形如拜揖拱向主方,而主以向宾表相迎,是谓主客相迎。 

四势端明,即左龙右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形显端庄严明。贵乎趋揖朝拱,端严而不鼓侧,明净而不模糊。情势如此,乌有不吉!更欲不亲五害。五害不亲,指不受虫、鼠、蛇、蚁、蝎五害侵犯。 十一不具,此特指上地而言,即不高、不低、不浮、不沉、不干、不湿、不寒、不暑、不过大、不过小、不噫生气11 

 

李定信注:定穴扦穴,除上节为第一要求外,本节所说为其次。  

 

 

原文:经曰:山来水回,贵寿丰财。山囚水流,虏王灭侯。    

 

【详解】 

经书说:朝应峰及其支脉都向穴场朝拱来,而朝应水又是弯曲回环,就主应高寿而财禄丰盈。如果山不秀丽、形状怪异,而水又直流出去,就要主应虏王或灭侯了。 

 

 

原文:夫土欲细而坚,润而不泽,裁肪切玉,备具五色。干如穴粟,湿如割肉,水泉砂砾,皆为凶宅。 

 

【详解】 

穴场的土欲细嫩 ,润而无余气,即润而不粘手,如切脂肪裁脆玉,并且具备金木水火土五色,即具备所有元素。若是土干如埋藏的粟,锄之成硬粒,散而不粘,好象含水分的细砂小石一样,如此的土质都是凶宅。 原文:经曰:地有四势,气从八方,夫葬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顺俯。形势反此,法当破死。故虎蹲谓之衔尸,龙踞谓之嫉主,玄武不垂者拒尸,朱雀不舞者腾去。 

 

12 

 

经书说:“四势”与“八方”,是以穴场为中心,专指穴场的四面八方,是活动性的。 

穴场的四势,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朝应峰是尖齐高耸,方圆秀丽,就称为朱雀翔舞。左边青龙砂向内(穴场)弯曲有情,谓之青龙蜿蜒。右边白虎向内弯曲而头朝外,谓之白虎顺俯。这样的四势就可称为吉地。 

形势反此,就主应破败死绝。如虎蹲着昂头就称为衔尸,龙踞,即龙单独蹲着,谓之嫉主。玄武不垂头,即生气未钟,谓之拒尸。朱雀不舞,即朝峰不秀而水直流,谓之腾去。如此的穴场,即为凶藏。 

 

 

原文:盖噫气为能散生气,龙虎所以卫区穴。叠叠中阜,左空右缺,前旷后折,生气散于飘风。经曰:腾漏之穴,败椁之藏也。  

 

【详解】    

李定信注: 由本节看来,噫气是会散生气的。 

所谓噫气,就是生气的扩散,噫气是多方面的,如生气的外盈而外溢,即来龙生气强盛,无龙虎卫穴,或扦穴不正,阴宅封闭不妥,阳宅通风不良等,都会噫气。  

为防止生气扩散,须龙虎来卫区穴。但是叠叠的中阜,伸出的土山,左空而右缺,两旁没有龙虎和随龙水,前面又是旷野,无砂水或砂水不秀丽,后山又是破折,像这样的穴场,生气就是散于飘风,即生气噫而成风。所以经书说:是腾漏的穴位,腐烂棺木之藏。

 

原文:土圭测其方位,玉尺度其遐迩。以支为龙虎者,来止迹乎冈阜,要如肘臂,谓之环抱。以水为朱雀者,衰旺系乎形应,忌乎湍激,谓之悲泣。  

 

【详解】 

土圭是罗盘的始祖,古人于地中竖杆观日景以定方位节候而制的工具。在罗盘中央竖一小杆,长约寸许,盘的圆周注记十二地支,以子午为北南,卯酉为东西,顺时针方向排列。在晴朗日照天,可竖中央小杆以观日影,而测定方位和时辰。  

玉尺,已无考了,在江西赣州地区,地理术用的尺度有三种:一、鲁班尺,比过去的老尺和现行的市尺要长些。赣南民间泥木工用的都是鲁班尺。二、玄女尺,以鲁班尺的九寸为一尺,赣南民间泥木工造房建墓算步,都用玄女尺,即一步九寸,或十步九尺寸......三、门光尺,每尺有财、病、礼、义等八寸,每寸长是鲁班尺的一寸八分,八个字共计鲁班尺一尺四寸四分。是木工专门计算门的大小尺寸用的。 

