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肉請先不吃牛

2016/04/02 15:26:50 網誌分類: 寵物
02 Apr

在超級市場的凍肉櫃,有時會看到寫著「穀飼牛」等字眼的牛肉,標榜肉質帶肥,所以相對柔軟,但明明是吃草的動物,何來那麼多脂肪,原來重點在於那「穀」字,亦即餵食玉米。

二十世紀初,美國食物生產轉趨工業化,玉米的收成數量突然大增。一噸噸供過於求的玉米,不知應該如何處置,於是有人想到用作牲畜糧食,來解決問題,改變了原本吃草的牛的命運。

二十年代,一隻牛大概活到四至五歲,才會被宰割;到五十年代,大概是兩至三歲。現代畜牧業,牛隻只需十四至十六個月,便能從八十磅,催谷至一千一百磅的體重,然後送去屠宰。牛的「飼料消耗比率」是10.4,若牠們每天平均要增加2-3磅,便要吃20-30磅的糧食,才能於指定時間內成功「達標」。

灌食玉米不單能令牛隻體重激增,還可以讓牠們的血管網絡表面,佈滿脂肪(所謂雪花),滿足消費者的「口感」,一舉多得。從此牛不再需要吃草,也不需要放養,只需困於一個個狹小的空間,一個不見天日的圍欄內,每天單靠吃玉米和補充劑,以及各式各樣的抗生素,便能生存。

牛原本是反芻動物,意指動物將胃內的食物,倒流回口腔內再次咀嚼的行為。牠的胃有四個胃室,內藏專門分解草糧,成為可吸收蛋白質的細菌。這特殊的胃正常pH值約5.5,可是消化玉米的過程,卻會產生強酸,長期食用會引致腹脹和肚瀉,最終導致胃部潰爛,繼而影響其他器官。為了確保在屠宰之前,牛隻不能病死,於是牠們吃盡種種唸不出名字的消炎藥抗生素來度日,過程極之殘酷,不遜於鵝肝。

今天美國使用60%生產的玉米來餵飼動物;而大部份的抗生素都用於畜牧業上,人類為求將牛肉推出市場,成為主要食糧,用盡一切違反自然的方法,大量生產,為了個人健康也好,為了地球健康也好,為了改變工業畜牧模式也好,如果大家有意減少吃肉,不如先從牛肉開始。

回應 (1)
我要發表
383383
383383 2016/04/03 06:04:30 回覆

鬼佬成日將人道掛在口邊,為何會如此不人道地去養牛養鵝?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