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假如對手是梅鐸

2016/04/28 08:42:44 網誌分類: 經濟
28 Apr
        《明報》因為解僱執行總編輯姜國元,被專欄作者杯葛,在自己的專欄「開天窗」(只有抗議標題,留白內容)抗議,連續幾日都有作者「開天窗」。

        《明報》香港版任由作者「開天窗」,只加上「編者按」解釋《明報》的立場,但《明報》加拿大東岸版卻用豐子愷的漫畫,填補「開天窗」的空位。《明報》一報兩制,有說是因為《明報》編務董事、加東版負責人呂家明取態強硬,不認同作者可以「開天窗」抗議。

        整件事是有設計的抗議事件,聞說上周四有《明報》專欄作者聯絡其他作者,要為姜國元被炒做點事,商定由星期日開始,一連三天在《明報》專欄開天窗,抗議《明報》解僱姜國元。

        名作家MichaelChugani在《南華早報》發表一篇文章評論事件,個標題好吸睛:「對香港新聞自由的擔憂只屬過慮,試試在梅鐸的報紙開一開《明報》式的天窗」。人稱「煮咖喱」的Chugani是美國人,廣東話極其流利,講話生鬼,一句梅鐸,發人深省。

        報業大王梅鐸以狠辣見稱,若然其報系的專欄作者,要在他的報紙開天窗,就要預備他不會要你再寫專欄。一九八六年其報系發生罷工事件,梅鐸辣手了結,至今還是在世界報業史上,寫下墨彩濃重的一筆。

        一九八六年一月,由於報業的電子生產技術迅猛發展,梅鐸要在旗下英國、美國和澳洲報紙引入那些新技術,但生產自動化意味着效率提高,要大量裁員。梅鐸的舉動在英國激怒了強勢的印刷工會,他們就發動五千五百個梅鐸的僱員罷工,結果導致梅鐸屬下的《泰晤士報》周末版停刊。

        但戲劇性的事情發生了,梅鐸在屬下工人罷工停刊的翌日,宣佈已經在倫敦東部瓦平(Wapping)建好了按電子生產技術設計的新廠房,並有全新的印刷隊伍在新廠上班,所以有罷工工人如不復工,會全數被解僱。

        一間印刷廠不能一夜間建起來,梅鐸已經部署良久,明知工人反對新技術,遲早會發動大罷工,所以借談判期間趕緊以一個舊倉庫改裝成新印刷廠房,並暗中招聘了全新印刷隊伍,全面取代罷工工人。

        工會大為憤怒,組織大批罷工工人到新廠組糾察線,阻止員工上班。但梅鐸早有準備,新廠房以鐵絲網圍起,保安工夫做足。他倒過頭來利誘罷工工人,誰願意到瓦平新廠開工,就可以收取二千英鎊作獎勵,利字當頭,不少人就變節了。

        在此事之中,充份體現梅鐸的手段,三十年後重看英國《獨立報》對事件的報道,仍認為這件事永遠改變了勞資關係,客觀上為對抗工會的「戴卓爾主義」鳴鑼開道。(http://goo.gl/dz0ral)

        《明報》專欄開天窗後,明報集團營運總裁甘煥騰指《明報》對開天窗的做法,已經很大方,全世界很多報紙也不容許專欄作家「開天窗」。甘先生話《明報》大方,被人譏為「方丈個方」,我倒覺得《明報》老闆不是方丈,梅鐸這種人才是方丈,若然是他處理,就不會這樣拖泥帶水了。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wh.lo@bastillepost.com

        盧永雄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