土圭测其方位,玉尺度其遐迩。就是以土圭来测定方位,以玉尺来度量远近。 若以龙的分支为龙虎,其来与止好象是冈阜的足迹,即不宜高,其形如肘臂向内

弯曲,称为龙虎环抱。 

要加以说明的是,龙虎有两个概念: 

一、卫区穴的龙虎,在明堂属于主方,其来止必须迹乎岗阜,而穴与龙虎之间不能有水流隔开。若有水流隔开,则属于宾方,就不可以卫区穴了。 

二、四势的龙虎,与穴场有水流隔开的,凡属左边的山峰或支脉都属于四势的青龙方,凡属右边的就称白虎方,凡属穴场后方的,就谓之玄武方。凡属穴场的前方,就称之朱雀方。 

若是以水为朱雀,其衰或旺都是看它的形应,以之玄屈曲,悠扬清澈为盛,以混浊直流为衰。忌湍激,若是湍激,就称为悲泣而不洁。

14 

 

 

原文:朱雀源於生氣,派於未盛,朝於大旺,澤於將衰,流於囚謝,以返不絕。法每一折,儲而後洩,洋洋悠悠,顧我欲流,其來無源,其去無流。 

 

【詳解】 

朱雀源於生氣,朱雀指水,水是源於生氣,以步砂量水的長生十二宮來說是處於胎養宮位。派於未盛,未盛即是將盛,水是將盛於分支的合流,處於長生十二宮的長生宮。朝,言國家辦事之舉,如群臣會聚的朝堂,朝於大旺,即諸水合聚於大旺,即長生十二宮的帝旺宮位。澤,即餘氣,澤於將衰,即水的大旺之餘,就是水的將衰期,即處於衰宮。囚謝,是禁錮,水流於囚謝,即禁錮於海或大湖,即處於病、死、墓、絕宮位。以返不絕,水的運動變化規律,就是循著 從生至旺、經衰到死的循環往返過程而運動變化。 

納水的方法,要求水變化過程的每個轉折點要有停留,流線要屈曲之玄有情。洋洋悠悠的顧我欲留,即捨不得流出水口。而水的發源地遠,群山遮蔽,看不見其來。流出去,要水口禁閉,而看不見其流出。 

 

 

原文:經曰:外氣所以聚內氣,過水所以止來龍。千尺之勢,百尺之形,勢來形止,前親後倚,為吉藏也。 

 

【詳解】   

所謂外氣,就是明堂的堂氣。明堂是群砂諸水會聚的地方,所以砂、水都有他的生氣,只要他們的勢與形和生氣的流動方面是對穴位有利,堂氣就可以聚內氣。

 

“過水所以止來龍”,所謂過水是指隨龍水,龍盡處的左右水,在穴前將來的水,就稱為過水。來龍奔騰入首到頭,前面二水或多水交會,就是止住了來龍往前奔騰,所以謂之過水所以止來龍。 

來龍從遠方千尺之勢,到了結穴之處為過水所止而成百尺近形。即是龍盡氣鐘。堂前又有砂水向穴場朝拱前親,而後面又是禽伏獸蹲作為倚靠。如此的前親後倚,就是吉藏了。  

 

 

原文:勢如萬馬,自天而下,其葬王者。勢如巨浪,重巔疊嶂,千乘之葬。勢如降龍,水繞雲從,爵祿三公。勢如重屋,茂草喬木,開府建國。勢如驚蛇,屈曲徐斜,滅國亡家。勢如戈矛,兵死刑囚。 勢如流水,生人皆鬼。形如負扆,有壟中峙, 法葬其止。  

 

【詳解】     

李定信注:本節述勢。 

勢如萬馬的奔騰,好像從天上降到地面,是帝王的葬地。勢如巨浪,起伏奔騰,一起一伏如重嶺疊嶂,是公侯的葬地。勢如降龍,次於從天而降,而環山水繞,是國老三公的葬地。勢如重屋,次於降龍,起伏不太大,而草木茂盛,是開府建國的京都。勢如驚蛇,彷彿是打草受驚的蛇,屈曲而沒有規律,是要滅國亡家的葬地。勢如戈矛,像兵刀武器的鋒利亂竄,要遭兵禍或竄獄之災。勢如流水,一直往低下降而不起,生人好像是死鬼。勢如伏扆,好似背負屏障,並且有山從中突起向前奔跑,就切不可葬了。

 

原文:王侯崛起,形如燕巢,法葬其凹,胙土分茅。 形如側壘,後岡遠來,前應曲回,九棘三槐。形如覆釜,其巔可富。 形如植冠,永昌且歡,形如投算,百事昏亂。形如亂衣,妒女淫妻。  形如灰囊,災舍焚倉。  形如覆舟,女病男囚。形如橫幾,子滅孫死。  形如臥劍,誅夷逼偕。  形如仰刃,凶禍伏逃。牛臥馬馳,鸞舞鳳飛,螣蛇委蛇,黿鼉鱉龜,以水別之。牛富鳳貴,騰蛇兇危,形類百動,葬著非宜,四應前按,法同忌之。 

 

【詳解】   

李定信注:前節述勢,本節專述形。 

主王侯的穴位,其形像燕子窩,周圍高而中央低陷,應葬在凹部,可以得到豐厚的祭肉,以及分封諸侯。形如軍壘之側,一層層的岡巒從遠方而來,堂前朝應水屈曲如環,就主出九棘三槐。 

形如倒置的鐵鍋,葬其頂部就主應富貴。 形如戴了帽子,永遠都會昌盛。 形如算盤珠零亂不堪,主應百事昏亂。 

形如亂穿或亂放的衣服,就主淫亂而妒的妻子。 形如灰袋子,主陽宅會有火災。 

形如翻沉下的船,婦女要生病,男子入班房。 形如橫放的桌子,主應斷裔絕孫。 形如臥倒的劍,主應被誅殺。 形若像仰放的刀,主應而伏逃17 

 

牛臥倒、馬奔馳、鶯舞、鳳飛、騰蛇,以及委蛇黿(音元爬行動物體大)鼉(音

馱鱷魚的一種)鱉龜等等各種形的穴場的好壞,必須以穴場的水來區別。 

雖然牛是主富,鳳是主貴,蛇就主凶危。但它們的形像不是靜止的而是運動變化的,隨便葬是不適宜的。四周的山嶺朝應與穴場逼近,在葬法上同樣要避忌。   

 

原文:山之不可葬者五:氣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氣因勢而來,而斷山不可葬也;氣因土行,而石山不可葬也。氣以勢止,而過山不可葬也。氣以龍會,而獨山不可葬也。經曰:童斷石過獨,生新兇,消已福。  

【詳解】  

不可以葬的山有五種: 

 

第一, 生氣貴於生和,生,是發生、產生,即陰陽的鬥爭;和,是生氣所產生之物 。童山生氣薄弱而不生物,因此,童山不可葬。 (童山,指不生草木的山。)

 

第二, 氣因勢來,生氣的發生髮展運動變化由龍勢來體現,凡被鑿斷的山脈,或挖深溝斷了骨的斷山,也是不可以葬的。 

 

第三,氣因土行,生氣是土形氣行的。因此沒有土的石山,生氣不能運動變化,所以石山是不可以葬的。 

 

第四,氣以勢止,勢止則龍止,龍止成形氣鐘,因此勢未止,即龍仍在中途奔騰的過山,沒有諸水會聚,群砂聚集,不可以葬的。 

 

第五,氣以龍會,周圍是低陷的地形,或周圍是水,而沒有過脈的獨山不可以葬。 

李定信注:  過山,是行龍中途跌落過峽處,即龍仍然在奔騰,而未落穴之山 。 獨山,是龍盡氣鐘,無脈過前面的山。前者,無群砂翕(音熙:和順)聚諸水交會之處,而後者有諸水會聚,群砂翕聚的明堂。

 

經書說:童山、斷山、石山、過山、獨山都不可葬,如果葬了就要產生新的災禍,或消除已得到的福氣。  

 

原文:經曰:穴有三吉,葬有六兇。藏神合朔,神迎鬼避,一吉也。陰陽沖和,五土四備,二吉也。目力之巧,工力之具,趨全避缺,增高益下,三吉也。陰陽差錯為一兇,歲時之乖為二兇,力小圖大為三凶,憑恃福力為四凶,僭上逼下為五兇,變應怪見為六兇。經曰:穴吉而葬兇,與棄屍同。  

 

【詳解】 

經書說:“穴有三吉”。 神,本是指發生萬物的天帝,這裡是指發生萬物的生氣。朔,本是月朔、即望朔,,這裡是指用事的年月日時。藏神合朔是說葬要乘生氣合吉時,神迎鬼避是擇迎吉利的避除不吉利的,就是一吉。   

葬的外氣,即堂氣要陰陽沖和,而內氣即來,龍氣聚的,穴內要金木水火土五土的各種元素四季俱備,

稱為二吉。

察勢正確,扦穴合度,能趨全吉而避一缺,善者益善,不善者而增善,

謂之三吉。 

 

一兇,陰陽差錯。乾為陽,坤為陰。龍屬陽,水屬陰。把陰作陽處理,或把陽作陰處理,就稱之為陰陽差錯。 

 

二兇,歲時之乖。乖者,戾也,異也,背也。古人及今人造葬都得選吉日良辰,所謂“不得真龍得年月,也應富貴發人家”。因此,造日或葬日的歲時有乖,即為二兇。  

 

三凶,力小圖大。龍氣微弱,就不應扦大,如果穴場明堂不到一平方公里,而扦數千戶或更多,就稱為力小圖大。  

 

四凶,憑恃福力。認為自己有福力,可不必禁忌一切,亂扦就可得到好地,就稱為憑恃福力。  

 

五兇,僭上逼下。僭,假也。逼,是逼迫。以敗槨之藏冒充好地,掛羊頭賣狗肉,以假亂真,都稱僭上。是吉藏硬說是腐骨之藏,是好地硬說是壞地,等都稱逼下。僭上逼下稱為五兇。 

 

六兇,變應怪見。變,是變更變化。應,是應該、恰當,合乎事物的規律。怪見,不是一般的見解。凡屬審龍、格龍、選址、點穴、定向等,都必須依照規律進行,變應怪見就是六兇。  

    經書說:穴雖然是吉的而葬兇,如同棄骨拋尸。 

 

 

原文:經曰:勢止形昂,前澗後岡,龍首之頻,鼻顙吉昌。角自滅亡。耳致侯王,唇死其傷。宛而中蓄,謂之龍腹,其臍深凹,其後世福。傷其胸肋,朝穴其哭。是以禍福不旋日。經曰:葬山之法,若乎谷中,官應速也。       

 

【詳解】 

經書說:來龍奔騰的勢靜止後(勢止),其形表現得生氣旺盛而高貴(形昂),必定是穴前是諸水會聚(前澗),而穴後是禽伏獸蹲的山岡(後岡)。龍的起祖就分支很多(龍首,即龍的起祖。  之,同支。  頻,頻繁,很多)。而且開始奔騰的氣魄如同從雲霄降到地面一樣,表示生氣旺盛的勢(鼻,鼻祖,開始的意思。 顙,從雲霄降到地面。  吉昌,旺盛的生氣)。 

若是龍起祖就沒有分支,就如同無角的死蛇沒有生氣。(角,龍角,即龍的分支。自,是“鼻”的古字,龍的起祖。 滅亡,死蛇沒有生氣)。  

旺盛的生氣就如同帝王諸侯一樣的威嚴(耳耳,旺盛之意,耳耳致王),也如同君王諸侯一樣的執應八方,招致八方生氣以應穴(耳耳致侯)。 

要禁忌的是震驚龍脈戕害擴散生氣(其,同忌。唇,震驚也。死,震驚致死。傷,害,損害,擴散)

生氣是積蓄於形如丘山之丘的凸起部(宛,丘山之丘。宛而中蓄)。即稱為龍腹的地方(謂之龍腹)選址點穴與其深凹的臍部(其臍深凹)。這樣他的後代必定是得福的(其後世福)。 

穴前明堂所忌是受傷害(傷,傷害。其,同忌。胸肋,喻明堂)。朝穴的砂水切忌悲哭(朝穴其哭)。災禍即日就會降臨(禍不旋日)。 

所以,經書說:葬山的方法,必須在(若乎)龍水交會的谷中(谷,泉之通川為谷)。這樣百福百事就能隨意地很快得到(官,猶事也。謂各得其事。應,應手,順意,官應速也)。 

在末節,古人《晉書》把角釋為龍角,耳釋為龍耳。今人更把首、鼻、顙、角、耳、唇釋為龍頭、龍鼻、龍額、龍角、龍耳和龍唇。我認為是錯誤的。郭璞的文章寫得很好,決不會作如此的總結。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Him wong
Him wong 2020/02/07
@k98m...

有沒有聯絡方法,如微信、whatapp

我的微信saiyasat

k98m
k98m 2020/01/24

有,你要解盤?

Eric Lau
Eric Lau 2020/01/17

我都想問有沒有紫微解盤服務。

Abc
Abc 2019/09/11

今日睇好難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